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生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文稿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12.88 MB
- 文档页数:92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李合生(1921~2012),中国植物生理生化学家,被誉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国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合生对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为植物生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关于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的一些介绍。
一、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1. 实验的目的和问题:在进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时,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的方法,研究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等。
2. 实验的设计和控制:植物生理生化实验需要精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因素的选取和处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3. 实验的方案和方法: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问题,确定合适的实验方案和方法。
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可以选择光合速率仪、测定植物叶片的光谱特性可以使用光谱仪等。
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1. 光合作用的测定: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至关重要。
李合生在光合作用的测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的测定技术和仪器。
2. 植物代谢产物的测定:植物代谢产物的测定可以揭示植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和物质代谢机制。
李合生研究了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法和代谢产物,提出了一系列的测定技术和方法。
3. 植物生长调控的实验技术:植物生长调控是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核心之一,实验技术的发展为植物生长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李合生在植物生长调控的实验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的应用李合生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工业等实际生产领域。
1. 农业生产:通过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和适应机制,为农业生产中的种植技术、育种方法等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生理学李合生第二版绪论至第六章课后题绪论: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答: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P1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信息生理、逆境生理、分子生理(及其生产应用)。
P2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
P2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答:孕育:1627年荷兰学者凡·海尔蒙做柳枝盆栽称重实验开始,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约400年;p2诞生:至1904年《植物生理学》出版(半个世纪);p3发展:于20世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P4启示:3.21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如何答:①.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向纵向领域拓展;p5②.对植物信号传递和转导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p6③.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重点;p6④.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
P74.如何看待中国植物生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答: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我国现代植物学起步较晚,由于封建体制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植物生理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P6、p75.如何理解“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答:植物生理学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7.6.怎样学好植物生理学答:①.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和学习方法;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包裹的典型细胞核,有各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分化,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存在,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名词解释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3.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4.水势(ψw5.渗透势(ψπ):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
用负值表示。
亦称溶质势(ψs)。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
符号ψp。
初始质壁6.压力势(ψp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7.衬质势(ψm表示。
符号ψm 。
8.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9.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11.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14.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克)。
15.蒸腾系数:植物制造 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致。
16.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
即以水分的内聚力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吸水有、和三种方式.渗透性吸水吸涨吸水代谢性吸水2.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
蒸腾作用吐水3.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 .自由水束缚水4.植物细胞原生质的胶体状态有两种,即和。
凝胶溶胶5.一个典型的细胞的水势等于 ;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 ;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吸水;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
ψπ + ψp + ψm; 渗透性ψp + ψm;吸涨作用ψm6.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