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43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新知·基础沉淀】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解疑难·合作探究】)识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成下表:最终结果得出结论主要领导人最终结果得出结论周恩来、贺龙、朱德失败城市中大,起义很难取得完全的胜利毛泽东失败启示: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技能·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
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选C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八一”,可以确定与建军节有关。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 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B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D 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9月。
故A 、B 、D 与“八一”没有联系。
2.“1927年8月1日,一批共产党人在一支新建的一万五千人军队的支持下在南昌发动起义,8月5日,部分起义队伍冲破封锁转移至粤闽赣交界地区。
”材料中的一批共产党人不包括( )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毛泽东 【解析】选D 。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毛泽东没有参与该起义。
3.右下图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一个片段,该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析】选A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提取图片信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可知是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教材分析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整个历史事件,知道了蒋介石叛变革命,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而且对共产党员实行血腥屠杀政策,那么面对国民党这一反动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去回击,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了解。
本课主要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独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会师。
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正是这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国革命的烈火开始熊熊燃烧。
二,教学目标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目标,即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的知识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同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2、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四、教学方法1、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置若干个问题,以图说文,讲述、讨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用2篇)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篇1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出评价事件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讨论探索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崇敬革命前辈业绩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业绩永远值得后人崇敬思想意识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前导学:(一)课题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
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
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二)认清目标 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三)自主学习 充分准备 (基础知识巩固,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10分钟)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4.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5.1928年4月,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约一万人,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二.课堂探究、展示、评价(10分钟)1.假如让你回到1927年的9月,由你来领导秋收起义,你会怎样去做,比较一下自己和毛泽东的异同点,并分析一下为什么?1.不同点:不去攻打大城市的敌人,直接向农村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