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ATE (NON-SPECIFIC) IMMUNITY
- 格式:ppt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38
天然免疫(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包括生理屏障(皮肤和黏膜组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化学屏障(pH值、脂肪酸、酶以及补体系统)以及参与天然免疫反应的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能广谱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并抑制其在体内的复制。
其中,细胞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依赖于细胞表面或胞浆内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微生物上某些保守组分的识别,是介导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点1.形成于系统发育的早期,出现在宿主抗感染应答的初始阶段。
2.以抗原非特异性的方式识别和清除各种病原体。
3.发生在所有个体和所有时间段,在病原体入侵之前已存在。
抗感染是天然免疫的最基本功能,其次还参与区分和清除体内多种“有害”成分,包括代谢产物、凋亡细胞以及发生了变化的自身成分,同时也参与和免疫应答有关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三作用机制1.免疫屏障的组成在天然免疫中,阻止病原体入侵或及时清除入侵病原体并防止其扩散,是由机体的防御性屏障完成的。
(1)组织结构屏障指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物理屏障和解剖学屏障,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主要由机体外表面的皮肤以及内表面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的上皮组织组成。
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非致病性微生物可在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形成菌落,且作为正常菌群竞争性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2)生理屏障温度对病原体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功能;胃酸可杀死大部分入侵微生物;溶菌酶可分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血清中的补体也参与病原的裂解。
(3)生物学屏障吞噬细胞的胞吞和吞噬是摄入胞外物质的主要方式。
①胞吞:指胞外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被细胞摄入,其方式有两种,分别为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前者直接吞入可溶性大分子,后者选择性地吞入受体-大分子复合物。
②吞噬:指细胞摄入颗粒性抗原,包括完整的细菌。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先天性、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或天然免疫指生物在种系进化发育中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步建立历来的一种没有针对性的抵抗力。
特点:先天具有;作用无针对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但同一种族内个体差异不明显;反映发生快,但无记忆性;能稳定遗传.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指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生物病原体等抗原接触后获得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抵抗力。
特点:一般而言,出生后获得;作用有明显针对性。
发挥作用较晚,但有记忆性;在同种不同个体有明显差异。
1、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
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2、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能力的细胞,它本身是先天免疫(固有免疫)的一部分。
其表面表达的MHCⅡ类分子,能摄取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加工将成短肽段,呈递给T细胞,因此又是获得性免疫的启动者。
早期的医学研究发现,在胸腺依赖性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T、B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还需要另一类细胞的协助,故曾将该类细胞称为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s)。
通常所说的抗原提呈细胞多指的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等能表达MHC Ⅱ类分子的细胞,即所谓的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
其他细胞,如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各种上皮及间皮细胞等也具有一定的抗原提呈功能,又称这类细胞为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哨兵,它能敏锐的捕捉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那微小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传递给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武警——T淋巴细胞,让T淋巴细胞接受到识别叛乱分子的办法和作战命令,迅速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战斗状态,将人体内残存的、转移的癌细胞全部、彻底地消灭干净。
一.名词解释: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2.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二. 单选题1.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D )A. 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B.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C.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D.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E.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2.组成化学屏障的杀、抑菌物质不包括( A )A.α-防御素 B.脂肪酸 C.乳酸D.溶菌酶 E.抗菌肽3.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C )A. 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D. 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E. 免疫应答维持时间较短4.可直接作用于G+菌细胞壁、使之溶解破坏的物质是( C )A. C—反应蛋白 B.穿孔素 C. 溶菌酶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TNF-α5.瞬时固有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A )A.0-4小时;B.4-96小时;C.24-48小时;D.96小时;E.4-5天6.γδT细胞的表现型是( D )A.CD4+CD8+;B. CD4+CD8-;C. CD4-CD8+;D. CD4-CD8-;E. CD2+CD3-7. B1-B细胞抗体应答的特点是( B )A.可针对TD-Ag产生体液免疫应答;B.针对TI-Ag产生体液免疫应答;C.诱导产生抗体为IgG;D. 具有免疫记忆;E.作用时间长8.巨噬细胞不具备的依氧杀菌系统是( B )A.过氧化氢;B.髓过氧化物酶;C.O2-;D.OH-;E.1O29.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D )A.TH细胞;B.Tc细胞;C.TCRαβ+细胞;D. TCRγδ+细胞;E.T DTH10.B-1B细胞识别抗原( C )A.识别蛋白质抗原;B.识别糖蛋白抗原;C.识别LPS;D.识别抗原有严格特异性;E.识别人正常抗原11.巨噬细胞可提呈(B )A.TI-抗原;B.细菌抗原;C.病毒抗原;D.肿瘤抗原;E.LPS12.下列哪一种不是固有免疫细胞的受体( E )A.Toll样受体B.甘露糖受体C.清道夫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E.TCR13.γδT细胞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E )A. 非特异性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 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C. 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D.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E.非特异性杀伤损伤衰老的自身细胞14.自然杀伤细胞能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而对正常宿主细胞不杀伤的机制是( E )A. KAR与MHCⅠ类分子结合B. 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具有识别自身受体C. KIR与细胞表面糖类分子结合D.KAR与MHCⅡ类分子结合E.肿瘤细胞表面缺乏MHCⅠ类分子,KIR不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15.固有免疫细胞不包括( A )A.T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中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三.多项选择题:1.天然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ABDE )A.非特异性识别B.识别多种抗原的“共性”C.通过抗原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D.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E.无MHC限制性2.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CDE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树突状细胞3. 体内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是( ACE )A. γδT细胞 B.αβT细胞 C. B1细胞 D. B2细胞 E. NK T细胞4.能诱导细胞凋亡的物质是(BCE )A.穿孔素 B.TNF C. FasLD.防御素 E.颗粒酶5.模式识别受体( ACE )A.较少多样性B.是胚系基因重排后编码的产物C.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某些共有的配体分子D.只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无游离形式存在E.可识别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如磷脂酰丝氨酸等6.表达于病原菌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包括( ABCDE )A. G-菌的脂多糖 B.G+菌的肽聚糖C.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 D.细菌非甲基化DNACpG序列E.真菌的酵母多糖7.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ABC )A. Toll样受体B. 清道夫受体 C.甘露糖受体D. C3b受体 E.IgGFc受体8.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BDE )A.单核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四.B型选择题A.物理屏障B. 化学屏障C.微生物屏障D. 血-脑屏障E.血-胎屏障1.妊娠3个月内孕妇感染了病毒容易导致流产,是由于哪种屏障部完善( E )2.构成人体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A )3.滥用抗生素能够破坏哪种屏障( C )A.甘露糖受体B.清道夫受体C.FcεRD.调理性受体E.KAR4.能够识别G-菌脂多糖的受体是( B )5.能够与免疫球蛋白Ig Fc的受体是( D )6.NK细胞具有的受体是( E)7.肥大细胞具有的受体是( C )A.单核细胞B.Th细胞C.CTL细胞D.NK细胞E.B细胞8.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 D )9.具有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 C )10.具有分泌抗体功能的细胞是( B )11.具有免疫监视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D )五.问答题:1.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哪些?(1)屏障结构:皮肤黏膜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