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校园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8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还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和发展。
因此,科学合理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增强学校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设计理念和建议。
二、规划目标1. 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环境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应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目标。
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提供舒适的教室和图书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创造宜人与和谐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也是社交、娱乐和休闲的时光。
因此,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宜人与和谐的生活环境,包括设立多功能运动场地、休闲娱乐区域、公共广场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 强化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标识,也是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基础。
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建立音乐厅、艺术展览馆、文化广场等,为学生展示才艺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场所。
4. 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合理使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优化交通系统等。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使校园发展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要求。
三、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
建立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区域,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和创新,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环境友好设计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
合理利用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强校园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美观性,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建设可持续的水利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校园环境。
3. 国际化设计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大学校园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与世界接轨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资源,促进学生国际化素质的提升。
建设科技 ∣ 45实践应用建设科技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4月下总第382期1 引言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是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由浙江大学按照“高水平、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规划建设的我国第一个非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的独立校园,在校园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中除充分考虑国际化办学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校园服务的功能需求外,还浙江大学国际校区绿色校园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屈利娟1 王须超1 陈康1 王靖华2(1.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7)[摘要]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秉持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理念,结合校园区位、环境与办学需求,在校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整体考虑校园选址、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低影响雨洪管理及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应用等策略,将可持续理念与绿色技术融入国际化办学空间,不仅为师生营造了一个绿色低碳、舒适健康的校园环境,还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国际化绿色校园规划建设运营提供了示范案例。
[关键词]高等学校;绿色校园;规划设计Study 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Green Campus inInternational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Qu Lijuan 1,Wang Xuchao 1 , Chen Kang 1, Wang Jinghua 2(1.International 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 (Haining Campus), Hangzhou, 310058, Zhejiang; 2. The Architectural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o., Ltd., Hangzhou, 310027, Zhejiang)Abstract :Uphold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university campus construction, combines campus location, environment and school-running needs, the Haining International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s followed through the green campus designing theory, implemented the green strategies like location choos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renewable energy, low impact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key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mpu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sustainable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have also been combin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hence creating a low-carbon, green, comfortable and healthy campus environment. This has also set an exemplary case for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green camp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China.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Green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ing把绿色低碳与可持续理念融入校园规划与建设中。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校园是大学的核心,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品质,也体现了大学的整体形象。
为了打造一个实用、美观、宜居的大学校园,设计方案如下:一、校园布局1. 主校区与分校区的合理划分,确保教学、科研、生活等区域之间的互相衔接;2. 教学区域和科研区域的分离,同时考虑到师生的实际需求,设立夹在两者之间的交流区域;3. 各个区域间道路的设计,确保交通便利性和宣传活动的顺畅进行;4. 设立适当的绿化带,既净化空气,又为师生提供休闲的场所;5. 合理规划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区域。
二、教学区域1. 教学楼的设计要考虑到教室的布局、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设置;2. 教学楼之间的通道和庭院的设计,提供交流和休息的空间;3. 校园内的科技设施完善,如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4. 各个学院之间的距离适中,方便师生的交流和合作。
三、生活区域1. 学生宿舍的规划设计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如宿舍楼高度、楼间距等;2. 宿舍楼之间的绿地带和休闲区,提供学生放松和交流的空间;3. 餐饮服务区的规划,包括食堂、小吃店等,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4. 医疗保健中心的设置,满足师生的健康需求。
四、体育设施1. 设立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等完善的体育设施,方便师生进行体育健身活动;2. 划定专门的健身区域,提供健身器材和健身教练,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五、环境设施1. 设立充足的垃圾桶和垃圾回收站,保持校园整洁;2. 设立公共厕所,并保持清洁卫生;3. 在校园内设置信息发布栏和指示牌,提供通知和导航功能。
六、交通和安全1. 设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师生的出行;2. 道路、人行道和轮椅通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性;3. 校园内的安保措施,包括监控系统、保卫队伍等,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七、绿化美化1. 种植适宜的花草树木,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舒适度;2. 设置休闲座椅和小品景观,提供学生休息的场所;3. 定期进行绿化养护,保证校园环境的良好状态。
仰恩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是学校教学、科研、生活和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保障。
根据仰恩大学2005-2020年《仰恩大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与2005-2020年《仰恩大学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标准,遵循校园建设规律制定本规划。
一、校园建设现状(一)区位仰恩大学位于文化历史名城——泉州市北郊洛江区,校园座落在仙公山下、仰恩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仰恩大学占地面积约2000亩,湖面面积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含仰大附中),分为三个校区。
1.第一校区又称旧校区,占地720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第一教学区占地面积48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建有4幢计12000座的教学楼和2幢教师办公楼、1幢行政办公楼,为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以及数学系教学与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管理中心所在地。
第一生活区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5幢计200户的教工宿舍楼和6幢计4500床位的女生宿舍楼,以及东苑餐厅、南苑餐厅、西苑餐厅等。
第二生活区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7幢计5250床位的男生宿舍楼。
2.第三校区共占地870亩,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第三教学区占地面积36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建有3幢计13000座的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以及1幢行政办公楼,为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人文学院以及法学系、英语系教学与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管理中心分部所在地。
第三生活区占地面积510亩,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4幢计640户的教工宿舍楼和7幢计5400床位的男生宿舍楼以及7幢计5700床位的女生宿舍楼以及E1、E2、E3和E4四个餐厅。
3.第二校区又称连接区,是连接第一和第三校区的部分,占地面积41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为仰恩大学电脑教学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图书馆,以及广场、舞池、集中绿地等公共场所所在地。
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看整体设计的渐进式发展【摘要】对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结合建筑与城市整体设计的理论,得出一个区域的发展必然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结论。
【关键词】整体发展校园规划渐进前言就城市规划而言,城市(区域)整体发展的第一法则就是渐进式发展,因为渐进发展是整体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要顺利保证渐进发展中大大小小各种项目的均衡运行,则必须在规划实施之初就具体准确地说明整体发展的思路。
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香港中文大学在1963年建校之初就确定了书院制的体系,在根本上奠定了规划上整体发展的思路,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不断地践行着渐进式发展的法则。
概述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成立于1963年10月10日,是香港第二所大学,亦是受香港特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唯一仿效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由四所书院组成,分别为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及逸夫书院(1986年成立)。
◆四大书院分布图书院体制主要建筑崇基书院:岭南体育馆及运动场、华连堂崇基行政楼、礼拜堂、牟路思怡图书馆、众志堂、康乐室、兰苑、教职工联谊会会所、宿舍(教职员宿舍、应林堂、华连堂、明华堂、神学楼、文林堂、何善衡夫人宿舍、文质堂、利树培堂、五旬节会楼高座、五旬节会低座)新亚书院:钱穆书图书馆、诚明馆、人文馆、乐群馆梁雄姬楼、会友楼、宿舍(知行楼、学思楼、志文楼、紫霞楼)联合书院:曾肇添楼、郑栋材楼、思源馆、胡忠多媒体图书馆、张祝珊师生康乐大楼、宿舍(汤若望宿舍、伯利衡宿舍、恒生楼、陈震夏宿舍)逸夫书院:文澜堂、雅群楼、大讲堂、宿舍(国楙楼、第二学生宿舍)主要建筑分类总结根据以上表格的分析,可以看出,香港中文大学最早的四个书院,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生学习生活组团,基本拥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仰恩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是学校教学、科研、生活和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保障。
根据仰恩大学2005-2020年《仰恩大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与2005-2020年《仰恩大学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标准,遵循校园建设规律制定本规划。
一、校园建设现状(一)区位仰恩大学位于文化历史名城——泉州市北郊洛江区,校园座落在仙公山下、仰恩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仰恩大学占地面积约2000亩,湖面面积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含仰大附中),分为三个校区。
1.第一校区又称旧校区,占地720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第一教学区占地面积48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建有4幢计12000座的教学楼和2幢教师办公楼、1幢行政办公楼,为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以及数学系教学与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管理中心所在地。
第一生活区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5幢计200户的教工宿舍楼和6幢计4500床位的女生宿舍楼,以及东苑餐厅、南苑餐厅、西苑餐厅等。
第二生活区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7幢计5250床位的男生宿舍楼。
2.第三校区共占地870亩,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第三教学区占地面积36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建有3幢计13000座的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以及1幢行政办公楼,为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人文学院以及法学系、英语系教学与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管理中心分部所在地。
第三生活区占地面积510亩,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4幢计640户的教工宿舍楼和7幢计5400床位的男生宿舍楼以及7幢计5700床位的女生宿舍楼以及E1、E2、E3和E4四个餐厅。
3.第二校区又称连接区,是连接第一和第三校区的部分,占地面积41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为仰恩大学电脑教学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图书馆,以及广场、舞池、集中绿地等公共场所所在地。
XX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案例思维解析范文学校设计原则功能原则: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等精神功能。
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预留适当的空间来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
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使用多层次复式绿化,追求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最高效率原则: 最高效率原则就是指校园规划应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同等数量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水平距离最短。
以此为依据,有序的布局各个斑块,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方便学生的目的。
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
功能多样化。
生机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氛围。
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校园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
这种特色于对校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创造一种与校园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安全原则: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中的第一要素。
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
项目名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校园景观设计项目面积:约8.5公顷项目背景:设计场地原来为退役的威廉姆斯空军基地,设计将数英亩的沥青,混凝土和河岩改造成一个学术、社会和生态的校园中心场地气候条件:全年干燥,温度高,炎热设计的核心是将一条易受洪水侵袭的沥青街道改造成郁郁葱葱的沙漠阿罗约,以滋养这里的风景。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校园空间布局、建筑风格、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多个因素。
下面以某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进行介绍。
该大学位于城市中心,拥有较大的用地面积。
校园规划设计旨在营造一个宜学宜居的校园环境,方便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
首先,校园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校园主要分为学术区和生活区。
学术区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以方便学生上课和进行科研活动。
学术区将各个建筑物紧密连接,形成一个自然流线,方便学生出行。
生活区则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和体育设施等,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将学术区和生活区相互独立,避免干扰,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其次,校园规划设计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性。
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均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清新、简洁、朴素的风格为主。
校园内的建筑物外观颜色以白色和浅灰色为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给人以明亮、开放的感觉。
建筑物的形状多以简单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增加了建筑的动感和美感。
再次,校园规划设计注重交通设施的便利性。
校园内设有多个交通枢纽,包括汽车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区和公交车站等。
以方便学生、教职工及校外人员的出行。
同时,校园内道路的设计考虑了交通流量,道路宽度和车辆通行速度等因素,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最后,校园规划设计注重绿化景观的营造。
在校园的空地和路边都布置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增加了校园的绿化率。
同时,在学术区和生活区内设有休闲区和运动场,供学生休息和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校园的美观性,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体来说,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充分考虑了校园内各个方面的需求,营造了一个宜学宜居的校园环境。
这样的设计方案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和美丽的校园空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大学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设计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大学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设计方案的概述。
在大学的规划和设计中,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一个合理规划的校园布局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和促进研究的环境。
本文档将探讨大学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的关键要素,如校园划分、校舍功能分区、道路和景观设计等。
1. 校园划分校园划分是大学整体布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校园划分可以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分离,提供通畅的行人和交通流线,并确保校园的视觉连贯性。
校园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进行划分,例如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区等。
2. 校舍功能分区一个成功的校舍规划应将不同类型的校舍建筑合理分区。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功能建筑应该根据其具体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规划。
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提供便利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3. 道路和交通规划道路和交通规划是大学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的道路网络可以提供顺畅的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
道路应根据不同的校园区域进行划分,例如步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等,并注重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安全。
4. 校园景观设计校园景观设计是大学整体布局的重要方面。
美观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加校园的吸引力和宜人性,并提供一个舒适的研究和休闲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可以包括绿化带、花坛、庭院、休闲区等,为师生提供一个愉悦的校园体验。
5. 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大学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考虑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能源使用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可持续的设计和建筑材料,建立环保意识,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碳足迹。
结论大学整体布局和校舍规划设计方案是创建一个优质校园环境的基石。
一个合理布局的大学校园可以提供一个有序、安全和宜人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通过充分考虑校园划分、校舍功能分区、道路和交通规划、校园景观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建造一个令人满意的大学校园。
国外大学校园规划调研报告都柏林理工大学——国外大学校园规划分析一学校介绍都柏林理工学院(DIT)是爱尔兰共和国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都柏林理工学已被爱尔兰政府批准成为唯一一所具有独立大学资质的理工学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学院现已发展成为爱尔兰最大的高等学府,现有学生21000多人。
目前理工学院由应用艺术学院、商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和旅游及食品学院六个学院组成。
二校园规划爱尔兰都柏林区总体规划方案为都柏林理工学院(DIT)和爱尔兰国家医疗保健服务中心(HSE)设计了一个新的可持续性校园环境。
周边道路和交通图规划成果大学校园内的建筑形成四方围和的布局模式,手掌的形状穿插其中,掌心即为绿意盎然的操场,五根手指即为穿插在方院建筑中的五条绿色通廊。
生机勃勃的城市发展保留了这里悠久的历史背景,并加强了这一地区同城市环境的联系,一条贯穿东西向的步行大道上融入了许多条绿化带。
将这一区域规划成城市的一部分,同时,保留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开放空间,以及现有的十一处历史建筑。
古老的圣•布兰登医院现存的11座建筑均被纳入都柏林保护建筑的名单之内。
它们将根据总体规划被用于保留运用于教育、卫生、文化。
在校园内有两个主要的活动中心:一处是图书馆广场,这个广场通向西面,是校园的心脏部位。
另一处是艺术论坛,旁边有剧院,博物馆和展览画廊。
而一条主路将校园内各处重要地点连接了起来,主路旁边通往各个建筑的小路绿意盎然。
教学部门聚集分布在四方围和的空间并与城市相连接,美化循环路线的景观,围绕四边形布置这样的分组模式旨在为每个教学楼提供独特的识别标志使得整个大学维持以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
学生公寓和文化设施位于运动场边,从这里可以远眺市区景象和都柏林山脉景色。
所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得到了保留,同时文化花园将校园中的旧式建筑和新式建筑连接了起来。
图书馆,蜿蜒的步行道和学生公寓的景观视线为新区的城市空间补充形成连续的步行道,学生公寓沿着蜿蜒步行道的弧形边布置。
建立“学术村”——探析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虞刚【摘要】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是许多美国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源头,同时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文章将分析和梳理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设计规划思想、具体设计实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对“学术村”概念进行剖析.【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托马斯·杰斐逊;学术村【作者】虞刚【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是许多美国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源头,同时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
1987年,弗吉尼亚大学校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全世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高等院校校区只有五个①,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最早被列入名单。
不论是在整体规划方面,还是在单体建筑设计方面,这个校园也对20世纪中国的大学校园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是一位深受美国民众尊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第三任美国总统。
他参与和主持过多项建筑项目,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他对古典主义风格的偏爱,主要源于三方面:帕拉蒂奥的《建筑四书》、古罗马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对他而言,古罗马神庙、帕拉蒂奥风格和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都代表了一种普遍性、高标准和高尚品位的风格。
他希望在美国传承这些最优秀的欧洲古典建筑文化,希望古典建筑风格能教化当时独立没多少年的美国民众,增加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信心。
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杰斐逊并不强调建筑与地域之间的联系,反而寻求的是一种超越地域差异的具有普遍思想价值的建筑。
实际上,在当时这片“新大陆”上,在短期内也不那么容易寻求某种地域风格。
与此如此,不如直接向欧洲大陆已有的成熟建筑风格寻求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