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_赵桂平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_赵桂平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_赵桂平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_赵桂平

Chin J Clin Pharmacol

143

Vol .31No .2January 2015(Serial No .184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study of vortioxetine for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收稿日期:2014-10-20

修回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赵桂平(1988-),女,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工作通信作者:林阳,主任药师

Tel :(010)64456045

E -mail :linyang@https://www.doczj.com/doc/8d8236481.html,

赵桂平,刘文芳,张颖超,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100029)ZHAO Gui -ping ,LIU Wen -fang ,ZHANG Ying -chao ,LIN Yang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China )

摘要:沃替西汀(vortioxetine )临床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CNS )抑制5-羟色胺(5-HT )再摄取、增强5-HT 活性相关。文中对沃替西汀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沃替西汀;抑郁症;药理学;临床研究DOI :10.13699/https://www.doczj.com/doc/8d8236481.html,ki.1001-6821.2015.02.020中图分类号:R971.6;R7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21(2015)02-0143-03

Abstract :Vortioxetine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The mechanism of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vortioxetine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its enhancement of serotonergic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reuptake of serotonin (5-HT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mechanism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drug -drug interactions ,clinical studie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vortioxetine.

Key words :vortioxetin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harmacology ;clinical study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人际关系、工作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造成患者躯体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1]

,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医

学研究的严峻挑战

[2]

。沃替西汀,化学名:1-[

2-(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嗪(1-[

2-(2,4-Dimethylphenylsulfanyl )phenyl ]piperazine ),分子式:C 18H 22N 2S ,结构式见图1。沃替西汀速释片(商

品名:Brintellix )于2013年9月30日被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MDD [3]。本文从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及安全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机制研究

作用机制沃替西汀抗抑郁药作用机制未完全了解,

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作用机制是5-羟色胺(5-HT )转运体抑制剂、多通

道5-HT3、

5-HT7、5-HT1D 受体拮抗剂、5-HT1B 受体部分激动剂、

5-HT1A 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5-HT 起到抗抑郁作用[4]

。药效学

[4]

沃替西汀与5-HT 转运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但与去

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转运体亲和力低,能选择性抑制5-HT 再摄取。

沃替西汀可与5-HT3、

5-HT1A 、5-HT7、5-HT1D 和5-HT1B

144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31卷第2期2015年1月(总第184期

图1沃替西汀的结构式

Figure1Structure of vortioxetine

受体结合,是5-HT3、5-HT1D和5-HT7受体拮抗剂,5-HT1B受体部分激动剂和5-HT1A受体激动剂。临床PET研究结果表明,5mg·kg-1剂量时本品的5-HT转运体结合率为50%,10mg·kg-1剂量时为65%,20mg·kg-1剂量时为80%。随机、双盲、安慰剂和莫西沙星400mg为阳性对照、4组平行治疗研究纳入340例男性受试者,每天单剂量给予沃替西汀10,40mg,评价其对QTc间期的影响。QTc间期的单侧95%可信区间上限低于阈值10ms。口服剂量40 mg足以评价其代谢抑制作用。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服用10mg·d-1后,不影响驾驶或不产生不良精神运动或认知的影响。

药代动力学沃替西汀以原形药物发挥药理作用。每天单剂量给药2.5 60mg,沃替西汀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平均终末半衰期约66h,2周内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沃替西汀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 max)一般为7 11h,每天单次给药5,10,20mg,峰浓度(C

max

)值分别为9,18,33ng·mL-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尚未发现食物对药代动力学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沃替西汀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分布容积约2600 L,血浆蛋白的结合98%,与血药浓度无关。健康受试者和轻、中度肝损伤或轻、中度、严重、终末期肾病(ESRD)肾损伤受试者血浆蛋白结合率未见明显差别。沃替西汀通过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CYP2D6、CYP3A4/5、CYP2C19、CYP2C9、CYP2A6、CYP2C8和CYP2B6氧化代谢,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单次口服给药后,59%的药物经尿排泄,26%经粪便排泄,48h后尿排泄可忽略。轻度或中度肝、肾损伤不影响沃替西汀的表观清除率。

2药物筛选研究

2.1中枢神经系统(CNS)活性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微粒体酶,它能降解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HT、多巴胺使之失活。MAOI可影响单胺神经递质的降解过程,使其蓄积在突触前膜,增加单胺神经递质的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5-HT与受体结合,又迅速解离,这些5-HT 大部分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5]。沃替西汀与MAOI 同时使用,可能引发严重或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

5-HT活性药物5-HT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5-HT毒性,与可能影响5-HT神经递质系统的其他药物合并用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s)、曲坦类药物、丁螺环酮、曲马多和色氨酸产物等)可能发生5-HT综合征,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和神经肌肉异常的三联征,常表现为高热、僵直、突然失衡和大脑失控等致命的反应,如5-HT综合征发生,应立即终止服药[6]。

其他CNS活性药物锂体内暴露达稳态后每天多剂量给予沃替西汀,结果表明,多剂量给予沃替西汀不影响地西泮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一项临床研究[4]显示,沃替西汀(单剂量20mg或40 mg)不增加乙醇所致精神和运动技能损伤(单剂量0.6g·kg-1)。

止血药血小板释放的5-HT在止血中起重要作用。病例对照和队列设计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沃替西汀干扰5-HT再摄取,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还显示,与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或阿司匹林的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强出血的风险。曾报道当SSRIs和SNRIs与华法林共同给药改变抗凝作用,包括增加出血。稳定剂量的华法林(1 10mg·d-1)与每天多剂量沃替西汀合并用药后,观察到国际化标准比率(INR),凝血酶原值或总华法林对R-和S-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阿司匹林150mg·d-1与每天多剂量沃替西汀合并用药,对血小板聚集或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抑制性影响。

2.2其他药物对沃替西汀的影响[7-8]

CYP2D6抑制剂与强CYP2D6抑制剂(如安非他酮、氟西汀、帕罗西汀、奎尼丁)合并用药时,沃替西汀剂量减半。

CYP诱导剂与强CYP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合并用药时,应考虑增加沃替西汀的剂量,建议最大剂量不超过原剂量3倍。

2.3沃替西汀对其他药物的影响[7-8]

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5和P糖蛋白(P-gp)底物与沃替西汀合并用药时,无需调整剂量。此外,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与沃替西汀合并用药,无需调整剂量。

Chin J Clin Pharmacol 145 Vol.31No.2January2015(Serial No.184)

体外,沃替西汀及其代谢物不抑制以下CYP酶和转运蛋白: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5和P-gp。因此,预测沃替西汀与经上述酶代谢的药物无相互作用。沃替西汀与CYP2B6底物(安非他酮),CYP2C9底物(华法林)和CYP2C19底物(如地西泮)合并用药,对这些底物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沃替西汀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其他药物合用(如华法林)可能增加其他药物的游离浓度。沃替西汀(10mg·d-1)和华法林(1 10mg·d-1)合用,未见INR的显著变化。

3临床研究

3.1临床药物研究

在6项临床研究中,MDD成人患者被随机给予沃替西汀或安慰剂,结果证实沃替西汀治疗抑郁症是有效的。另一项临床研究显示,沃替西汀降低了患者MDD发作治疗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沃替西汀服药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及呕吐。在成年抑郁症患者接受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HRQOL结果证明,沃替西汀可以显著改善成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一项随机、双盲的沃替西汀与阿戈美拉汀治疗成年人MDD的研究证明,沃替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有明显疗效[11]。该项研究将欧盟批准的抗抑郁症新药阿戈美拉汀与沃替西汀进行了对比,表明沃替西汀疗效显着优于阿戈美拉汀,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3.2临床药物安全性研究

以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价沃替西汀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发生率≥安慰剂发生率的2倍)包括恶心(21%)、腹泻(7%)、口干(7%)、眩晕(6%)、便秘(3%)、呕吐(3%)、胀气(1%)、异常梦(1%),上述不良反应一般为轻、中度,大部分胃肠道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呈剂量依赖性,如恶心、眩晕等。

沃替西汀治疗时还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性欲恢复和抗抑郁药的治疗有关。临床上SSRIs抗抑郁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性功能障碍,影响到35% 60%服药人群[11]。另外一项MDD6到8周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也证实,男性患者服用4个剂量(5,10,15,20 mg·d-1)的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分别是3%,4%,4%,5%,安慰剂为2%。在女性患者中,总体发病率<1%,1%,<1%,2%,安慰剂组<1%。突然停药会出现头痛、肌肉紧张、情绪波动、突然发怒、眩晕和流涕等症状。

沃替西汀在初始治疗期间,可能会增加儿童、青少年及18至24岁青壮年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24岁以上成年人的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未发现显著增加,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紧急措施救治[12]。

综上所述,沃替西汀在治疗重度抑郁方面有快速、明确、显著的临床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这为重症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欣荣,侯彩兰,贾福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躯体共病的现状与挑战[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81-

183.

[2]Sartorius N.Comorbidity of mental and physical disorders:a main challenge to medicine in the21st century[J].Psychiatr Danub,

2013,25(Suppl.1):S4-S5.

[3]Gibb A,Deeks DE.Vortioxetine:First global approval[J].Drugs,2014,74:135-145.

[4]FDA.Brintellix(vortioxetine)tablets[EB/OL].http://www.rxlist.com/brintellix-drug.htm,2014-09-17.

[5]Haggstrom L,NielsenRZ,Danchenko N,et al.A randomised,double-blind,study of vortioxetine versus agomelatine in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with inadequate response to

SSRI/SNRI treatment[J].Eur Neuropsychopharmacol,2013,2

(Suppl.):S412.

[6]马丽娜,李耘.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3777-3779.

[7]刘治军,傅得兴,孙春华,等.抗抑郁药物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7,6:409-414.

[8]Chen G,LeeR,H jer A.Pharmacokinetic Drug Interactions Invol-ving Vortioxetine(Lu AA21004),a Multimodal Antidepressant

[J].Clin Drug Investigat,2013,33:727-736.

[9]Danchenko FN,Loft H,Rive B,et al.The effect of vortioxetine (LU AA21004)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in pa-

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J].Value Health,

2013,3:65.

[10]Haggstrom L,NielsenRZ,Dragheim M.Randomized,double-blind,study of vortioxetine versus agomelatine in adults with MDD

after inadequate response to SSRI or SNRI treatment[J].Eur Psy-

chiatr,2013,1:1.

[11]GregorianRS,Golden KA,Bahce A.Antide pressant induced sex-ual dysfunction[J].Ann Pharmacother,2002,136:1577-1589.[12]FDANEWSRELEASE.Ritigabine[EB/OL].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ucm370416.htm,

2013-09-30.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抗抑郁药物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最主要方式。由于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合理加用其他药物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因此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现状,为合理选用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中国论文网/6/view-12955454.htm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040-04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ommon affective disorder disease,the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significantly,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treat depre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ently. A reasonable addition of other drugs on the basis of antidepressa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depression,so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ian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tatu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combination,for the rational use of combined drug regimen provides new basis. [Key words] Antidepressants;Combination drugs;Research progress;Review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三个核心症状,并可伴有焦虑、自罪自责等心理症状群及

抗抑郁药物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要点

抗抑郁药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 寻广磊博士 E-mail: xungl@https://www.doczj.com/doc/8d8236481.html,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奈发唑酮 米氮平 文拉法辛 氟西汀 舍曲林 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苯乙肼 异唑肼 反苯环丙胺 氯丙咪嗪 去甲替林 阿米替林 去甲咪嗪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麦普替林 阿莫沙平 丙咪嗪 多作用机制抗抑郁药 (多受体作用) 安非他酮 2000s 度洛西汀 噻奈普汀 选择性的抗抑郁药 (单一受体作用) 对多种单胺类靶目标有效的新药 抗抑郁药的发展史 2010s 阿戈美拉汀 异丙异烟肼

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 心境情绪、认知功能动机 性食欲攻击 焦虑、易激惹 精力兴趣强迫 内驱力 NE 5-HT Dopamine Stahl SM. In: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35-197.

常用抗抑郁药物 ?MAOI ?不可逆:苯乙肼、超苯环丙胺 ?选择性可逆性:吗氯贝胺 ?TCA ?叔胺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 ?仲胺类:去甲丙咪嗪、去甲替林 ?SSRI(5-HT再摄取抑制):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SNRI( 5-HT和NE再摄取抑制):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NaSSA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米氮平、米安色林 ?SARI (5-HT2A受体拮抗剂及5-HT回收抑制剂):曲唑酮、奈法唑酮 ?NRI (NE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NDRI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布普品(安非他酮) ?SSRA(5-HT再摄取激活剂):噻奈普汀(达体朗) ?其他:阿莫沙平、路优泰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7T14:21:54.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聂晶焱张晓南韩妍梁亮[导读] 比较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在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聂晶焱张晓南韩妍梁亮(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在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每组29人,分别给予度洛西汀(60-120mg/d)治疗8周,文拉法辛(150-225mg/d)治疗8周(文拉法辛组1例因血压升高而脱落),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定疗效。在治疗1、2、4、8周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89.65%(26/29)和89.28%(25/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相当,而度洛西汀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明显。【关键词】度洛西汀文拉法辛抑郁症 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是抑郁症的发作中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而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临床证实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对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均有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以上两种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现将度洛西汀(欣百达)和文拉法辛(怡诺思)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2月到2011年8月我院心理科住院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②伴有一处或多处持续存在的躯体形式疼痛,如头痛、颈肩痛、背痛、腹痛等不适感;③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④年龄18-55岁;⑤首次治疗,既往未经过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联用电休克或其他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③物质滥用者;④合并人格障碍者;⑤孕期或哺乳期妇女。入组病例全部由家属或本人签定知情同意书。共入组58例,随机分为2组,度洛西汀组29例,女性22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36.2± 2.2)岁,平均病程(20.4± 3.5)月,文拉法辛组29例,女性21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32.5±3.8)岁,平均病程(2 4.3±1.8)月。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度洛西汀剂量为60-120mg/d,文拉法辛剂量为150-225mg/d,疗程为8周。整个研究过程中禁止合并其他抗抑郁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如有睡眠障碍,可合并唑比坦。 研究指标: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各评估一次,按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50%为有效,<50%为无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以上两种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治疗1、2、4、8周,各评定一次;在治疗前和治疗4、8周时检查血、尿常规,肝功,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每日监测血压。 1.3统计学分析以spss11.5统计软件作t检验,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HAMD(17项)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文拉法辛组因1例出现血压升高而脱落。 表1结果显示: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4、8周的HAMD评分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而逐步降低(P<0.05),而两组治疗后1、2、4、8周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均能在1周内起效,在起效时间和最终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服用度洛西汀治疗的患者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或呕吐5例,口干1例,食欲下降2例,性欲下降1例,乏力和失眠各1例,服用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例,恶心或呕吐1例,头晕、头痛各2例,口干1例,食欲减退、嗜睡各2例,失眠和出汗各1例,收缩期血压升高1例(换药)。经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4、8周的血、尿常规,肝功,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治疗早期,基本不需要特殊处置可逐渐恢复。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相当,在起效时间上也无明显差异,而度洛西汀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较多。其余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以上研究提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为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较理想药物,但文拉法辛引起的血压升高不容忽视,在治疗中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必要时予以换药。参考文献 [1]Goldstein DJ,Lu Y,Detke MJ,et aI. Effects of duloxetine on painful physic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J].Psychosom atics.2004,45(1):17-28. [2]Hirschfeld RM,Mallinckrodt C,Lee TC, etal.Time course of depression symptom improvement during treatment with duloxtine[J].Depress Anxiety ,2005,21(4):170-177.

现有抗抑郁药物的优缺点

一、从抗抑郁药物本身来看: (一)、药物类型及药理作用: 现有的抗抑郁药主要类型包括:传统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四环等杂环类抗抑郁药(TCAs))、SSRI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s)、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E 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5-HT2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和其他抗抑郁药包括噻奈普汀及草药等。 1.传统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异丙肼、苯乙肼苯、环丙胺等药。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酵母、鸡肝、酒类等合用时可发生高血压危象。有非选择性和非可逆性。近几年研制出新型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缺点。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 (2)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丙咪嗪(咪帕明)、氯丙咪嗪(氯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等。杂环类抗抑郁药能使70%左右抑郁症患者获得较好缓解,50%左右完全缓解。但杂环类抗抑郁药有如下缺点:约30%患者疗效不佳;有明显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降低了治疗依从性;有心脏毒性,过量时可危及生命;起效慢,一般需2周以上。 2.SSRIs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已占了世界抗抑郁药市场的一半以上的份额。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对各种抑郁发作有效;不良反应轻;对α-肾上腺素受体没有影响,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药物过量时安全;患者对一种SSRIs无效时,可以对另一种SSRIs仍然有效。另研究表明,SSRIs(尤其是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对焦虑症状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SSRIs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因此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最多、最受关注。a.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嗜睡、震颤、睡眠障碍、焦虑不安、尿潴留、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2010年05月25日 18:03:02 来源:医药经济报编辑:耿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抑郁症目前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全球人口中基本上每20人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西方医学界认为,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段会患抑郁症。只不过症状有轻有重而已。患了抑郁症以后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人会产生自杀倾向并因此走上绝路。所以抑郁症并非小事而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种精神疾病。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定为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年时它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是,仅仅过了6~7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由此可见,抑郁症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病率增长速度之快。 国内市场大有潜力 综合国外消息,目前全球约有3.4亿人患抑郁症。在国外,抗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的45%份额,抗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据国外报道,去年全球抗抑郁药物总销售额已达190亿美元左右,比2002年纯增约90亿美元。已上市或正在研制中的抗抑郁药品种合计有50~60种之多。数量已超过精神分裂症治疗剂。据国外报道,8只畅销抗抑郁药销售额合计超过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的80%。这8只全球最畅销抗抑郁药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 我国抑郁症患者总数最保守估计有2600万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医学界无论在抑郁症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直至今天,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人员才真正开始重视抑郁症的治疗。与此同时,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长期以来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如据国内医药商业部门的统计,2001年,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仅有10亿~12亿元人民币。经过8年时间,目前全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仍只有不到5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抗抑郁药物百优解(氟西汀)最高年份的全球销售额曾一度达到28亿美元之多,即使现在此药已失去专利保护,世界各地仿制者众多,其市场规模仍有20亿~23亿美元。而我国的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不到美国氟西汀全球销售额的零头。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国民的抑郁症发病率并不比世界各国低,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总而言之,相对其他药物市场(尤其抗生素之类)而言,我国抗抑郁药市场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 帕罗西汀:销量上升 帕罗西汀也是一只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但起效比氟西汀更快。帕罗西汀于 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但由于进口赛乐特价格比较昂贵, 当时每片赛乐特售价高达25元人民币,故国内市场销量并不大(此药尚未进入 我国医保药品目录中,这意味着病人必须自费)。 2008年,随着帕罗西汀专利的到期,世界各国出现多只帕罗西汀仿制药,故 赛乐特在我国市场售价随之下降,现在帕罗西汀的售价已降至每片10元左右。 由于帕罗西汀的副作用小于氟西汀且起效较快等因素,故此药在国内市场销量开 始上升,并有望取代百优解在我国抗抑郁药市场的地位。目前帕罗西汀在国内市 场销售额不到10亿元人民币。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_赵桂平

Chin J Clin Pharmacol 143 Vol .31No .2January 2015(Serial No .184 ) 抗抑郁新药沃替西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study of vortioxetine for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收稿日期:2014-10-20 修回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赵桂平(1988-),女,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工作通信作者:林阳,主任药师 Tel :(010)64456045 E -mail :linyang@https://www.doczj.com/doc/8d8236481.html, 赵桂平,刘文芳,张颖超,林 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100029)ZHAO Gui -ping ,LIU Wen -fang ,ZHANG Ying -chao ,LIN Yang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China ) 摘要:沃替西汀(vortioxetine )临床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CNS )抑制5-羟色胺(5-HT )再摄取、增强5-HT 活性相关。文中对沃替西汀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沃替西汀;抑郁症;药理学;临床研究DOI :10.13699/https://www.doczj.com/doc/8d8236481.html,ki.1001-6821.2015.02.020中图分类号:R971.6;R7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21(2015)02-0143-03 Abstract :Vortioxetine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The mechanism of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vortioxetine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its enhancement of serotonergic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reuptake of serotonin (5-HT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mechanism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drug -drug interactions ,clinical studie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vortioxetine. Key words :vortioxetin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harmacology ;clinical study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人际关系、工作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造成患者躯体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1] ,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医 学研究的严峻挑战 [2] 。沃替西汀,化学名:1-[ 2-(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嗪(1-[ 2-(2,4-Dimethylphenylsulfanyl )phenyl ]piperazine ),分子式:C 18H 22N 2S ,结构式见图1。沃替西汀速释片(商 品名:Brintellix )于2013年9月30日被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MDD [3]。本文从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及安全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机制研究 作用机制沃替西汀抗抑郁药作用机制未完全了解, 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作用机制是5-羟色胺(5-HT )转运体抑制剂、多通 道5-HT3、 5-HT7、5-HT1D 受体拮抗剂、5-HT1B 受体部分激动剂、 5-HT1A 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5-HT 起到抗抑郁作用[4] 。药效学 [4] 沃替西汀与5-HT 转运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但与去 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转运体亲和力低,能选择性抑制5-HT 再摄取。 沃替西汀可与5-HT3、 5-HT1A 、5-HT7、5-HT1D 和5-HT1B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不同主诉(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分为两组,每一组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在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文拉法辛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3.3%和7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文拉法辛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0.0%和5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用度洛西汀的患者中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服用文拉法辛的患者(P<0.05)。结论与文拉法辛相比,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 【关键词】抑郁症;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 度洛西汀(奥思平)是一种新型的平衡高效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此外,有研究证实度洛西汀治疗也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包括失眠、迟缓、疼痛和头痛等[1-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我们以文拉法辛(怡诺思)作对照对它进行研究,了解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年龄为18~60岁,性别不限,基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总分≥17分。排除标准:对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过敏者,入组前2周内已使用过抗抑郁药,妊娠和哺乳期女性,合并有明显的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首诊以精神症状为主诉,且躯体症状≤3项,为精神症状组(共64例);另一组是首诊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且躯体症状≥4项,为躯体症状组(共62例)。精神症状组再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称为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度洛西汀组30例完成治疗,男12例,女18例,年龄17~58岁,平均(25.8±7.6)岁。1例因恶心呕吐脱落,1例在第一周因骨折转院而脱落。文拉法辛组31例完成治疗,男13例,女18例,年龄16~57岁,平均(26.1±7.2)岁,1例在第二周因头晕换药而脱落。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症状组也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度洛西汀组30例完成治疗,男13例,女18例,年龄:15~58岁,平均(26.3±7.8)岁。1例因恶心脱落。文拉法辛组30例完成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16~57岁,平均(25.9±7.1)岁,1例不愿服药要求转单纯心理治疗而脱落。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研究组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每粒20 mg,上海中西制药生产,商品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随着抗抑郁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抗抑郁药的药理特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应用,对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概念 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ant drugs) :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障碍的药物,对强迫症、惊恐障碍、恐怖症和焦虑情绪以及和 5HT 相关的疾患有治疗效果。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 (一)抑郁症的病理基础 1. 抑郁症与 5- 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胆碱能等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2. HPA 轴活性增高和甲状腺轴功能降低; 3. 神经发育障碍和细胞凋亡; 4. 其它。 (二)抗抑郁药物的机制假说—单胺递质理论 抑郁症与脑内生物胺的缺乏有关, 5- 羟色胺的作用是心境、冲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多巴胺的作用是奖赏。这些神经递质的耗竭如用利血平,可以导致抑郁;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以下是 5-HT 和 NE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代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种类 (一)第一代抗抑郁药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苯已肼和反苯环丙胺,是第一个抗抑郁药,疗效与 TCAs 相当,可能存在严 重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注意:禁食含丰富酪胺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禁与交感胺、 TCAs 、 SSRIs 等,以防引起 5-HT 综合症。 2. 新一代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IMAs 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新一代 RIMAs 对 MAO-A 选择性强,保留 了抗抑郁疗效,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对多种与抑郁相关的障碍有效,副反应小。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及应用

抗抑郁药的发展概况 1、曲唑酮属于()。 A、自受体阻断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传统的抗抑郁药 D、突触后受体阻断剂 2、适宜用于伴有巴金森病或有泌乳素水平增高的抑郁症病人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丙米嗪 C、安非他酮 D、多虑平 3、去甲肾上腺素起源于()。 A、中缝核 B、上丘脑 C、蓝斑核 D、尾状核 4、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奈法唑酮 B、舍曲林 C、帕罗西丁 D、安非他酮 5、米氮平是()。 A、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 B、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 C、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6、会引起震颤、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是()。 A、阻断胆碱能M受体 B、阻断DA转运体 C、阻断5-HT转运体 D、阻断NE转运体 7、抗抑郁药的最早的现代化学物质是()。 A、丙咪嗪 B、文拉法辛 C、度洛西汀 D、瑞波西汀 8、属于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的是()。 A、苯乙肼 B、氟西汀 C、曲唑酮 D、噻奈普汀

9、被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的是()。 A、文拉法辛 B、米胺色林 C、舍曲林 D、阿米替林 10、所有的抗抑郁药中作用于转运体的药物要严格的禁止和()合并使用。 A、传统的抗抑郁药 B、NE再摄取抑制剂 C、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1、STAR*D的研究治疗方案增效治疗的结果显示痊愈率最高的是()。 A、安非他酮 B、丁螺环酮 C、认知行为 D、舍曲林 2、传统的增效剂主要是()。 A、甲状腺素 B、丁螺环酮 C、锂盐 D、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 3、临床上有()的抑郁症属于难治性的抑郁症。 A、30%—50% B、40%—50% C、40%—60% D、50%—70% 4、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的药物是()。 A、抗胆碱能药 B、曲马多 C、拟交感神经药 D、抗高血压药 5、尽量禁止和其他抗抑郁药合并应用的是()。 A、三环类抗抑郁药 B、SSRIs类 C、SNRIs类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6、《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中对难治性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合并用药 B、增加药物种类 C、增效治疗 D、联合用药 7、作为增效剂在难治性抑郁症病人时,会与酒精相互作用导致中枢镇静作用的是()。 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苯二氮卓类药 D、左旋多巴 8、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会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是()。 A、麻黄素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左旋多巴

沃替西汀-项目介绍

沃替西汀 原料及片剂项目介绍 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02月23日

一、品种基本情况 1、药品名称 通用名:沃替西汀(暂拟) 英文名:V ortioxetine Hydrobromide 英文商品名:Brintellix 结构式为: 2、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BRINTELLIX适用为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在6项6至8周研究确定BRINTELLIX 的疗效(包括一项在老年人研究)和一项在成年中维持研究。 V ortioxetine抗抑郁药作用机制未完全了解,但认为与其在CNS中通过抑制5-HT再摄取增强5-HT能活性相关。它还有几种其他活性括5-HT3受体拮抗作用和5-HT1A受体激动作用。尚未确定这些活性对vortioxetine的抗抑郁药作用的贡献。 3、制剂的剂型及规格 本品为片剂,规格:5mg,10mg,15mg和20mg。 4、拟用于临床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适应症:适用为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 用量: (1)推荐开始剂量是10 mg口服给予每天1次不受食物影响 (2)当耐受剂量应增加至20 mg/day。 (3)对不能耐受较高剂量患者考虑5 mg/day。

(4)BRINTELLIX可突然停药。但是,建议如可能完全终止前1周15 mg/day或20 mg/day 剂量减低至10 mg/day。 (5)在已知CYP2D6代谢差患者中最大推荐剂量为10 mg/day。 5、品种概述 2013年9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Brintellix(V ortioxetine)用于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 二、立题背景 重型抑郁症(MDD)的主要特征为心境改变及其他一系列的症状,对患者的工作能力、睡眠、学习、饮食及享受当下的快乐产生困扰。抑郁症状可在一生中多次复发,但部分患者也可能仅经历一次。 MDD的其它体征和症状包括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体重或饮食发生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激越)、疲劳、罪恶感或无价值感、思维迟缓、注意受损、自杀未遂或自杀想法。并非所有MDD患者均经历相同的症状。 “重型抑郁症具有致残性,使人不能正常工作,”FDA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精神病学产品部门代理主任、医学博士Mitchel lMathis称,“鉴于药物对个体的影响不同,所以抗抑郁治疗选择的多样化是很重要的。” 在6项临床研究中,MDD成人患者被随机给予Brintellix或安慰剂,这6项临床研究证实Brintellix可有效抗抑郁。另有一项临床研究显示,Brintellix降低了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这些研究在美国及其它国家完成。 灵北公司说,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经过四周的治疗,证明Brintellix比阿戈美拉汀更显著有效。 据临床试验报道,Brintellix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便秘及呕吐。Brintellix片剂可供使用的规格有5mg、10mg、15mg和20mg。 Brintellix与其它抗抑郁药均有黑框警告及用药指南,以提醒患者和医生,这些抗抑郁药在初始治疗期间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及18至24岁青壮年自杀观念及行为的风险;而研究显示,24岁以上成年人的自杀风险似乎没有增加,而65岁及以上年龄成年患者的该风险或降低。开始抗抑郁治疗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恶化及自杀行为。 Brintellix由武田制药与灵北制药共同上市销售。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抑郁情绪较多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确定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 年,其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7 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后) 。这样使得抗抑郁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超过2/3 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研究抗抑郁药的进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抗抑郁药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医院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启发。相信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加深对抗抑郁药了解以及掌握,可以合理地应用其优点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并避免抗抑郁药的一些缺点, 达到抗抑郁药的经济适用,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在国外,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份额的45%,而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综观我国,由于诊断技术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目前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由此可见,抗抑郁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节: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简述 1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治疗

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HAM住7)的思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HAMD减分>50%)的患者复发率为34%。 (2)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 预防复发:抑郁为高复发性疾病(>50% )。据报道,环境、行为和应激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抑郁复发可影响大脑生化过程,增加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和复发的风险。药物虽非病因治疗,却可通过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的高危人群。 2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2.1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是: (1) 诊断要确切。 (2) 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 长的疗程(>4?6周)。 (5)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需2周。MAOlS亭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 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对抗抑郁药的评价与展望

对抗抑郁药的评价与展望 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又叫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抑郁症中大部分不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才属于精神病范畴)——概念来自于百度和书籍《远离灰色—谈抑郁情绪管理》 抑郁症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相应的类型也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内源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症患者的异常情绪其实并不是患者在正常状态下出现的情绪反应,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的某些部位出现了生理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异常情绪反应。因此,抑郁症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如生物反馈、电休克治疗等) 抑郁症的治疗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在疾病的严重期,心理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而在疾病的康复期,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则会优于但用药物治疗。 从20世纪50年代丙咪嗪第一个被证明有抗抑郁效应,开创了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史以来,仅仅经过50多年,抗抑郁药发展迅速,目前品种多达20多种,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抑郁药。 刚开始分类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来进行的,如三环类(TCAs)、四环类等。而今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将抗抑郁药分为以下8类: 1.单一作用于5-HT,如选择性5-HT在摄取抑制剂(SSRIs),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5-HT再摄取增强剂,有噻奈普汀(达体朗)。 2.单一作用于NE,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SNRI),有瑞波西汀。 3.双重作用于5-HT,如5-HT2A受体拮抗剂/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有曲唑酮等。 4.双重作用于NE及DA,例如NE及DA再摄取抑制及(NDRIs),有安非他酮等。 5.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例如NE、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有万拉法新等。 6.非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有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马普替林等。 7.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有吗氯贝胺等。 8.NE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有米氮平等 而一线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NaSSA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理想的抗抑郁药的标准是STEPS:安全(safety)、耐受性好(tolerance)、疗效肯定(efficacy)、价格合理(payment)、服用方便(simplicity)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但它仅仅提高那些异常的低落情绪,而对正常人的情绪,并没有振奋作用。相反,正常人服用抗抑郁药如

五种具有前景的精神病类药物市场分析

一、沃替西汀 1.1基本信息 结构式: 中文名:沃替西汀 英文名:V ortioxetine 商品名:Brintellix CAS号:960203-27-4 功效:治疗重度抑郁症 原研单位:灵北(Lundbeck)和武田(Takeda) 1.2抗抑郁症药市场前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情感障碍,包含情绪低落、疲劳、睡眠不安、快感缺乏、自尊和自信降低、食欲不振、性欲低等多种症状。其最常见的类型是重度抑郁症(MDD),伴有心境恶劣和双相性精神障碍。 重度抑郁症(MDD)通常被称为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改变和其他症状为特征的精神障碍,会妨碍工作、睡眠、学习、饮食以及享受曾经快乐的活动。抑郁发作后,在一生中经常复发,尽管有些人可能经历一次发作。MDD的其他体征和症状包括对日常活动兴趣的丧失,体重或者食欲的显着变化,失眠或者过多的睡眠(嗜睡症),坐立不安/踱步(精神运动性激越),疲劳增加,内疚感或无价值感,思维缓慢或注意力缺损,自杀企图或自杀观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MDD患者都经历同样的症状。 尽管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约有3.5亿人),但由于就诊率较低,因此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仍不高。抑郁症多发的7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中,仅有半数重度抑郁症患者被确诊,接受药物治疗的更少,而其他国家,抑郁症患者被确诊率不到10%。此外,现有抑郁症治疗药物起效缓慢和耐受性差以及较大的副作用,也对抑郁症的治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现有药物存在的局限性为抗抑郁新药开发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制药企业目前正在努力改善该病的治疗方案。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着对病因认识不足、临床试验中高的安慰剂效应等问题。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27T13:58:34.3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1期作者:李忠玲 [导读]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精神分裂症常见并发症之一,具体是指在最近1年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度罗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A组给予度罗西汀治疗、B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C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各时期患者CDSS、HAMD、BPRS评分差异不明显,同样治疗后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另外,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B组为17.5%,两者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明显低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度罗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效果相当,但度罗西汀、文拉法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度罗西汀;文法拉辛;阿米替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84-02 前言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精神分裂症常见并发症之一,具体是指在最近1年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好转而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少言、兴趣下降、失眠、精力不足,及有罪恶感、自杀观念,如果不将抑郁治愈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的再次复发,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学习。为更好的治疗该疾病,本文对度罗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三种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2.1)。病程为7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5.3±2.1)年; B组,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2岁至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7±1.5)。病程为5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4.9±7.6)年; C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9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2.1)。病程为7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5.1±0.3)年; 患者之间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1.2.1 A组 A组给予度罗西汀治疗,具体方法:起始剂量每日40mg,分两次服用,每次20mg。之后以10mg/d的剂量递增,直至增到60mg/g,治疗期为8周; 1.2.2 B组 B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具体方法:起始剂量每日75g,一次服用。之后以每4天增加75mg的剂量递增,直至增到225mg/g,治疗期为8周; 1.2.3 C组 C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具体方法:起始剂量每日25mg,分两次服用,每次20mg,并注意需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之后以10mg/d的剂量递增,直至增到250mg/g,治疗期为8周。 1.3 观察指标 (1)以治疗前后各时期患者CD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PRS(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作为观察指标,评分越低恢复情况越佳。 (2)以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治愈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无效、好转、显效、痊愈。无效:患者HAMD评分减分率<25%;好转:减分率25~50%;显效:减分率50~75%;痊愈:减分率≥7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治疗人数×100%。 (3)以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χ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CDSS、HAMD、BPRS评分 治疗前后各时期,患者CDSS、HAMD、BPRS评分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1所示。 2.2 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经相应治疗后,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2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