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 (1)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8
•••••••••••••••••《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苑漫步》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1、确立项目: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4、教师指导: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讨论、展示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资源:古诗图片、课件、古诗文本。
八、教学建议: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九、课后作业:1. 选取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或表演。
2. 写一篇关于古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古诗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古诗素养。
2. 开展古诗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文本、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古诗。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目的:1. 通过古诗苑漫步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文中的美景、美德和美好情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五、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一些古诗文,了解作者、背景和内容,为活动做好铺垫。
2. 活动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苑漫步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活动一:赏诗文美景(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美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美的古诗文。
4. 活动二:悟诗文美德(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德,如忠诚、孝顺、友谊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
5. 活动三:品诗文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好情感,如喜悦、悲伤、思念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
6. 活动四:绘诗文画面(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
7. 活动五:展诗文才华(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
8. 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古诗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欣赏古诗文。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苑漫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苑漫步。
第二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实践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
第三章:古诗的意象和意境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实践和应用。
3.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第四章:古诗的表达技巧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实践和应用。
4.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写作编辑诗歌赏析。
三.教学难点: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教法设计:合作探究赏析评价五.学法指导: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
六.教具使用: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
(成果展示)八。
板书设计九.教学步骤:(一)课外活动阶段第一周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b.诗词编辑:c.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d.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朝代:古诗和现代诗e.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
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1、古诗词的编辑: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一、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二、活动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学会欣赏和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4. 通过创作和表演等形式,发挥创意,传承中华文化。
第二章:活动内容与安排三、活动内容1. 古诗词的学习与欣赏:选取不同朝代的古诗词,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2. 背景知识介绍:介绍诗人、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3. 创作与表演: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或者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古诗词的意境。
四、活动安排1. 第一周:介绍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学习《登鹳雀楼》、《静夜思》等古诗词。
2. 第二周: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江雪》等古诗词,进行朗读和品味的练习。
3. 第三周: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进行交流和分享。
4. 第四周: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2. 实践法:学生通过朗读、创作和表演等形式,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创作和表演任务。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的图片、音乐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诗词学习材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朗读、创作和表演等进行评价。
2. 结果性评价: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对古诗词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等。
八、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师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活动缘起1.1 活动背景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提升。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的魅力。
1.2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训练学生的朗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第二章:古诗知识介绍2.1 古诗的分类介绍古诗的分类,如古体诗、近体诗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的特点。
2.2 诗歌的基本要素介绍诗歌的基本要素,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在诗歌中的运用。
第三章:古诗欣赏与朗读3.1 朗读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和情感表达。
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2 欣赏经典古诗选择一些经典古诗,进行朗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古诗解析与讨论4.1 诗歌解析技巧教授学生解析诗歌的方法,如理解意象、分析韵律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深入理解一首诗歌。
4.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
第五章:古诗创作实践5.1 创作指导教授学生诗歌创作的技巧,如选择意象、运用韵律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5.2 学生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诗,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设性意见。
第六章:古诗与生活6.1 生活中的古诗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古诗,如节日、节气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古诗在生活中的运用。
6.2 实践活动:古诗与生活结合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用古诗进行描述或创作。
分享各组的成果,讨论古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古诗与艺术7.1 古诗与绘画介绍古诗与绘画的关系,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古诗转化为绘画作品。
7.2 实践活动:以古诗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绘画创作。
分享各组的绘画作品,讨论古诗与绘画的相互关系。
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公开课教案(第一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苑漫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八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文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中的美好意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回顾上册所学古诗文,导入《古诗苑漫步》的学习。
2. 第二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一至三篇古诗文。
3. 第三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四至六篇古诗文。
4. 第四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七至九篇古诗文。
5. 第五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十至十二篇古诗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古诗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测试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古诗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中提出新观点,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苑漫步》。
2. 辅助材料:相关古诗文的背景资料、注释、译文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4. 信息技术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公开课教案(第二版)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上册所学古诗文,导入《古诗苑漫步》的学习。
2. 第二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一至三篇古诗文。
3. 第三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四至六篇古诗文。
4. 第四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七至九篇古诗文。
5. 第五课时: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十至十二篇古诗文。
6. 第六课时:古诗文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7. 第七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古诗苑漫步的历史和发展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第二章: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2.1 课程目标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2.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苑漫步的停顿和转折古诗苑漫步的抑扬顿挫古诗苑漫步的呼吸和发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三章: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3.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培养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对古诗的欣赏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步骤和要领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的注意事项古诗苑漫步的应用和展示3.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分享和交流第四章: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4.1 课程目标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评价标准提高对古诗的鉴赏和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欣赏角度和方法古诗苑漫步的评价标准和要素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实践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交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欣赏角度和评价标准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实践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交流第五章: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5.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对古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5.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和设计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创作和写作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实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和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六章: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6.1 课程目标理解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6.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古诗苑漫步在传统节日和仪式中的应用古诗苑漫步与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传统文化在古诗苑漫步中的体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第七章: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7.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运用培养对古诗苑漫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7.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的结合方式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创意写作的实践演练创意写作的评估和反馈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的结合方式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写作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八章:古诗苑漫步表演与展示8.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技巧培养对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8.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评估和反馈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交流和分享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九章: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9.1 课程目标分析古诗苑漫步的教学案例了解古诗苑漫步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提高对古诗苑漫步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能力9.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古诗苑漫步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古诗苑漫步教学的经验分享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实践和反思第十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与创新10.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培养对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创新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教学创新的方式和技巧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评估和反馈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创新方式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实践演练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重点解析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苑漫步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节奏、韵律、停顿、转折、抑扬顿挫和呼吸发声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步骤和要领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运用技巧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创新方式难点解析古诗苑漫步技巧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对古诗节奏和韵律的感知和理解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展示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和创新的方式。
《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一、背景古诗词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中国曾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
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
古诗词在作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它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在丰富自己文化积淀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化品位,并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着深远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了《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主题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灿烂辉煌,激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典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培养合作和交流意识,提高审美品位。
三、案例描述【课前准备】:1、两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2、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
3、选择在朗读、编辑、音乐、绘画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画面、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播放音乐:云水禅心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古典诗歌这扇大门,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分门别类辑古诗我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小组竞赛环节。
(活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上台抽签背诵指定的主题,每小组要背诵出有关主题的2首,就可获得基本分10分。
要求学生用清晰流畅、富有美感的声音把诗歌背诵出来。
1、描写名胜古迹2、描写山水风光3、抒发离情别绪4、描写边塞的诗5、描写花鸟虫鱼6、表达哲理的诗(三)声情并茂诵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让我们和着古典乐曲,有感情地一起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认真领会诗的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
(多媒体展示诗歌《水调歌头》,并配乐加入:高山流水)(四)腹有诗书背古诗活动说明:必答题,每组每轮派一人参加,不能重复,答对一道得1分,未答全对不得分。
每组第一人(多媒体展示)1、色彩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未了。
(2)()山横北郭,()水绕东城。
(3)千里莺啼()映啼,水村山郭酒旗风。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每组第二人: (多媒体展示)2、植物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开。
(2)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风声一何怒,()枝一何劲。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每组第三人:(多媒体展示)3、动物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洲。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4)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春()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感时花溅泪,恨别()惊心。
每组第四人(多媒体展示)4、地名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中也会出现地名。
我们看下面就是一些含有地名的诗。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近酒家。
(2)朝辞()()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城阙辅()(),风烟望五津。
(4)()()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每组第五人:(多媒体展示)5、名句接龙(1)人生自古谁无死?(2)商女不知亡国恨,(3)问渠那得清如许?(4)抽刀断水水更流,(5)正是江南好风景,(6)江山代有才人出,每组第六人:(多媒体展示)6、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
古诗中也有成语。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1)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迷离)(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五)多重感官品古诗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现在我们就走进一个音画世界,感受广阔寥远,清新幽雅,色彩明丽的优美秀丽的风光。
1、我准备了几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请几个小组的同学自由抢答,说出这首古诗的题目、作者、内容。
同组的可以提醒补充,答对加2分,打错扣1分。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出动画诗,《静夜思》、《次北固山下》等几幅,配音乐《高山流水》,让学生猜古诗。
,学生活动: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
2、现在我们请阚哲慧同学上讲台表演古诗词名句,其余同学猜测诗句。
(表演者可以用语言和动作来提示诗句含义,但语言提示不能过多。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作打开窗户,喝酒的动作。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取出玩具刀向身后砍去,举起酒杯作忧愁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抓头发,拿出发簪,却怎么也插不上去,最后扯下一根短发。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作推门姿势,说:“有狗叫声,有人雪夜归来。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戴上帽子,披上衣服,拿出钓竿,悠闲自在。
)3、放松精神,聆听歌曲。
(多媒体播放《涛声依旧》的视频)(1)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有客船”,请问词作者依据哪首古诗创作了这首歌词?说出原诗。
(2)多媒体播放《新鸳鸯蝴蝶梦》的视频,你能想到它出自李白的哪一首诗吗?(六)醉月听花唱古诗:我们在品了诗的悠长,读了的韵味,感受过了诗人的博大气度后,下面我们来唱古诗,用现在的歌曲,借古诗配曲来唱。
(学生展示才华后,多媒体播放《虞美人》等古诗歌曲让学生欣赏)(七)、结束语古诗词是千锤百炼而成的文学珠玑。
往往一个字就是一颗种子,落进心里,青葱一片,恰到好处地运用,哪怕一字一句,也会使文章灵性凸显。
摘抄,背诵,默写,最终还是为了借古人的雨,浇自家的田,让自己的文章“绿”起来,“浮动”起来,养育出心中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四、活动反思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而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
它是学生表演的舞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
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只要给学生一块土壤,学生就一定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只要给学生一片天空,学生就一定会描绘出最美丽的彩虹。
这次活动,让我领略了学生的智慧和激情,更深刻地认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无穷魅力: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激发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强烈兴趣,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喜欢比赛,学生的好比,使这节课充满了乐趣,不仅学生,而且我也收获了快乐。
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温故知新,巩固了知识的积累。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因为是抢答或必答,学生答的都挺快的,加上有时学生很激动,这样就影响了听的效果,否则学生的收获会更好。
3、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案例中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的合作精神展现的过程,是与古代诗人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过程,是一次审美的旅行,情感的旅行,个性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