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输血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76
本章内容梳理: 输血的适应证 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一、输血的适应症 一、输血的适应症 (一)急性出血 失血量<20%(500~800ml)时,输晶体、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 失血量>20%(1000ml)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贫血-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血浆或白蛋白 (三)重症感染 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二、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 二、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最常见,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和皮肤潮红 (二)致热源反应 致热源污染所致 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三)荨麻疹和过敏反应 1.荨麻疹反应:预防-输血前使用抗组胺药物 治疗-暂停输血并应用抗组胺药 2.过敏反应:立刻发生咳嗽、呼困、神志不清,危及生命立即停止输血 (四)溶血反应 最严重并发症,血型不合所致 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贮存运输不当,预热过度,加入高渗、低渗药物) 立即出现高热、腰背痛、呼困、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少数患者DIC 治疗:①立即停止输血 ②抗休克 ③保护肾功能,输入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④有DIC时,可使用肝素 ⑤血浆置换 (五)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快、过量,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心衰 立即停止输血,吸氧,强心和利尿 (六)细菌污染反应 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和休克 也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竭 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生素 (七)疾病传播 (八)其他并发症:低体温,碱中毒,低血钙,高血钾三、成分输血 三、成分输血 1.血细胞成分 (1)全血输血: 适应症:大出血、重创伤、大手术、体外循环和换血等 缺点:循环超负荷;白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含量少产生抗体,过敏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 A.酸中毒 B.碱中毒 C.低体温 D.凝血异常 E.低血钙『正确答案』A (2)红细胞输血: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有白细胞抗体或原因不明输血反应者 (3)血小板输血:血小板计数<10×109/L 维持血小板计数>50×109/L (4)粒细胞输血: 用于治疗严重的粒细胞减少(<0.2~0.5×109/L) 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病例 对于创伤出血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是 A.血小板计数<90×109/L B.血小板计数<80×109/L C.血小板计数<70×109/L D.血小板计数<60×109/L E.血小板计数<50×109/L『正确答案』E 2.血浆成分: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沉淀血浆(FP) 3.血浆蛋白质成分 (1)清蛋白 (2)PPS:含清蛋白并含少量球蛋白的5%溶液 (3)免疫球蛋白 (4)凝血制品:浓缩凝血因子,凝血酶复和合物四、自身输血 四、自身输血 1.预存自身库存血 2.血液稀释回输 3.术中失血回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