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充分了解诸暨市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情况,对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开展了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在走访几个大型畜牧生产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浙江省畜牧局组织召开的畜牧生产研讨会和在宁波召开全国饲料和畜牧机械博览会,并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后,形成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地域和经济情况:

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流域中段。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明显,气候适中,雨量充沛,光、热、水基本同步,农业气候条件优越。2006年平均气温约16.4℃,常年平均降水量约为毫米。诸暨现有27个镇(乡)、街道办事处,467个行政村、67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城镇化率为%,地域面积231 1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95万,是一个农业大市。块状经济明显,袜业、珍珠、铜加工等块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农业产值亿元,畜牧业产值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050元。

二、畜牧产业概况

诸暨畜牧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以生猪的数量和质量名列全省前茅而被列为供港猪基地,八十年代中期又被国家列入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市。到现在为止已向香港市场提供生猪220多万头,向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提供活大猪70多万头,2004年又提出了“双十万”工程,即供港10万、供沪、杭10万。曾被外经贸部、铁道部授予供港鲜活冷库先进集体称号,被农业部评为全

国商品瘦肉猪型猪基地先进县及生猪品改先进单位。2006年供港活大猪万头,占浙江省供港总数的47%,供沪、杭等大中城市万头。在生猪生产这一龙头的带领下,促进了家禽、草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等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2006年生猪年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家禽年末存栏万羽,出栏万羽,其中鸡存栏万羽,鸭存栏万羽。食草动物牛、羊、兔存栏共万只。特种经济动物鹌鹑、鸽子等万只。蜜蜂存栏万箱,蜂蜜产量16696吨,蜂皇浆产量吨,蜂花粉产量吨,蜂胶3975公斤。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高,现有万头猪场5个,千头猪场38个,百头猪场627个,还有二个种猪场,其中省一级种猪场1个,是绍兴地区惟一的一个省一级种猪场。绍兴鸭种鸭场36个,其中一个国家级祖代种鸭场,种鸭场个数名列浙江省第一。千只以上的养禽场525家,尤为突出的是有一批像浙江天利实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诸暨双马禽蛋有限公司、诸暨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规模大、实力强、效益佳、前景好的畜牧企业,为当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柱和导向作用。还有生猪行业协会、养鸭协会、禽蛋专业合作社等30多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措施,实行行业自律,风险共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养殖户的产品有人收购和加工,无销售之虞,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中专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地各级政府对畜牧业非常支持,出台政策和资金扶持,光2006年各镇乡(街道)就拨出防疫经费120万元用于防疫工作的开展。省市还对核实的479家规模养禽场、畜禽产品加工经销企业、种禽企业、孵坊等给予资金补贴560余万

元。为搞好畜禽排泄物治理,通过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建设和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争取到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88万元,对规模猪场进行了排泄物治理,30多家畜禽养殖企业实行了“猪…沼…果”或“猪…沼…茶”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达到了畜禽排泄物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大量资金的投入,扶持了畜牧生产。2003年完成了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通过搞基地、上项目、抓品改、促推广、强执法,畜牧生产基本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饲养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安全为保证的产加销、农工贸一条龙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从所调查的几个生猪饲养场发现,一些高档的生产设施(如湿帘系统、高床、换气设施)和排泄物减量化生产技术充分得到应用,防疫、饲养管理水平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到目前全市拥有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骨干牧业龙头企业一家,绍兴市级四家,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省级一家,绍兴市级五家,绿色农产品省级一家,绍兴市级三家,放心肉基地一家。

三、动物防疫机构

诸暨市动物防疫体系健全,在2006午8月兽医体制改革以前市级是诸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是市农业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挂诸暨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一副班子二块牌子。全市27个镇乡(街道)各设一个畜牧兽医站,共有防、检疫人员147人,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镇乡(街道)畜牧兽医站由当地镇乡(街道)领导,业务上受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指导。200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开始进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出台了兽医体制改革方案,于2006年8月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更名为诸

暨市畜牧兽医局,挂诸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仍隶属于诸暨农业局,内设有办公室、防疫监督科、畜牧产业发展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个职能科室。镇乡(街道)兽医站分为动物卫生监督站和畜牧兽医诊疗服务站,根据人口数量、动物饲养量和耕地面积配备,经考核符合条件的66名人员进入镇乡(街道)动物卫生监督站,成为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人员,主要承担当地的动物检疫工作、防疫监督工作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组建的畜牧兽医诊疗服务站为企业形式,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免疫工作、诊疗服务工作。这次兽医体制改革,诸暨市财政和镇乡(街道)共拿出了563万元资金,用于身份置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要的经费,为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兽医体制改革的完成,稳定了防疫队伍,理顺了工作关系,职能明确,加强了基层防疫队伍,也解决了多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四、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一直来,诸暨市确立了“加强检疫为根本、管理生产为基础、防检结合为重点、严格执法为手段、监督检查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针对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相当复杂的严峻形势,结合当地规模饲养为主的畜牧生产实际,创建了“分片负责、分组巡查、户籍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的监督管理模式。分片负责,将防疫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职责更加明确,监管更有责任性;分组巡查,落实了日常的监管人员和机制,监管更有操作性;户籍化管理与联场带户责任制相结合,监管更有针对性;规范化监督以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保证和约束,监管更有权威性。该管理模式的施行,取得了很大成效,使得该市的动物防疫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

连续三年荣获绍兴市二等奖、浙江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综合优胜奖。这个管理模式在2005年《中国牧业通讯》上发表交流,得到了浙江省畜牧局领导的好评,在绍兴市全面推广。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上,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是抓“五关”,一是免疫关。全市开展大面积、高密度的疫苗免疫注射,认真做好春秋二防和不时的注射工作,猪瘟常年免疫密度达96%以上,W苗做到生猪规模饲养场户及牛等大家畜饲养场户的注射密度达100%,供港、供沪猪生产基地W 苗要求注射四次;二是抓好检疫关。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全市4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做好屠宰场的检疫工作,屠宰检疫率达100%;三是抓好调运关。因为诸暨每年有20多万头生猪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调入,他们在进行风险评估和产销联防的基础上,确定了22家外来生猪调运户,实行定点、定向、定人和到点报检的外来动物及其产品调运制度。对每个调运点配备了专职查验员,并和每个调运单位和个人签订了防疫责任状,做好外堵工作;四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抓好扑疫关;五是抓好消毒关。其次是抓队伍建设。诸暨市的兽医体制改革是走在浙江省前列的,改革方案也是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体制改革后,解决了动物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使得各项动物防疫工作有人干,各项防疫措施有人落实。第三是制度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行政执法制度、联场带户责任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20多个,使动物防检疫工作“行有准则、动有规范’’。第四是以《动物防疫法》为武器,证照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加大牧业执法力度。第五是确保各项防疫经费的落实,做到有钱好办事和有钱能办事。

五、今后畜牧发展方向

一是因地制宜,优化畜牧结构。作为以生猪生产为重点的畜牧大市,但是养猪所需的大量精饲料本地缺少,需要从北方调入,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养猪的劳动力成本也较其它地方高。因此,生猪生产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内部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三元瘦肉型猪,加大科技投入,挖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饲料转化利用率较高的禽业生产和节粮型兔、鹅等草食动物,增加牛、羊、禽、兔等肉类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畜禽外养,充分利用他人的资源。二是培植加工型龙头,推进产业化进程。尽快培育一批一头联市场、一头联基地的畜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推进全市畜牧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天利、金大地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创办畜产加工中心,组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牧业集团,打响品牌,占领市场,而增强畜产品的内部消化能力,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整个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畜牧生产上新台阶。

生态鸡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鸡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生态鸡养殖项目 2、主管单位:某某市某某区畜牧兽医局 3、建设单位:生态养殖场 4、负责人: 5、项目性质:新建 6、建设地点:某某区枫相乡枫相院村对和坪 7、建设期限: 8、建设规模:散养土鸡 25000只。配套建设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等及防疫、接种设备和办公、生活设施。 9、建设内容:建设散养鸡场1个,土鸡散养区占地约200亩,按存栏25000只建设;同时按照设计建设各养殖分区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生活、办公、服务设施。 10、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⑴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92.8万元,其中:土建107.5万元;设备57.9万元,引种费1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0万元。 ⑵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12.8万元,申请财政扶持或银行贷款80万元。 1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342万元,年均利润68万元,投资利润率35.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2.61年,财务净现值(ic=8%)286.8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9.84%。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 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d)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e)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f)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散养鸡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

农村养殖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doc

农村养殖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是挑选较好的农村养殖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为及时掌握全村的产业结构,在村工作期间,采取和村两委领导沟通思想、走访群众、开民情恳谈会等方式了解村情,找出了符合该村村情发展的突破口,对以发展畜禽养殖作为村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开展调研。 一、坪地营村的现状 坪地营村座落在老店镇东部,全村国土面积54.28平方公里,距镇中心10公里左右,西北邻昭巧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在村委所在地有一个供商品交易的集市。2009年,老店镇党委、政府提出户均增加1头猪,20只鸡的发展养殖增收思路。 全村共45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87人,村委成员9人,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一)经济状况 全村有农村居民1614户人,总人口6870人,耕地面积6400亩,人均0.9亩左右,林地面积2.8万亩,人均4亩左右。2009年累计能繁母猪投保721例。农业收入是种养殖业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778元左右,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农闲时以外出务工为增加收入方式。

坪地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收入为其主要来源,主要种植玉米、洋玉和烤烟,三产以种养殖增加部分收入,村内没有大中型企业,有数十个小型的酿酒作坊。近几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每个村民小组实现了通路,大部分村民小组修建自来水管,农民思想解放意识不断提高,但受生产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家庭养鸡、养猪、养牛规模小、产量低、产品结构单一,种植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人均收入偏低,医疗卫生设施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坪地营村的进一步发展。 (二)各行业发展情况 种植业仍是群众从事的主要行业,十七大之后,按照老店镇的发展思路,全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由于林地面积较宽,畜牧业的重要地位逐步突显,其中以养猪、鸡、牛等几个传统的养殖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较为迟缓。政府应加强引导,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为了改变千家万户的畜禽散养、混养方式向专业场(户)规模化集中养殖转移,需加大养殖产业的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引导农民早日致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更要引导农民群众建立“户增一头猪、户增二十只鸡”的养殖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全村广大群众齐心协力,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稳定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加强畜牧体系建设,加快畜牧结构调整,加大畜牧业投入,畜牧业步入良性发展时期。面对新时期的畜牧业,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发展总量上突破、从养殖信心上着手、从科技兴牧兴区上创新,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结构调整,打造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做到畜牧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畜牧业与生态保护有效融合,畜牧业与林业生产协同发展,使畜牧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重点、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旅游发展的景点,实现畜牧业结构大转变、总量大突破、质量大改善,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区从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养殖大户的指导、养殖协会的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养殖环境改善等,畜牧业抵御动物疫病风险能力逐步增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比例逐渐提高,农民科技养畜意识逐步普及,养殖环境逐渐改善,养殖效益逐步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年的25%上升到年的%,农民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规模发展占养殖比重也上长到5%。但是,也存在着发展总量少,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相对低下,养殖分散,发展观念传统,饲养方式落后以及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畜牧产业虽一直号称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仍与我区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不相称,与社会发展速度不相称。 规模养殖蓬勃发展,但比重低下。全区现已建成标准生猪150模式养殖5个,万头养殖小区1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68户,其中出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大户34户,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大户12户;饲养蛋鸡500羽以上的3户,羽以上1户;饲养肉禽1000羽以上养殖户11户,饲养5000羽以上养殖户4户,饲养10000羽以上的养殖户2户;山羊出栏3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4户,出栏100只以上的养殖户3户;耕牛出栏5头以上养殖户7户,出栏10以上养殖户4户。但是,千家万户散养仍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占据绝对比重,在规模化生产比重中,生猪占5%,山羊占%,耕牛占%,家禽占45%,规模化比重还十分低下。 品种改良稳步推进,但优质杂交覆盖率不高。前几年,我区种畜场对全区生猪、山羊等优良品种的逐渐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良种化率生猪达到90%、山羊50%、家禽60%,品种改良稳步推进。但也要注意到:我区生猪仍以二元猪为主,三元猪覆盖率仅1%左右,由于良种场停止生产,生猪良种全部依靠外引,成本高,品种杂,优质杂交品种覆盖率难以提高;山羊、耕牛、家禽品种更新及良种引进多年来没有相关政策支持,换代慢,优良品种覆盖率低,即便引进少量优良种畜,也是管理粗放,利用率不高。 草地资源丰富,但草食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我区有天然草场186万亩,人工草场万亩,林下草场约6万余亩,可作为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万吨。但是,我区畜牧业结构中,牛羊肉比重仅占肉类总产量的%,占牧业产值%。年,我区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草食动物逐年递减。年耕牛饲养万头,年饲养降至为万头,减少了万头,减少%,平均每年递减%;年山羊饲养万只,年山羊饲养万只,9年时间仅增加万只,与年饲养万只相比,还减少了万只,减少%。草食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影响了畜牧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致使优势产业未能发挥其优势。 疫病防控加强,但威胁加大。近年来,从附红细胞体病、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到蓝耳病疫情,我区经历了多次重大动物疫情,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方案,积累了丰富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率逐步加快、流通渠道进一步增多、流通战线进一步延长,为畜禽疫病的传入和发生提供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 1、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县出栏(笼)猪114.6万头、牛5.25万头、羊91.1万只、家禽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2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笼)猪87.76万头、牛3.97万头、羊60.53万只、家禽1789.6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1035吨、24601吨,养殖业产值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大户2018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县之一。 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 1 / 6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1.2 建设性质 新建 1.3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XXXX县XXXX发展有限公司 1.4 建设地址 XXXX县XXXX镇友谊村 1.5 建设期限 2014年4月起至2014年6月。 1.6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根据XXXX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XXXX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肉牛养殖现状和现有资源、技术条件状况,项目拟通过建设多个肉牛养殖自繁自育专业村、肉牛育肥场(大户)、1个现代化肉牛育肥示范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饲养XXXX牛1300头,年繁育出栏商品XXXX牛XXXX头。 1.7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XXXX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00万元,申请贷款100万元。 1.8 效益分析 - 1 -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商品优质肉牛XXXX头,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利润2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做大做强XXXX 县的肉牛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将作出积极贡献。项目选题方向正确,建设规模合理,建设路线可行,产业开发方案思路清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重点突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并重,可行性强,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导向。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XXXX县地处长江三峡、XXXX河风景名胜区和奉节-XXXX-巫山“金三角”旅游区腹心地带,是经国家批准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又是三峡库区移民县和国家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直辖以来XXXX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最近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4%。“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3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为23:35:42,二产业首次领先一产业;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8.2%;地方财政总收入2.0亿元, - 2 -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 报告_调研报告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XX年,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

2020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

2020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不少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特别是辣椒、生猪、牛羊和家禽等农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农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而且,更为乐观的是生态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与信心。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牧户与农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农区增收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牧区仍滞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牧户发家致富,并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深入克珠尔、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里、巴音什边、珠拉图、糜地粱等嘎查,通过与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对全镇畜牧业生产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城川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 6亩。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城川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

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川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例如:糜地粱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XX年,全镇农区牲畜出栏头数为14.86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头数为15.7万头只,农区人均畜牧业收入约3645元,占总收入的39。 (二)牧区畜牧业现状:城川北部区10个嘎查(原珠和地区)以牧业为主,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季节性休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户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场总面积178.97万亩,飞播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14.45万亩。水浇地6.4万亩,人均水浇地16亩。核定载畜量为6.03万头只,XX年出栏牲畜12.85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11.12万头只。在执行禁休牧政策以来,牧区畜牧业发展由于受路、电、讯以及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即:品种杂、规模小,驾驭市场能力差、很难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调查,牧民均赞同限时放牧,但是,前提条件是草场要好。对限时放牧的好处都很清楚,但是,采纳应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为主,兼有几头至二三十头不等的牛,农业收入大多是为养而种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数还有1万元左右的盈余。在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和城川嘎查牛产业相对发达;阿日勒、呼和、科泊尔、柴达木4个嘎查以鄂尔多斯细毛养为主;珠拉图、乌定什边、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哈拉色日、克珠日6个嘎

养殖业的调查研究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939-52 养殖业的调查研究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养殖业的调查研究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摘要: 龙须菜与牡蛎混养及虾蟹混养是南澳盛 行的养殖模式模式,为南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且进行龙须菜和太平洋牡蛎混养后当地就没发生过 严重赤潮。我们小组对此展开实地调研,采访养殖户 并拍录了龙须菜与牡蛎混养养殖工作流程,使我们真 正的学到了养殖知识。这两种模式对当地以及其他地 区的养殖户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综述了这两种 模式的养殖方法,对其对生态平衡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调研发现推广这种模式,不管是从经济效益上,还是 海洋生态保护上,都有着它无可取代的价值。 关键词混养效益生态平衡 1. 调研背景介绍 汕头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广东省

东端、南海与台湾海峡交界的海域上,共有35个岛屿,总面积108.57平方公里,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人口7.2万,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该县拥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全国水产百强县。岛上养殖业也很繁盛,主要养殖虾、蟹、鲍鱼等海鲜。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龙须菜与牡蛎混养、虾蟹混养等模式在当地很是盛行,而且据养殖户反映,收效甚好。因此,我们对此重点展开了讨论和调研。 龙须菜原产于我国山东省沿和日本冲绳岛。既是提取琼胶的优质原料,又是人类的绿色保健食品珍稀的海洋蔬菜,还是养殖鲍鱼等海洋动物的优良饲料;栽培龙须菜还以其特有功能,净化海区环境,减赤潮的发生,因而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产生良好的生态效。1999年至XX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和南澳县科技兴海办公室合作,开展了“江蓠属海藻龙须菜移植粤东南澳海区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今已达规模化生

畜牧调查报告3篇

畜牧调查报告3篇 本文是关于畜牧调查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为了摸清当前生产发展状况,根据宜昌市畜牧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组织专班,于3月上旬深入河溶、王店等地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业全面稳定发展,经济效益好,但仍存在着种苗价格高等问题。 一、畜牧生产形势 养猪业稳定发展。据调查,户平生猪出栏2.1头,同比增长4.0%,存栏6.9头,同比增长11.4%,母猪存栏1.3头,同比增长34.8%。说明生猪生产正在稳定发展。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养殖户正在新建或者筹划新建猪场尤其是标准化养猪场,如王店镇史店村张朋投资4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猪“258”模式栏圈2栋,已出栏200多头猪。规模养猪是养猪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说明生猪生产后劲较强。 1、养禽业略有发展。调查的农户平存栏家禽10.4只,出栏6.6只,同比分别增长6.8%、12.0%。农户养禽有一定的增长,但是,走访了几个养鸡专业户,其养鸡势头和积极性基本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长。说明养禽势头只是略有增长。 2、畜禽产品、饲料价格及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饲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目前玉米价1.7元/公斤,精糠1.6元/公斤,肥猪配合料(粉料)2.4元/公斤,肉鸡颗粒料2.7元/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0%、23.0%、33.0%、22.0%。总体来说,猪、禽的饲料成本比去年同期期增长1/4。 3、畜禽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目前活猪平均调价16.4元公斤,同比增长60.7%,仔猪平均调价52元/公斤,同比增长116%。肥猪、仔猪价格又创历史新高。肉鸡平均调价11.4元/公斤,同比增长26.0%。 4、养猪效益很好,养鸡效益一般。据调查,目前出栏一头猪利润600——700元,比去年同期的350—450元又提高250元。肉鸡平均一只利润3元左右,比去年的利润略降,处于薄利状态。 二、畜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1、种苗饲料价格过高。按常理,这样高的猪价和养猪利润,养猪户的积极性应该很高,但据调查,积极性并不很高,主要原因是种苗、饲料价格过高。目前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概况 1.1 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牛肉营养作用的认识,牛肉消耗的需求逐渐增 加,而现今市场上供应的牛肉,大多源于老残牛及淘汰牛,对 中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基本上还依赖进口来满足。肉牛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才为“起步阶段”,吉林是我国的产牛大省之一,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业的丰富资源。《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养牛业:一是要加强养牛基地建设,增加良种牛数量,提高整体生 产水平;二是发展养牛业产业化。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肉牛业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 的突破口,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集成相关资源优势,创新有效运作机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养殖与产业化开发,构建长春肉牛业生产技术推广新体系和产业化生产模式,提升肉牛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肉牛传 统养殖技术升级,推动肉牛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发展,提高肉牛业科技 含量和生产水平,增强本地肉牛业整体实力和牛肉制品市场竞争力,使本地肉牛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技术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之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 的突破口和标杆,为现代肉牛业发展积累经验。 1.2 建设规模 1

育肥肉牛群 300 头( 饲养 100 天) 年出栏 900 头,核心母牛群 400 头。 建设内容如下。 1.2.1 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标准育肥牛舍 1200 ㎡、青贮池 300m3、饲料加工车间 100 ㎡、饲料库 200 ㎡、兽医室 50 ㎡、配种室 50 ㎡、消毒室 50 ㎡、干草料棚 1000 ㎡、沼气池 100 m3、引进基础母牛 400 头。 1.2.2 购臵仪器设备 购臵各种设备:其中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1 套,兽医、品改设备各 1 套,铡草机 10 台、粉碎机 5 台;土地耕作设备 2 套。购买便捷性青贮袋 6000 条。 1.2.3 引进优质种公牛10 头。 1.3 技术方案与工作流程 1.3.1 优质肉牛育肥技术指标 (1)体重 400— 500kg,平均 450kg。 (2)年龄:育肥期不超过 22 月龄。 (3)屠宰率达到 85%以上,净肉率达到 45%以上。 (4)胴体表面脂肪覆盖率 80%以上,背部脂肪厚度 8mm以上,脂肪色洁 白。 (5)高档肉产出,里脊 2×2kg 以上,西冷 2×5kg 以上,眼肉 2×6kg 以上,总重 26kg 以上。 1.3.2 育肥期技术经济指标 犊牛育肥全期平均日增重750 克, 12 月龄体重达到 320 千克。

高峰镇土鸡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高峰镇土鸡养殖情况调查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local chicken breeding in Gaofeng tow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峰镇土鸡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有 所改变。高峰镇抓住了这一变化,拟在高峰镇大力发展土鸡养殖以顺应人们的需求。高峰镇的土鸡养殖情况究竟怎样呢?县农经站组织专人利用了近两周的时间对高峰镇土鸡饲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高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古国华于20xx年元月承包了原白沙孵化场,成立了高峰镇土鸡孵化场,设想走“公司+农户”的经营之路,发展地方优质土鸡生产。拟发展地方优 质土鸡5个品种,每个品种鸡600羽。种鸡孵化场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实施严格的防疫制度,对种鸡进行全面的免 疫监测和白痢净化,以实现“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风味美、经济效益高”的品质一流的鸡苗。目前,孵化场已孵抱出了第一批鸡苗6700余只,发展了规模较大的养殖农户有 9户,其中最多的是五洞镇月江村6社的张德平饲养了2000

只,其余的养殖户大都在500只左右且集中在高峰镇红星村。通过对这几家养殖户的走访,目前他们的饲养情况普遍较好,成活率高,养殖户都对此充满了信心,似乎已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二、存在的问题 1、技术指导跟不上。通过走访,目前饲养的几家农户 (除少数是曾经饲养过外)大都只是有养鸡的爱好,而无饲养的技术。就是饲养过鸡的养殖户目前也只是按照他们的一些老办法在饲养。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但目前,整个高峰镇土鸡养殖种场的.技术人员只有1人,而且还要负责种场的管理,面对分散的养殖户,他已显得力不从心。自第一批鸡苗发放到养殖户手中至今,他几乎没到各家进行技术指导。大多的养殖户都是按照自己的老办法在那儿小心翼翼地饲养。 2、饲养行为具有短期性。一些养殖户之所以到高峰镇土 鸡养殖场购鸡苗,是因为养殖场给予他们承诺:“赊销鸡苗和饲料、保证鸡苗成活率高、生长快、2-3个月就能出笼销售、 养殖场收购成鸡、收购时收回成本”,解决了农户“难成活”、“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但是,目前农户的饲养方法实际上却是一个土鸡良种饲养,养殖出来的鸡无法保证土鸡的品质,这

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朱仁才学号:1053004457235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 1 、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肉牛养殖报告(原稿)

肉牛养殖报告 区委、区政府: 前进所职工为响应区委、区政府第三次创业召开,发展畜牧业,尽快实现致富的奋斗目标,经过多次考察后认为,肉牛发展前景好,有大量的饲养植被资源和山地条件,适合发展需要。 项目:肉牛养殖 性质:自建 地点:林场 一、建设规划及内容: 肉牛育肥养殖基地拟建在伊春市乌马河区前进林场 1、现购买肉牛150头。 2、肉牛成本150头X5000元=750.000.00元 3、生活区包括做饭区18㎡,员工生活区的30㎡,接待区30 ㎡,需投入资金101.400元/1300㎡。 4、肉牛育肥舍区。(活动采钢房400㎡)350元/㎡ 5、建饲料青储350㎡. 6、玉米基地15公顷。 7、购买饲料加工设备:粉碎机、铡草机、水井1眼、四轮车(电 机或座机)能否接长电。 8、可解决富余劳动力10人,每月1200元X12月=14400元。 二、怎么选择肉牛场场址?肉牛场场址如何规划与布局? 肉牛是肉牛长期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布

局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肉牛的生产效果,所以要认真做好肉牛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1、肉牛的场址选择 作为肉牛的场址条件是要保证肉牛能生存,能发展,而肉牛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保持干燥,减少传染,所以,作为肉牛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向阳背风、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为好。在平原地区选肉牛,应将肉牛场建在地势高的地方。若要建在田边,必须填高地基,开好排水沟,以保持地面干燥;在山区建肉牛场,应在牧地山腰选建。 肉牛场的选择还要有充足水源,用电方便,交通方便,但要远离居民点、车点滴为、码头、牲畜市场、屠宰场,以减少疾病传染,保证健康。 肉牛场还要考虑饲料基地,应有放牧地。土质以砂质壤土为好。黄土、粘土、牧民形容为“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因此不宜作为肉牛场地。 2、肉牛的场地布局的主要点:要有利生产,有利肉牛健康,因 此,生产区、生活区、产品加工区要分开设置;生产用的水塔应设在量高点;青贮塔、饲料仓库、饲料调制室应该靠近生产区; 病牛处理区应远离生产区 三、肉牛舍有哪些基本功能?在建造上有哪些要求? 肉牛舍是肉牛长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肉牛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所以一栋理想的肉牛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阳晒、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 研报告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xx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

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在如今的消费观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大学生年轻,有激情,刚刚摆脱束缚,他们有着不同以往的消费观念。强烈的消费欲望与有限的经济实力造就了大学生矛盾的消费观。借这次机会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调查的结果看,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一成左右,800—1000元的大概占两成,500—800元的是主流,大概是四成,而少于500的也有两成。在这些学生当中,一半的都有电脑,几乎都有手机,不过价格不等,因此通讯与网络费用也成了不小的开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有:伙食费,服装费,恋爱费用,网络费用等。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养殖场考察调研报告

养殖场考察调研报告 养殖场考察调研报告模板 篇一:养殖产业调研报告 一、畜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3年底禽饲养量达到393.16万头(匹、只),存栏达到 171.15万头(匹、只),其中马属9.7万头(匹)、牛6.61万头、羊18.01万只、猪16.81万头、鸡120.02万只;出栏达到222.01 万头(只),其中马属0.5万头(匹)、牛3.03万头、羊18.03万只、猪20.43万头、鸡180.0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5 万吨、0.4万吨、0.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其中养殖 业产值达到4.9亿元,加工业产值3.7亿元,流通业产值达到1.1 亿元,草产业产值5.3亿元。畜牧 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30.6%;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866元,同比增长24.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3%。 (一)产业格局 3.区域化布局。本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 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三大产业带”,以浅山地区小尾寒羊养殖为主的肉羊养殖产业带,此产业带经济基础薄弱, 但饲草资源丰富,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的积极性较高,通过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基地示范、协会联动,连片发展的方式重点发展养羊规 模户,建立发展良种肉羊生产基地。引进无角陶赛特、杜泊、波尔 山羊、萨福克等优良品种,推广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化 水平。 (二)发展潜力

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870元以上,年均增长25%。到2020年,力争实现“三个过二分之一”,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比重、草食畜饲养量占畜禽饲养总量比重均超过50%以上;全县畜草产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年均增长24%。四是进一步强化目标考核。将畜草产业发展作为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设立单项奖单独考核奖励。 策,全县87.67万亩天然草场生态逐渐恢复,红豆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79.81万亩,高粱、燕麦等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万亩以上。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今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2.76万亩,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达到240万吨以上。 二、主要做法 篇二:畜牧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一、农户养殖的现状和特点 (一)养殖现状 去年在市场价格大幅回升的强劲拉动下,农户蓄牧业生产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养殖特点 1、自去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大幅回升,调动了一些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生猪生产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村支部书记介绍和部份农户走访,去年,农户生猪出栏比上年有所增长。 2、农户基本上没有规模化养殖 3、耕牛养殖一使役为主 二、农户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着,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明显,光照充足,,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 1 、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

某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康蛋鸡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提要 1.1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汾西县绿康蛋鸡养殖场 项目单位:古郡村 项目负责人:孟记娥 项目主管部门:汾西县畜牧中心 1.2建设性质:新建 1.3建设地点:汾西县永安镇古郡村 1.4生产规模:饲养蛋鸡3万只,向社会提供鸡蛋540吨/年,提供鸡肉45吨/年。 1.5建设内容:项目建筑面积321Om2,其中鸡舍饲养设施2160 m2,禽医室、饲料加工设备等辅助生产设施700 m2管理设施350 m2。项目需购置各种设备550组(台、套、辆),其中鸡笼等饲养设备545组,禽医诊断、饲料加工等辅助生产设备2台(套)、管理设备2套,工具车1辆。 1.6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1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72.6万元,设备购置费3 4.2万元,引种费65.8万元,土地使用费1O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1.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拟以两个渠道筹措,一是申请农业银行扶贫信贷资金140万元,鸡场企业自筹资金72.3万元。 1.8投资使用计划:建设期使用投资192.3万元,利用自筹资

金解决;引种、培训费、基本预备费及流动资金,利用农行扶贫信贷资金解决。 1.9建设期限:1年 1.1 O项目效益: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240万元,利润总额45万元,投资回收期2004年。 2、项目背景 2.1项目区概况 汾西县地处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部。东与霍州市隔汾河相望,西依蒲县、隰县、交口,北靠灵石,南与洪洞接壤。地理坐标为东径111013’----1110l4’,北纬3602 7’----3604 8’。全县国土总面积879.67平方公里。 汾西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自西北向南倾斜。属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山地面积为52.4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0%,丘陵面积为42.40万亩,占总面积的32%,残垣沟壑区面积为14.68万亩,占总面积的11%,河川谷地面积为22.44万亩,占总面积的17%。 汾西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雪,春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阴凉,年均气温1O.1℃,年积温3993.7℃,年降雨量551 mm,年照时数2600小时,无霜期187天。 全县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和小杂粮为主,畜牧养殖业以牛、羊、猪、鸡为主。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 3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3 4万亩,粮食平均年总产量在5万吨左右。2001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64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为2600万元。 汾西县总人口1 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3万人,属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较低,2001年底为962元。 2.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绿康鸡场属民营企业,始建于2002年2月份,公司总资产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