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教案 新人教版 .doc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12
学校:科目:历史备课教师:八年级全体历史教师主备人: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知识。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南昌起义背景的学习,培养运用前后事件联系的方式分析历史世间的能力;通过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的讨论组织课堂辩论,培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教育与价值观】从思想上认识到起义创建了红军,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井冈星火成了燎原之势。
进一步认识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惟一正确的道路。
从而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
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
【学习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
【学法指导】1、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2、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学会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
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3、在课外赏析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欣赏、学唱《长征组歌》,观看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音像资料和屠杀共产党人的图片,渲染烘托历史背景,调动和激发学生情绪。
(幻灯片展示课题)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阅读P85-87找出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及意义;知识点二、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1、阅读小字了解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材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成立农村革命按照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一、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二、引导学生分析和熟悉,毛泽东把军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原因。
3、培育学生面对困难挫折,英勇向前,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何要领导起义军队向农村进军?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讨实践。
教学手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戮共产党员人的图片。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斩尽杀绝的屠戮政策,咱们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征服、没有被杀绝。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他们开始在腥风血雨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讨新课】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同窗们快速阅读教材,圈出南昌起义的时间、地址、人物、结果。
(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的有关图片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设计学生活动: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暴发了!昔时你切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写一份时事报导,向世界人民报导这一伟大事件。
(指导时事报导的写作方式:要求题目夺目,时间地址人物准确,内容具体,进程清楚客观,文字精练,有简短评价。
写好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想一想: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后,为何要退出南昌,南下广东?(分组讨论,组内交流,斗胆论述自己的观点)【仇敌来围,敌强我弱;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按照地,然后北伐。
】引出:在南下途中,起义军受到失败。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新
人教版
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课题: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表现45分钟】
一、【导生导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实行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血腥镇压革命运动。
为了挽救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内容。
二、【学习主题】: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概况。
2、理解毛泽东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1分钟)
【勇闯知识关】一、基础题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日。
2、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3、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4、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
为。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
[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完成“练一练”: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一、 课标内容: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意义等。
2、 了解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红军的建立。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让学生讲有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小故事,穿插在讲课的过程当中。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资料用投影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看。
3、教师课前制作历史视频,直观地再现中国当前强大的军队情景。
4、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并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
5、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光辉典范。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放图片: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师:看后,你有何感想?(生回答)今天,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
那么,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是怎样诞生的呢?刚诞生时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走进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学习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学习过程: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一、预习导航:1、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人有、、等;重要意义是。
2、八七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3、秋收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4、井冈山会师: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会师:时间涉及的主要领导人有和,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任军长,任党代表。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南昌起义军占领南昌,为什么南下广东?(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3)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三、小结:四、反馈练习:单项选择1、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是在()A南昌起义之后B井冈山会师之后C秋收起义之后D广州起义之后2、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A朱德B周恩来C陈毅D叶挺3、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而改向井冈山进军的最主要原因是()A那里敌人力量薄弱B那里群众基础好C那里物产丰富 D那里地形险要4、“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点燃于()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材料分析“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1)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2)材料中“四军”指的是哪支队伍?领导人是谁?(3)材料中讲起“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五、学教反思。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内容教材P54~P5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教学目标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明白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认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激发青年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没有自己革命武装)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出示图片:一把老枪。
教师讲解:它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它纪念了哪次暴动?(2)这次暴动的主要领导者有哪些?(3)这一暴动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自我解答: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
[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完成“练一练”:)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言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影视资料(关于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制造的反革命政变),再看几幅图片和一组数字(看幻灯片),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生发言:略师总结:面对着国民党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征服,而是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各地兴起了一次次起义,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板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1.图像法。
在导入新课时则可以通过对一些图像资料的观看,从中导入的方法。
2.提问讲解法。
通过把本课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逐渐理解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观念。
3.故事穿插法。
本课内容故事较多,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课堂讲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
也可以放在课后活动中。
4.讨论法。
对于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往农村的原因,可组织学生讨论,让其把道理想通。
5.诗词辅助法。
对于本课内容,可让学生通过搜集毛泽东诗词并背诵,加深理解。
相互印证。
●教具准备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投影仪。
2.影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及相关设备、“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图。
这是一把手枪,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这是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朱德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南昌城里国民党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
起义前夕,朱德设了一个鸿门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
同时,把他们的卫兵也请到另一个屋里吃饭。
正当他们吃喝得兴高采烈不注意时,枪被悄悄地移走。
起义开始时,他们都束手就擒,他们的队伍因群龙无首,很快被起义军消灭。
以上是南昌起义过程中一个小插曲。
那么,南昌起义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等等,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看一个电影片断。
(放《南昌起义》影片中的一个片断)。
然后,请学生回答或老师解说,提出电影的名字叫《南昌起义》,接着提出问题:南昌起义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南昌起义发生过程中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等等,从而导入新课。
[导入语例示三][投影显示]同学们,上面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为秋收起义而作。
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被称为一九二七年挽救中国革命的三大起义。
这三次起义各有特色:最早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道路;广州起义最早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
那么,这几次起义的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下面一一学习,先从南昌起义开始。
[导入语例示四]请同学们看上一课中提供的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
同学们,这两幅图反映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屠杀,由于国民党右派的突然袭击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共关系破裂,大革命失败了。
那么,这场屠杀是否阻止了中国革命的前进呢?我们说没有。
毛泽东主席说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确实是这样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在屠杀面前止步,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刚发生半个月,中国共产党人就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南昌起义的内容,从中找出南昌起义的相关信息。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①时间:1927年8月1日。
②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③过程:在南昌举行起义,占领南昌城,不久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失败。
④余部: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湖南。
⑤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板书]①时间:1927年8月1日。
②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等。
③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受挫分兵。
④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教师讲述](附图)[投影显示]同学们,请在图中先找出几个相关地名:“南昌”“瑞金”“三河坝”“汕头”“宜章”。
[学生找出后,教师开始讲述]1927年7月中旬,党中央任命周恩来为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进行部署和领导南昌起义。
7月25前后,周恩来及起义的其他领导入如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从武汉、九江等地到达南昌与朱德会合,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这时集结到南昌的参加起义的兵力大约有2万余人。
起义部队的主力,是以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和朱德率领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两个保安队等。
7月31日晨,周恩来及前委其他领导成员否定了张国焘阻止起义的错误意见,决定8月1日凌晨4时举行起义,后因一个姓赵的营长叛变,起义提前到凌晨2时。
8月1日晨,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
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胜利占领南昌城。
起义胜利后,随即成立了以共产党人为领导核心,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8月3日至7日,起义军按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宣布继承北伐革命没完成的事业,反对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
”8月下旬占瑞金,克会昌,打垮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钱大钧部。
9月上旬,进军长汀、上杭,中旬占大埔县的三河坝。
随后分兵,由朱德率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总指挥部率主力进军潮州、汕头。
下旬,占领潮汕后第二次分兵,一部留守潮汕,主力西取惠州。
9月底10月初,起义军在汤坑,三河坝遭到优势敌人的攻击,激战数日,损失严重,潮州、汕头亦相继失守。
随后,主力又在流沙一带遭敌截击。
所留部队,一部约1200人由颜昌颐、董朗率领进入海陆丰地区;一部约2000人,由朱德、陈毅率领进入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以武装斗争反抗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在中国人民中树立了坚持革命斗争的旗帜,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回答一:南昌是一座孤城,周围没有百姓支援,不易防守。
回答二:广东濒临海外,可以获得外援。
回答三:广东群众基础好,可以重整旗鼓,再行北伐。
回答四:……[教师讲解]这次南下确实是想在广东重整旗鼓,再行北伐。
因而孤军南下,再加上两次分兵的失误,结果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遭到失败。
[教师引导]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南昌起义失败原因的看法。
[学生回答]回答一:可以在南昌周围发动群众,与农民相结合。
回答二:应该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回答三:孤军远征,没有集中兵力,犯了分兵作战的错误。
回答四:天气炎热,士卒疲弊。
……[教师讲解]这次起义由于缺乏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革命的经验,没能与当地的农民运动相结合,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根据地,而是想在广东重整旗鼓,再行北伐。
因而孤军南下,再加上两次分兵的失误,结果失败。
[教师过渡]在发动南昌起义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汉口召开了一次旨在改变共产党组织涣散、思想混乱状况,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
因为这次会议是在八月七日召开的,故我们称其为八七会议。
[板书]2.八七会议[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小字内容,了解八七会议的精神。
里面提到了一是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二是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教师讲解]“七一五”以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了挽救革命,纠正过去的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今后新形势下的方针,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
中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筹备,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
李维汉主持,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成立了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
(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会议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会议规定:“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会议通过了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大纲。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的召开,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指明了奋斗方向。
[教师过渡]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和插图,了解秋收起义的过程及其变化。
[板书]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秋收起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时在图上把以下地名给找出来:“修水”“铜鼓”“安源”“文家市”“三湾”“井冈山”。
[学生看书]……[学生看图寻找]……[教师讲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近郊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秋收起义计划。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出席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就起义中的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军事问题、起义区域问题作了讲话。
他十分强调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指出:秋收起义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发动起义,必须有军事的援助,否则终归失败。
起义的发展是要夺权,要夺权就一定要有兵力。
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前敌委员会和党的行动委员会,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
前委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
9月份,将参加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