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关语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6.12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双关语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够给作品增添趣味性和深度,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翻译难度。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还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对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进行浅析,以期为读者和翻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双关语作为修辞手法之一,其修辞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双关语能够为作品增添趣味性。
通过双关语的巧妙运用,作品能够表现出一种幽默、俏皮的风格,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在Lewis Carroll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他用双关语来描述怪物的名字,如“哇喀喀”(Jabberwock)和“诺格汉普”(Knave of Hearts),这些双关语不仅让读者感到好笑,而且也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双关语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深度。
通过双关语的运用,作品能够达到一种意义的多层次表达,不仅在表面上有一层意思,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更深的意义。
这种多义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厚重感和内涵,能够引发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说的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这句话中的“be”既指存在也指幸存,具有双重意义,体现了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双关语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双关语的运用,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审美上得到更多的享受。
双关语的巧妙运用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让表达更加生动生动。
例如在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他用双关语来讽刺社会上的虚伪和虚伪,使作品具有了一种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双关语还能够为作品增添一定的神秘色彩。
通过双关语的巧妙运用,作品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禅意的氛围,使读者产生一种探秘、探索的兴趣。
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双关语是一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它主要是应用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等现象,有意的在句子中达到表里两重的意思,使句子产生一种滑稽、幽默、诙谐、风趣和讽刺的效果。
这种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美感和吸引力,同时也会让读者对作品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能力。
我们熟悉的英美文学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欧·亨利、莎士比亚等,他们的作品中就大量的使用了双关语的修辞方法,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强大的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深受读者的喜爱。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修辞效果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之一。
语言的表现手法有特别多的方式,这些方式的应用可以使语言在表达效果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双关语主要是利用谐音的方法,将两个在语意上同音异义的词语,或者同形同音词非常巧妙地安排在语句中,从而产生语义上面的双关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She didn’t take his tip。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她没有接受他的忠告/建议;也可以翻译成:她没接受他给的小费。
还有这个简单的例子:They can fish。
同样可以翻译成两种:他们会捕鱼或者他们装鱼罐头。
这就是简单的一词多义及同形同音异义的词汇运用举例。
还有一种是词语兼有不同的词性,也会使句子的意义产生分歧。
例如:Mr.Smith sw the Indian dance。
这句话就可以翻译成两种不同的形式。
1、史密斯先生观看了印第安人的舞蹈;2、史密斯先生观看了印第安人跳舞。
在这两句翻译中,第一句中的“Indian”是形容词,意为“印第安人的”,“dance”是名词,意为“舞蹈”;第二句中的“Indian”是名词,意为“印第安人”,“dance”是动词,意为“跳舞”。
这三个简单的小例子,就可以看出,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所得的修辞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双关语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可以在语言表达中巧妙地运用多重意义,创造出不同的语义和符号,使作品更加丰富有趣,具有鲜明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双关语的定义、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进行浅析。
一、双关语的定义双关语(Pun)是一种在语言表达中用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语进行替代,产生多义和双重含义的修辞手法。
它属于词语层面的修辞,与语音、语法等方面的修辞手法不同。
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中被广泛运用,从莎士比亚到现代作家,都有运用双关语的身影。
二、双关语的修辞效果1.调侃幽默双关语最常见的运用方式就是调侃幽默,通过玩弄语言的多重意义,创造双关效果,让读者产生出乎意料、诙谐幽默的感受。
例如,在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著《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有一句经典的双关语:“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思想的奴隶,或成为神圣自由的亲信。
”这句话的“自由”可以理解为“思想上的自由”,也可以理解为“神圣自由”,暗示了人类思想的局限和矛盾,具有很好的幽默效果。
2.加强表现手法双关语还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手法,通过多层含义的运用,达到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情感或社会现象的效果。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曾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这个句子中的“be”可以理解为“生存”或“存在”,展示了哈姆雷特面临死亡和生命选择时的内心矛盾,具有很强的表现手法的效果。
3.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双关语虽然有时会给读者带来困惑,但它却能够增强作品的语言艺术性,让作品更富有魅力和趣味性。
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艺术性表现最为明显。
比如,丘吉尔曾说:“如今,我们正在经历此生中最好不过的战争,也是我们此后的最后一场战争。
”这个句子中,“最好不过的战争”指的是战争的规模、影响和必要性,而“最后一场战争”就是指这将会是人类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创造出了相当有意思的双关效果。
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双关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一语双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理论上的双关语是利用语言和词义的关系,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辞格。
它是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句群同时含有双重意思。
一种是字面意思及本身含义,一种是言外之意。
字面的意思及本身的含义是次要的或不是强调的重点,言外之意是说话的真意或强调的重点。
双关语是世界各民族都具有的语言修辞现象。
英语也不例外,英语的辞格pun,又叫paronvmasia 或play on words,是指同形异义词(homonym)或同音异义词(homophone)的巧妙使用。
这种辞格的恰当运用能丰富戏剧语言,烘托气氛,起到讽刺、幽默的效果,有时还能展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它还能使语言精炼、含蓄、诙谐、生动活泼,令人回味无穷,兴味浓厚。
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一、英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都是利用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和词义双关(homographic puns)紧扣双重语境,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
谐音双关利用此根本不同的谐音词(同音、近音、音似)来构成的。
词义双关则是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构成表里两层的意思。
1.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产生的修辞效果。
例如:①Civilization is syphilization!(文而明之,梅而毒之;世界愈文明,梅毒愈蔓延。
)Civilization(文明)与 syphilization(传染梅毒)发音相似,而意义不同,构成谐音双关,讽刺自命文明的资本主义世界,人欲横流,性病猖獗的不文明状态。
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② Lady M: If he do bleed, I'll gild the faces of the grooms withal,For it must seem their guilt. (William Shakespeare: Macbeth)要是他还留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因为我们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过。
英汉双关语对比分析中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双关语。
双关语不仅可以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比喻和论证,而且也可以借助于一些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出丰富的含义。
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在与双关语相关的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不同于中文双关语的深入把握和大胆的想象,英文双关语则表现出着较为表面的重叠和让人窒息的幽默。
首先,中文双关语的形式有较强的深度和丰富性。
从语句的构成来看,它们通常由明确的意思和潜在的含义构成,这样,读者在解读这些双关语时,可以从语言表面上得到一定的启发,而在深层次上,可以借助于代入法和因果关系等方式,来发现双关语背后的潜在意义。
例如:“一幅画,一句,一下子就大清”,上面这句双关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凭借一幅画和一句话,能够达到大清时期的水准”,但不难发现,它还可以暗示“一幅画可以把聪明人吓得不要不要的”,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就可以深刻领会那句双关语所传达出来的深刻含义。
另一方面,英文双关语则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它具有较强的可视化性,通过精准的语法结构和恰当的语言表达来突出其特征;第二,它的意义也是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出深刻的社会话题或是冷艳而有趣的生活看法。
例如:“Life is too short to stuff a mushroom”,表面上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生活太短暂,不能浪费时间去做难以做到的事情”,而仔细深究,它还可以暗示“要花精力去体验生活中的简单幸福”,深入到语言的结构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更为有趣的含义。
总之,英汉双关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在传达消息的同时,也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中文双关语较少的表面重叠,但却具备着深刻的内涵,而英文双关语更浅显易懂,但不乏有趣的洞察。
正是因为这样两种不同的双关语形式,才使得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加夺目,也更加有趣。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双关语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一句话或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解释的能力。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常常被用来营造文学作品的幽默、深刻或者引人思考的效果。
本文将从双关语的修辞效果以及翻译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双关语的修辞效果1. 幽默效果2. 深刻效果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还常常被用于表达深刻的含义。
通过双关语的巧妙运用,作家可以在文字中蕴含更多的意义,引发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中,“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这句话通过双关语的运用,表达了对不公平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3. 引人思考的效果二、双关语翻译的策略1. 保留原意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时,保留原意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作中双关语的幽默、深刻或者引人思考的效果,确保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与原作相同的修辞效果。
2. 转化成类似的双关语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时,有时原文中的双关语在翻译成中文时可能会失去原文中的修辞效果。
这时,译者可以考虑将原文中的双关语转化成类似的双关语,以保持修辞效果。
将英文中的双关语“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翻译成中文时,可以转化成“时间如箭,果蝇如香蕉”。
3. 适当注解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时,有时译者可以适当加入注解,解释原文中双关语的含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修辞效果。
通过适当的注解,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译文中双关语的内涵,增强阅读体验。
英汉双关语应用比较与研究英汉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它在表达意思的同时,通过语义的多义性和词语的巧妙运用,使得句子具有幽默、机智和趣味性。
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英汉双关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比较和研究英汉双关语的应用。
首先,英汉双关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应用方式。
在英语中,双关语常常利用词语的音近形似来实现多义。
例如,"Time flies likean arrow"这个句子中的"flies"既可以是"蝇虫"的意思,也可以是"飞行"的意思,而"arrow"也可以是"箭"的意思。
这种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很常见,借助于词语的音近形似,往往能达到幽默的效果。
而在汉语中,双关语通常使用词语的形近字或者构词方式来实现多义。
例如,"单反"这个词可以既表示"单镜头反光机",也可以表示"单方面反对",这种利用字形和构词方式的多义表达方式常见于汉语中。
其次,英汉双关语的应用方式也受到艺术形式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中,英汉双关语经常被运用来达到幽默和诙谐的效果。
这种双关语通常运用于诗歌、笑话、谚语等形式中,以增添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在诗歌中,双关语的应用方式常常体现在词语的多义性上,通过巧妙的运用使得诗歌节奏更加流畅。
而在笑话中,双关语的应用方式则常常运用于语义的转换和词语的变形上,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达到幽默的效果。
在汉语文学创作中,双关语也被广泛运用于谚语、民歌等形式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作用。
另外,英汉双关语在广告宣传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广告宣传是商业行为的一部分,它旨在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销量。
双关语在广告宣传中常常被用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注意,通过 clever的表达方式来打动消费者。
例如,苹果公司的广告宣传口号"Think Different"就是一个双关语,它既可以理解为"思考的方式不同",也可以理解为"思考不同的事情",既体现了苹果公司产品的创新特点,也传达了对消费者理性思辨能力的尊重。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双关语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的多义性来达到表达深层含义、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的效果。
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在翻译过程中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进行浅析。
一、双关语的修辞效果1. 引发多重解读:双关语往往具有多种可能的意义,通过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同时承载着两种或多种意义,可以引发读者的多重解读。
莎士比亚的名篇《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对话中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其中的“be”既可以理解为“存在”也可以理解为“生存”,在不同场合下都可以引发不同的解读,使作品更富有深意。
2. 引起幽默效果:双关语的另一个常见效果是引起幽默。
通过语言的巧妙变换和双关的运用,作家可以制造出幽默的效果。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有这样一句话:“Experience is simply the name we give our mistakes.”其中的“experience”既可以理解为“经验”也可以理解为“经历”,从而产生出一种反讽和幽默感。
3. 唤起联想和情感共鸣:双关语还可以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通过一个词语的双重意义,作家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对作品的情感共鸣。
在雪莱的《奥西曼迪亚》中,有这样一句诗句:“O wild West Wind, thou br eath of Autumn's being.”其中的“breath”既可以理解为“呼吸”也可以理解为“气息”,从而使读者产生出一种凄美的联想和情感。
二、双关语的翻译策略1. 保留原文的双关效果: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时,译者可以尽量保留原文的双关效果。
这就需要译者在选择词语和句式时,尽量保持原文的双重意义和幽默效果。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形式之一。
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双关语的概念、修辞效果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双关语的概念双关语,即一个词或一句话具有两种意思,又或者是一词由音节上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的深意。
双关语在英文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同音异义词、同音同义词、同形异义词等等。
二、双关语的修辞效果1. 增加幽默感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被运用于幽默的场景中,通过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双关解读,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混血儿,母亲是织布机,父亲是农夫。
”这里“织布机”和“农夫”分别有其字面意思和隐喻意思,给人以幽默感。
2. 增强意境双关语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意境,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句话不仅是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在用双关语强调人生的选折。
3. 增加隐喻和象征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常被运用于隐喻和象征的表达中,通过双关语的多重解读,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意义。
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乌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人看见一只乌鸦,这是多么寓意深长啊!”这里乌鸦不仅代表了实际的鸟类,还暗喻了死亡和厄运。
三、双关语的翻译策略翻译双关语是一项相当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要在翻译中保持原文的双关意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翻译策略:1. 直译在翻译双关语时,有时候可以选择直译的方式,将原文中的双关意味完整地保留下来。
这种方式适合一些语言环境相似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思。
2. 转化有时候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效果和翻译的效果并不完全对应,这时候可以选择转化的方式进行翻译,将原文的双关意味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双关意味。
i炎英汉双关语在文学田帕应用口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保定)侯秀英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丹摘要:双关这一特点鲜明的修辞格.在英语争汉语中都较为常见。
双关语的灵活运用.可使语言新鲜活泼、含蓄委婉、幽默。
然而,英语的双关语(pun)-与汉语的双关语并不一致。
本文从定义、分类对英语中双关语(pun)与汉语的双关语进行比较.并列举了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美汉语:双关语;文学:应用一、双关语的分类1.1英语双关语(1)谐音双关(H om ophone)谐音双关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构成。
它利用音的巧合,进行同音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
例如:A n a m bas s ador i s a n hones t m an w ho li e s abr oa d f orⅡl e good of hi s C O I L S时.(大使是一个为了本国利益而住在国外的诚实的人。
)例句中的第一情境是各国大使都住在国外。
第二情境是大使在国外有时无法实话实说。
将这双重情境贯串起来的是既有“居住”之意又有“说谎”之意的l i e,它起着铰链的作用。
而想强调大使为了本国的利益有时不能实话实说这一情况.便是触机。
说话者巧妙地运用了“I i e”的一词多义.成功地表达了自己想说而不便说的那一层意思:大使因工作之故必须住在外国.为了本国的利益用说谎巧妙地与他国周旋.以平衡外交关系。
(2)词义双关(H om ogr aph)词义双关是利用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
导致一语双关。
A:C an you s ee a f em al e?(你能会见一位女士吗?1B:O f cour s e.I ca n s e e a f em al e鹊eas i l y∞a m a l e.D o you s u ppo s e I’m bl i nd?(当然可以.我看女士和男士是一样的容易。
难道你认为我是个瞎子吗?、第一句话中的s ee本意是“约见.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