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谈英汉双关语的可译性
谈英汉双关语的可译性
格式:pdf
大小:66.30 KB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2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领略到原语的睿智。况且对于那些不懂英语的人来说翻译 没有多大意义而言,而对于那些懂英语的读者来说,其翻译又 是多余的,可以说是吃力而不讨好。而第二个译文中的“泪花” 的译法虽有悖于原文,但它进行了成功的“创造性叛逆”,使两 种语言沟通起来,起到了和原文相同的功能,实现了交流的目 的,表达了同样的幽默。
○ 文教群论 2007年1月号中旬刊
谈英汉双关语的可译性
朱明胜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对于英汉语中的双关这种修辞手段,从语言学的 角度来翻译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文章从文艺学翻译理 论路线,从功能对等和读者反应的角度来阐述对双关语的翻 译,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翻译方式还是行得通的, 可以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
188
2007年1月号中旬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文教群论
停了好久,电话那端沈默问: “你是布朗吗?” “不,我布士。” “请问您是……?” “布 布士。”
于是双方都挂断了电话。 这则利用人名谐音而创作的幽默十分巧妙。Watt谐音 what,Knott谐音not。如果采用直译法或释意法,则其幽默意味 将消失殆尽。所以译文尽量保持原文双关语的特色,也采用谐 音双关法(沈默—什么;布 布士—不,不是),从功能上达到了 幽默好笑的目的,可以说译者的翻译独具匠心。 在莎翁的著名戏剧Measure for Measure里,有这样的一个 对话: —— —Thou art always figuring disease in me,but thou art full of error;I am sound. —— —Nay,not as one would say,healthy;but so sound as things that are hollow;impiety has made a feast of thee.(Shakespeare:Mea- sure for Measure) —— —你总是以为我有那种病,其实你大错特错,我的身体 是响当当的。 — ——响当当的,可并不结实;就像空心的东西那样响当 当,你的骨头都空了。好色的毛病把你掏空了。(英若诚译) 曾被誉为“英大学问”的英若诚把sound这个词的两种意 思,即形容人身体棒的“响当当”和空心的东西发出的那种“响 当当”的声音联系了起来,准确地表达了这个词汇双关,可谓 令人叫绝。 众所周知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歌Do- Re- Me (《多- 来- 米》)有一段歌词如下: Doe...a deer,a female deer.Ray...a drop of golden sun.Me...a name I call myself.Far ...a long,long way to run.Sew...a needle pulling thread.La...a note to follow sew.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That will bring us to doe. 除了我们现有的对于这首歌的汉译之外,余立三先生给 出了如下版本的翻译: 朵,美丽的祖国花朵。来呀,大家都快来!密,你们来猜秘 密。发,猜中我把奖发。索,大家用心思索。拉,快点猜莫拖拉。 体,怎样炼好身体,做茁壮成长的花朵。 这样译,是比较归化的一种翻译,保留原词谐音双关的情 趣而不损害原作的精神,同时又方便中国儿童记忆,可以说是 中国版的儿童音乐启蒙教学材料。 二、汉语中双关语的英译举例: 在小说《追求》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 ——“很好,不要瞎担心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 —“么事的桂圆?”妻子没有听清楚他的话。 —— —“He gave me very good news.We need not worry about a job.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committee.” — ——“What’s common tea?”asked the wife,who only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钱歌川译) 钱歌川先生把“委员”和“桂圆”译成“committee”和“common tea”,以期达到在英语中也有谐音双关的目的,而不是按照字面 意思把“委员”和“桂圆”译成“committee”和“longan”,如果这样, 两个英语单词就变得毫不相干了,其谐音双关的意味丢失殆尽。 在柴建柱的小小说《一点九》中, 原文:“一点久”— ——“一点酒”!众人顿开茅塞。饮食服务 公司经理忙站起来说:“怪不得哩,地区经理一来就说,这次评 比,十拿九稳”。 “食拿酒— ——稳。”委员会再次陷入沉默、迷惑、沉闷之中。 译文:“One pot of wine saved” means “one point nine de- ducted”.That at once opened the eyes of everybody to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No wonder,”the manager of the Catering Service Corporation also rose to speak“, the manager of the Prefecture Cor- poration hinted to me the moment he came‘, Treat the guests fine and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Wine and dine,and everything’ll be fine! ” Silence,bewilderment and oppressive atmosphere again in the
关键词:双关语 翻译 功能对等 创造性叛逆
双关(pun)这种修辞手段是运用一个词语来暗示两层或两 层以上的意思或不同的联想,或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音异 义或近音异义的词语。运用双关可以使语言新鲜活泼,诙谐有 趣,能收到滑稽幽默、冷嘲热讽、甚至悲剧的效果。这种修辞手 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双关语的构成带 有极强的特定语言和文化色彩,因而对其翻译一直是个难点。 文学翻译被喻为“戴着镣铐跳舞”,而双关的翻译可以说更是 难上加难,是翻译者的“梦魇”。双关语究竟可不可译,值不值 得译,如何译,围绕这些问题翻译研究者们一直争论不休。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 过一句名言:
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Ben- jamin Franklin),
对这句话许多译者给多种译文: Version One:咱们要是不摽到一块儿,保准会吊到一块儿。 (范守义译) Version Two:如果我们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那就分散 地走上绞刑台。(毛荣贵译) Version Three: 要是我们不抱在一起,准抱会吊在一起。 (俞家钲译) Version Four: 我们不紧紧团结一致,必然一个个被人绞 死。(刘全福译) Version Five: 我们必须共同上战场,否则就得分别上刑 场。(马红军译) Version Six: 我们必须共赴沙场,否则就得分赴法场。 (ibid) 作为一个政治家亲口说出的话,原文掷地有声,意味深长, 使人过目不忘,玩笑的口吻中透着严肃诙谐,具有名言警句的 特征。译文一利用北京方言中的“摽”(表示‘团结’的意思)和 “吊”的谐音来表现原文的hang这个单词的语义双关,是一种工 巧的译文,但在意境和情调上与原文相去甚远。可能感觉到的 不是一种警策之力,而是一种油腔滑调。而译文一、三过于口语 化,可谓严肃不足,活泼有余,因而语言档次不够,也不像是出 自领袖人物之口,尤其不适宜引用;而译文二、四则过于平淡, 上下句联系不够紧凑自然,在力度上和原句也有相当差距。译 文五、六可能会在字面上显得“不信”,但在修辞效果、语言风格 及深层含义和原文还是较接近的,是可取的译文表达方式。 再来看下面一则幽默中的双关: “Who’s calling?”was the answer to the telephone. “Watt.” “What’s your name,please?” “Watt’s my name.” “That’s what I asked you.What’s your name?” “That’s what I told you.Watt’s my name.” A long pause,and then,from Watt“, Is this James Brown?” “No,this is Knott.”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Will Knott.” Whereupon they both hung up. 译文如下: “你是哪位?”接电话的人问。 “沈默。” “请问您叫什么?” “我叫沈默。” “是啊,我就是问,您叫什么?” “对啊,我刚说了,我叫沈默。”
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翻译实践的中 心问题在于寻找等值得成分,即对应的词语、句子等,如果找 不到对应的成分,则翻译无法进行,这时就出现了不可译现象。 根据卡特福德的观点,对于双关语的翻译,要在译入语中寻找 对应的双关词(谐音、多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双关自然应归于 不可译一类。就翻译方法上,可以说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翻译双 关语似乎难以给译文读者令人满意的翻译,而作为西方的翻译 理论体系中最古老的一条文艺学翻译理论路线,它认为翻译是 一种文学艺术,翻译的重点是进行文学再创作,强调翻译的目 的和结构,从宏观上强调译品的艺术效果。到了20世纪,这种理 论尤其引起了交际翻译理论家如奈达等人的重视。奈达指出 “翻译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形式对应和功能对等的矛盾。”翻译 的“准确”并非等于“严格形式上的准确”;要正确判断“准确”两 个字的含义,必须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 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译者应当采用功能对等的一组 形式尽可能使其与原文意思相匹配。”他认为翻译的正确与否, 在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反应是否等同。这是围绕读者和 读者反应提出的两个观点,他强调的是译文读者应当具有和原 语读者相同的反应,产生同样的效果。在中国翻译史上,傅雷和 钱锺书也分别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神似说”和“把作品 从一过文字转变成另一过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 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的“化境说”。中 外翻译理论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鉴于此,对于双关语的翻译要想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形 式上有时势必要作出和原文字面形式不对应的地方,也就是 作出适当的“创造性叛逆”。
本文从双关语可译性角度出发分别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 双关语互译作以举例阐述:
一、英语中双关语的汉译举例: 有一则字谜如下: A: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 B:Tulips.(Tulips==two lips) Version One:A: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 B(: 郁金香。英语中的“郁金香”和“双唇”发音相似) Version Two.A: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 B:泪花。(马红军,2000) 在第一个译文中,译文忠实于原文,但这样译语读者就无
room.(居祖纯译) 译者把两个谐音双关语“一点久”和“一点酒”处理为“one
point nine”和“one pot of wine”,把“十拿九稳”和“食拿酒稳”翻 译为“Treat the guests fine and everything will be fine.”和“Wine and dine,and everything’ll be fine”。译者使用一些押韵词尽量 来传达了原文妙趣横生的谐音双关,同样也传达了原来的风 趣味,可以说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档推荐
论双关语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
页数:6
文学作品论文双关语的翻译论文:浅谈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
页数:7
论英文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页数:16
英语论文-英语双关语及其翻译
页数:13
从目的论看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中双关语的幽默翻译
页数:3
试论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页数:4
最新文档
【范文】教学体会:《ang eng ing ong》听课感受和听课记录
最有效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个人校本研修方案
运筹学课件OP1目标规划
第16课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工程监理部慈溪市东部三塘横江拓掘工程水土保持绿化工程word范本
传染病不可怕,积极预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