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传播学考研之批判学派

北大传播学考研之批判学派

北大传播学考研之批判学派
北大传播学考研之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

一、批判学派概述

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洛文塔尔,哈贝马斯

三、文化研究学派: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莫利,费斯克,洪美恩,拉德韦,女性主义

四、政治经济学派:斯麦兹,席勒,莫斯可,乔姆斯基,加汉姆,默多克与戈尔丁,马特拉,哈洛伦

五、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阿尔都塞,葛兰西

一、批判学派概述

西方传播学的流派:传统上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但从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实际看,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符合实际。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可分为三种取向:结构-功能主义取向(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社会文化批判取向(欧洲传播研究的主流)、社会技术生态取向(多伦多学派及其继承者)。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

社会观:(多元社会,管理手段——阶级社会,控制工具)经验学派是肯定现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多元利益协调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媒体可以帮助改进社会问题,是社会管理的手段。批判学派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认为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并以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研究目的:实用主义,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批判学派立足现行体制外,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

研究焦点:传统学派关注如何传播(how),注重传播效果与受众的微观研究,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以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批判学派关注为谁传播、为何传播(who,why),注重控制分析,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传播的关系。

研究方法:传统学派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广泛联系,但并不一概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特别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两大学派的大辩论,双方在方法论上更有所接近

理论基础: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

两种人生哲学

两种现代思潮:科学-进步-发展的现实取向的科学主义&精神-价值-意义的永恒主题的人本主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两种学术判断:事实判断,即“是什么”——价值判断,即“为什么”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北京大学2002)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洲,以法兰克福学派和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哲学、符号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等层面入手,是不同于美国经验学派研究立场、坚持以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特点:①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②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③方法论上注重定性分析与思辨,但并不一般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主要流派有:①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②政治经济学派:代表有默多克、戈尔丁、斯麦兹、莫斯可等;③文化研究学派:代表有威廉斯、霍尔、莫利等;④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代表有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他们分别从文化工业、政治经济结构、

意识形态霸权入手,分析大众传播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指出大众媒介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维护其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与经验学派在社会观、研究目的、研究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941年拉扎斯菲尔德在《论传播中的管理研究和批判研究》中首次提出传播学经验与批判学派的对立。

批判学派总体评价:

长处:①是一种精神-价值-意义的人本主义思潮,追求价值理性。②历史的、总体的、联系的方法,致力于传播现象之宏观、深层背景的考察,透视内在本质与外在联系。

不足:过于注重宏观,过于轻视定量研究,忽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远离传播实践,其研究结果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批判学派基本特征:

1)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持批判态度,研究课题是大众传媒是如何表现和强化“消费文化”。

2)研究焦点是传媒以何种方式和手段剥夺了人们的权利和自由。

3)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来使人们被剥夺的基本价值得以恢复。

4)研究视角是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

1、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是一种哲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张解释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尊崇列宁、斯大林的苏联解释模式,其早期代表可追溯至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已成蔚然大观,主要代表阿尔都塞、葛兰西、伊格尔顿、阿多诺。他们主张回归青年、人道的马克思,但仍遵循经济因素决定论和社会阶级分析法等基本社会历史概念。尽管他们都高度赞扬马克思,但也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修正,形成各种学术流派。60年代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文化及意识形态等进行批判。传播与意识形态

1)马克思: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②意识形态的概念;③阶级斗争的观点。古典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方法认为,必须将各种文化作品与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中心论断:一个社会生活资料的生产将最终决定这个社会政治、社会和文化样式及其未来的发展。文化永远不可能是历史中的主导力量,但它可以促进历史变革或保持社会稳定。

2)阿尔都塞:①意识形态是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想象,人是意识形态的人。②意识形态通过“召唤”使人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③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是国家暴力机器,而教会、学校、政党媒体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③暴力机器的镇压和意识形态的诱导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

3)葛兰西: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再现,也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传媒等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4)伊格尔顿: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若不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反映并使人确信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把握这些阶级的经验中某些至关重要的主题并加以改造,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

5)法兰克福学派: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阿多诺。

批判学派兴起的背景:学术和社会背景

传统学派的缺陷: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维护现行体制。批判学派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欧洲:①欧洲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传统更强调哲学、社会学的思辨研究和质化分析,不同于美国的实用主义。②欧洲传播实践与美国的不同,欧洲大众传播业多是公营或国有,强调公共利益。美国则是商业性的私营传播体制占主流。

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的兴起是一个学科繁荣兴旺的标志。

社会背景:批判学派的兴起还与西方文明整体发展出现的危机有关。在实现了工业化并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出现了环境危机、精神危机、和平危机、能源危机、人权危机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反思。批判学派立足于欧洲的批判传统,把矛头对准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过度商业化和垄断化的传播体制,对其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西方信息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分析与揭露。

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批判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总体方法认为,总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商品化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目光审视传播,才能洞见其内在的历史关联,正像马克思强调的只有总体才具体的、现实的。

批判学派的发展历程:

1、孕育时期(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法兰克福学派

2、勃兴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

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两股学术势力(政治经济学派,社会文化学派)——蔓延欧洲大陆——20世纪80年代后,扩大至东欧、美国(希勒)、加拿大(司麦兹)、澳大利亚及拉美(马特拉)等第三世界。

批判学派的主要取向:

1、法兰克福学派: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的文化批判,剖析西方传播媒介“垄断化”。

2、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着力研究意识形态本身,研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3、政治经济学派:着重分析西方垄断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

4、“文化研究”学派: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在社会及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欧洲批判研究的三个取向:

1、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研究。

2、法国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研究。

3、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研究和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心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英国大众传播批判研究的两个中心:

1)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心,以G.默多克和P.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传播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媒介的控制问题,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派”。

2)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以S.霍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传播活动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

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洛文塔尔,哈贝马斯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23年成立)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存在哲学与弗洛伊德理论的结合。早期代表:霍克海默、阿多诺(二人合著《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弗洛姆(提出“社会过滤器”)、文艺批评家洛文塔尔、经济学家格罗斯曼等。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交往行为理论》)。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批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工具理性主宰和文化工业的批判,批判了西方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并分析了大众传播中的“异化”现象。其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研究范围涵盖哲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心理学等领域。

1)阿多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物化。张艺谋电影变迁:《秋菊打官司》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反抗,后来则脱离了批判立场,《十面埋伏》颂扬政府。《蜗居》禁播。

2)马尔库塞:文化工业抹杀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杀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人们禁锢成“单向度的人”。

3)本雅明:艺术的“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艺术的可复制性和贴近性,造成神秘感和韵味的消失。

4)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和“公共领域”两个概念,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共领域遭到政治领域和商品经济领域的双重侵蚀。(联想阿特休尔:真正独立的媒介是不存在的,任何媒介都是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

批判的三个方面:①批判实证主义;②批判马克思主义;③批判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来源:

1)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直接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匈牙利理论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德国理论家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所提出的“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了法兰克福学派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哲学的渊源关系。

2)存在主义哲学。马尔库塞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学生,继承了后者的存在主义历史观。法兰克福学派正是从存在主义的抽象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科学技术的。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方法。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表现为一种媚俗的和谐与圆满,一种鸦片式的自我麻醉的愉悦,因此它不是真正肯定了肉体的欲望,而是用廉价的幻觉压制了真正的现实追求和反抗的欲望。

4)韦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韦伯把现代社会的产生称为“现代化”进程。韦伯认为,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理性的功利计算的资本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宗教和权威衰退,科学和理性上升的“袪魅”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社会的宗教和权威统治,现代社会依据的统治原则是理性原则,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理性主宰的合理化过程,其突出表现就是理性上升的同时也是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官僚机构的出现和急速膨胀。其结果是过分追求行政效率,工具理性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人的情感和自由则被忽略了,社会发展的手段取代了社会发展的目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批判的继承了韦伯的理性观,对工具理性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蜕化为极权统治工具的现实进行了批评。

5)德国古典主义传统。霍克海默确立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研究的宏观价值取向,在思想渊源上应该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社会和战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对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分析提供了两个最典型的语境。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媒介观:

1、媒介是统治阶级操纵、利用和控制的工具,是“工具理性”的典型代表。

2、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导致了人的“异化”。各种媒介都在宣扬和推崇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特征:消费主宰一切。(分析好莱坞电影)

3、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声讨媒介文化,认为媒介在创造一个“文化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强权变得更加隐蔽也更有威力。媒介就是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的精神奴役和全面控制,文化由“双向度”变成了“单向度”,加强了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文化观(05年论述):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对传统“文化”定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包含着与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现象相互排斥的成分。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文化产品沦落为商品,出现了“文化工业化”现象。“文化工业”的特征是:1)文化沦落为商品。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都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进行,其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2)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将其包装于大众文化之下,大批量生产和批发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剂强有力的“精神麻醉剂”。

3)“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隐蔽的欺骗性。它提供大量的娱乐,以“快感”麻痹人们的神经,使人们丧失批判和思考能力。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归根到底是在维护传统的“精英文化”,否定新兴的“大众文化”,认为文化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利。

霍克海默:

1、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出版《工具理性》,与阿多诺合著《启蒙辩证法》)

2、文化的大众性的研究《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

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于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

1937年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区别是:①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②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所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1、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出版《工具理性》,与阿多诺合著《启蒙辩证法》。认为理性工具化使得启蒙精神的理性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理性正在自我毁灭

2、文化的大众性的研究/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研究《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

霍克海默有关大众文化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与洛文塔尔的通信以及《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等文章中。霍克海默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大众性不在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有任何关系,艺术取决于娱乐工业的意志。大众性由无限的适应性调整组成,把人们塑造成娱乐工业本身所喜欢的那类人。在专制主义社会中,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则被直接或间接从事宣传工作的管理者所控制。

阿多诺(T.W.Adorno)(北京大学2007)

1、文化工业理论

2、文化工业视角下的流行音乐

3、法西斯主义与大众文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4、对印刷文化的推崇和对电子媒介的批判

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流亡美国期间,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以失败而告终,并从批判视角写出《论音乐中的拜物教性质和听力的退化》、《论流行音乐》等。【拉扎斯菲尔德总结这次合作,写下《论经营管理学派和批判研究》。】代表作《启蒙辩证法》(1947,与M.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人格》(1950)、《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

1、文化工业理论。在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理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的文化工业,认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物化。这样的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又大批量批发到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麻醉剂。因此,貌似充分自由的娱乐遮蔽并代替了大众在完全工业线上机械生存的不自由。

2、文化工业视角下的流行音乐。他对流行音乐及艺术的批判集中体现在《论音乐中的拜物教性与听觉退化》、《论流行音乐》等文章中。阿多诺认为音乐是让一部分人欣赏、偶发、自然、非商业的,而现代商业社会中,音乐作为商品,其拜物教特征表现为明星崇拜、流行调式的公式化和同一化,认为现代流行音乐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标准化和虚假个性,听觉退化导致听众失去了主体选择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感知音乐的能力,流行音乐是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分析网络音乐)

3、对法西斯主义和大众文化的批判。继承了勒庞《乌合之众》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批判,利用弗洛伊德力比多的观念,认为群众将影射投入到自己的人格框架中,于是成人都有了相同的心理结构,个体退化成为群众,这是一个本我膨胀、超我缺失的过程

4、对印刷文化的推崇和对电子媒介的批判,与后来本雅明的观点形成一定的分歧。他认为电子媒介正是技术理性的代表,广告、电子媒介都是破坏自律艺术的表达的。他认为以阅读为基础的公众才是有理性的,才是具有思考的尊严和想象的自由的。

显示了他精英主义的立场。阿多诺为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价值坐标,即追求高尚、独立。

联系齐格蒙.鲍曼的知识分子理论:他认为在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语境变化中,知识分子已经从立法者的角色转换为阐释者。——论述音乐家协会抵制网络恶俗音乐。在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已经不是一个立法者的存在了,曾经孤傲的姿态已经不得人心,这时应更多的采取倾听、理解的立场,即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角色转换。

文化工业 Culture Industry: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出题概率70%-80%,很多现象都可用。

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他们主张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示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如流行歌曲、畅销书、娱乐性电影、肥皂剧等。该理论认为:①大众文化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具有商品性、标准性、批发性、伪个性化,既非大众自发创造也非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它遵循市场逻辑,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媚俗文化。

②文化工业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控制,隐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的精神麻醉剂,具有隐蔽的欺骗性,是异化劳动的延伸,让人顺从现状。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是商品社会中的一种政治经济霸权,政治上是意识形态的操作工具,文化上是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工具理性,关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但它是一种精英文化观,对大众文化过于悲观。

文化民主的结果是限制了全面民主的要求,起到了稳定现存社会秩序的作用。(超女:娱乐民主)大众文化使人丧失了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大众性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没有任何联系。

物化: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20世纪20年代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概念,其集中表现是商品拜物教,这种虚假意识犹如“社会水泥”,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层。

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思想,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正如弗洛姆指出,消费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如今却成为目的本身。如今,异化问题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异化的概念也变得宽泛,指人的本质的丧失、主体性的消亡。批判学者对发达工业社会普遍异化进行揭露与批判,唤醒被资本主义文明所扭曲压抑的主体意识,将人从非人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

不同文化的斗争,话语权的争夺:(北大老师讲过)

大众文化(武汉大学2004)媚俗文化客奇Kitsch 商业好莱坞生产的文化,超女是一种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以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载体,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的标准化、消费性的文化商品,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不同于阶层性明显的高级文化,也不同于自发性形成的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有以下特点: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标准化、娱乐性、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积极作用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广大民众。消极作用是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大众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大众社会的形成,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dominant ideology),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个性的泯灭,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霸权。

英国学者F.里维斯在《大众文明与精英文化》(1943)中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大众化生产造就了以电影、大众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带有贬义色彩。

文化工业:阿多诺把大众文化的生产称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都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文化产品的特性:商品性、标准性、批发性。文化产品的本质是:政治经济霸权,精神麻醉剂。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其它商品没有的特质:隐蔽的欺骗性。大众文化是物化的意识形态的产物。

通俗文化/ 民间文化: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民间性质和通俗性,但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与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紧密联系;通俗文化/ 民间文化植根生活传统,与精英文化相对,是早就已经存在的文化形式,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们的产生是自发的,主要以口头

语言为载体,以及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制约,文化交流相对狭小。而当代大众文化则是借助在表面上抹平了一切地域和民族差异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主要以直观的电子画面和声音为载体,按照市场机制有意识地运作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生产和消费以大工业和现代科技为基础而具有生产的批量性和可重复性。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subculture)则是社会上属于某一区域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因阶层、民族、宗教、职业差别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主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亚文化具有变动性,主文化是在逐渐吸收亚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亚文化直接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认同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

网络时代:全球化——文化的趋同化和同质化,社区——亚文化。

草根文化:草根(grass roots)一说,开始于19世纪美国,当时美国淘金热,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有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了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草根文化就是平民文化。“无权”还是草根的一大特征。它有两个特点:顽强和广泛。

精英文化:利维斯主义,利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它是知识分子及精英们创造和传播的高雅文化。具有学院化、体制化、传统贵族化气质,需教育培训。

先锋文化对高雅文化的一种反叛,也是对大众文化的反叛,反抗所有现存的文化,反体制化,追求突破,个性化,但是弱小前景。可能被精英文化吸纳如梵高画进入博物馆,也可能被边缘化直至消失。贾樟柯的电影有先锋文化的痕迹,反映真实的生活。

文化是个斗争场。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ity)(南开大学2006):

1、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韦伯、贝尔)

2、单面社会与单面人

3、将批判理论政治化,成为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工具

4、美学贡献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新左派之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学生运动中新左派的精神领袖。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研究》(1964)一书中提出“单向度”理论。马尔库塞认为,由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人变成只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只有承认和接受现实、享受物质的一面,却没有否定和批判性的一面,丧失精神追求。大众传媒在利益集团的控制下提供虚假的需要,引导人们消费物质产品,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得到一种虚假满足。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的精神资源。大众传媒及其造就的文化工业在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异化

1、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在理性与革命中对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

2、单面社会和单面人:首先提出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认为大众媒介生产的娱乐产品扮演的是操纵的角色,宣扬的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方式,制造一种虚假的需要。

3、《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关注爱欲的解放、本能领域的解放以及语言领域的革命。

语言领域的革命:认为原先的话语经过商业、政治和商业的洗脑后,大众已经失语了,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大众文化生产的语言作为标志自己身份的象征。(联系网络语言的流行、广告语

言的流行——人的理性的缺乏和艺术创造深度的丧失)

4、将批判理论政治化,成为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工具。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中最杰出的实践家。60年代学生运动和文化反抗的领导人,其《单面人》《论解放》都是学生运动的思想武器。

5、美学贡献。《审美之维》,把美学作为最后的思想皈依。晚年的《审美之维》标志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思想家的共同倾向,最后选择了乌托邦的主题来体现自己的救赎情怀。

洛文塔尔:

1、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

洛文塔尔认为,文化工业通过生产一种以“标准化、老套、保守主义、虚伪、受操纵的消费品”为标志的文化,致使劳动阶级非政治化。文化工业不鼓励大众超出现存的范围去思考。资本主义通过为某些需要提供一定的满足,从而防止更根本的欲望的形成。文化工业因而阻碍了政治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

2、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大众文化的生产过程。(联系拉斯韦尔)

通过对一个杂志从20年代到40年代对封面人物的分析,最先阐述了生产偶像和消费偶像的概念。

3、在通俗文学视野中关照大众文化。启发了文化研究学者费斯克的“快感理论”。

本雅明: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罕见的天才”,研究涉及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神学、史学等领域。本雅明的传播理论体现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讲故事的人》等论文中。

1、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

2、《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指出,现代机械复制技术导致艺术作品的“灵韵”丧失。因此,机械复制艺术的发展代表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进程,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日益超过其崇拜价值。本雅明对此持有一定的积极态度,认为机械复制艺术具有一定的解放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艺术,代之以更为民主的“流行文化”,开启了从“氛围文化”到“民主文化”发展的进程。在“民主文化”中,意义不再被看作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被质疑的,意义产生于消费,而非生产方式。本雅明的这些观点,对后来的文化理论和通俗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对技术革命的辩证思想

对技术革命的思想受到了技术决定论的影响。

阿多诺认为自律艺术是高尚的,传统艺术是崇高的、不可复制和传播的,机械时代破坏了其价值。而本雅明持一种更历史化的视角,认为机械复制不仅是艺术形式的革新,更能拓展受众的数量和层次,为受众提供了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

4、身体政治学

身体和形象在政治中渗透,成为了革命的张力。(联系巴赫金:身体狂欢理论,广场狂欢)

5、与阿多诺之争:阿多诺将意义生产定位在生产上,本雅明认为意义是在消费时发生的。

弗洛姆:人的主体性

“社会过滤器”:

弗洛姆让为,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他把社会过滤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对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评价:

意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进行了无情的激烈批判,主张用否定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以图恢复启蒙理性的现代性理想价值。最早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关注媒介文化并提出了批判,事实证明,媒介确实是为专制服务的工具。媒介帝国主义正威胁着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美国文化向全人类多样化的文化领域入侵,发展中国家在“单向度”的文化传播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媒介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持其统治霸权的强有力武器,媒介技术越来越成为话语权垄断在谁手中的决定性因素。

局限性:但除本雅明之外,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带有强烈的精英倾向,其理性观也没有摆脱笛卡尔以来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意识哲学思维的樊篱,因而难免会陷入孤立绝望的悲观主义境地,无法为启蒙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合法性重建找到切实可行的出路。尤其是早期批判理论对现代大众文化的批判,全盘否定了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具有明显的极端、片面性。

于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

1、交往理性/ 交往行动理论

2、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3、对其公共领域理论的质疑

4、普通语用学(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

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他改良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的激进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态度,把辩证法理论和实证主义哲学、分析哲学、阐释学、语言学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动理论为核心。哈贝马斯批判的继承了阿多诺等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主张用交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从而重建理性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基础性地位。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建立在理性论、公共领域论、语用论三种学理基础之上的。

在其代表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2)、《交往行为理论》(1981)中,他提出了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他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哈贝马斯的传播学理论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关注政治公共领域中的交往活动,代表作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二是研究交往行动理论,代表作为《交往与社会进化》、《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传播学理论研究的特色:1) 有破有立,从剖析公共领域的消解——“破”,到通过交往行动重建公共领域——“立”。2)其思想理论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3)对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尤为关注。4)从政治的角度研究交往。5)关注西方民主宪政的实现问题。6) 致力于批判学派传播模式的构建。

1、交往理性/ 交往行动理论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理论渊源是60年代的公共领域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之所以陷入悲观的死胡同,关键在于传统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意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理性观,只表明理性在工具行为中的绝对化已经成为野蛮的工具理性,却没有揭示出理性的解放潜能。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抛弃主体意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理性观,不以自我反思的主体意识作为出发点,而应以一个说话者和至少一个听者构成的互为主体关系为基础的言语行为和交往行为为出发点。这种理性的转移,不再把理性理解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的能力,而是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即用交往理性取代了工具理性。

哈贝马斯从普通语用学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在丧失了公共领域之后维持生存的唯一出路是重建交往理性。理想的社会是“交往合理化”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承认和重视社会中存在的共同规范标准,从而使交往能力具有合理的基础,与工具性行为相区别;通过对话,实现人和人之间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语言,对话必须以语言为中介。

哈贝马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权力会导致传播的扭曲,而在一个自由社会中传播必须是开放的,它对“解放”至关重要。理想的状况是公共与私人利益应该平衡,而且公共利益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提供一种自由表达思想和争论的气氛,传播能成为有效地参与决策的必要条件。

哈贝马斯的语用论:哈贝马斯放弃了笛卡尔以来主客对立的意识哲学,借助语用学范式,用交往理论取代了认识论哲学。语用学摆脱了意识哲学的束缚,认为主体是通过语言媒介和其他主体的互动形成的,而不是在和客体的对峙中形成的。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评价: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和交往行动理论,对我们理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的角色与定位、把握传播互动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但哈贝马斯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乌托邦

和改良主义色彩,具有一定的时代和理论的局限性。也有学者指出,他的传播观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

2、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中的结构转型》(1962)一书中提出,该书以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了自由主义模式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发展、瓦解的历史及其社会结构、政治功能、观念与意识形态。

公共领域指介乎国家与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平等理性的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自由辩论形成公众舆论,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核心因素。它形成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媒介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机构,而公共领域的品质则有赖于媒介的品质而定。特定的媒介机构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和全球化,都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危害。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务活动相关的对象时,称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相对于文学的公共领域。

该词并非哈所创,汉拉?阿伦特、杜威等也曾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过。

缺点:①哈贝马斯过分注重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平民公共领域的关注,其理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值得商讨。②女性主义,公共领域中探讨公共事务的主要是男人。

哈氏的公共领域概念是以如下要素为基础的:

1、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各种社会经验。(公开性)

2、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做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想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

3、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

哈贝马斯认为,最早的公共领域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广场集会。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则诞生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内部,它们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的一种理性、批评性的公共辩论,主要场所是各种沙龙、咖啡馆、剧场等。哈贝马斯认为,这种公共领域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纵的相对独立性,是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在此领域,公民可以自由表达和沟通意见,也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从18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开始承担政治功能。公共领域是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是发挥公共领域作用的重要一环。

A.代表型公共领域:权力象征物对权力的代表与宫廷礼仪(前技术的奇观文化)

B.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私有财产--私人领域--书写与阅读--印刷资本主义--言论媒介与言论公共化--文学公共领域--政治公共领域)

C.大众社会时代的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相互渗透(福利社会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公司权力侵占公共资源)--传媒的商业化--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奇观文化的复兴--操纵性的传媒力量--批判的公众变成消费的公众。

然而,19世纪后期(以1873年经济大萧条为标志),现代大众传媒的普及所导致的公共领域在近代的最后一次转型,却造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再封建化”(refeudalization):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媒的渗透使得公共领域承担起广告和政治灌输的职能。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逐渐趋向融合,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导致传媒的民主功能的下降。现代大众媒体日益为意识形态所操纵,为资产阶级利益所控制,政治利益理性取代了大众话语,公共领域开始走向衰落,渐渐丧失了其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批判的功能。同时,传媒的不断商业化使得公共领域被广告所“劫持”。民主受到政府和市场即政治和商业的双重挤压。这一切都使得公共领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的处境。对此,哈贝马斯本人对公共领域在当代的重建问题持有某种程度上的悲观立场。

公共领域的消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拜文化工业所赐。文化消费取代文学批判,使文学公共领域不复存在。而文学公共领域正是政治公共领域的雏形。

现代公共领域运行机制的共同特点:①具有批判的公共性;②秉承“自治”的精神;③公共性和开放性;④多元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

新闻媒体在建构社会公共领域的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新闻媒体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①新闻媒体构建公共领域对话的平台。新闻媒体本身作为舆论公器,是社会成员发表观点、对社会事务加以评论的主要途径。它可以重新构建社会空间,是塑造公共领域的一个主要手段。网络媒体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各种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都可以成为公众讨论、对话的平台。

②新闻媒体能够形成、提升强化民意、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如在“罗彩霞事件”“厦门PX事件”等案例中,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在组织公众舆论、提升强化民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厦门“PX”事件中,媒体还促成了政府官员和网上评论文章的作者的直接对话。

③通过新闻媒体构建的公共舆论空间能够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方面。这种有组织的舆论可以对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力机关施加督察作用。

网络在技术上为公共领域的勃兴提供了支持。由于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开放讨论平台以及内部强大的搜索、超链接手段,上述组织及团体都可见于网络空间中。许多组织将讨论空间转移到网上,另一种情况则是,公众在网上根据不同的旨趣、专业或关注对象而利用讨论的形式结成新的"群体",而新成员要想加入不受任何限制或身份检查,且出入自由。

以网络论坛为例,简述你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解。(清华大学2004)

1)公共领域的内涵

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核心因素。

2)网络论坛的特点

①网络论坛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反馈即时性,赋予公众话语权,受众主动性提高,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话语霸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平台和表达空间。

②网络论坛还促成了虚拟共同体的建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份形成虚拟社区。网络论坛的以上特点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3)网络论坛和公共领域

互联网时代,网络论坛中人们以匿名的方式平等交流,探讨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自由结成小组和发表意见,是一种理想的公共领域。当讨论的问题事关文学时,便是文学的公共领域,事关政治时,便是政治的公共领域。

①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各种社会经验。网络论坛是一个开放性领域,一种近似公共舆论的东西在其中形成,但是经济、技术等条件也制约着人们对网络的使用。

②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做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想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网络论坛中意见和观点的交锋已屡见不鲜,但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本身的匿名性,网络发言通常不够理性。但整体而言,网络论坛提供平等的发言机会和了解他人意见的平台,公共舆论在此形成。

③系统的和批判的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共领域的首要任务。网络论坛中不乏政治事务和公共政策的讨论,观点纷呈,而且政府问计于网民的现象,实际上展现了网络论坛作为公共领域对国家政策的影响。

4)公共领域在我国

中国现代化两难症结真正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和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于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的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因此,在现代化基本问题的认定上,必须以“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观”替代“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权威本位观”。而为了缓和长期以来因为“大政府,小社会”的治理模式和个人服从集体的价值观给社会在凝聚力和议和力方面造成

的压力,我们必须寻求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公共领域,在此领域内,一方面单质的原子的个人集结起来追求共同的利益诉求,一方面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公共事务的参与。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语境下,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最能体现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网络论坛成为公共领域的一个范本并成为广泛实践公共领域空间的契机:

①一个合理而健康的国家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公私分明、自由和责任界限清晰的社会;

②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使传媒与国家、社会和公共形成良性互动,维系民主与法治;

③传媒应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成为受众的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防止在不良政治和经济势力的侵蚀下退化;

④传媒所传递的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的和批判的声音,而不是非理性的和被操纵的意志。

问题: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三、文化研究学派: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莫利,费斯克,洪美恩,拉德韦,女性主义

文化研究学派(cultural studies):

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也称“伯明翰学派”,将传播活动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专注于社会关系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代表有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莫利等。该学派继承了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批判政治经济学派是简单的经济决定论、简化主义,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异化进行批判,唤醒被资本主义文明所扭曲压抑的主体意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并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文化研究吸收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结构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等不同的方法和理论。

主要观点:大众传播生产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

文化研究学派分析的关键问题是阶级、性别、种族。

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和民族志,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

70年代由于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理论深度进一步发展,同时引入阿尔都塞和葛兰西的理论,从早期性别、种族研究扩展到女性的、后殖民文化领域。

80年代文化研究扩大至引入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代表有约翰.费斯克、托尼.本内特、约翰.哈特利等。美国文化研究与伯明翰学派不同,更加关注文化美学和文本分析,受实证主义的影响,也重视社会学的理论。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的左派传统与英国相近,偏重传媒政策,强调本地文化,关心边缘群体。许多学者都来自英国,如费斯克、哈德里。

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1)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中提出受众的三种态度: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参与信息的生产。

2)大卫·莫利:《举国关注》研究发现,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3)洪美恩:《解读<达拉斯>》: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

4)约翰·费斯克:提出大众媒介的双重消费过程,指出观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工业的产品,而是具有不容忽视的“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和流通着各种意义——这种由大众主动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就是大众文化。受众在第二重消费过程中对“多义的”文本生产出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基本观点:

霍尔等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signification)的独特功能,并通过

这种功能从事社会“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大众传媒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结构化等活动,每日每时的都在为社会事物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但“赋予意义”活动并不是客观中立的,其背后有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媒介的一种突出倾向,就是把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作为似乎得到广泛社会“合意”的普遍利益加以提示。

简单的说,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3)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meaning system)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的。

4)尽管如此,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支配性解读(preferred reading),妥协式解读(negotiated reading),反对抗式解读(oppositional reading)。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过程,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霍尔的传播理论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恢复了受众在传播中的本原位置——传者和受众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此之前,美国的传播研究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受众被视为大众文化被动的消费者,霍尔彻底的打破了这一格局,赋予文化生产与接收以新的分析语汇和理论。

对文化研究的批评: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派的批评

①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狭隘的中心主义,过于强调身份政治,过于政治化、过于左派。

②过于主观,缺乏科学的证明。

③关注个体和团体的消费角色,而忽略了宏观探索。

文化研究的两种范式: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将文化研究进行了梳理,得出了主要的两种范式:文化主义范式和结构主义范式。

①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主义重视人的经验,肯定了大众文化对于创造社会意义和身份认同的积极作用。霍尔认为文化主义范式过于强调文本分析和对个体经验的研究,高估了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赋予了“经验”在文化研究中的权威性地位。

②结构主义更多的是强调语言和意识形态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构成,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霍尔肯定了结构主义在这些方面的强调:决定性条件,“抽象”与“整体”的概念,“经验”去中心化。但霍尔也指出,正是由于结构主义太强点所谓“结构整体”和这种整体的决定作用,牺牲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牺牲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霍尔主张将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有利因素结构起来,以更好的进行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有两次转向:

①威廉斯拒绝把上层建筑看作是经济基础的简单反应,转向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现了英国的文化研究转向霸权理论。

②霍尔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联系起来。实现了第二次转向。从文化转向意识形态。

(威廉斯引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强调上层建筑的作用,而文化就是一种上层建筑,相当于把“文化”引入文化研究,实现第一次转向;霍尔认为霸权是统治阶级制造出来的赞同,包含了意识形态,于是实现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另一次转向,即从文化转向意识形态。)

文化研究理论渊源:

①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②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③建立在对以往思潮的批判反思基础上:阿诺德的精英文化传统,利维斯主义。

利维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文化批判思想,三部著作,被视为一种文化的改良主义,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统治英国文学批评的思潮。主张有机审美论,认为应当将少数人的文化与大众文明区分,使审美趣味得到客观认同,认为只有精英或者少数人能够接触或感知的文学是有价值的文学,而大众的文化是没有价值的。左派利维斯主义采用的是文本细致分析的方法,后为文化研究后来所继承。

阿诺德的精英文化传统:早于利维斯。无政府状态——指代工人阶级文化,认为文化的功能是培育精英文化,缺乏制式的无政府是文化推广的对立面,应该被压制。

二者都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认为应该对大众进行压制,文化研究对此进行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积极的、有能量的,而不是应该被压制的角色。

1、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症候式解读,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意识形态理论

3、症候式解读

4、霍尔的批判继承

阿尔都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一位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中对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带有精神分析色彩的“症候式解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结构主义的阐释。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1)中提出了成熟、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总论:

结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关于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观点,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强制性国家机器共同构成了国家的上层建筑。国家存在并维持的关键在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不能赤裸裸的暴露出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否则就表明国家处于危机之中。媒介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一,促使人们以可以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思考和行动,使话语的统治权力合法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具有二律背反的功能:一方面,它以“不偏不党”或社会纠纷“仲裁者”、普遍利益“代表者”的面目出现,提高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它通过消除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以保证其对政治权力的支配,与此同时则通过阻碍被统治阶级的觉醒和组织化过程而把他们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

1、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他从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的理论出发,把马克思的著作分为前期的意识形态理论阶段和后期的科学主义阶段,开创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他认为马克思青年时代把政治利益加到理论中间,所以是不科学的;后期著作《资本论》讲到了资本主义的结构,因而是科学的。他认为应当采用弗洛伊德的方法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出隐藏的潜意识结构,发现不同的文本。

2、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认为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对立物,是阶级社会中的谬误、虚幻的工具手段,是必须被消解的对象。

他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现实生存环境之间的假想关系的“再现”,是神话、观念或概念的体系。意识形态具有物质性,是通过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实践和生产活动再生产出来的一种物质实践——各种仪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以实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教育、宗教、家庭、政治、传媒、文化工业等。意识形态以仪式的方式控制实践,它的实践和社会功能压倒了理论职能,为个体创造出一个赖以生存的“自明的”现实世界,因而不同于科学。他赞成科学,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理性的批判,并主张对意识形态进行严厉的批判。

2、后期引入结构分析,融会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的元素,提出了成

熟、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1)

他认为,社会结构的生产和维持必须结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功能来回答。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简称ISAs)和强制性国家机器(repressive state apparatuses,简称RSAs)共同构成了国家的上层建筑。RSAs包括军队、警察、法律等系统,ISAs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传播(大众媒体)和文化等系统。国家存在并维持的关键点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大规模地、主导地位地运作着,其次也通过强制力运作,但这是非常微弱和隐蔽的,甚至是象征性的。国家不能赤裸裸的暴露出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否则就表明国家处在了危机之中。

3、症候式解读:

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认为任何文本都有双层结构:表面文字的结构和深层的意识形态的结构。

症候式解读就是要解读文本深层的结构,即意识形态的神话,找到权力的关系。

盖然性:只给自己提出能够回答的问题,而对那些可能超出其界限范围的问题保持缄默。意识形态具有盖然性。一个文本的盖然性通过它所排斥的内容和所包含的内容与其存在的历史时期紧密联系在一起。盖然性是由在隐的内容和在现的内容共同构成的。阿尔都塞的批评实践任务就是对盖然性进行解构——症候式阅读。

4、霍尔的批判继承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指出,意识形态总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表现出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个体在这架机器中提供了一个位置,唤询个体并赋予他一个名称,然后提供给个人一种抚慰性的幻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斯图亚特霍尔赞同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叙述,认为大众媒介、教育主要通过意识形态产生作用,媒介构建了"自然幻觉",让人以为它在反映现实。

霍尔批判性的吸收了阿尔都塞的主体构建理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具有将具体的个人构成主体的功能,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对具体个人能否作为具体的主体提出赞成或质询。同时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无意识理论。他认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是隐蔽的,被内化了的,意识形态是无意识的。意识形态从外部构筑我们的"本质"自我,我们依赖于教育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来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不是由我们自己产生的,而是由文化赋予的。因而我们是文化的"主体",但却不是它的创造者。

霍尔认为阿尔都塞的这一理论太武断了,他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个体被意识形态强行的构建为主体,具有浓厚的决定论的色彩。他认为阿尔都塞忽视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两者的辨证关系。霍尔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实践意识形态和推论意识形态.实践意识形态是主体在参与有意义的组织活动时所获取的理所应当的认识,推论意识形态是主体对具体行为进行解释

的能力。推论意识反映了主体的能动性,它包括了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关系的更为广泛的了解,它承认意义体系并非是"自然形成"的,主体对现实存在具有推论式的洞察力,主体不同程度地拥有实践意识和推论意识。

同时霍尔也批判了阿尔都塞的功能主义,认为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市民社会的形式内容,就必然不可能对统治的意义结构进行批判,也无法解释社会抗争和多元意见的社会现象。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对传媒研究的影响:

①结构主义与精神分析的融合开创了大众传媒文本分析的先河。文本作为大众传媒的具体意识形态的承载体,其内在结构正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映。

②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为传媒批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继承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

③阿尔都塞的理论冲击了传统的传媒理论,为文化研究等现代和后现代传媒批判理论打下了基础。(斗争与权力、权力与符号结构、主体的能动性与臣服性、媒体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意识形态与潜意识等)

“唤询”理论是霸权理论的一个方面,唤询意在使受众在意识形态渗透的文本中,受众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角色错位。

2、葛兰西/ 文化霸权/ 霸权/ 意识形态霸权论(hegemony)

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1926年被法西斯当局逮捕入狱。他在《狱中札记》中最早提出“霸权”一词,来说明统治阶级维持其社会控制的方式。他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作是作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行使非强制的“霸权”职能制造“合意”而维持统治,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它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而无需动用强制性的武力手段。它不是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是使其自愿服从、积极参与、自觉同化到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中去。葛兰西认为,霸权的产生、再生产和实施是市民社会的产物,这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媒体、教会等。霸权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揭露“虚假的合意”,唤起公众的觉醒,推动社会变革。

文化霸权(hegemony)——意识形态——霍尔——霸权是制造出来的赞同。

也称“文化领导权”。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详细阐述并用于文化研究。

霸权主要描述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支配关系,这种支配关系不仅依赖暴力强制维持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而且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通过教育、教化,使被统治阶级在心理、意识、观念上都顺从现状,满足于现状,形成广泛的“社会合意”,以保持他们在国家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权力,这种领导权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及统一的意识形态上。(即通过意识形态的合意而非暴力强制维持统治。)媒介信息是虚伪合意的制造者,通过有意识的灌输活动,在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文化是围绕意义的控制权的一块不断冲突、斗争及有限度的让步、妥协的领地,是一系列不断变化的话语和实践,盘根错节地纠结着各种社会权力。统治集团重建霸权的努力,都被表现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是通过市民社会涵盖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种种机制,来为霸权的生产、再生产和转化服务的。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的文化扭曲,也不是他们文化的自身肯定,或者说他们自己的自我创造;相反,它是一块角力场,体现的是那些互为冲突的压力和倾向形构而成的关系。

媒介霸权:

大众传媒是葛兰西所定义的“市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交锋、冲突的场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普遍赞同的舆论”是由媒介或部分由媒介生产出来的,这种生产过程是异常复杂的。媒介不会围着权力的指挥棒转,也不会有意识地使自己对世界的描述符合统治集团的规定,而是在普遍的范围之内或“大家都赞同”的一致舆论的框架内生存下来,使自己适应于这种一致的舆论。同时,媒介也受统治集团的控制并帮助它控制社会其他人,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媒介霸权”。

有机知识分子

葛兰西认为霸权主要是知识分子所作所为的结果。就此而言,大众传媒文化的生产者、传输者以及阐释者都是在市民社会的机制内部,参与霸权创建和霸权斗争的知识分子。而机制本身的运转,也取决于知识分子出演的角色。有些知识分子直接生产霸权观念,有些可能是对之进行阐发加工,还有一些则是将上方权威下派的使命付诸实行。

意义:

1)霸权理论充分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为文化研究研究文化与阶级、文化与性别以及文化与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转向和整合性框架,避免了以往的文化研究陷入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结构主义影响下的文化研究,把大众文化看成是意识形态的外衣,是统治大众的绝对外在力量;而文化主义则认为大众文化很好的表达了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观念,具有解放的力量。霸权理论既不把大众文化看做是麻醉剂,是腐蚀愚弄大众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也不是对大众文化一味地欢呼(文化民粹主义的观点),而是把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阐释和消费看作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进行霸权争夺的文化斗争场,看成是两者之间进行利益博弈和谈判的场所。这样,文化霸权论用一种动态的权力斗争的观点取代了原先静止的单向的文化观。

2)它为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大众文化的生成与媒介机制的运作提供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角度。影响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观点。后来的文化帝国主义、福柯等的后现代理论都围绕它展开。

3)提出霸权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对媒体的控制,剥夺了大多数人的知晓权,切入点是话语权。其所指不仅指话语,还包括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资源的控制和文化输出。

霍尔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联系起来,认为霸权就是制造出来的赞同。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结构关系,它能使传媒保持某种独立,又能遵守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规则。传媒必须在普遍的范围内或者“大家都赞同”的一致舆论的框架中生存下来。它使自己适应于这样一种一致的舆论,同时又试图形成这样一种舆论,传媒成了生产"普遍赞同"的一个组成部分。

霍尔在《监控危机》中用葛莱西的霸权理论着重分析道德恐慌这一社会问题.

3、伯明翰学派

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将传播活动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其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

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代表人物:

①霍加特——文化的用途

②威廉斯——文化理论概述

③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④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编码解码理论

信息编码:符码分为能指、所指,赋予意义,渗入意识形态。

流通环节

使用环节

再生产环节(解码、解构):受众解读模式:支配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抗式解读。由解码者与编码者的符码之间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特点:

①强烈的跨学科特点,打破学科限制。

②强调广义的而非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研究主张文化史“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抵制英国学界主流的文化精英主义,将电视、广播、流行音乐、报刊等大众文化纳入文化研究的领域。

③文化研究批判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所持有的精英主义倾向,拒绝文化的高雅和低俗进的机械的二分法,企图建立一个包含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肯定了大众文化的价值。

④文化研究既是经验的又是实践的,不仅研究文化产品本身,同样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研究人们是如何创造、解读和体验文化的。

⑤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带有很强的政治气息,尤其注重文化在社会阶级关系再生产中的作用,强调文化和权力斗争的关系。

伯明翰学派开创了文化研究的传统之后,20世纪70年代,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女性主义的文化研究和对移民的“后殖民文化”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发展,文化研究对性别和种族的关注逐渐超过了对阶级的关注。8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传播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其他国家。

历史:兴起1964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发展70年代

勃兴80年代

霍加特:《文化的用途》

1、使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工人阶级文化

2、工人阶级文化的特性

伯明翰学派文化主义传统的早期代表之一。在其著作《文化的用途》(1957年)中,霍加特使用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对英国的工人阶级文化进行了研究。

《文化的用途》一书的前一部分对作者青少年时代,即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进行了描述,后一部分研究了50年代原有的工人阶级文化如何面临种种大众娱乐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威胁。霍加特摒弃了传统的那种认为工人阶级是统治阶级操纵的大众文化下的被动而无助的牺牲品的观点,认为20世纪 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是一种侧重于家庭和邻里关系,重视口语传统的清教徒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属于工人阶级自身,而不属于那些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人。霍加特指出,工人阶级文化是一种具有韧性的文化,不但能够抵制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媚俗倾向,而且能够改变大众文化,使之为自己的需要服务。相比较而言,霍加特发现,5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由于美国文化的入侵而变得萎靡不振,他认为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它不仅导致了趣味的低俗化,而且不断刺激低俗欲望,从而彻底瓦解了原有的工人阶级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

1、《文化与社会》

2、《漫长的革命》

3、文化唯物主义

4、对电视的分析(3种技术理论视角)

伯明翰学派的灵魂人物,对当代文化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把大众传播当做一种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来看待。威廉斯在他最重要的作品《文化与社会》(1961年)中,指出了文化的双重含义:一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二是作为评判标准的文化,即人类最优秀的思想和艺术经典。显然,是前一种定义使媒介文化研究成为可能。

威廉斯的第二部著作是《漫长的革命》(1965年)。漫长的革命是指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三领域的彼此联系的变化进程。这一进程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和人类的交流本性之间的矛盾,劳资关系的再生产阻碍了民众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机会。在威廉斯看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文化的主要力量已经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容纳。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是竭力提倡一种肤浅的虚假的通俗文化。通俗文化要么把严肃艺术边缘化,要么就使之成为仅仅属于上层阶级的精英文化。在《传播》(1965年)一书里,威廉斯继续发挥他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的思想。威廉斯提出要对社会的传播体制进行改革,为言论的自由、开放、真实创造条件。为此,他简要概括了四种传播体制:1)专制式体制简单的传达统治集团的各种指令;2)家长式体制意在保护和引导,而不是为了维护统治;3)商业式体制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自由,但混淆了对民主的需求和对商品的需求,并排斥了不能快速销售的文化商品;4)威廉斯理想中的民主模式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摆脱商业式体制和家长式体制,只有从政府和市场中分离出来的大众传播媒介才能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威廉斯的后期作品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改写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威廉斯拒绝把上层建筑看作是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从而转向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一书中,威廉斯把霸权定义为统治阶级制造“共识”的连续文化过程,是三种文化过程的结合体:传统、体制(教育和大众传播等)、各种对抗形态。其中,各种对抗形态虽然表现为具有对抗性,但却再次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威廉斯将他的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电视的分析。他认为,电视之所以占据了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因为私人资本的利益支配了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成为消遣的途径,而不是批判的论坛。因此,在威廉斯看来,离开了决定电视发展的社会物质关系而单独研究传播“效果”的“科学探索”掩盖了真实的社会关系,是注定要失败的。

威廉斯否定两种理论:

1、否定技术决定论:即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技术能够带来种种可能性。

2、否定症候式技术论:认为技术本身源于社会变革,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威廉斯认为这两者观点都是片面的,认为只有机构的意向才能促进技术的出现、使用以及发展,技术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社会主导阶层为了其政治经济权力而支持和发展的产物。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史蒂文森在《理解媒介文化》一书中对威廉斯的观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批评:1)威廉斯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2)威廉斯高度了霸权的凝聚力,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离散性;3)威廉斯没有注意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现实主义”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语境,过于理想化。一方面,威廉斯更多的把言论自由看作权利而不是义务,错误的以为只要强调撰稿人的权利就可以实现民主的媒介。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进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国的全球文化,没有看到两者都必须在跨国资本主义的体系下运作;4)威廉斯的文化理论过分关心艺术,以文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方式并不等同于学者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爱德华.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阶级

2、动态的工人文化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该书是表达了汤普森关于阶级和阶级“形成”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汤普森考察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历史。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认为,阶级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东西。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阶级的“存在”和阶级的“觉悟”是同一的,存在不可能没有“觉悟”,觉悟本身就是“存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简言之,不可能只有阶级而没有觉悟,阶级不可能陷于觉悟而存在。工人阶级的“经历”被看做工人阶级“形成”的关键。阶级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变动不居的,而非一成不变,这显示了汤普森与结构主义方法的分歧。这样,汤普森把“阶级”的概念与阶级觉悟及其意识形态表现方式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色彩。

斯图亚特.霍尔的受众理论:

1、大众文化是竞技场:提倡多元化公共论坛

2、霍尔模式:《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编码解码理论,(3种解码方式)

霍尔:文化研究学派代表,70年代主持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代表作:《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1980)、《文化研究:两种范式》(1982)和《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1989)。

霍尔的主要成就:

①其编码/解码模式开创了将受众作为积极角色研究的先河,影响到后来大卫.莫利、洪美恩的受众研究。

②在他洞察了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主义范式和结构主义范式后,综合两者长处,开启了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霸权"的研究。

对传播学研究贡献:

1、早期提倡多元化公共论坛,认为媒介应该成为传播者和接收者围绕社会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谈判和斗争的场所(类似芝加哥学派提倡的“多元共同体”概念),其中不同力量相互较量,形成关于社会存在的流行观念,精英不能对这个论坛保持完全的支配权。在这种意义上,大众文化成了一个大众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谈判的领域,而大众成了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主体。

2、编码/解码理论

编码解码:传播者将特定内容以一定的符码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叫做编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符码进行阐释和理解以从中得到意义的过程叫做解码。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采集、加工、筛选和制作活动是一种最普遍的编码活动,它主要是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文化和利益服务的。而赋予意义的功能决定了传媒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释码活动则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因为受众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其译码活动必然受其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受众对大众传媒信息的译码活动主要有三种形态:同向性解读,妥协性解读,对抗性解读。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各种亚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电视话语的制码与解码》一文中,霍尔对电视节目的制码和解码过程进行了分析。他把传播过程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工作者对节目原材料的加工,是“编码”阶段。霍尔认为,信息编码环节完成以后,信息就进入流通环节,“意

义”被注入节目以后,占主导地位的就是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节目成为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编码者对其失去了控制权。在“解码”阶段,受众会按照不同方式将自己同主导意识形态的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生产和接受之间必然缺乏一致性,对同样信息可能产生多样化解读。

受众与传播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解读方式的多样性。霍尔提出三种解码模式,即“霍尔模式”:①主导-霸权式解码(dominant-hegemonic decoding),即受众按传播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信息;

②协商式解码(negotiated decoding) ,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受众和支配意识形态处于一种矛盾的协商过程;③对抗式解码(oppositional decoding) ,受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将信息赋予新的意义。这三种解读方式被称作“霍尔模式”。

霍尔在该模式中,运用了符号学、结构主义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进行分析;借用了马克思主义术语:生产,流通,使用,再生产来描绘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利用了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主张,说明意义是不稳定的,它依赖于在话语形式中的构联;还吸收了罗兰巴特的语言学思想,认为意义由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组成。

编码/解码理论的意义:

①它承认了受众对文本解读的主动地位,大众文化的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立场能动的解读媒介文本、参与信息的生产。意义不是由传播者“传递”,而是由接受者“生产”,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社会谈判的过程。

②霍尔提出了接受分析的受众研究方法,为文化研究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体系,即转向对解码者的民族志的研究。影响了后来的大卫.莫利和洪美恩的受众民族志研究。

这个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关注不同类型的受众怎样理解特定形式的内容。霍尔认为大部

分文本都可以用不同方法去解读。

缺点:①霍尔模式还非常粗略,其内部需要进一步划分才能解释其中所出现的变异情况。

②过度专注于文本,没有提供一个有利于操作的研究方法。

3、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霍尔指出,大众传媒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机器。但在分析媒介讯息的阐释实践的时候,霍尔更强调意义的多样性。与经典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悲观论调不同,霍尔认为受众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对“统治话语”进行解码,受众的反应未必都是机械的、被动的。

霍尔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联系起来,认为:霸权是制造出来的赞同,使英国文化研究核心概念由文化转向意识形态。

4、对美国实证主义传播理论的批判:霍尔在《意识形态的再发现》中指出,多元主义是一种虚伪合意,它掩盖了发达国家经济资本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垄断,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是所谓“社会合意”的反映和体现,它在意识形态内容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媒介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

多元主义: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传播学经验研究多遵循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注重传播效果。传统的媒介研究运用的是“主体——客体”思维模式,传播过程就是主体作用于他者的活动过程。霍尔认为,尽管编码和解读信息是确定的环节,但是仍然会产生不确定的结果。传播学研究的不应该是主客对立意义上的单一主体,而是一种主体间性,应当坚持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也要强调交往。

5、在《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效果》一文中,霍尔充分肯定了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指出大众传媒的现代形式最初出现在18世纪,是随着文学市场的发展而兴起的。到20世纪,大众传媒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殖民大功告成,奠定了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霸权地位。霍尔的这种看法对英国传统的那种把18世纪文化理想化的观点提出了严厉挑战。

大卫.莫利:见受众研究

考研经验:如何从非211大学考到北大

考研经验:如何从非 211 大学考到北大 先说下本人的情况吧,07年进入河北某二本高校读非典型理科专业,11年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大。 考入本科学校确实是绝望了一阵,感觉高中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都去了很好的大学,自己也迷茫放纵了一段时间,整天泡在网吧,通宵,逃课。发生转变是在大三结束时的暑期实习,当时去了家山东威海的公司,实习了3个月,深深感受到了奋斗的重要性。拒了公司还不错的offer,回校开始准备考研。 人比较心高气傲,觉得要考就考最好的,定的目标是北大,给导师写邮件,回复说整个专业只招一个统考生,其他都是保送。家人得知消息后坚决的让我报另外一所北京的211高校,可是我当时是豁出去了,最后报名时瞒着家人报了北大。 压力还是很大的,当时制定的计划每天基本是早8点半—晚10点,英语、数学、专业课交换的做,累了就换另一门,实在复习不进去就到操场跑几圈,给自己加油。整个过程学习的累是次要的,主要是心理累。不能告诉家人;也怕被嘲笑,不能告诉周围的同学。想到只招一个人,自己就没有底气了。 那时比较执拗的选择相信:心诚则灵。如果我能考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很多分,那么别人就不会歧视我的本科。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于是累的时候就会想想这个结果,继续学习。 最后分数出来那天,我颤抖的点开网页,发现自己是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近30分。。。 后来,就来到了北大,开始了研究生生涯。 个人觉得非一本考名校,最大的难度在面试。歧视确实存在吧,这就像游戏中的Hard模式,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分数尽量高,专业素养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Fight~~ 小伙伴咨询比较多的是考研的详细经验和体会以及读研的生活,现在分享出来,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经验,有点长,大家可以根据目录选择性阅读。 1.考研前的基础 2.考研期间的安排 3.初试、复试与联系导师 4.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该怎么复习 5.关于跨专业考研的问题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凯程考研老师提供了复试分数线: 一、北大传播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大传播学考研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377分、大众传播方向378分、广告学方向361分、媒体经营管理方向352分、编辑出版学方向348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复试形式为面试,面试中使用中英答题。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北大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对于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供同学们参考。 关于专业课是怎么学,在此凯程老师强调一下: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不要太贪,懂得舍弃,把心放开,考试前夕不要再接触新的东西,浏览浏览以前自己很熟的知识,多看看网上名家对今年的总结,关心一下一年来发生的事件,比较难的地方放在备考的中间阶段看,学会“浏览式”看书。除为数不多的学校外,通常专业课都不会成为我们考研的拦路虎,我们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不用太担心专业课的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天天保持学习的状态,最后出来的成绩可能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1、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而理解的东西却能内化为自己的。凯程老师教授同学们在平时看专业书的时候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如重要名词解释)外不用刻意地去背书上的表述,记住一句话的“形式”(表述)要比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在紧张的考研时期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记别人的表述不值得,因此只要记住某个问题有几条几点以及每条每点的大体意思即可。当真正走到考场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回忆以前记的东西,那时那地脑子想的是什么就得在答题纸上写什么。 2、多看书没错,特别是期刊。首先,对那些报考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多看课本和期刊尤其重要。这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它就可能出这一专业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而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要获知这些知识点,就要靠平时多看书和期刊,凯程老师会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备考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期刊就显得不可获缺了。其次,对备考那些指定参考书的学校来说,多看书和期刊也很重要。参考书的作用只是告知考生学习的方向,而不是说明题目的出题范围,已有学校这样明确说。我一同学研究完几所高校的试题后总结说,很多学校出的题都来自他们自己学校出版的书,而指定的参考书上却没有。总之,多看书和期刊没错,一来可以帮助开阔思路,二来显得答案特有深度,角度广而新。 3、重视真题,真题很重要,凯程老师总结了历年考研真题发现,很多情况下真题是这个学校出题的集中点,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后几年的题目,真题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以真题为中心选择看书的重点,这样能帮助同学们减轻复习的压力,节省复习的时间。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一.考试科目+招生人数

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三.北京大学MJC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习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 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 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我的北大金融数学考研经历

考牛校的同学最重视就是专业课了。一共两门:数学基础和金融数学基础。今年金融数学改革第一年所以出题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一共有6门课程,毕竟全出难题不现实。数学分析一直是北大的一项难以逾越的屏障,但是这里的数分比较简单:30分计算题涉及范围比较广,包含所有内容,定义求极限,L'Hospital求极限,最大值,多元曲线积分,级数,不定积分。一题证明题,用语言证明15分,难度较小。高等代数难度更小,四道题目:解线性方程,求行列式,正定二次型,还有涉及矩阵的证明题。概率论难度较大点,题量也比较大,难度比指定教材的课后题目简单,关键在于熟练。 顺便说一句:考研公共课自然不用说,全国统考,大家都用一本大纲,但专业课每个学校的侧重点和考试风格都不一样,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及时抓取你所报考学校学员的信息很重要,如果跨考可能难度就更大,我在北京爱考机构的专业课辅导老师就是在读的研究生助教,信息量自然不用说,连复试导师喜欢听啥都能知道,不用有那些后顾之忧,我才可以踏踏实实安心背书,在分数上下硬功夫。 金融数学基础题量较大,涉及数理统计,精算基础,投资学。可以带计算器。数理统计比较理论,难度较大。关键要看指定教材,基本不涉及计算,有一题是书上的证明题。精算学题量最大,难度不高,关键是做题速度要快还有就是熟练使用计算器,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精算都是计算题,不涉及任何证明题。最后是投资学,难度很小,但是涉及面很广,需要理解加熟练,投资学不涉及任何理论论述题,全是计算题。 纵观全局,英文难度最大!数分和高代是基础,所以不管题目再简单都需要打牢基础。概率统计有一定难度,熟练内容以及多看书本。精算投资较简单,关键在于熟练程度。考试时间还是有点紧的,难度不大但是题量较大。希望对考北大金融数学的同学有帮助,虽然这是应用数学系的方向,但是这个专业不难考,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

北大传播学 862传播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北大传播学 862传播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评价拉斯韦尔宣传观。 2.什么是葛兰西转向? 3.什么是“信息社会” 4.广告,公关,营销在消费社会的形成扮演的角色 二、问答题 1、结合《人民的选择》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谈谈效果研究和文化研究在问题前景、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异同 2、辨析“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世主义”,并用唯物史观分析文化的形成、变迁与传播的过程和机制。 3、大数据方法和抽样方法的关系。 三、翻译大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广播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评论: 基本上比较简单。(除了英文,这个英文题目不知道能不能给个完整版本)简答题前三道基本上刘海龙老师书都有。人民的选择和编码解

码理论看起来十分吓人,其实上问题前景、理论框架、方法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之间的区别非常相似,在后者基础上调整一下即可(例如效果研究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所以选择性注意实际上是要“克服”的“障碍”。而文化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大众如何解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以在受众立场,解码模式多元体现了他们的主动性,是令人振奋的。)大数据方法和抽样方法,这里其实核心考的是大数据方法,为什么?因为抽样方法的问题(样本过小,间隔时间长等)实际上是大数据的优势。那么这里你要会的实际上是大数据的劣势。 那这个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世主义是什么?这其实上是社会学概念(而且还是2016年的社会学真题),简单的说,文化是有优劣之分?还是只有内容上的差别?这道题其实很有意思,唯物史观探讨有多个向度。我谈谈我的想法:从大方向上,文化必须有发展方向,因为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如果用文化研究的角度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又是另一种思路,不过那样就更复杂了),服务于经济基础,显然,适应经济基础的文化是更优秀的文化。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文化,或者生产力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文化,肯定是有问题的。这里绝对的相对主义是行不通的。但从狭义上看,既然来自于经济基础,那么各个国家、民族又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盲目按照一种发展思路来进行,肯定也是有问题。而对于传播而言,文化的变迁、传播、发展都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这样媒介自身就应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北大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怎么读 书需要自己看,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的东西才更珍贵。文化时不可以快餐消费的。 一、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传播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著 《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林玮著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评论》(1-4辑)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传播学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考研研究生计划招收10人,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从这方面来讲考研难度较大,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传播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三、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就业率居于全国同类专业院校的首位。 新闻学专业因为其属新兴学科范畴,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在科研咨询机构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亦可直接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相关的工作,譬如进入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等相关大众媒体;亦可进入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从事广告公关、品牌营销、整合营销等相关工作。传播学专业就业范围广,前景极其可观,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四、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学费介绍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按学年缴纳学费。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方向如下: 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 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

北大物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这是一篇“经验文”,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老少爷们弯直型宅看一看权当参考,看完后有啥问题可以给俺发邮件交流。悲催的是,对我来说,系里排名不靠前,也没有保送名额,桑心,因此想上北大或清华只能硬碰硬地考研了最后选择考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毕业后我在北京租了个房子复习半年,前段时间物理学院网上贴出最终结果,也算是尘埃落定(虽然面试结束后就当场知道结果了)。可能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有时候觉得自己有些颓,找不着方向,这些我也经历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四年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正常的事儿。退一万步讲,实在茫然颓废的时候咱就看看这段温暖人心的话:“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感情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话说回来,最要紧的是咱要知道机会来时盯紧不放,紧追不舍,直至达成目标。考研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进入正题,咱先按考试顺序来讲一讲吧。 一、政治 工具书:政治考研大纲+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最后4套卷。 时间:11月中旬—初试。 我是按着大纲,顺着1000题对照着做,看一章做一章题,在大纲上做一些标记帮助记忆,最后做完1000题就不用再回看了(也没时间,没必要),直接看大纲,对里面的知识点越熟悉越好,这些八股知识不必倒背如流,混个眼熟就好。最后4套卷是帮助背诵5道大题的,要到12月20号左右才发售,在最后半个月时间背一背。我没有用风中劲草,是因为每天俺看大纲做选择题已经吐

血花去2个多小时,实在没时间再看,耗不起。不过风中劲草最后的时事政治归纳的要点(PDF打印出来)很不错,整理得有条理又全面,值得多看看。我九月份和十一月份各有一段时间在手机上用一个App来做题,顺便说一下,这个App是12元/月付费的,这是我当时每天一套做完的动力之一,发现效果还行,但是由于我定力不强,忍不住做完一套选择题就上微博啥的奖励自个儿一些时间放松,还有就是做完错题回看不方便,又不能导出打印,因此最后弃用。其实最后基本就不怎么带手机了,晚上自习后回到宿舍再看短信、电话回复,办法虽笨,效果不错。 二、英语 英语方面我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毕竟大学几年追剧看电影一直保持着听英语看英文的习惯。(虽然考研不考听力,但是如果想锻炼一下英语听力顺便晚上放松一下的话,找一些美剧或电影自己看还是不错的。当然,生活大爆炸之类的堆砌词藻耍嘴皮的就算了,推荐一些生活剧、喜剧或剧情类的,如绝望主妇、好汉两个半、绝命毒师)。但是考试方面还是得用八股取士小题狂做的死方法,我开始的时候大约是一周一套卷,真题或者模拟题,花一个下午完整做完同时积累一些生词与句型,没事翻一翻看一看整理的本子。最后一个月强度提一点起来,一周2套3套模拟题,培养一些做题手感,对最后考试做题速度有帮助。关于张剑的模拟题,我感到阅读理解题目问得有些别扭,因此弃之不用。许多人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真题集,我觉得没有必要,那解释得过于详细,而且是真题和答案分开装订不方便,应该每年的真题答案一起装订成一本,方便对答案又方便携带,

北大传播学考研经验谈

本科时一位室友曾经说过一句令我推崇备至的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这句话时时告诫我不要做自己的英雄,不要沉湎于文青式的青春期倾诉当中,不要以为自己短暂的人生经历多么瑰丽不同。因此每当人家请我谈谈考研经历时,我总是三缄其口。大抵人事,做完后都会觉得往者不堪回首,回首已是无言。王家卫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沟通的不可能实现。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而固执的,所以我并不相信自己敲几个字就能改变你考研的命运。但任务必须完成,所以在此我简单说一说自己复习考研的一些心得,说者胡诹,听者也不必在意。 本质上,考试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掌握了这一技术,在自己知识结构内的考试一般都能一次性通过,没有问题。我们大概都见过那种考试狂人,凡考试必参加,凡参加必通过。在中国做职业学生,一定得热爱考试。我在毕业前夕参加了很多考试,外交部的初试、复试,公务员考试,新华社笔试,南方报业笔试,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本专业的毕业考试,很多公司的笔试面试……积累了相当的考场经验。作为中国的文科学生,你要明白,无论你参加的是高考,研究生考试,还是博士生考试,都得面对两个永恒的科目,英语和政治。所以,只要很好地掌握这两门,基本上凡文科考试你都能过。具体到考研,政治和英语两门成绩的分数应该达到150分左右,这个分数会保证你不被第一梯队拉下。通过定时做历年试题,发现自己达不到这个分数,就再细化 炕 味嘌。 ⒂锔拇恚 恢痔庑鸵恢痔庑偷毓ィ 钡轿蘼墼跹 耐 绞跃恚 味嘌∧愣寄茏龅?0分以上,单选都能保证错在3个以内。复习到后来,能考多少分自己心里应该非常清楚。我高考实际分数比自己估的高4分,研究生考试实际分数又比自己估的高4分——要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 重点说一下专业课。我新闻学这门专业课是2005年的并列最高分。我重申两句自己总结过的话,叫做考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经验分享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经验分享 我从未想过自己可以走的这么远,以至于即将在最美的九月进入光华学习。从复习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的一开始,到1月5日考试完,我一直秉持着一个二战的心态,不管是周围的朋友、家人,甚至于我自己,都未曾想过自己可以创造出这么一个奇迹,所以我把今年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五分实力,三分运气,两分心态”。 那么就先从五分实力说起吧,具体从各科复习展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数学复习经验: 数学可以说是我投入时间第二长的科目,由于在大学期间我已经学过了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也算是有一点点记忆。我是从去年的三月份开始复习的,那时由于自己也没有经验,有学长推荐我看课本,但看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学到的只是死知识,做题还是不会,于是我就放弃了继续看课本的策略,转而看考研视频。 第一次看的是武忠祥老师讲解高数,王式安老师讲解概率论,确实很棒!尤其武忠祥老师讲解微分、积分部分,让我茅塞顿开,王世安老师的概率论就更不用说了,怒戳赞!由于这些视频没有配套教材的,我就边看视频边自己做笔记,等到暑假前我看了差不多两遍,笔记做了四大本。(PS:由于我比较笨而且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喜欢抄书,不管是看专业课还是课外书、报纸,我都是摘取抄到一个本子上的,这样确实比较耗费时间,但基础功会打的相当牢固) 期末考试一完,就进入了二轮复习,由于之前我报了盛世清北的考研班,所以暑假有一个月就在上课,有很多人问我该不该报班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其实没有多大必要,比较浪费时间的。但我的视觉记忆效果特别好,尤其现场互动,所以报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但仅限于数学,政治。这期间,我花了差不多十天做完了复习全书,但感觉其中题目偏难偏怪,后来就再也没有看过,当然很多很多人是特别推荐这本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诸位做过再做定断,觉得好就多做几遍,觉得不怎么样就参考下文。 到了八月份,第一次接触到汤家凤这位名师,懊悔没有早点了解!五星推荐阿汤哥的高数和线性代数,绝对经典。视频还有配套的讲义,当当都可以买到,但介于我比较喜欢抄书的习惯,还是又抄了几个大本,整个八月和九月我看了两遍阿汤哥视频,还又看了一遍王式安老师的概率论。所以我的基础打的相对比较牢固,后来做题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在十月之前,我没有做太多题,几乎都在重复看例题。其实考研数学中考查智力的题目少之又少,就是看考生对知识点的那种熟悉度和做题的速度,多重复经典的题目,这两个能力就培育出来了。然后我就开始做真题,先是做的李永乐的分章节真题集,后来就开始做套题了,到了11月,感觉自己还是有些欠缺,正好阿汤哥新出了冲刺视频,就又开始了以前的笔记生活,顺便又做了一遍真题(主要是做第一遍做错的和划出的重点题)。 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就开始狂练做题速度,给自己下达了每天一套模拟题的任务,最后做完了400题、汤家凤的八套题,这些题目都比真题难度大,所以做的不好也不必灰心。再之后到考试之前的期间,就是看看以前的笔记、记下的错题、真题里面的重难点。这里特别注明以下,很多人在新年到考试前一天都会投入大量时间在政治和英语作文上,但最好还是隔两天做一套数学题,培养一种做题感觉,否则1月5号上午一看到数学试卷会有一种头蒙的感觉。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专业课的复习: 其实这次可以考出126的成绩,很大成分上是运气使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的出题风格历来多变,也猜不到究竟会考查哪些知识点,有时候觉得不考的考了,比如今年金融那道新股发行价的问题,有时候觉得会考的反而不考,比如今年我花很多时间看博弈论,结果考的比较简单。总而言之,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全面覆盖复习,很多人很害怕光华的微观题目,看过去年的难做题目,我几度有种绝望的感觉,但并不是每年都会有那么难的题,比如近两年就较为简单,所以我才说考出高分有运气成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研微观的话我看了范里安、平新乔、尼克尔森的一部分(很多内容和前两本重复,而且好厚,后来我放弃了),题目呢,刚开始做的就是这三本的课后习题,圣才出版的,答案还算很正规,其中范里安还有本配套的黄色习题集以及交大出版的习题集,题目比较简单,适合第一次阅读范里安时候使用,十八讲的题目很好,我做了两遍,尼克尔森也是两遍,当然第二遍做的时候就要有选择性的做,否则很花费时间。之前我也阅读过光华前辈的经验帖,有很多学长学姐推荐看看高微,但我也没有全部看完,搞懂很吃力,后来做了吴汉洪的部分题目就紧张的投

人大、中传、北大、清华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 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 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

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 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1“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 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 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 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 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 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巧记———享社互意行过系—想射护衣心过细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上研色 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1912年建立哲学门之初,亦称中国哲学门。百年来名家大师辈出,著名学者马叙伦、胡适、梁漱溟、熊十力、汤用彤、冯友兰、嵇文甫、张岱年、朱谦之、任继愈、朱伯崑等,先后在本专业授课。在百年来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本学科融合了不同学风,形成了文献解读和理论阐发并重的“北大学派”,在全国各大学独树一帜。改革开放以来,学科群体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学科自1988年至今,为全国重点学科,是世界范围内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心,也是国内高校接受外国及港台留学生和进修人员的重要基地。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先秦哲学、简帛与思想史、儒家与经学、道家与道教、中国佛教、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中国近现代哲学、海外汉学研究等,研究方向覆盖较全面,分布广泛,研究力量强,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影响较大。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属于哲学系,区分4个研究方向01. 中国哲学史02. 中国现代哲学。计划招收全日制30人(含推免24人)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初试科目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就业怎么样

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就业怎么样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方向与学费介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费总额为8万元,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新媒体方向 创意写作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写作)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文学基础) 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北京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一·复试分数线 (1)学术型硕士 进入复试的考生应达到以下分数线: 英语50分,政治50分,专业课90分以上; 各专业方向考生的复试总分数详见下表。 专业方向总分 新闻学(专业)345 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367 大众传播(方向)376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386 广告学(方向)363 媒体经营管理(方向)357 编辑出版学(方向)356 (2)专业硕士 考试科目 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业或综合课总分 新闻与传播505090355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留学生、港澳台考生单列。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 ·复试形式:面试。北大考研复试,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的考生全部用英语答题,其他学生用中、英语答题。 ·复试时间、地点: ·新闻学专业组复试时间:3月16日(周日)上午8:00;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复试时间:3月17日(周一)上午8:00; ·传播学一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大众传播、编辑出版)复试时间:3月14日(周五)上午8:00; ·传播学二组(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复试时间:3月14日(周五)上午8:00; 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113室(北京大学遥感楼东侧)。 ·提交考生材料和资格审查时间: 3月13日周四下午5:00前向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北大考研复试(新闻与传播学院105室)提交《北京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名材料(留学生/港澳台除外),同时进行资格审查(留学生除外,包括港澳台考生)。 ·资格审查

(1)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2)复试考生须提交报名登记表(请登录北大研究生教育招生网打印《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时审查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影印件北大考研复试(仅限往届生)或学生证。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供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且署名前2位); (3)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应按要求提交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章)、个人陈述(在研究生招生主页下载)、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获奖证书等以供专家复试组参考;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在3月13日下午5:00前必须出具已加盖省教育厅民教处公章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无此登记表的考生一律按普通统考生对待; (5)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查实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申请人的复试资格,如其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留学生、港澳台考生带上有效证件(护照)在3月13日下午5:00前到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新闻与传播学院105室)领取复试通知。 注意: (1)考生复试时需携带准考证、复试通知书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2)考生于2014年3月13日周四下午5:00前向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新闻与传播学院105室)提交上述报名材料(留学生/港澳台除外),同时领取复试通知。材料统一用档案袋装好,袋面上请标注姓名、准考证号、报考专业、报考方向、手机号; (3)参加复试考生在领取复试通知时需缴纳复试费。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复试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复试费标准为每人100元人民币(留学生除外); (4)参加复试的考生自备午餐; (5)请注意参加北大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外语听力考试,时间为3月16日下午2:00—2:30,考生于1:45入场,1:55停止入场。参加听力的考生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考生,不包括留学生、港澳台考生。具体安排请关注北大研究生院网页。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名单 ·学术型硕士复试名单 新闻学:刘雯、郑施、吴如倩、刘华东、徐悦理、罗春晓、陈细雅 传播学:刘起予、吕光一、方晓恬、孔颖、崔薇、朱国峰、彭诗雯、陈雅雪、刘怡君、刘时雨、马欢、余艺、黎莎、管泽旭、朱若淼、彭璐璐、茹西子、黄清怿、高艳缺、李诗、刘珊珊、曲韵、应武、姚尧 ·专业型硕士(新闻传播学MJC)复试名单: 金炎霏、郝思斯、蒋若静、陈潇剑、牛雪珺、孟艳芳、章丽杰、白昱阳、张强、刘宁、刘晓清、刘芳、孟冉冉、胡克凡、郭炉、陈晨、袁晓琳、张艳艳、檀彦杰、黄杨、唐超男、

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录取率是多少

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录取率是多少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方向与学费介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费总额为8万元,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新媒体方向 创意写作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写作)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文学基础) 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

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数据科学是运用概率统计、分布式计算、现代软件等综合知识探索来自商业贸易,生物医疗,金融证券,社交网络等众多领域的较大规模或结构复杂数据集的高效存储、高效管理、高效概括、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的科学和艺术。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不区分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初试科目为: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911 计算机专业基础 跨专业选题 复试时间地点 (1)数据科学(数学)、数据科学(统计学)专业: 复试时间:2018年3月16日上午09:00,复试地点:静园六院211。 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软件工程)专业:

我经历的北大传播学专业考研面试

我经历的北大传播学专业考研面试 (张晓鸽中央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考研成绩为376分) 上个月中下旬,我参加了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并最终被北大录取,希望我的经验对今后的考生有帮助。 北大传播学专业的面试包括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两部分内容。复试当天,所有考生先在一个房间等候,按报考专业方向分成小组,各组面试同时进行。考生要依次去指定房间面试。第一名考生进入面试考场后,通知第二名出来抽题候场,每人大约15分钟。 我抽到的面试题包括三道题。第一题考查理论,题目为“网络传播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如有,请评价”。由于北大传播学专业的各个方向中,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方向和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考的都是专业综合二,所以考该专业的考生都要了解网络和新媒体的各种传播特性,以及它们是否仍旧适应传统的传播理论。此题与初试成绩关联较大,只要把大体的理论假设和内容说清楚,且能适当分析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对原有假设的挑战即可。 第二题考查的是热点问题,题目给出一则关于北京手机“艳照门”的新闻报道,要求考生作评价。这道题目主要靠临场发挥,考查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我对此题答得较随意,个人色彩较浓,并加上了专家的意见,表示出自己还是对热点问题加以关注的。回答时,我开宗明义,说自己持反对态度;然后说新媒体是把双刃剑,管制比较难;接着说对于这样的事情宜疏不宜堵,司法量刑要符合法律规范。说得略显散乱,但提到了一些关键点。 第三题是涉及专业的英语口语测试,题目是让我谈一本最近读过的传播学学术书籍,非教科书类的。我感觉此题答得不好,中间停顿较久,有点冷场,算是教训,望以后的考生加以注意。建议考生以后遇见此类问题时要果敢一些、灵活一些。 在复试前,我听人说面试时要先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即英文自我介绍,再进行专业面试。我抽的题目顺序刚好相反,所以有点晕。英语口语所占的比例其实不大,但是如果考生的英语口语是第一题,那么一旦你表现不好,一方面会降低老师对你的印象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专业部分的发挥。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