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校周边制售即食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88.88 KB
- 文档页数:3
校园和周边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排查和记录一、背景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校园和周边地区,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加强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定本排查和记录。
二、目的1. 排查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隐患。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3.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地区食品安全环境。
三、范围本次排查和记录的范围包括校园食堂、学生餐厅、周边小餐馆、超市、食品摊点等食品经营场所。
四、方法与程序1. 成立排查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排查工作顺利进行。
2. 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时间、地点、内容、标准等,确保排查工作全面、深入。
3. 排查实施:按照排查方案,对各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查看,重点检查食品来源、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
4. 问题记录: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描述、地点、时间、负责人等。
5. 问题整改: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整改验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确保整改到位。
7. 汇总分析:对排查和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排查报告,为今后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五、后续管理1.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制度,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4. 对食品安全事故严肃处理,依法追责,切实保障师生权益。
六、附件1. 食品安全排查记录表2. 食品安全整改措施表3. 食品安全整改验收表七、备注本排查和记录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适用于我国各类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排查和记录。
{content}。
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排查整治报告一、前言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我们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在本次排查整治活动中,对学校的食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整治。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以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
排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学校食堂各个环节,从食品采购、食材加工、餐具消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与指导,在隐患发现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整改,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就餐环境。
二、排查整治情况2.1 食品采购在食品采购方面,我们发现学校食堂采购渠道和环节不够透明,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建议学校食堂公开采购渠道,同时加强对食品的品质把控,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三证合一、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
2.2 食材加工在食材加工环节中,我们针对厨师的洁净程度、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核查。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厨师在加工食材时没有佩戴口罩,手卫生不规范,操作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建议尽快为厨师提供相关培训,推广先进的食品加工理念、操作规范等,并且要求厨师佩戴口罩,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
2.3 餐具消毒在餐具消毒环节,我们发现学校食堂存在着餐具消毒不彻底、消毒剂选择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食堂加强餐具消毒环节的监测,要求餐具及时消毒,并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确保餐具消毒彻底、干净卫生。
同时,我们还建议学校食堂给学生提供一次性餐具。
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整改措施:1.在食品采购方面,建议学校公开采购渠道,要求供货商提供相关资料,并严格审核食品的品质。
2.在食材加工方面,对厨师进行培训,推广先进的食品加工理念和操作规范,要求厨师佩戴口罩、规范操作流程。
3.在餐具消毒方面,加强餐具消毒的监测,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给学生提供一次性餐具。
四、结论通过本次排查整治活动,我们发现学校食堂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食品采购、食材加工、餐具消毒等多个环节。
小吃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对小吃卫生现状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 食材卫生问题:在一些小吃摊点中,我们发现有些摊贩未能妥善处理和存放食材。
他们可能会使用过期的食材,或者将生熟食材混合放置,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
2. 环境卫生问题:一些小吃摊点的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
摊贩可能没有注意保持摊位的清洁,导致食品接触到灰尘、污垢等。
此外,一些摊点周围也存在垃圾和污水的问题,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3. 卫生设施不完善:一部分小吃摊点的卫生设施不够完善。
例如,一些摊点可能没有足够的洗手设施或者洗手设备不符合卫生标准。
这可能导致摊贩在制作食品之前没有适当的洗手,从而增加了食品被污染的风险。
4. 卫生知识欠缺:部分小吃摊贩可能对食品卫生知识了解不足。
他们可能不知道食品储存的正确方式,或者不了解如何正确清洗处理食材。
这可能导致食品被污染,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小吃卫生现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相关部门和摊贩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小吃卫生水平,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小学校外配餐公司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今年8月份经过家长的投票选举,我校与新的配餐企业签订合同,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对校外配餐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我校于10月16日向全体学生发放了校外配餐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于10月18日班主任收齐后上交总务处.
10月23日各年级选出家长代表来学校进行校外配餐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的汇总,共计调查表1653份,有效选票1633份,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家长的汇总结果为满意度87.57%,为了进一步加强配餐公司的监督,家长还对需改善情况进行汇总,通过调查分析,家长就口味、温度、品种多样性、供餐营养、服务、餐量、卫生、用餐性价比等8个与配餐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反馈。
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供餐的食品安全总体工作表示满意,对于配餐企业的服务能够认可,对目前学生代菜的质量和温度等情况基本满意。
但是仍然有部分家长对相关工作不了解从而提出想多参与学校监督配餐工作意愿。
家长主要对加强卫生,食品安全管理,丰富饭菜种类,避免单一重复,让家长了解孩子就餐情况问题比较关注,我们及时反馈给配餐公司和学校领导,当天又让家长对配餐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对于配餐问题及时反馈给配餐公司,对配餐公司进行实时监督和监控,今后我校要认真查找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狠抓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问题整改,全面推进落实。
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建章立制,通过整顿全面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学校周边小食品店的食品安全调查
一、背景:
每所学校周边都会有很多的小食品店,每天都会吸引众多的小朋友购买零食。
二、问题分析:
1、小食品店的进货渠道欠规范,部份食品为非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2、临近产品保质期或已超过保质期的物品较多,食用过期的食品后可能会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3、购买人群以识别能力不强的小学生为主,他们对食品的好坏的辨别以风味、包装居多,会忽略产品的内在质量。
因此,很多商家针对消费群的特殊性利用劣质产品进行牟利,小朋友们会因食用过多的不安全食品从而对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建议:
1、行政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学校周边小食品店的监管,同时做好“食品安全”的宣贯;
2、家长需加强对小孩的教育,适当的控制小孩的零化钱;
3、学校需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或案例的学习。
北京加强校园周边执法监管确保学生食品安全杨阳【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1页(P47-47)【作者】杨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9月1日是学生开学的日子,学校周边的各个商贩也都开始忙碌起来。
学校周边的饮食环境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忧心的问题,严厉打击周边不法商贩、保护学校周边饮食安全卫生,是开学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昌平区的几所学校进行了了解。
上午7点,记者看见昌平区一所离学校不远的胡同口的早点摊,早早就开了门。
为了图方便,商户把热气腾腾的蒸锅、油锅一起摆在门外便道上,三张小方桌也毫不客气地支在便道两侧,丝毫没有注意到学生们在本就不宽的便道通过时的小心翼翼。
胡同里,一无照商贩也趁着开学卖起了小食品、文具等物品,电动三轮车加装的铁皮箱,侧面开了一扇小门,里面堆满了各种物品。
不久,胡同里来了很多城管执法人员,看到执法人员过来,无照商贩立刻驾车离开。
记者跟随学生的脚步沿路走向学校,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被各个商贩摆出的东西占用了大片面积,导致道路来往的自行车和电动车辆多次拥堵,执法人员立刻要求商户纠正店外经营的违法行为。
中午吃饭的时间,学校食堂也开始热闹起来,食堂每天为学生供应早餐和午饭。
可是,不少学生还是走出校园在校外的小饭馆吃饭,在学校附近的面馆、快餐店等一系列餐厅,中午还是可以见到很多的学生消费。
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位学生为什么不在学校食堂而在校外用餐,卫生方面有顾虑么?她说:“学校人多,排队久,外面吃快一点,还可以用剩余的时间逛逛街,现在的餐馆卫生条件还可以,比以前好多了。
”下午4点,记者赶到了昌平区另外一所中学处,学生还没有放学,门口很安静,没有商贩的痕迹。
在学校对面,一家动漫饰品超市老板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有小贩来卖东西,被赶走了,卖东西的都在较远的地方。
记者在拐弯处的巷子里看见,水果超市的水果用箱子摆放在外面,不少水果周边还飞舞着苍蝇,超市门口还聚集了很多人打牌休闲聊天。
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的排查与记录1. 简介本文档旨在排查和记录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为了确保校园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2. 排查方法为了准确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 食品供应商审查:对校园内及周边地区的食品供应商进行审查,包括查看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
- 原材料检测:对食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餐饮场所检查:对校园内的餐饮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卫生条件、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等方面。
- 食品留样:对校园内的食品进行留样,以备日后检验和追溯使用。
3. 食品安全风险记录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记录系统。
该系统将包括以下内容:- 食品安全事件记录: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包括具体情况、时间、地点等信息。
- 食品安全隐患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包括隐患的类型、责任单位、整改情况等信息。
- 食品抽检结果记录:对对食品进行的抽样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信息。
4. 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在排查和记录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我们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对校园内及周边地区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定期检查和整改:定期对餐饮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卫生和食品安全达标。
- 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食品供应商和餐饮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
5. 结论通过全面排查和记录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持续稳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8年秋季开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法规类别】食品卫生【发文字号】京教勤[2018]25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8.08.22【实施日期】2018.08.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8年秋季开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京教勤〔2018〕25号)各区教委、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计生委,各普通高等学校,各学生餐配送企业:秋季正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之际,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我市范围内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用餐安全。
市教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将组织开展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相关单位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对象我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为中小学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
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单位。
二、检查时间本次专项检查主要安排在我市学校秋季开学之际,时间从2018年9月3日至9月28日。
三、检查重点内容根据年度工作部署,结合食品安全工作实际,重点检查七项内容:(一)查宣传教育开展情况重点检查各区教委督促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将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每学期是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教育;是否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二)查制度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各区教委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
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学校周边食品的安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向学校内外的师生和周边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详细的访谈。
三、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周边的食品主要来自于外地的大型超市和市场,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街边小摊,而学校附近并没有农贸市场。
大部分受访者觉得食品质量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受访者对街边小摊的食品安全存在质疑。
2.食品安全意识大部分受访者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与健康息息相关。
但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食品安全认知不足,比如对农药残留、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知之甚少。
3.食品标识调查发现,学校周边食品标识的完善度有待提高。
只有少部分食品包装明确标明食品成分及添加剂,而更多的食品包装上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这给消费者选择带来了困扰。
4.食品安全监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应该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并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问题。
5.食品安全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部分小商贩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如食品保存不当、卫生条件差等;b.农产品中一些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情况;c.一些小作坊或小工厂存在使用劣质原料、非法添加剂的情况;d.部分食品流通环节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e.存在一些无证经营的食品摊位。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和居民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选择安全的食品;2.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的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处罚力度,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3.完善食品标识: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清晰明确的食品标识,消费者能够通过标识了解食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4.加强市场监管:对小商贩、小作坊以及流通环节进行加强监管,减少假冒伪劣食品的流通;5.增加农产品检测: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的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