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术后锻炼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手术后出现肌肉萎缩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肌肉萎缩就是其中之一。
肌肉萎缩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功能和外观,还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那么,手术后出现肌肉萎缩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肌肉萎缩的原因。
手术后肌肉萎缩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肢体固定、疼痛限制活动以及神经损伤等因素引起的。
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和使用,就会逐渐萎缩。
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手术的类型、恢复情况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训练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也就是术后的 1 2 周内,主要是以轻微的活动和按摩为主。
这时候伤口还在愈合,不能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可以在病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屈伸动作,比如轻轻弯曲和伸直膝盖、脚踝,活动手指和手腕等。
同时,家人或者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轻轻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
在术后 2 4 周,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可以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范围。
比如,可以进行一些主动的肌肉收缩训练。
比如,收缩大腿肌肉,保持几秒钟后放松,重复多次。
还可以尝试在辅助器具(如拐杖)的帮助下,进行短距离的行走。
到了术后 4 8 周,康复训练可以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
可以进行一些抗阻训练,比如使用轻量级的哑铃或者弹力带进行训练。
比如,坐着的时候,用弹力带绑在脚上,进行脚踝的屈伸对抗训练。
此外,平衡训练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单脚站立等简单的动作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在术后 8 周以后,如果恢复情况良好,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这时候可以考虑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除了这些特定的训练动作,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也对康复非常有帮助。
比如,自己穿衣、洗漱、上下楼梯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能锻炼到肌肉。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一是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臀肌挛缩的护理一、护理评估:神志、面容、表情、营养及精神状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范围:骼前上棘到大腿上 1/3 处,包括整个臀部,会阴部。
(6)术前肌肉注射不宜选臀部,应选上臂三角肌。
2、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7)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功能锻炼(1)术后将双腿置于三脚架上,保持髋关节屈曲。
(2)术后 2-3 天协助患者下床,指导功能锻炼:双手叉腰,双腿双膝并拢尽量伸直身体“一”字行走,并保持身体平衡,不要左右摇晃。
拔除引流管后可适当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项目。
下蹲运动:双腿双膝并拢,双手握紧床档下蹲——站立——再下蹲——再站立,3 天后增加“跷二郎腿”坐立,如有骨盆倾斜,患者应重视双下肢的交替上下活动,短侧肢体用力下蹲,长侧肢体尽量上提,反复进行带动两侧骨盆肌肉收缩,使之重新平衡,部分患者还可以结合下肢皮牵引,短侧肢体牵引重力大。
四、注意事项术后下床活动不宜空腹,要先练习床上坐,如无不适再下床锻炼,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循序渐进,如出现头昏、面色苍白、出冷汗、伤口剧痛应停止,伤口渗血较多时,根据医嘱决定锻炼方式,必要时可暂停锻炼。
臀肌挛缩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臀肌挛缩的基础知识臀肌挛缩是什么?臀肌挛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臀肌挛缩的主要病因是什么?1)注射因素:多数学者认同该病与反复多次的臀部注射有关,肌内注射后局部形成硬块即为肌纤维炎表现。
2)瘢痕体质。
3)外伤、感染等因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
臀肌挛缩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髋关节功能障碍:患儿(者)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
站立时下肢处于外旋位,不能完全靠拢。
行走常有外八、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
坐下时双腿不能并拢,双侧髋关节分开呈蛙式位,一侧大腿难以搁在另一侧大腿上(交腿试验)。
轻者下蹲时双膝先分开,下蹲后再并拢。
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下蹲时双侧髋关节呈外展、外旋姿势,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位。
患儿臀部外上部有皮肤凹陷,髋内收时凹陷更明显,臀部可触及紧缩感,下肢呈外展、外旋位,髋内收、内旋受限,下肢中立位屈髋活动受限,必须使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使患侧髋关节向外画一半圆形方能再恢复完全屈曲。
2)骨盆变形:病程长、程度重者可有髋白底凸向盆腔。
双侧不对称性臀肌挛缩患儿可有骨盆倾斜及继发性腰段脊柱侧弯。
(二)术前健康指导臀肌挛缩确诊检查有哪些?股四头肌肌力试验、腰臀围比例测量、弹跳征检查、双下肢长度测量、四肢的骨检查和关节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
臀肌挛缩有哪些手术方法?1)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手术简单,创伤小。
2)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采用关节镜下两切口手术,能够暴露阔筋膜后缘、臀肌挛缩带的下缘及臀大肌腱板的下部,手术切口小、创伤小。
术前饮食指导有哪些?1)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增加营养。
2)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三)术后健康指导臀肌挛缩术后护理的要点是什么?1)体位:双下肢伸直并拢,用绷带固定膝关节,并垫一软枕,处于屈膝屈髋位。
术后4h后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臀肌挛缩最佳锻炼方法臀肌挛缩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问题,它会导致臀部肌肉僵硬、疼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
因此,寻找最佳的臀肌挛缩锻炼方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有效的锻炼方法,帮助您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1. 深蹲。
深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臀部锻炼方法,可以帮助加强臀部肌肉。
站立时,双腿与肩同宽,然后慢慢下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慢慢站起。
重复进行深蹲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臀部肌肉,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2. 臀桥。
臀桥是一种针对臀部肌肉的重要锻炼动作。
躺在地板上,双脚踩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臀部力量将臀部抬起,直到与身体呈一条直线,然后慢慢放下。
臀桥可以有效地激活臀部肌肉,帮助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3. 登山。
登山是一种有氧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臀部锻炼方法。
通过模拟登山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加强臀部肌肉,提高臀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可以在户外进行真实的登山活动,也可以在健身房使用登山机进行锻炼。
4. 瑜伽。
瑜伽中有许多针对臀部肌肉的动作,如猫式、犁式、下犬式等,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拉伸和加强臀部肌肉,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同时,瑜伽还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对于缓解臀肌挛缩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5. 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臀部肌肉。
特别是蛙泳和自由泳,这两种泳姿可以很好地加强臀部肌肉,提高臀部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以上的锻炼方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定期进行臀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缓解臀肌挛缩问题。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可以有效预防臀肌挛缩的发生。
希望本文提供的臀肌挛缩最佳锻炼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四步强化练功法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四步强化练功法对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效果。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44例,施行关节镜下臀肌松解治疗,术后早期、系统地实施“四步强化练功法”,并行随访,根据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弹跳感等进行综合评价疗效。
结果 4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男15例,女29例,年龄12~39岁,平均21.2岁。
双侧发病43例,单侧发病1例,共87侧;平均住院时间6.7d,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9个月,优41例,良3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步态恢复正常。
结论四步强化练功法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的患者康复运用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臀肌挛缩关节镜四步强化练功法康复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增生、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而表现出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主要为药物注射导致肌肉内出血、机化等因素而发生臀肌挛缩症。
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44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术后除常规护理外,重点强化四步练功法,收到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中男15例,女29例;年龄12~39岁,平均21.2岁。
双侧发病43例、单侧发病1例,共87侧。
平均住院时间6.7d。
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9个月。
患者在病发前期均有频繁臀部肌肉注射史。
症状与体征:患者站立时下肢外旋,双膝不能完全并拢。
坐位或下蹲时,双膝呈“蛙式位”;行走时呈“外八字”步态;患侧呈“尖臀”,触诊有条索及硬块,部分有弹响髋。
44例中日常活动受限11例,体育活动受限21例,下蹲时膝盖分离17例,完全不能下蹲7例,弯腰受限9例,不能侧卧13例。
本组病例均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阔筋膜张肌腱膜切断,臀肌肌膜部分切开及肌肉变性束带松解。
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肌挛缩症术后17例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方案。
方法: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6-35岁全部接受了经大转子上小“S”形切口的彻底臀肌挛缩松解术,其中17例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开始功能锻炼,72小时后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为观察组,17例术后麻醉清醒后只做功能锻炼为对照组。
治疗前、后5、12及23个月按甄明生等疗效评定评分(优、良、可、差)。
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满意率达98.00%,对照组满意率达87.00%,两组在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后早期接受推拿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能快速消除患处水肿、防止粘连,保障手术成功及复发效果明显。
引言:臀肌挛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自1970年Valderrama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但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手术松解是治疗本病最好的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保障手术成功及复发的关键。
目前还缺乏规范统一的方案。
我科对2010年-2014年共收治的34例患者进行术后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单侧11例,双侧23例。
年龄16-35岁,平均(26岁)。
34例均来自农村,有臀部多次注射史,患者均表现为:跛行,双下肢交腿、并腿、并膝下蹲困難,髋关节弹响。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大转子上方斜行切口进行髂胫束及臀肌筋膜“S”形松解术,将阔筋膜及臀肌筋膜周围组织,分别切断。
检查双下肢屈髋弹响消失,内收明显改善,ober征阴性,缝合切口,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固定。
术后康复:1、主动肌肉收缩运动:术后取双下肢并膝伸直位,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股四头肌静位收缩、足部运动及臀部肌肉夹紧运动,每次持续5秒钟。
3组/日,20次/组。
2、关节屈曲训练:术后第1天卧床行主动直腿抬高、双下肢交叉运动、膝关节屈曲,第2天练习并屈膝屈髋卧位,即双膝并拢固定,膝下垫软枕,髋关节中立位屈曲约60度,膝关节屈曲约30度,同时练习平卧内收内旋大腿、双手抱膝屈髋运动,被动并膝屈膝屈髋运动,无活动性出血,即行CPM被动运动,2次/日,30分钟/次,渐增至3次/日,以患者不疼痛为宜,根据医嘱逐渐调整速度和角度。
小儿臀肌挛缩症(GMC)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背景介绍
小儿臀肌挛缩症(GMC)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该疾病常表现为臀肌短缩和扭曲,甚至可能引起脊柱侧弯和髋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手术治疗是GMC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30名GMC患儿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6名,女性14名。
所有
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的第1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锻炼内容主要包括
练习骨盆前倾、骨盆后倾和骨盆旋转三个动作,每个动作坚持练习10次,每天练
习3次,连续锻炼3个月,并对患儿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结果分析
经过3个月的功能锻炼,所有患儿的腰椎和髋关节的活动度均有所改善。
其中,男性患儿平均腰椎前屈度数由手术前的30度增加到了45度,后伸度数由20度增加到了35度;女性患儿平均前屈度数由手术前的25度增加到了40度,后伸度数由15度增加到了30度。
髋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幅度也均在10度左右。
此外,在锻炼过程中,有15名患儿表现出了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如焦虑、
抑郁和缺乏自信等。
经过3个月的锻炼和心理疏导,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GMC患儿手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恢复,并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
因此,对于GMC患儿来说,早期的锻炼和康
复是非常重要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必须个体化制定锻炼计划,并由专业医师进行指导。
(1)锻炼时要注意腰背肌的力量,腰要直,走路时大腿用力带动小腿。
以前驼背的人要注意挺胸,感觉到很舒展。
可以定时叫人观察自己的姿态或是对镜练习。
(2)重视髋关节的整体功能,注意平衡,内外前后侧肌力兼顾。
(3)要有信心和耐心,别太着急,每天坚持锻炼一定能够成功!一般前面几天的锻炼会很痛苦,后面没那么痛,但贵在坚持。
(4)臀肌挛缩术后锻炼(下面是网上摘抄的内容,太经典了,大家可能看过。
我把它打印下来了,每天照着练)标准足量系统康复训练是治疗臀肌挛缩症(外八字、蛙形腿)及防止新的粘连和挛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所有动作象正常人一样自如即可停止针对性锻炼。
一、防止或改善挛缩的康复目的:维持延长后的长度、改善皮肤挛缩和增加韧带柔韧性1、并膝屈髋屈膝(或称下蹲)锻炼有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两种;被动屈髋屈膝适用于不能领会锻炼目的及方法、无法主动配合的6岁以下保守治疗患者和术后早期(有缝合的1周内,微创的12小时后)需要锻炼协助引流但因疼痛不能很好锻炼到位的患者。
具体方法:双膝并拢固定后,操作者将患者双足抬起双足底与操作者胸部相接触,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踝上,双手及胸部缓慢用力并嘱患者深呼吸使髋膝充分屈曲,各组3-4个,保守治疗者复日6-8组,术后患者复日3-4组即可。
被动锻炼痛若减轻后即进行主动锻。
双膝并拢固定,双手抓住牢固支持物进行下蹲训练,要求次数同被动。
2、双下肢交叉重叠屈髋屈膝锻炼(坐着翘二郎腿),主被动操作要求与并膝锻炼时相同,但开始时间比并膝锻炼晚1-2天,且每次先练并膝再练交膝,以减少痛苦增加适应性。
3、全程翘二郎腿(又称魔鬼动作):双手扶牢(或拉牢)后翘着二郎腿单腿蹲下站起,每条腿5次,两腿交替一遍为一组。
4、抱膝触肩法:坐稳后双手抱右小腿膝关节去接近左肩,约接近越好直到接触;再双手抱左小腿膝关节去接近右肩,反复交替训练,抱膝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内收内旋。
二、防止积血残留由于大转子区非微创手术的工作腔在切口的前后均有,所以要求患者仰卧位府卧复隔2小时交替一次,尤其早期锻炼每组后均应交换一次体位,间隔约15分钟。
一、概述臀肌挛缩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臀肌及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
微创手术是治疗臀肌挛缩的有效方法,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臀肌挛缩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如关节屈曲、下蹲等,以提高手术效果。
3.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4. 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知识,使其了解术后注意事项。
三、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情况。
(2)若发现敷料被渗透,应及时告知医生,更换敷料并做相应处理。
(3)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2. 功能锻炼(1)术后早期(1-2周)以被动锻炼为主,如关节屈曲、下蹲等,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3-4周,逐渐增加主动锻炼,如深蹲、跳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3)术后6-8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预防深静脉血栓(1)术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血液浓缩。
(2)术后24小时内,可进行下肢远端部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4.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痛等药物。
(2)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5. 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术后随访(1)定期复查,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1.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术后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3. 术后饮食要均衡,增加营养摄入。
4.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
5. 术后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五、总结臀肌挛缩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臀肌挛缩最佳锻炼方法臀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群之一,它不仅对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影响到我们的姿势和步态。
因此,对臀肌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样的锻炼方法才能够最有效地训练臀肌呢?首先,蹲起是一个非常好的臀肌锻炼方法。
蹲起不仅可以锻炼臀肌,还可以锻炼大腿和核心肌群。
正确的蹲起姿势是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展,然后屈膝下蹲,臀部向后伸展,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最后用力站起。
这种动作能够有效地刺激臀肌,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
其次,腿举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臀肌锻炼方法。
腿举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变化,比如站姿腿举、俯身腿举等。
站姿腿举是站立时将一只腿向后抬起,直到与臀部平行,然后慢慢放下。
俯身腿举则是俯身于地面,然后将一只腿向后抬起,同样直到与臀部平行,再慢慢放下。
这两种动作都可以有效地刺激臀肌,增强其力量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登山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臀肌锻炼器械。
登山机模拟了爬山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刺激臀肌和大腿肌肉,提高心肺功能。
使用登山机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腰背挺直,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受伤。
最后,有氧运动也是锻炼臀肌的好方法。
比如慢跑、骑行、游泳等有氧运动都可以有效地锻炼臀肌,增强其力量和耐力。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臀肌,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总的来说,臀肌挛缩最佳锻炼方法包括蹲起、腿举、登山机以及有氧运动。
通过这些方法的合理组合和持续坚持,可以有效地锻炼臀肌,增强其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预防臀部挛缩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臀肌锻炼方法,并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保持健康的臀部肌肉。
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术后功能锻炼郝晓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exercise of children's 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concurrent postoperative pelvic tilt exercise. Method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as trained to do passive and active training. Training continued until 2 months after gait normal. Results The follow- up of 35 cases was done. The mean follow - up was 3. 5 years. All children had normal gait. Positive signs disappeared. Thirty -one cases were fully corrected. Four cases of hip adduction were mildly limited. There was still mild pelvic tilt and the limb was 0.6~ 1.2 cm length . Conclusion Passive and 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are positive for ensuring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s and promo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目的探讨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根据患儿术后耐受程度分别做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坚持训练到步态恢复正常后2个月.结果随访35例,平均随访3.5年.全部患儿步态正常,阳性体征全部消失.31例完全矫正;4例髋关节内收轻度受限,仍有轻度骨盆倾斜,患肢偏长0.6~1.2 cm.结论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对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有积极的意义.【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23【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臀肌,挛缩;骨盆;功能锻炼;儿童【作者】郝晓艳【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6臀肌挛缩症严重影响儿童髋关节功能,已逐渐成为小儿外科常见疾患之一[1]。
手术后肌肉萎缩怎么锻炼呢许多病人在手术过后,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它是一种正常的术后反应,但也要通过肯定的熬炼和调理才能使之恢复正常的肌肉状态。
针对手术后肌肉萎缩怎么熬炼这个问题,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教你如何术后如何熬炼才能让肌肉恢复正常,盼望可以帮到一些人。
1,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
熬炼的方法许多,但为了达到尽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熬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快速感觉疲惫,达到熬炼肌肉的目的。
每次熬炼以能连续做10下为准,如超过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熬炼连续做二、三下,每下坚持6~10秒,超过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
假如仅是增加运动时间,则只能增加肌肉里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时氧和养分物质的供应,使肌肉不易疲惫,而不能有效增加肌肉。
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熬炼方法是不相宜的。
如下肢肌肉萎缩,有人单用走路的方法去熬炼,以为走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地增加肌力,这会因肌肉松弛、关节不稳,造成关节损伤。
又如有的患者采纳手指滚动核桃和健身球的方法熬炼萎缩的上肢,岂不知这样做只能增加手指动作的协调及手部肌肉的耐力,而不能使手臂部肌力增加和肌肉增粗。
肌肉萎缩的熬炼要有针对性,哪些肌肉发生了萎缩,就熬炼哪些肌肉。
不要用健康肌肉的运动来代替萎缩肌肉的运动,例如不要以耸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转等。
2,把握好运动量。
熬炼时,人们常选用哑铃、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条方法。
那么,应选择多少重量的哑铃、沙袋以及什么样的拉簧和橡皮条才合适呢?这应依据各人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应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
比如,用最大的力能举起6公斤的沙袋,并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
假如原来的肌力太弱,以致不能把患肢本身举起,那么熬炼时,除了患肢本身用力外,还需外力给以关心。
如一上肢患病,可采纳双手相握上举的方法,用健肢带动患肢运动。
臀肌挛缩症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方法探讨
秦瑞云;秦霞
【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3(11)17
【总页数】1页(P1187-1187)
【关键词】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训练;康复治疗;骨盆倾斜
【作者】秦瑞云;秦霞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2.24;R493
【相关文献】
1.小儿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J], 郭凤英
2.小儿臀肌挛缩症(GMC)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J], 孙雪娜
3.小儿肌肉注射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处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的体会 [J], 李健宁;吴少西
4.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术后早期功能训练 [J], 刘建华;白建萍
5.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胡丽君;陈秀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锻炼时要注意腰背肌的力量,腰要直,走路时大腿用力带动小腿。
以前驼背的人要注意挺胸,感觉到很舒展。
可以定时叫人观察自己的姿态或是对镜练习。
(2)重视髋关节的整体功能,注意平衡,内外前后侧肌力兼顾。
(3)要有信心和耐心,别太着急,每天坚持锻炼一定能够成功!一般前面几天的锻炼会很痛苦,后面没那么痛,但贵在坚持。
(4)臀肌挛缩术后锻炼(下面是网上摘抄的内容,太经典了,大家可能看过。
我把它打印下来了,每天照着练)
标准足量系统康复训练是治疗臀肌挛缩症(外八字、蛙形腿)及防止新的粘连和挛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所有动作象正常人一样自如即可停止针对性锻炼。
一、防止或改善挛缩的康复
目的:维持延长后的长度、改善皮肤挛缩和增加韧带柔韧性
1、并膝屈髋屈膝(或称下蹲)锻炼有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两种;被动屈髋屈膝适用于不能领会锻炼目的及方法、无法主动配合的6岁以下保守治疗患者和术后早期(有缝合的1周内,微创的12小时后)需要锻炼协助引流但因疼痛不能很好锻炼到位的患者。
具体方法:双膝并拢固定后,操作者将患者双足抬起双足底与操作者胸部相接触,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踝上,双手及胸部缓慢用力并嘱患者深呼吸使髋膝充分屈曲,各组3-4个,保守治疗者复日6-8组,术后患者复日3-4组即可。
被动锻炼痛若减轻后即进行主动锻。
双膝并拢固定,双手抓住牢固支持物进行下蹲训练,要求次数同被动。
2、双下肢交叉重叠屈髋屈膝锻炼(坐着翘二郎腿),主被动操作要求与并膝锻炼时相同,但开始时间比并膝锻炼晚1-2天,且每次先练并膝再练交膝,以减少痛苦增加适应性。
3、全程翘二郎腿(又称魔鬼动作):双手扶牢(或拉牢)后翘着二郎腿单腿蹲下站起,每条腿5次,两腿交替一遍为一组。
4、抱膝触肩法:坐稳后双手抱右小腿膝关节去接近左肩,约接近越好直到接触;再双手抱左小腿膝关节去接近右肩,反复交替训练,抱膝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内收内旋。
二、防止积血残留
由于大转子区非微创手术的工作腔在切口的前后均有,所以要求患者仰卧位府卧复隔2小时交替一次,尤其早期锻炼每组后均应交换一次体位,间隔约15分钟。
微创手术时由于工作腔位切口前方,所以无需俯卧位,只需按时进行锻炼,以增加工作腔压力挤出积血。
三、内收肌群康复
目的:增加内收肌和外展肌力
患者略弯腰,双手抓牢固定物,站立的下肢稍后移后需练下肢用力左右摆动,尤其内收摆动时要求摆的越高越好,切记摆动过程中躯干一定要中立稳定,不能发生旋转,摆动的下肢要求处于内旋位。
一侧摆动10次后换另一下肢同样摆动,锻炼开始时间有缝合者宜在术后1周后,无逢合者宜在术后2天后,每日3-4组。
四、步态体姿的康复
目的:改变原先“外八字”和“蛙形腿”步态
昂首挺胸两眼看前方两米高处的标志物,向前一字步(即模特步)行走,摆动双上肢与步代协调,锻炼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至少200米,同时要求只要下床行走就必须用此步伐。
术前有脊柱侧弯及髋倾斜的每日必须向凸侧作侧屈运动及双上肢悬吊下垂牵引,从术后第3天开始,每日3组侧屈10-20个,悬吊5-10分钟,悬吊时作深呼吸运动。
五、内旋前屈肌群康复
目的:增加内收肌和外展肌力
身体垂直站立臂部下垂屈肘向前平伸前臂及双手,下肢内旋位用力上抬大腿,要求抬大腿时膝自然屈曲,上抬大腿应尽量接触同侧手掌,有缝线者从术后第7-10天开始,无缝合者从术后第三天开始,每日3组,每组练至肌肉稍酸即可。
六、臀大肌的康复
目的:使臀部丰满以改变瘪臀和凹臀
双手抓牢固定物,受练下肢侧偏离固定物,后前后摆动下肢,每次后伸时用力抬越高越好;锻炼有缝合者从术后7-10天开始,无缝合者从术后第3天开始,每日不少于3组,每组练至肌肉稍酸为止,间隔至少2小时,让其恢复。
七、腰背肌的康复
目的:使腰背肌强壮有力纠正驼背和翘臀
趴在床上(俯卧位)头和四肢全都慢慢向上离开床,四肢伸直离开床越高越好只有肚子(腹部)接触床,然后再慢慢回到床上平;每次后伸时用力抬越高越好;锻炼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不少于3组,每组练至肌肉稍酸为止,间隔至少2小时,让其恢复。
持续至少3个月,如果坚持终生对保护脊柱稳定和防止及治疗腰背部酸痛更好。
八、骨盆倾斜的康复
目的:纠正假性双下肢不等长
动作1:提抬法:身体重心放在站直的短腿上,垂直伸直长腿并使脚离开地面保持2分钟;每次重复20遍。
动作2:后抽法:双膝并拢始终保持平齐缓慢下蹲到底,然后再保持双膝并拢平齐缓慢站起。
动作3:抱膝触肩法:坐稳后双手抱长腿膝关节去接近短腿的肩,约接近越好直到接触,反复训练,抱膝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内收内旋。
九、身体平衡的快速康复
目的:快速恢复身体平衡能力
A、2秒原地高抬腿跑:2秒钟内最大速度原地高抬腿跑,间隔休息15分钟以上再完成两个2秒原地高抬腿跑;每天锻炼3组,每组间隔2小时以上。
要求原地高抬腿跑过程中双膝关节之间不许有缝隙。
B、30米冲刺跑:用标准跑步姿势以最大速度冲刺跑30米,间隔休息15分钟以上再完成两个30米冲刺跑;每天锻炼3组,每组间隔2小时以上。
要求冲刺跑过程中双膝关节之间不许有缝隙。
切记:锻炼30米冲刺跑之前先练高抬腿原地跑,能够自如后再练30米冲刺跑。
在巩固上述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做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其方法:
①坐位,双髋、双膝屈曲,然后双髋再向外分开至最大,并使两脚心在体前相对并拢,双
手按压膝关节内侧,双腿尽量内靠拢,还原。
重复5次。
②平卧位,一侧患肢髋膝关节屈曲,向内倾倒至最大位,然后再向外倾倒至最大位,还原。
左右重复交替5次。
③站立位,两足前后分开,位于前面的膝关节屈曲,后面的膝关节伸直,双手压于前膝关节,身体慢慢向前倾,维持5秒。
还原。
左右交替重复5次,出院后坚持作6~2月,以下蹲、坐起自如为自理标准。
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
1、主动肌肉收缩运动
术后取双下肢并膝伸直位,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股四头肌静位收缩、足部运动及臀部肌肉夹紧运动,每次持续5秒钟。
3组/日,20次/组。
2、关节屈曲训练
术后第1天卧床行主动直腿抬高、双下肢交叉运动、膝关节屈曲,第2天练习并屈膝屈髋卧位,即双膝并拢固定,膝下垫软枕,髋关节中立位屈曲约60度,膝关节屈曲约30度,同时练习平卧内收内旋大腿、双手抱膝屈髋运动,被动并膝屈膝屈髋运动,无活动性出血,即行CPM被动运动,2次/日,30分钟/次,渐增至3次/日,以患者不疼痛为宜,根据医嘱逐渐调整速度和角度。
3、步态训练
术后3~5天鼓励患者下床练习行走,患者挺胸抬头,双上肢向前平伸,护士双手扶患者双手,踩直线双足交叉行走,3次/日,每次沿20米直线来回行走,并随时调整患者姿势,使其协调,术后一周左右患者大多能自行行走,外“八”字渐纠正。
4、并膝下蹲训练
术后5~7天,指导患者扶栏杆主动并膝下蹲训练,栏杆高度以平患者腰部为宜,练习时双足双膝并拢,足跟不离地,腰背部挺直,屈膝下蹲,下蹲速度一定要缓慢,防髋关节外展外旋,3组/日,30次/组,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和时间,锻炼时要不断鼓励患者,并介绍类似成功的病例,使其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
5、跷二郎腿
术后6~7天始,初期缓慢,适应后渐加大范围和次数。
方法:端坐,背部紧贴椅背,一腿过膝,交叉架于另一退,左右腿交叉进行,并行左右摇臀动作,3组/日,20次组。
6、抱膝下蹲
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双手抱膝下蹲训练。
3组/日,20次/组。
同时站立时两足前后分开,前面下肢膝关节屈曲,后面下肢膝关节伸直,双手压于前膝关节,身体前倾,坚持10s,双腿交叉进行。
7、巩固以上训练
术后一个月指导患者跑、跳运动,并定期随访,鼓励、监督患者坚持以上训练半年至一年,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臀肌挛缩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及步骤
刘医生发表于2009年09月27日10:25 阅读(44) 评论(1) 分类:臀肌挛缩
举报
术后当日:行被动髋关节内收、内旋、屈伸活动。
术后次日:如引流量不多,可拔除引流管。
此时开始正规康复训练。
(以上为关节镜术后)如为切开术后:则引流管拔除后开始进行正规康复训练。
普通的蹲起训练和交腿训练在以下动作中均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我们希望早期能尽量保持镜下松解的程度。
后期更强化肌力训练。
以下为臀肌挛缩康复的动作,以及对于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采取的一些措施。
臀肌挛缩不同体位康复动作:
床上:仰卧:并膝扭转、交叉拍腿、卧位交腿、腰背延展系列、内旋训练
侧卧:内收、内旋训练、外展训练、双下肢侧屈训练、腰背扭转系列
俯卧:被动内旋、并膝屈腿
坐位:矮凳并膝训练、坐位交腿、坐位交腿强化、活塞运动
立位:提髋训练、并膝下蹲训练、臀中肌外展训练、臀大肌后伸训练、立位弯腰训练(腰北背肌延展)
行走:步态训练、一字步、交叉步、猫步训练、之字步训练,高抬腿训练。
臀肌挛缩术后康复原则:延展、肌力训练、步态训练
对于骨盆倾斜的治疗:
1、提髋训练
2、猫步训练+提髋
3、臀中肌外展训练(强化)
4、臀大肌后伸训练
5、腰背肌延展训练、髂腰部延展
6、步态调整:步幅一样、时间一样、频率一样,重心对称
7、支具矫正:骨盆倾斜、脊柱侧弯
8、必要的晚上牵引及长侧提髋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