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种用于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并防止其进入大气中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源或发电厂等排放源捕捉、运输和封存到地下储层,以减少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核心步骤包括碳捕捉、运输和封存。
首先,需要在排放源处将二氧化碳捕捉出来。
目前常用的捕捉技术包括化学吸收、物理吸收和膜分离等方法。
其中,化学吸收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再将溶剂与二氧化碳分离,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捕捉。
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需要进行运输到封存地点。
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管道运输和船舶运输。
管道运输适用于较近距离的运输,而船舶运输则适用于远距离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运输,避免泄漏和污染。
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需要封存到地下储层中。
地下储层通常指的是深埋在地下数千米以下的地质层,如油气田、盐水层和煤层等。
在封存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评估,确保储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后,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到储层中,利用地质层的孔隙和裂缝将其封存起来,并通过监测和评估系统实时监测封存效果。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降低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排放源,如发电厂、石油化工厂和钢铁厂等,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与其他低碳技术结合使用,如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改进等,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然而,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金投入,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其次,寻找合适的地下储层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是所有地质层都适合封存二氧化碳。
此外,封存二氧化碳的长期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为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探讨的技术,旨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出发,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其在能源行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及前景,提出相关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以期为推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定义和原理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获并压缩储存到地下或其他地方,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吸收分离等方法将二氧化碳气体从燃烧过程中分离出来,然后利用管道输送或转化成其他形式进行储存。
二、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近年来,全球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陆续推出了相关和计划,致力于加大对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投资和研发。
在欧洲、美国、中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项目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探索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发展路径,以满足自身的环保需求。
未来,随着全球碳排放问题的日益突出,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
预计未来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及前景能源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减少能源产业的碳排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首先,通过在燃煤发电厂进行碳捕获和封存,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捕集与封存(CCS)简介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封存而与大气隔绝的一种技术。
CCS是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其重要意义在Array于:它是在继续利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同时实现CO2近零排放的唯一有效技术。
CCS技术包括CO2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已有成熟技术,但在串联起来应用于大规模CO2减排时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成本,包括进行技术改造和将所捕集的一部分CO2提供利用,如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等。
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combustion)、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
燃烧前捕集目前主要采用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其过程是在燃烧之前将煤气化成煤气并净化除去CO2、H2S、NOx及粉尘等,再将煤气分离得到得到H2和CO2。
H2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CO2经脱水和压缩后提供封存。
伴生的高温废气再利用来产生蒸汽供蒸汽轮机发电。
该技术的捕集系统小,效率高、用水少、环保(同时实现脱碳、脱硫、脱硝和除尘),还可与煤化工相结合,实现电、热、化工产品(氢气、甲醇、烯烃)等多联产。
IGCC的研发已列入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863计划重大项目。
富氧燃烧采用传统燃煤电站的技术流程,但通过制氧技术,将空气中占大比例的氮气(N2)脱除,直接采用高浓度的氧气(O2)与抽回的部分烟气的混合气体来替代空气,这样得到的烟气中有高浓度的CO2气体,可以直接进行处理和封存。
该技术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最大的难题是制氧技术的投资和能耗太高。
燃烧后捕集在传统工业排放的烟道气中捕集CO2。
目前常用的CO2分离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利用酸碱Array性吸收)和物理吸收法(变温变压吸附),而膜分离法也发展很快,在能耗和设备紧凑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综述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一种
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旨在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该技术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是捕获CO2,然后
将其转运至合适的地点,并最终封存在地下储层中,以防止其逸出到大气中。
碳捕获技术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预燃碳捕获、后燃碳捕获和钙循环碳捕获。
预燃碳捕获适用于在燃烧过程中捕获和分离CO2,而后燃碳捕获则适用于从燃烧废气中捕获和分离CO2。
钙循环碳捕获是一种新兴的碳捕获技术,通过使用钙循环过程将CO2捕获并转化为石灰石,最终释放出纯净的CO2。
封存技术涉及将捕获的CO2储存于地下储层中,通常是在深
层地下岩石层中。
这些储层包括油气田、煤矿或者盐水层。
封存的目的是将CO2永久地储存起来,以避免其进入大气中并
导致温室效应。
虽然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潜力,并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且尚缺乏商业化应用的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封存过程中也存在安全和环境风险,如气体泄漏和地震活动。
总体而言,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确保其安全和可行性,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支持和投资。
碳捕获和储存的作用
碳捕获和储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一种通过捕获、运输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旨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它被认
为是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碳捕获和储
存的作用和影响的一些主要方面: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捕获技术可以阻止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从而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大量释放是导
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捕获和储存这些排放物质,可以显著减
少其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2.保护生态系统: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
减轻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生物
多样性和生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降低气温上
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国际社会可以更有
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
社会和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空间。
这将促
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5.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碳捕获和储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和复杂
的技术领域,其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因此,CCS的推广将促
进相关技术的创新。
此外,CCS行业本身也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机会,并
创造就业。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旨在将大量的二氧
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将其封存在地下。
由于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
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
从而降低全球变暖的影响。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不能完全删除二氧化碳,而是将其收集,处理,然后将其稳定封存到地下空间。
所以,这也被称为碳捕获与封存或碳
沉降。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过滤
系统中,碳捕集剂可以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吸附,这些二氧化碳可以在
真空压缩容器中稳定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管道而不是大气将其输送到
地下孔、深海底部或其他地下位置。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它可以把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
此外,
它还可以节省能源,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火
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保护健康,改善水环境,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实施也是昂贵的,因为它需
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和安装,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运行。
因此,
该技术的成本昂贵,虽然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但也需
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使之受益。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 CC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减排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原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碳捕集、碳运输和碳封存。
碳捕集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目前主要的碳捕集技术有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燃烧后捕集是在燃烧过程完成后,从烟道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燃烧前捕集则是在燃料燃烧前将其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然后分离出二氧化碳;富氧燃烧捕集是采用高浓度氧气进行燃烧,从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便于捕集。
碳运输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或公路槽车等方式输送到封存地点。
碳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如枯竭的油气田、深部盐水层等,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
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一)技术进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的化学吸收法不断优化,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同时,新型的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技术也在研发中,有望进一步提高捕集效果。
在碳运输方面,管道运输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长距离和大规模的运输,还需要解决一些工程和安全问题。
碳封存的地质评估和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二)示范项目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些碳捕集与封存的示范项目。
例如,挪威的 Sleipner 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自 1996 年以来,已经成功将超过 1000 万吨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的海底盐水层中。
美国的 Petra Nova 项目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每年可捕集约 140 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示范项目,如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的 10 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
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加,为抵御全球变暖的结果,我们需要研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是对抗全球变暖的有效工具之一。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通过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地下,帮助减少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帮助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捕获,然后将其封存在地下以防止对大气的影响。
一般来说,这种技术需要大量能源来捕获和提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它的成本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的成本也较高。
因此,在应用CCS技术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成本评估。
尽管有关CCS技术的成本仍然存在较大偏差,但许多公司和组织仍在尝试开发CCS技术。
许多国家都在花费大量资源进行CCS研究。
在许多国家,科学家正在设计和评估可利用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方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与其他技术不同的是,CCS技术不仅只能帮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利用捕获的二氧化碳开发可再生能源。
有一种叫做化学反应传递泵(CRT)的技术,可以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利用起来,将其变为氢气或其他化合物,然后利用氢气发电或可再生能源。
因此,在使用CCS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
因此,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CCS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之前,我们仍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以便可以成功应用于实际场合。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不断加剧,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成为了控制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定义、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定义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或大气中捕获,并将其永久地封存在地下储存库中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步骤:捕集、运输和封存。
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捕集技术捕集技术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吸收、物理吸附、膜分离和生物吸收等。
化学吸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捕集技术之一,其利用胺类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其从气体中吸收出来。
物理吸附则是利用多孔材料如活性炭等将CO2吸附在表面上。
膜分离则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对CO2进行分离。
生物吸收则借助于微生物的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2. 运输技术碳捕集后的二氧化碳需要进行运输到封存地点,运输技术主要包括管道输送、船运和气体储存等。
管道输送是目前最常用的运输方式,其具有输送量大、成本低等优势。
船运则适用于远距离的二氧化碳运输,但其成本较高。
气体储存可以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或固态,便于运输和储存。
3. 封存技术封存技术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安全地储存在地下储存库中。
目前常用的封存技术有地下注入和海洋封存。
地下注入是将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岩层中,例如地下盐水层、油气田等。
海洋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储存在深海中,但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三、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前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控制气候变化。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可以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减少对大气的释放。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指对
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分离、稳定处理和封存的一系列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通过捕获煤炭或其他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将二氧
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然后将它封存在地下深处,以防止其再次释
放到大气中。
CCS技术可以消弭高温工业过程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对环
境的不利影响,是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碳捕获技术主要包括气体分离技术、气流调节技术和过程技术。
气体分离技术是碳捕获的关键,以实现大量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目前常用的分离技术有化学吸收法、催化吸收法、膜分离法和精
馏分离法。
在气体分离中,催化吸收法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技术,可以
实现大量CO2的有效捕获。
同时,气流调节技术可以有效调节气体流动,保证气体的有效分离。
CCS技术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当的封存地点,一般来说有两种封存方式:地表封存和地下封存。
地表封存的方式主要是建造深埋地库,将
二氧化碳压缩、封装,然后放入。
另一种方式是地下封存,即将二氧
化碳通过管道压入深层地下,如深海、岩层或油气田。
地下封存需要
考虑到岩性结构、地震活动、水文地质等因素,只有在封存技术满足
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
意义。
目前,CCS技术已经在能源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有很多
技术上的挑战,比如技术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封存安全性
低等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是一种用于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关键技术。
它包括将CO2从燃烧过程中分离出来,然后将其永久封存在深地下、海底或其他容器中,以防止其进入大气层。
CCS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促进能源转型并促进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
首先,碳捕获是CCS技术中的首要步骤。
它包括使用各种方法从发电厂、工厂或其他能源生产设施的排放物中分离出CO2。
目前,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化学吸附和膜分离。
这些方法可以将CO2从烟气中捕获并与吸收剂结合,使其成为一个稳定的物质。
捕获后的CO2需要经过净化和压缩处理,以达到适当的封存标准。
在这个阶段,杂质和其他污染物将被去除,以确保安全的储存和输送。
接下来是CO2的封存。
有几种封存方法可供选择,包括地下储存、海底封存和化学封存。
地下储存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地下的深层储层或盐穴来存储CO2。
地下储存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将CO2稳定地封存在岩石中,以避免其进入大气层。
海底封存是将CO2沉积在海底,通常是海洋沉积物或海底地质结构中。
对于化学封存,CO2被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或材料,并封存在稳定的形式中,例如矿物化封存。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最常见的是在发电厂和工厂中使用CCS技术,以减少这些设施产生的CO2排放量。
此外,CCS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钢铁、水泥和化学工程等。
在这些行业中,CCS技术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从而为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途径。
然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其成本较高,包括捕获、净化、压缩和封存等阶段的高昂费用。
其次,选择合适的封存地点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此外,CCS技术在公众和环境组织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是关于长期封存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问题。
浅析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黄丹 20090390105(郑州大学09级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一班)1.摘要 [Abstract]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CS技术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碳捕集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富氧燃烧捕集。
我国在CCS技术的研究上进行了大量工作,CCS技术已被列入“973计划”和“863计划”,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二氧化碳泄漏问题、技术难点、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昂等。
好在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发和利用。
【关键词】 CCS技术二氧化碳碳捕集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Abstract]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 technology is seen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olutions to deteriorating climate changes. As research progresses,the cost of CCS is set to decline. By operational time,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re-combustion capture,enriched oxygen combustion capture and post-combustion capture technologies,of which the enriched oxygen combustion captur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promising. China has done a lot of work on the research of CC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listed in the country′s 973 Plan and 863 Plan. Although substantial advance has been made in CCS technology ,many challenges remain,such as the leakage of CO2,technical bottlenecks and high facilit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costs. The good news is that as global climate problems worsen,governments across the globe are putting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CS technology.[Keywords] CCS technology;carbon dioxide;carbon capture;carbon sequestration2引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目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水平为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五,而其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化学减排的关键方法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化学减排的关键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碳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 CCS)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减排手段,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简单来说,碳捕获就是将工业生产或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出来,而封存则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安全地存储在地下或其他合适的场所,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绝,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项技术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够直接针对那些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零碳排放的行业,如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
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将对气候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碳捕获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燃烧后捕获,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燃烧过程完成后,从烟道气中分离二氧化碳。
通常会使用化学吸收剂,如胺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当吸收剂饱和后,通过加热等方式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捕获。
第二种是燃烧前捕获。
在燃料燃烧前,先将其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然后再分离出二氧化碳。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以煤气化技术为基础的发电厂。
第三种是富氧燃烧捕获。
通过使用纯氧或富氧空气进行燃烧,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流,从而降低了分离和捕获的难度。
在完成碳捕获后,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封存环节。
目前,主要的封存方式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和矿石碳化封存等。
地质封存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如枯竭的油气田、深部盐水层等。
这些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
例如,在枯竭的油气田中,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到原有油气所在的空间,并且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还可能与地下的原油发生反应,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实现一举两得。
海洋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深海中。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目前还处于研究和小规模试验阶段。
碳捕获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Storage,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CCS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它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90%。
碳捕获是世界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一项新技术,主要是指将二氧化碳捕获后,存放在地下或海底里.如英国2009年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提出了一个新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碳捕获技术.据专家估计,如果全面应用,可以使人类减排成本降低30%.英国在国内建设四座规模宏大的碳捕获和储存示范工程,并规定新建煤电厂至少须有2 5%的产能安装捕获设施,凡不具备碳捕获能力的煤电厂都应关闭.美国也研制了降二氧化碳封存在水泥中的新技术.我国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和推广这方面的技术.两则新闻报道第一则2006年7月4—5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和英国环境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碳捕获与碳封存实现燃煤发电近零排放国际研讨会”。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来自中国有关部委的官员、有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欧盟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和研究人员等共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这是第一次由中国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关于碳捕获与封存的国际会议,表明了中国政府重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全球气候,并愿意为此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第二则2006年10月31日,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杰弗里·D·杰瑞特在“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会议上宣布,美国将提供4.5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碳封存技术的研发。
并就未来10年里在美国境内进行7项碳封存测试事宜,同与会者进行了讨论。
“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会员国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
这六个国家的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它们的经济和能源消耗占全球经济和能源消耗的50%以上。
1.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研究进展一、前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而这一气候变化的发生是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所产生的自然温室效应紧密联系的。
CO2是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气体,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留存期最长,可达到200年。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努力。
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表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意愿,是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建立的基本国际政治和法律框架。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了2008-2012年全球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具体目标,提出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指标,该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为了尽可能减少以二氧化碳(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正在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以及国家间合作,从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层面探寻长期有效的解决途径。
近年来兴起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
二、碳捕获和存储的科学和方法学问题碳捕获和存储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地质碳捕获和存储(包括陆地地质结构和海底以下地质结构)及海洋碳捕获和存储。
海洋碳捕获和存储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将CO2通过固定管道或移动船舶注入或溶解到水柱中(通常在地下1 km);二是通过固定管道或离岸平台将其存放于深于3 km的海底。
海洋碳捕获和存储及其生态影响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国际社会推动的只是地质碳捕获和存储,本文也不对海洋碳捕获和存储的技术及影响进行研究。
另外,地质碳捕获和存储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是不同的,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是一种自然碳捕获和存储过程。
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碳捕集和封存(CCS)是一项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用于减少
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碳捕
集和封存技术以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实现:碳捕集技术和碳封存技术。
碳捕集技术的目的是从工业过程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引导到
一个带有碳捕集设备的捕集系统中。
这种捕集系统通常是一个具有串
递气体吸收塔或催化剂装置的流动式系统,当氣體从工业系统流入相
应的捕集系统時,即使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也能夠大幅降低释放到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
完成碳捕集工作后,捕获的二氧化碳被抽出捕集设备,而碳封存
技术负责从碳捕获系统中封存捕获的二氧化碳质量,以防其释放回大气。
碳封存的一般方法之一是将碳封存在地下,如果二氧化碳安全地
封存在深海,就会避免地壳泄漏的风险。
另一种封存方法是将二氧化
碳转化成一种可再利用的物质,如二氧化碳饮料、肥料、燃料或建筑
材料。
CCS是一种关键技术,其可以帮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
候变暖,并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它可以在现代和未来工业过程中节约
能源和资源,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时,必须考虑到环境敏感性,不能忽略任何可能污染水、空气或土壤的可
能后果。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2010-01-18 11:21:51| 分类:行业研究阅读31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目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水平为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五,而其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按这个速度发展,到2100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聚集量将达到百万分之一千一百,整个地球的气候条件将逐步接近史前年代:地球大气层和金星的大气层相类似,二氧化碳取代氮气成为主要成分;温室效应造成的高温将不适合任何动物的生存,人类社会则将在这一进程中崩溃。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使得碳的排放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体系捕获碳的能力。
如何阻止这一进程发展下去是个棘手的问题。
作为补救措施之一,人类已经开始尝试将碳捕获与封存(CCS)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前台,并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自然碳捕获地球形成之初,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是个不适宜居住的星球。
但自然改变了这一切。
经过数亿年的时间,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蓄碳池”体系所吸收。
海水、绿色植被都是蓄碳池体系的组成部分。
现今地球的海水里充满了远古时代的碳,其总量大约有35万亿吨。
而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也吸进了数万亿吨的二氧化碳。
被植物所捕获到的大多数二氧化碳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都演变成更加固定的地质形态,包括石灰石、页岩,也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
直到大约500年前,这种自然碳捕获的过程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碳的循环在当时达到了一定的平衡:腐烂的植物或者火焰每排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森林或海洋就会重新吸收一个同样的分子。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二百七十。
然而,从公元1500年开始,这种平衡被逐渐打乱。
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对木材的需要耗尽了森林,地球吸进碳的能力逐步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对能源需求贪得无厌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碳氢化合物燃烧量的骤增,从而扭转了数亿年来碳储存的平衡。
从18世纪末以来,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从微不足道的每年1亿吨上升到每年63亿吨,大约比生物圈所能吸收的量多了一倍。
浅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
【摘要】本文介绍了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及其主要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CS技术推广所面临的问题,进而介绍了我国CCS技术发展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碳捕获与封存(CCS);成本;建议
0.引言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都在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努力。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技术途径之一,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在全球各地受到了广泛重视。
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50ppm的所有减排技术中,仅CCS就需贡献20%。
当前,包括IEA 在内的全球主要能源研究机构和主要碳减排积极倡导组织和国家已经一致将CCS技术作为未来的主要碳减排技术[1]。
S的概念及主要阶段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即收集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产生的CO2,将其封存到特定的地方,以达到减少CO2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目的。
CCS技术有三个阶段:捕获、运输、封存。
1.1 CO2的捕获
由于目前CO2主要是由以煤为原料的电厂产生的,因此CO2的捕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燃烧前捕获:在燃料煤燃烧前,先将其气化,得到CO和H2,再将CO 转化为CO2,然后通过分离得到CO2。
(2)燃烧中捕获:利用空分系统将CO2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得到高浓度的O2,使燃料煤充分燃烧,然后得到较充足的CO2。
(3)燃烧后捕获:将燃料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分离,得到CO2。
1.2CO2的运输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管道和船舶运输四种方式。
考虑到输送量过大,所以管道和船舶运输较为合适。
(1)管道运输:适合大运量的输送,但运输方向受到限制;适用于陆地封存,但对防腐保温要求很高。
(2)船舶运输:同样适合大运量的输送,但运输方向相对灵活,成本较低,适用于海底封存。
1.3 CO2的封存
当今研究的CO2封存方式主要有海洋封存和陆地封存两种方式[2]。
1.3.1CO2的海洋封存
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CO2输送到深海中,使其自然溶解后进入自然界,进入到碳循环中;另一种是采用特种设备将其注入到海平面以下3000米,使其形成液态CO2,以达到阻止CO2进入自然界的目的。
1.3.2CO2的陆地封存
封存地点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储层和深部不可采煤层。
相对于海洋封存,它具有以下优势:①自然界中存在的CO2证明了陆地封存的可能性②利用CO2可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③可以利用天然气勘探的成熟理论、技术和设备研究CO2的封存。
S面临的问题
2.1CCS的商业模式尚不明确
对于电厂而言,开展CCS项目毫无商业利益可言。
研究表明,捕获1吨CO2的运行消耗成本为170元,使得上网电价提高29%[3]。
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CCS项目还在规划研究阶段。
据澳大利亚全球CCS研究所统计[4],世界上有270个CCS项目。
然而,不超过10个在真正运行。
2.2推广CCS的成本太高
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捕获和封存1吨CO2的成本为50-90美元[5]。
通过对能源经济模型的研究表明,CCS技术大规模推广的前提条件是捕获和封存1吨CO2的成本为25-30美元[6]。
所以,降低成本势在必行。
2.3缺少资源完成全面的CCS项目
由于CCS项目投资较大且在短期内难以回收资金,目前已经开展的项目几乎都是政府支持的示范性项目。
尽管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这项技术,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和相关政策,CCS技术就无法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3.中国CCS的发展
相比与国外,我国的CCS发展层次还比较低,但我国也已经开展了相关项目。
例如,2006年启动了“温室气体地下埋存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项目;2007年启动了“吉林油田含CO2天然气开发和CO2埋存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欧C捕获与封存合作行动”;2009年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开始建设。
4.对我国开展CCS技术的建议
4.1建立专项基金
由于CCS项目投资巨大,普通企业难以承担,所以国家应该建立专项投资基金。
然后由政府出面进行试点,建立一个大型的CCS项目,吸收各种投资者的资金,共同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4.2号召国有大型企业率先推广CCS项目
政府应该号召国有大型企业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和建设,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节能减排的氛围。
目前,我国华能、中石油、神华、新奥等公司都在开展CCS项目的研究工作。
4.3整合电厂
我国的电厂主要是燃煤发电厂,但能利用CCS技术的大型热电厂很少。
由于CCS技术的成本较高,在小型电厂和旧电厂中很难实施,所以我们要逐步整合小型的电厂,建立具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大型电厂,以使CCS项目顺利推广。
4.4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投资
我国应该加强技术上的交流,互相促进,不断提高。
同时,大力开拓外资利用渠道,积极寻求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我国CCS项目的建设。
5.小结
对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中国而言,温室气体的排放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能够实现煤低碳化的CCS技术,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为了确保项目长久的进行下去,应进一步普及相关知识,扩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引导。
同时,培养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以使CCS技术更好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韩文科等.当前全球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专家论坛.2009(10):6-7
[2]任相坤等.煤化工过程中的CO2排放及CCS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J].神华科技.2009(2):68-72.
[3]黄斌, 许世森等. 燃煤电厂CO2捕集系统的技术与经济分析[J].动力工程.2009(09):864-867.
[4]杨玉峰.谈捕集与封存尚待商业化[N].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1日(14版)
[5]韩玉杰.CO2的捕集和封存技术的现状、前景与挑战[J].应用能源技术.2009(06):38-40.
[6]Summary Report of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2 ture and Storage,I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