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14
- 格式:doc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高考化学甲卷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2.(2024·甲卷)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SiO32−+4F−+6H+=SiF4↑+3H2O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2Fe3++3Cu=3Cu2++2Fe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S2O32−+2Cl2+3H2O=2SO32−+4Cl−+6H+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CaSO4+CO32−=CaCO3+SO42−3.(2024·甲卷)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LA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B.MP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C.MP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D.MMA可加聚生成高分子4.(2024·甲卷)四瓶无色溶液NH4NO3、Na2CO3、Ba(OH)2、AlCl3,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d代表四种溶液,e和g为无色气体,f为白色沉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呈弱碱性B.f可溶于过量的b中C.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D.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5.(2024·甲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化合物W+[ZY6]−可用作化学电源的电解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Z属于同一主族B.非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D.原子半径:Y>X>W6.(2024·甲卷)科学家使用δ−MnO2研制了一种MnO2−Zn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已知A是一种金属,其焰色反应呈黄色,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F相遇会产生白烟。
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___;F的化学式是__。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__。
(4)已知,气体D也能与Cl2发生反应,试写出当Cl2足量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___。
【答案】钠HCl NaOH+NH4Cl NaCl+NH3↑+ H2O 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解析】【分析】A是一种金属,该金属能和水反应生成溶液B和气体E,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B是碱,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所以B是NaOH,根据元素守恒知A是Na,E是H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则F是HCl,氢氧化钠溶液和C反应生成D,D、F 相遇会产生白烟,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则D是NH3,C是NH4Cl。
【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名称为钠,F的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钠; HCl;(2)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NaOH,C是NH4Cl,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NH4Cl NaCl+NH3↑+ H2O;答案:NaOH+NH4Cl NaCl+NH3↑+ H2O;(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是HCl,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答案: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是NH3,气体D也能与Cl2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 HCl,其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 + 2NH3 = 6HCl + N2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答案:。
2.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综合练习【例题精选】 《例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大理石与醋酸 (2)石灰石与盐酸 (3)碳酸氢钙与硝酸 (4)碳酸氢钙与足量氢氧化钾溶液 (5)氯气与水 (6)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 (7)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 (8)足量氯气与溴化亚铁溶液 (9)钠与水(10)氨水与醋酸(11)铜与稀硝酸(12)硫酸铝溶液与氨水 (1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14)碳酸氢镁溶液与澄清石灰水(15)醋酸钠溶液与稀硫酸(16)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钾溶液答案: (1)CaCO 3 + 2CH 3COOH = Ca 2+ + 2CH 3COO - + H 2O + CO 2↑ (2)CaCO 3 + 2H + = Ca 2+ + H 2O + CO 2↑(3)H C O 3- + H + = H 2O + CO 2↑ (4)C a 2H C O 2O H C a C O 2HO C O 233232+---++=↓++ (5)C l HO H C l H C lO 22+=+++- (6)C l 2O H C l C lO HO 22+=++---(7)2F e C l 2F e 2C l 223++-+=+ (8)3C l 2F e 4B r 2F e 2B r 6C l 2232++=+++-+- (9)2N a 2HO 2N a 2O H H 22+=++↑+- (10)N H HO C HC O O H C HC O O N H HO 323342·+=++-+(11)3C u 8H 2N O 3C u 4HO 2N O 322++=++↑+-+ (12)A l 3N H HO A l(O H )3N H 33234+++=↓+·(13)B a 2O H 2H S O B a S O 2HO 24242+-+-+++=↓+ (14)M g 2H C O 2C a 4O H M g (O H )2C a C O 2HO 232232+-+-+++=↓+↓+ (15)C HC O O H C HC O O H 33-++=(16)H C O H HO C O 322-++=+↑解析: (1)明确大理石化学成分为CaCO 3, 注意CaCO 3为不溶水的盐, CH 3COOH 为弱酸, 所以CaCO 3、CH 3COOH 必须写分子式。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一根铁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Fe2O3。
如果该反应释放了热量,那么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反应。
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93.5kJ。
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0kJ。
5.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6. 在标准状态下,1mol Fe2O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26.8kJ。
7.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H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74.8kJ。
8.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2H5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77.6kJ。
9.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1kJ。
10.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92.3kJ。
11.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SO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14.5kJ。
1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a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9.6kJ。
1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a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635.1kJ。
1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4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14.4kJ。
15. 在标准状态下,1mol K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36.6kJ。
16.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a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11.2kJ。
17. 在标准状态下,1mol Mg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海南卷)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化学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 △H =-485KJ/mol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C、2 H2(g) + O2(g)==2 H2O(g) △H = + 485KJ/mol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D.定容时仰视___,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 5.3 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 62.5【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nV判断。
【详解】(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0.5L×0.1mol/L×106g/mol=5.3g;(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 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练习》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不可用于洗涤羊绒衫B.补铁剂与维C 共服,能促进铁元素的吸收C.“无糖”食品通常加入糖醇等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物D.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不易生锈2.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 OD -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9A NB.常温常压下,11.2L 2CO 气体中含有电子数大于11A NC.高温下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固体质量增加6.4g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9A ND.标准状况下,11.2L 2Cl 通入足量NaOH 溶液中,溶液中Cl -和ClO -的数目之和为A N 3.增塑剂DCHP 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邻苯二甲酸酐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C.1mol 环己醇与足量钠反应,可以生成标况下22.4L 氢气D.DCHP 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验证4CuSO 对22H O 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B.装置除去4CCl 中的2BrC.装置用铁氰化钾溶液验证牺牲阳极法D.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l C Si >>5.X 、Y 、Z 、W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 层电子数相等.2WY 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 B.简单离子半径:Z>W C.Y 与Z 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W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6.Adv.Mater 报道我国科学家耦合光催化/电催化分解水的装置如图,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 -)和空穴(h +)。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醇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26.(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浓硫酸。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练习》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其中的“火树银花”涉及到焰色试验 B.“磁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中的“磁石”指石灰石C.《天工开物》中有“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 2.物质的性质决定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用于葡萄酒的抗氧化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 C.生石灰有吸水性,可用于食品干燥 D.二氧化氯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3.下列关于如图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b 和f 可用于海带的灼烧B.a 和c 可用于溶液的配制C.d 和e 可用于物质的分离D.a e ~均属于硅酸盐材料4.下列有关方程式错误的是( )A.4SnCl 加入水中生成沉淀:()4222SnCl x 2H OSnO xH O 4HCl ++⋅↓+B.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22322S O 2HS SO H O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2322CO 2HCO H O -++↑+D.将2NO 通入水中:2233NO H O 2HNO NO ++↑5.中山大学廖培钦教授利用HAB 和2Cu +、2Sn +合成了具有异金属不对称Sn…Cu 双位点的稳定金属有机框架(CuSn HAB -),实现高选择性电催化还原2CO 生成乙醇。
CuSn HAB -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N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形成配位键B.N 原子都是3sp 杂化,C 原子都是2sp 杂化C.CuSn HAB -中N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CuSn HAB -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6.聚酯A 可用于制造涂料。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硫酸(H₂SO₄)B、氯化氢(HCl)C、氢氧化钠(NaOH)D、碳酸(H₂CO₃)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B. 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C.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范畴。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OHB. HClC. CuD. H2SO4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乙醇(C2H5OH)D、苯(C6H6)6、在一定条件下,将0.5mol的NO2气体与0.5mol的O2气体混合,反应生成NO3的化学方程式为:A. 2NO2 + O2 = 2NO3B. 4NO2 + O2 = 4NO3C. 3NO2 + O2 = 2NO3 + 2NOD. 5NO2 + O2 = 4NO3 + NO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蛋白质C、水D、淀粉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共价键只能存在于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B.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C. 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是由于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D.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熔点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B、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无关。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都有关。
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十四)( )1.“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已知10 m)1nm=9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具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2.相同溶质的两份溶液,一份质量分数为W1,密度为ρ1g·cm-3,浓度为amol·L-1,另一份质量分数为W2,密度为ρ2g·cm-3,浓度为bmol·L-1,若2a=b,W2<W1,则ρ1与ρ2的关系是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比较(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 -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 -285.8 kJ/mol( )4.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5.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另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B.原子总数C.分子数D.密度( )6.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D.同温同体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 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pH增大( )8.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紫色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④⑤( )9.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②液溴易挥发,所以在液溴的上方加少量的水以防止液溴挥发;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②⑤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③④( )10.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HCO3-)=0.1mol/L的溶液中:Na+、K+、CO32-、Br-B.pH=1的NaNO3水溶液中:NH4+、Fe2+、SO42-、Cl-C.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4-D.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的溶液中: Al3+、Cl-、NO3-( )11.已知氧化剂XO(OH)2+ 被Na2SO3还原到低价。
如还原含2.4×10-3molXO(OH)2+ 的溶液,需30mL0.2mol·L-1 的Na2SO3溶液,则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2 B.+1 C.+3 D.0( )12.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
由于空气未排完,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9。
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
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无法判断B.V/4mLC.V/5mLD.V/6mL( )13.某学生在实验室制Cl2时可能进行如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向烧瓶里滴加浓盐酸;⑤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③④②①⑥⑤( )1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 g晶体溶于b g 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ρg/mL的溶液,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M-18n)/M(a+b)mol/L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M(a+b)%C.饱和溶液的体积为:(a+b)/ρLD.25℃时,A的溶解度为:a(M-18n)/(bM+18an)g( )15.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②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 )16.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 %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
甲溶液蒸发5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 g;乙溶液蒸发12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 g。
则t℃时,KNO3溶解度为A.41.7 g B.50 g C.40 g D.60 g(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C.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5H+= Al(OH)3↓+Al3++H2O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18.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在常压下的熔、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4.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C.电解NaCl水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D.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单质铝( )19.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若要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须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气体为O2B.此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C.此电解过程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共放出气体约为2.24LD.若要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还可加入0.1molCuCO3和0.1molH2O( )20.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③铝和硫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铁和硫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 Fe2S3④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A.①③④B.②③④C.④D.①②③④( )21.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将称好的NaOH 固体放入50 mL 的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立即转移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B .往FeCl 2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检验FeCl 2是否已氧化变质C .苯、液溴、铁粉混合制取溴苯D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 、KCl 、BaCl 2三种无色晶体22.A 、B 、C 、D 分别是HCl 、FeCl 3、MgCl 2、AlCl 3溶液中的一种,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种溶液X 与它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推断A 、B 、C 、D 、X 分别为:A :B :C :D :X :2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 、Y 、Z 是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1)若甲是短周期金属单质,乙、丙是短周期非金属单质, X 、Y 、Z 中只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试推断:①X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_,若丙为灰黑色固体,则其晶体 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混合型晶体)。
②工业上有些气体中也含有一定量的Z 成分,试列举一种气体______________③X 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丙通常是深红棕色液体,Y 和Z 具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 含有相同的阴离子,试推断:①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 ____、乙__________ __、丙________ ____。
②写出X 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4.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 kJ/mol ,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 = kJ·mol –1。
25.X 、Y 、Z 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 +X → A (g), Y+Z → B(g)。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1)若常温下X 、Y 、Z 均为气体,且A 和B 化合生成固体C 时有白烟产生,则:① Y 的化学式是 ;② 生成固体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常温下Y 为固体,X 、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 ,则:① B 的化学式是 ;② 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 将Y 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6.两种非金属元素x 、Y 在元素周期表中彼此相隔一个周期,它们的单质X m 、Y n 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Xm+Yn+H 2O→HY+H 3XO 4+XH 4Y(未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