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加法的估算
- 格式:pdf
- 大小:411.29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减法的估算★这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减法的估算》,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加减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也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
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
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
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
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这篇《⼩学⼆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估算》,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估算在⽇常⽣活中有着⼗分⼴泛的应⽤,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既能”,⽽平时在⼈们⽇常⽣活中,所需要的估算结果⽐精算结果的次数要多得多,有时孩⼦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在运⽤着估算。
这节课教学两个加数都接近整百数的加法估算,估算结果也⽤整百数表⽰,教材选择“电话机,⾃⾏车,电饭煲,电风扇”四样物品。
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估算,放⼿让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探索估算⽅法,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标:1、让学⽣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常⽣活中的应⽤,学会加法估算的⽅法,增强估算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估算。
2、进⼀步培养学⽣的情感,培养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法教学难点:对估算的实际应⽤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实践、⾃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式。
”为此,我在扎实提⾼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估估物品的价格”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引导学⽣通过“⾃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解决“估估购买物品的价格接近⼏百整”的实际问题,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有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导⼊:你们喜欢逛超市吗?现在⽼师邀请你们去逛超市,愿意吗?逛超市前,⽼师得出题考考你们,只有成功解决了,才能出发。
有信⼼吗?2、出⽰卡⽚:⼩朋友们,请看数字卡⽚,你知道它们分别接近⼏百整吗?(“想想做做”第1题的数字制作成卡⽚)指名说。
3、⼤家回答的真不错,⽼师这⼉还有些⽣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家估估他们分别接近⼏百,⽐⽐谁估的最准确。
图⽚出⽰电话机、电饭煲、⾃⾏车、电风扇98元192元 403元105元指名学⽣回答,相机出⽰每⼀样物品的价格4、揭⽰课题:⼩朋友,刚才我们估了上⾯每⼀样物品的价格,那如果有两样物品或两样以上的物品需要估算总价格,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估算【设计意图:由估计商品价格接近⼏百⽽相机出⽰商品价格,让学⽣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始就得到较好的激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加减法的估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中秋节快到了,三江的月饼师傅正在忙着做月饼,瞧!新奇的月饼出炉了1、(出示9个月饼)请大伙儿一起来数一数,这堆月饼有几个(9个)那么9个月饼最接近几十呢?(10)我们也能够说9个月饼大约是10个。
(学生跟读)2(出示43个月饼)这堆月饼有几个呢?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吗?请大伙儿估量一下,这堆月饼大致是几十个?教师宣布正确答案43个月饼,43最接近几十?我们也能够说43个月饼大约是40个3、那么64个月饼我们也能够说大约是多少个月饼呢?86个月饼呢?揭示课题:象刚才如此把一个准确数看成大约是几十,这确实是估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那个知识来学习加减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减法的估算1、这几天到三江买月饼的人可多了,你瞧!这3种月饼是最受大伙儿欢迎的,(出示豆沙月饼28元,蛋黄月饼43元,水果月饼24元)2、你能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这些月饼大约是几元吗?(依照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约是30元,大约是40元,大约是20元)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依照刚才估量的数据,帮老师算算买豆沙月饼和水果月饼大约是多少元吗?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你还能象老师一样来提问吗?3、四人小组讨论:现在方老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3盒月饼,你帮老师想想,我带的钱够吗?什么缘故够呢?把你的方法在组内交流一下你能向大伙儿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方法一:豆沙月饼大约是30元,蛋黄月饼大约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饼大约是20元,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
(板书:30 +40+20=90)方法二:3盒加起来是95元,因此100元够了。
方法三:100元钱,买豆沙月饼后,大约还剩下70元,买水果月饼后大约还剩50元,最后买蛋黄月饼,大约还剩10元(板书:100302040=10)方法四:100元钱,买水果月饼后,大约剩80元,买豆沙月饼后,大约剩50元,因此买蛋黄月饼够了。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专门多方法,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大伙儿差不多上先把准确数估量成几十然后再进行估算,如此运算起来比较方便,象如此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专门多三、练习应用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预备在中秋节晚上举办一个中秋晚会,要同学们报名参加,四1班有39人报名,四2班有42人报名,请问(1)大约有多少人参加那个中秋晚会?你会估算吗?(2)四(1)班比四(2)班大约少几人?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为了布置晚会场地可忙坏了,晚会打算要做7 0朵纸花,现在四(1)班差不多做好了27朵纸花,四(2)班差不多做了44朵纸花,请问大约还要做几朵纸花呢?3、刚才我们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中秋晚会的问题,在数字王国里也要用到估算,请你估算一下,下列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31+52 9011 38+39请小朋友拿出课桌里的红卡片和黄卡片,假如是大于80就举红卡片,小于80就举黄卡片5、国庆节也快到了,小朋友打算如何样安排国庆节呢?是啊,青年旅行社决定在国庆期间组织50人去杭州西湖旅行,为了让游客玩得快乐,旅行社还专门设计了划船活动,那个地点有3种船:大船:限乘42人中船:限乘23人小船:限乘9人现在有50人,旅行社打算租两条船,能够如何样去租呢?小组讨论交流依照小组讨论与交流,设计多种乘船方案1、大+中2、大+小3、大+大什么缘故能够租一条大船和一条中船呢?50人够坐吗?什么缘故能够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呢?小朋友想出了3种方法,租一条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条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条小船需要租金19元,这3种方法哪一种最省钱呢?(同桌交流)请学生用手势表示,说说什么缘故,大约要花多少钱?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什么?你有什么收成?今天这节课我们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专门多问题,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专门多时候要用到估算,你能举出如此的例子吗?课后反思:《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的估算》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加法的估算》单元,是初步学习加法运算的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数的表示和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本节课目的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熟悉估算法和其应用;3.学会运用估算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规则;2.学会运用估算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估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2.熟练掌握运用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小明想买一台电视机,他看中了两款电视机,价格分别为1200元和1400元,请问他需要准备多少钱?”4.2 新课讲解(1)概念和应用通过讲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如何对两个或多个数进行加法运算,以及常见的加法背景,如购物、作业等。
(2)估算法的原理和应用通过讲解估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进行估算,并用加法计算得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
4.3 实例演示通过多个实例,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估算法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估算法的步骤和技巧。
4.4 练习巩固分发练习册,让学生通过多个习题的练习,运用估算法和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观察法: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纠正错误,鼓励正确;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思路和解法;3.作业评估法:对课堂上和练习册中的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的加法估算习题;2.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加法估算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熟悉了估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
通过练习和课后作业,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问题技巧(一)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问题技巧引言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估算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通过估算,可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应用。
1. 估算加法和减法•对于加法,我们可以通过去掉末尾的数位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72 + 58时,可以分别估算为70 + 50 = 120,然后将估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对于减法,我们可以通过将两个数修正到最近的十位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95 - 38,可以将95调整为100,将38调整为40,然后计算调整后的数相减,得到最终的估算结果。
2. 估算乘法和除法•对于乘法,我们可以使用近似的数来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67 × 5时,可以将67近似为70,然后计算70 × 5 = 350,得到估算结果。
•对于除法,我们可以将被除数调整到最近的十位数,然后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784 ÷ 6时,可以将784调整为780,然后计算780 ÷ 6 = 130,得到估算结果。
3. 估算四则运算的复合问题•对于复合问题,我们可以先估算每个部分,然后将估算结果进行合理的组合。
例如,估算86 + 39 - 25,可以先估算86 + 39得到125,然后估算125 - 25得到100,得到最终的估算结果。
4. 估算与实际结果对比•在估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估算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估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不断提高估算的技巧和准确性。
结论估算是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孩子们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高效和准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将估算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希望本文介绍的估算技巧能对二年级下册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有所帮助,帮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加法估算第一课时:加法估算(教材45~46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思维发展目标:在学习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估算,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教学例题:师:小朋友们,叶老师刚帮了新家,要去商场买东西。
你们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们各是多少钱呢?(电话机、取暖器、自行车、电饭锅、电风扇)师:每样商品各接近几百元呢?师:现在我要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
(把商品拿出来)请你帮我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几百元?你是怎样想的呢?1)206+292=498(元)498元接近500元指出:你是先算出买这两样商品需要的总钱数,再看它接近哪个整百数是吗?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约需要500元。
师:是的。
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200 300(板书:200+300=500)我们就说206+292大约就是500元。
(板:206+292 500元)师:(如果学生出现了第一种)比较这两种估计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百数,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我也觉得这种方法估算起来更比较简单,给这种方法打颗星)师:(指206+292 500 (元))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约等于500元,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
(板书:)它就是约等号。
(板书:约等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示估算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我是怎样写约等号的?(两条边都先向上弯一弯,再向下弯一弯)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样长,一样弯)我们一起来写个约等号。
(竖空)师: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这道算式谁会读?(指名读齐读)师: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约等于500元)师:约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206看作)二、试一试师:说得真好。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观摩课教案说课稿优秀教案一、说教材《加减法估算》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一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进行计算和作出决策。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估算的第一节课,估算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难点是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帮妈妈买东西吗?昨天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我一共花了多少钱?(出示课件:苹果4元,香蕉5元,葡萄6元)2.学生尝试计算,师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1)出示教材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情境图,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师提问:你能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吗?(4)学生尝试计算,师提问: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5)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估算的方法。
2.学习例2(1)出示教材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情境图,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师提问:你能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吗?(4)学生尝试计算,师提问: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5)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估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