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言崇明生态岛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84.45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第A05版特别策划崇明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展望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席专家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的提出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压力密切相关。
实际上,我国不少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上海市开展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国内外广泛关注。
崇明生态岛建设按照“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管理科学”的总体思路,与国际生态理念接轨,聚焦形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并围绕资源、能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大行动领域,提出分阶段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国际竞争力强、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可持续发展岛域的基本格局。
为更好地推进六大行动领域建设,上海市政府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进一步将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16个行动子项、95个建设项目,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总投资约140亿元,其中上海市级资金支持约5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0亿元。
2010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动以来,成效显著,突出表现为: “水土林”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着眼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了“一库四厂”建设,推进崇明生态岛供水集约化,保障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和存量土地整理,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有序,有效避免了崇明对外交通便捷化后的土地过度、过量开发;借助部市合作机制安排,深化湿地技术研究,构建东滩、西滩两大湿地保护示范区,创建国际性湿地科学实验站,技术开发与学术交流活跃,崇明生态岛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加快实施林地、绿地建设,有效保护岛内生态资源,全岛森林覆盖率位居上海全市首位;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与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创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研究与试点,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2017年6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崇明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
为了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凝聚全社会共识,努力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将崇明建设成为具有引领示范效应,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特作如下决定:一、崇明生态岛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崇明独特的环境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实现永续发展。
二、崇明生态岛建设,应当坚持生态立岛原则,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作为基本方针,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将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基本动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 1 -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和工作统筹,形成全市推动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合力。
市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深化完善实施机制,积极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
崇明区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任务要求,确保崇明生态岛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协同,促进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
四、崇明生态岛建设,应当将生态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相结合,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融合发展。
统筹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发展;严格控制常住人口总量、建设用地规模和建筑高度;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滩涂、湿地保护,推进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建设,依法划定禁猎(渔)区,构建野生鸟类保护管理体系,建立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屏障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建生态岛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得益——访崇明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周卫杰
孙述洲
【期刊名称】《上海人大月刊》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记者:崇明现代化生态岛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那么,县人大常委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孙述洲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2.6
【相关文献】
1.践行群众路线增进百姓福祉——访宁德市蕉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汤万泽
2.建设最优美的生态岛——崇明县房地局局长汤建生访谈
3.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崇明生态岛建设--访上海市崇明县县长孙雷
4.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保持“生态美”——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
5.坚决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访毕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崇明生态岛的现状与发展思路崇明县位于上海北部、长江的入海口,由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组成。
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面积88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6平方公里。
岛域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一等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稳定在90%以上。
2002年,崇明被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目前,崇明户籍人口70.4万人。
现辖16个镇、2个乡。
一、生态岛现状2004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崇明视察工作时,对崇明的开发开放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对崇明建设生态岛的功能定位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认准了方向就不要动摇。
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岛划入崇明县行政管辖。
根据崇明县行政区域调整的实际,崇明县政府对原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崇明三岛总体规划。
2005年10月,“三岛联动”战略付诸实施。
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在坚持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的前提下,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和生态休闲岛。
1、农业现状:近年来,崇明在加快推进生态岛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于发展地方经济,努力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
崇明农业依托中华绒螯蟹、白山羊、特色蔬菜、优质大米、花卉林果等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
除外崇明绿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除开河蟹、优质水稻、花菜、柑橘和白山羊外,还有金瓜、绿芦笋、白扁豆、刀鱼、凤尾鱼、米酒等,加大了市场化营销力度,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
2、工业现状:崇明工业按照生态岛建设的产业导向,重心在长兴岛,使之逐步形成以先进海洋船舶制造业和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业为核心的海洋装备岛。
其中,现代船舶制造业基地是上海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基地之一。
目前,振华港机、中船、中海等大型企业相继在长兴岛建设生产基地。
3、旅游现状:主要是利用崇明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崇明岛未来的发展趋势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江海河口岛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方。
展望未来,崇明岛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崇明岛将成为上海市的生态绿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崇明岛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
岛上的湿地、森林、农田等生态资源将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等,吸引更多人来岛上休闲、观光、度假,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崇明岛将成为农业高科技示范区。
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崇明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未来将发展高科技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种植的效益和质量。
岛上的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生态养殖和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推动农渔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崇明岛将成为上海的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崇明岛作为上海的重点发展区域,将成为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地方。
岛上将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引进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培育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创新创业产业链的发展。
最后,崇明岛将成为上海的文化旅游名片。
崇明岛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貌,岛上的古镇、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将得到保护和利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岛上的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旅游产品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并且也将促进岛上的发展活力和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崇明岛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着生态绿心、农业高科技、创新创业和文化旅游展开。
这些发展方向的推进将为岛上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也将推动上海市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及景观道一期工程(老滧港~八一路)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8.12.25•【字号】沪水务〔2018〕1422号•【施行日期】2018.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及景观道一期工程(老滧港~八一路)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函沪水务〔2018〕1422号上海市崇明区交通委员会:你委《关于上报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及景观道一期工程(老滧港~八一路)初步设计的请示》(沪崇交〔2018〕235号)收悉。
经审查,有关批复意见函复如下:一、工程任务结合环岛景观道的景观及道路相关要求,同步对沿线海塘按新一轮规划要求进行达标建设,并且对沿线保滩丁坝、顺坝按规划进行修复加固,同时对穿堤建筑物进行达标改造,以满足上海市海塘规划的建设目标以及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总目标。
二、工程内容和规模工程位于崇明岛西南,本次实施范围自西向东依次为与南门码头连接段(崇34+452~崇34+525)、城市滨江段(崇34+525~崇35+310)、生态段西段(崇35+310~崇35+913)及生态段东段(崇35+913~崇36+910,总长约2458.0m。
主要工程内容为海塘提标改造2232.25m;拆建涵闸2座、封堵1座;新建随塘河护岸1400m、箱涵1座;保滩顺坝修复112.90m、丁坝修复3座;水文站引桥改造1座、防汛闸门3座;绿化73970m2,堤顶路面及外坡(平台)铺装32776m2、景观小品、给排水、电气等。
三、建设标准工程为I等工程,大堤、穿堤涵闸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保滩顺坝、丁坝及随塘河等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外江侧围堰等级为3级。
内河围堰等级为5级。
防洪(潮)标准为200年一遇+12级风组合、不允许越浪。
除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面雨量及相应同步潮型。
附件: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摘要)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 (1)(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环境 (1)1、低碳化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全球视野 (1)2、生态型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国家战略 (1)3、现代化生态岛--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二)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思想 (2)1、坚持系统性的协调观 (2)2、坚持低碳型的发展观 (2)3、坚持全方位的合作观 (2)(三)建设生态岛的战略目标 (2)二、建设崇明生态岛的行动领域 (5)(一)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5)1、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2、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5)3、加强生态岛自然湿地、林地、绿地的保护与建设 (6)(二)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7)1、推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7)2、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8)3、推进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管理 (8)(三)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 (9)1、优化能源结构和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9)2、推进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 (9)3、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10)(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11)1、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11)2、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11)3、加强噪声的治理 (12)4、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12)5、加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13)(五)生态型产业发展 (13)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 (13)2、推进清洁生产和高科技环保型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14)3、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调整经济结构 (15)(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6)1、加强城镇化建设,优化人口布局 (16)2、构建“低排放、低噪声、低耗能”的现代化城乡交通体系 (17)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7)三、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支撑保障体系 (19)(一)运行管理 (19)1、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生态岛建设统筹协调 (19)2、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可持续的滚动发展机制 (19)3、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 (19)4、加强各方合作交流,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20)5、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依法推进和实施生态岛建设 (20)(二)政策保障 (20)1、实行人口综合调控,推进生态岛人口结构优化 (20)2、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合理利用生态岛土地资源 (21)3、制定产业准入政策,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21)4、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1)5、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生态岛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21)6、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22)附录:崇明生态岛建设主要评价指标解释 (23)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21世纪,作为我国第三大岛屿的崇明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