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跟踪训练1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803.00 KB
- 文档页数:7
考点36 多种多样的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显微镜观察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有生命。
生命的基本特征:能否呼吸、生长、繁殖、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遗传和变异、进化等。
1.放大镜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
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调焦距→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不能再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2.(2020·金华·丽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对光时,肯定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调节反光镜B.调节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D.转动物镜转换器3.(2020·路桥模拟)显微镜是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的主要工具,以下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取镜B.对光C.降镜筒D.观察4.(2019·绍兴)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5.(2019·丽水)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正对通光孔;(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3)观察血涂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中考复习跟踪练习一观察各种生物和细胞一、选择题1.(10·沼兴)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 )A.吉祥物海宝 B.国宝熊猫 C.中华龙乌化石 D.音乐机器人2.(08·嘉兴)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3.(10·衢州)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
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4.(10·温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5.(06·衢州)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非常之多,构成生物(病毒除外)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组织 B.器官 C.细胞 D.系统6.(09·衢州)用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 )A.人类生长激素基因 B.水分子C.流感病毒 D.洋葱表皮细胞7.(09·台州)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8.(10·湖州)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第7题)该细胞,应 (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9.(10·绍兴)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细准焦螺旋10. (10·金华)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
专题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考点1-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1.(2010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长蘑菇的朽木B.成鸭蛋C.玉米D.电脑病毒2.(2009黔东南州)下列物体中不是生物的是()A.蕨的化石B.冬眠的蛇C.病毒D.休眠的种子3.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根据?()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绿色D.能生长繁殖4.(2011泰安)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5.(2012绍兴)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考点1-2: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核心点评】【全面提升】1.(2010聊城)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2.(2010深圳)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B.竹节虫形似竹节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D.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3.(2010聊城)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4.(2009淄博)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
决定该山坡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A.水分B.阳光C.温度D.能量5. (2010韶关)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D.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呜叫6.(2012湘潭)“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竞争C.共生D.捕食7.(2011深圳)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无毒蛇具有毒蛇样鲜艳的色泽斑,此现象是()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适应性8. 下列不属于拟态的是()A.枯叶蝶似枯叶B.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C.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D.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考点1-3: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考点跟踪练 1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A组基础排查练1.(2017·郴州)校园里,树木又发了新芽,开出了花朵。
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2016·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3.(2016·常州)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光线多少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4.(2017·德州)如图,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的操作是()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C.转动粗准焦螺旋D.转动细准焦螺旋5.(2015·永州)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根、茎、叶的分化D.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6.(2016·邵阳)某同学将六种生物进行分类,下表为分类结果,他的分类依据是()甲蚯蚓蝗虫蜜蜂乙草鱼青蛙家兔A.脊椎骨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C.受精方式的不同D.生殖方式的不同7.(2016·岳阳)如图为分类图,猫与狗在分类等级中具有的最小共同单位是()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A.纲B.目C.科D.属8.(2016·娄底)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A.科B.种C.目D.属9.(2016·临沂)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涡虫、鱿鱼B.海蜇、青蛙C.沙蚕、带鱼D.鲤鱼、河蚌10.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A.5×和4×B.16×和40×C.12.5×和10×D.5×和40×11.(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知识梳理】1.生物的基本特征⑴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它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核,有的病毒结构更简单)⑵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⑶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
⑷生物都有生长现象。
⑸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⑹生物都有应激性。
生物对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的刺激发生反应。
如动物反射和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形式,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反射现象。
⑺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
生物同时具有以上七个基本特征,它是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
2.3.显微镜的使用⑴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试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cm 处。
⑵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较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⑶观察: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降低物镜——眼从显微镜侧面观察物镜(避免物镜撞到玻璃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观察物像——先低倍后高倍(因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
低倍观察——左眼(右手写字者)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观察到清晰图像为止(用细准焦螺旋调整);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观察到图像后,移动玻片标本,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要抬高镜筒),移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整至清晰。
绘图与记录:将左眼(或右眼)观察到的,通过另一只眼注视记录本记录或绘制下来。
⑷清洁装箱4.显微镜使用注意要点⑴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如图像b 在显微镜下图像是q ;显微镜下将一※显 微 镜 的 结 构镜 头反光镜:凹面镜聚光,光线较暗时用;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镜 座 镜 柱 镜臂 镜 筒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中有通光孔 转换器:安装物镜,转动可更换物镜 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目镜:越长倍数越低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升降,使用高倍镜时调节清晰度时不.要用 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升降,调整物像清晰度 物体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个在视野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一、观察生物考点1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
考点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1.放大镜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
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__→_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________。
当光线较暗时用________和________,当光线较强时用________和________。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_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________;高倍镜下视野________,细胞数目________。
二、生物的分类考点3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________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识别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
专题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生物与非生物1.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C2.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长、性、繁殖、、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
考点二动物3. 现存动物利啖大约有种。
4. 营养方式:(异养型)。
5. 分类:动物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体内有脊椎骨)和(其体内无脊椎骨)o(1)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鱼类的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蛆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水中受精,,体温>如淡水鱼(草鱼)、咸水鱼(带鱼)等;两栖类的特点:身体裸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爆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呼吸,水中受精,卵生,体温,如青蛙、大♦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特点: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呼吸,体内受精,主要为卵生,体温,如蛇、扬子鳄等;鸟类的特点:身体表而有羽毛,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体温,如鸡、大雁等;哺乳类(动物界中最高等、最完善的动物)的特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如狗、猫等。
(2)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可分为(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如水娘;扁形动物,如血吸虫;,如蛔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如蚯蚓;(身体柔软、有贝壳),如河蚌;(身体分节,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路),如蝴蝶;棘皮动物,如海星。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有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家族。
益虫:蚕蛾、螳螂等;害虫:蝗虫、苍蝇等。
考点三植物6. 营养方式:绝大部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自己养活自2(自养型)。
7. 分类:和o(1)种子植物主要用繁殖,包括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如松树、铁树;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如豌豆、西瓜,是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2)无种子植物包括、和。
蕨类植物由根、茎、叶组成,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用繁殖;苔薛植物山茎、叶组成,无根,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用饱子繁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藻类(如衣藻)和多细胞藻类(如水绵),靠或繁殖。
第一部分生命科学(生物)课后跟踪训练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
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A) A.蜗牛B.草履虫C.酵母菌D.大肠杆菌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C) 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3.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真菌通过孢子来繁殖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病毒可在空气中繁殖4.研究人员对艾滋病毒、酵母菌、草履虫、大肠杆菌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A)A.乳酸菌B.酵母菌C.草履虫D.艾滋病毒5.如图所示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 .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 .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C .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D .Ⅳ是完全变态发育6.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泡菜、腌渍食品等,而酵母菌广泛用于酿酒、做面包等,但两者并不属于同一菌类。
乳酸菌区别于酵母菌的特征有( B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⑤细胞没有叶绿体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⑤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调查了校园内的生物后,将校园内的部分生物作了如下分类:a 类:葫芦藓、铁线蕨、蟾蜍;b 类:水绵、睡莲、锦鲤;c 类:雪松、香樟、蝗虫。
它们分类的依据是( B )A .生物的形态结构B .生物的生活环境C .生物的用途D .随机分类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第8题图A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B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 镜放大倍数小C .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D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
考点跟踪训练1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A组基础排查练
1.(2012烟台)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A.门B.纲
C.科D.种
2.(2012绍兴)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A.小草
B.篮球
C.蘑菇
D.小狗
3.(2014郴州)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A.在水中产卵B.用肺呼吸
C.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D.卵有坚韧的卵壳
4.(2013绍兴)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
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5.(2014济南)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
A.5×和4×B.16×和40×
C.12.5×和10×D.5×和40×
6.(2014聊城)下列各实验中,右图所示的两种实验仪器都需要的是()
A.观察种子的结构B.观察叶片的结构
C.观察青霉D.观察蚯蚓
7.(2014宁波)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A.葫芦藓B.肾蕨
C.松树D.花生
8.(2014通辽)紫菜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它属于()
A.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
9.(2014黑龙江)我们常喝的鲜牛奶利用的保存方法是()
A.罐藏法B.巴斯德消毒法
C.腌制法D.真空包装法
10.(2014泉州)食物放在冰箱内不容易腐烂变质,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细菌繁殖速度慢
B.温度低,把细菌冻死了
C.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繁殖
D.没有空气,细菌无法呼吸
11.(2013福州)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 A.餐巾纸B.纱布
C.擦镜纸D.棉花
12.(2014东营)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13.(2014菏泽)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4.(2014烟台)右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5.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
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椎骨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B.②或③
C.③或④D.①或④
16.(2013南充)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放置装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观察)
B.在视野中发现有一污点,移动装片,污点随之移动,可以判断污点位于装片上
C.小明想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小林告诉他要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17.(2012金华)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18.(2013黄石)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B组深化突破练
19.(2014泰安)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下图)”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20.(2014菏泽)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
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21.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
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1)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____________(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
进行归类。
22.(2014滨州)随着“光盘行动”这一新闻热词成为2013年度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节约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家里的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主要是()
A.隔绝空气,挡住灰尘
B.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
C.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D.隔绝空气,使食物中的细菌无法呼吸
23.(2014长泰)观察如图有关植物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________与绿豆亲缘关系最近;________与绿豆亲缘关系最远。
(2)绿豆与紫檀在分类等级单位________上不同。
24.(2014赤峰)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____。
A.防止空气进入B.防止微生物进入
C.保持温度不变D.防止肉汤蒸发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