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痛风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痛风药物陆续上市,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其中的药物成分。

一、秋水仙碱

药品名:秋水仙碱ColChiCinum

性状: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深。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氯仿。

作用与用途:为抗痛风药及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等均无效。口服后症状可在6-12小时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并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用于白血病、皮肤癌及何杰金氏病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急性痛风发作,初量每次lmg,以后每2小时1次,每次0.5mg,服至有胃肠道反应时为止。24小时内总量不得超过3mg;预防痛风发作:每次0.5-1mg,睡前服。

副作用与毒性:1.对年老、体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患或肝、贤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不用。2.本品毒性大,必需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出现毒性反应时,应即停药。3.静注时药液漏出血管时,应立即处理,可给半胱氨酸甲酯 0.5g,加灭菌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皮下注射,效果较好。4.静滴时加入适量氢化可的松或氟美松或改为隔日1次给药,均可使毒性反应减轻。5.毒性很大,有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等,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静注时如药液漏于血管外,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制剂:片剂:每片0.5mg。

二、别嘌醇

药品名:别嘌醇Alloptlrinolum 别名:别嘌呤醇、HPP、B1emino1、Foli-gan、IsoPurin0l、Zyloprim、Zyloric。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溶于氢氧化碱的稀溶液。

作用与用途: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阻断黄嘌呤、次黄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氧化成尿酸的过程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因而血中尿酸浓度降低,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口服易吸收,6小时左右由尿排出。

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清尿酸增多的各种疾病如慢性痛风、急性或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在化疗或放疗时的细胞大量坏死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亦可防治痛风性肾病。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每次0.1g,每日3次,或每日 0.1-0.6g,分2、3次。①痛风;初量,每次50mg,每日2—3次,逐渐递增至每日0.2-O,4g;严重痛风:必要时可用至每日0.6g,小儿每日8mg/kg。②高尿酸血症伴有白血病者:初量,每次0.2g,每日3次;维持量,每日O.3-0.4g,分次服或按血尿酸下降情况而定。

副作用与毒性:1.因本品在体内可使嘌呤类药物氧化代谢减慢,故与琉基嘌呤或硫唑嘌呤合用时,后者剂量应减少1/3,以免药物蓄积中毒。肾功能损害者亦应减量使用。2.禁与铁盐同服;孕妇慎用。3.服药期间应多喝水,保持尿液排出量不少于2立升,以利尿酸排出。4.较小,偶有胃肠道反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服泻及皮疹、周围神经炎以及对肝脏和造血器官的损害等。

贮藏:密闭保存。制剂:片剂:每片0.1g。

三、立加利仙

立加利仙(痛风利仙)小剂量片制造商:德国赫曼大药厂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总经销

成份:每片含有50mg.benzbromarone(苯溴

酮)INN(2-ethyl-benzo-furane-3-yl)-(3,5-dibromo-

4-hydroxyphenyl)-ketone Narcaricin?m ite能迅速有效地降低血中过高的尿酸。包装:十粒装。

适应证: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

用法用量:对于各种类型的高尿酸血症和砂砾性痛风开始治疗时,每日早餐后服用1片Narcaricin?mite。在服食Narcaricin?mite1-3周内经检查,病情控制后由血清中的尿酸浓度而决定是用Narcaricin或用Narcaricin?mite继续治疗。

副作用:通常病人服食Narcaricin?mite都能适应。但在极其个别的病例中,如果出现顽固性或经常性腹泻应立即停药。

禁忌证:该药不宜用于中等或最重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分钟)。虽然Bengbromarong在重物实验中没有预示导致畸胎的作用,但Narcaricin?mite应避免用于妇女妊娠期。

注意事项:通常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服食Narcaricin?mite,在治疗初期痛风是不会发作的,但如果发作,建议将所用药物减至半片。还可以根据需要

用秋水仙碱或消炎药去缓解疼痛。在开始治疗时,每日饮用液量不得少于1.5-2升。为达上述目的,可使用SOLUBITRAT这类利尿茶。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石症的病人尿液的PH应调即在6.2-6.8之间。

四、通益风宁片

品名:通益风宁片成分/剂型/包装:30片/盒,每片含别嘌呤醇100mg、苯溴马隆20mg。

药理作用:通益风宁片中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二者特性基本不变,通过别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苯溴马隆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二者起协同作用使血中尿酸浓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尿酸石溶解。可以治疗痛风、通风性关节炎,减少痛风石沉积等疾病。

适应证:血尿酸值>=7.5mg/dl(442.5Mmol/L)、饮食疗法不能纠正的各类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所致血尿酸升高的疾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用量和用法:原则上从低剂量开始,成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饭后口服(不得咬碎药片)。当血浆尿酸有明显升高时可暂时增大剂量,每日可服2-3次,每次一片。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禁忌证:对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及溴化物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ml/分,血清肌酐>1.5mg/dl)。有肾结石形成倾向者。严重肝损害。痛风急性发作期。妊娠和哺乳期。14岁以下儿童。

不良反应:石料初期由于尿酸石溶解,可能会出现痛风发作(反应性痛风)。由于排尿酸作用增强,也可能会发生尿酸结晶沉积或尿酸结石形成。偶有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胃饱、胃胀)。皮肤反应(红斑、荨麻疹、瘙痒等)。

注意事项:本品和乙醇有协同作用,能使神经系统反应迟钝。

五、丙磺舒

药品名:丙磺舒Probenecid 别名:羧苯磺胺,BENEMID,Probalan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丙酮中溶解,在乙醇或氮仿中赂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在稀酸中几乎不溶。

作用与用途:1.抑制尿酸盐在近曲肾小管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可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节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无抗炎、镇痛作用。用于慢性痛风的治疗。2.可以竞争性抑制弱有机酸(如青霉素、头抱菌素)在肾小管的分泌,故可以增加这些抗生素的血浓度和延长它们的作用时间。

用法及用量:1.慢性痛风口服每次0.25g,每日2-4次,1周后可增至每次0.5-1g,每日2次。2.增强青霉素类的作用每次O.5g,每日4次。儿童:25mg/kg,每3-9小时1次。

副作用与毒性:1.少数病人可见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治疗初期可使痛风发作加重,是由于尿酸盐由关节移出所致。同服大量水,并加服碳酸氢钠,可防止尿酸盐在泌尿道沉积形成尿结石。2.肾功能低下,对磺胺类药过敏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宜与水杨酸类药、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氢氯噻嗪、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口服降糖药同服。3.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或使用溶解细胞的抗癌药,放射治疗患者,均不宜使用本品,因可引起急性肾病。

温馨提示: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治疗期间需清淡饮食。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d4282591.html,/tongfeng/2014/0729/185030.html

痛风治疗药物总结

痛风的药物治疗 一、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条件: 根据《2017年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降尿酸治疗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的患者:年龄<40岁、有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性功能不全。 二、降尿酸治疗的药物

三、药物的选择: 1、当单药治疗血尿酸无法达目标值时,可联用另一种具有不同降尿酸机制的药物。如非布司他(机制:抑制尿酸生成药)+苯溴马隆(机制:促进尿酸排泄)。 2、为防止尿液中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每日饮水量不得小于1.5~2L,并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柠檬酸钠以碱化尿液(尿液pH应调节在6.5~6.8之间),以增加尿酸的溶解度。 三、用药交待: 1、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2L。 2、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西柚或西柚汁。秋水仙碱是P糖蛋白和CYP3A4的底物,已有秋水仙碱与红霉素、克拉霉素、西柚汁等合用引起致命的秋水仙碱中毒事件相关报道。 3、若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尿色深黄等立即就诊。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都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开始用药前需测定肝功能,长期用药时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3、若出现胸部疼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头晕、说话困难、突然剧烈头痛时,请立即就医。 注:1、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为0.74/100例患者-年。 3、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为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

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 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 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第二个途径是回收途径,也就是腺苷酸所分解的嘌呤可以经过肾脏重新被人体回收和利用,第三个就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饮食途径,我们人类所含的摄食中食入含有高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内脏、海鲜、鱼卵、啤酒、白酒所以人类的嘌呤来源有三个途径。 这张图是尿酸的合成途径也是刚才复习刚才我们的鸟嘌呤、腺嘌呤经过酶合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再进一步酶的氧化形成尿酸。 第二个呢我们谈一下有关尿酸的性质,大家知道尿酸在

痛风及抗尿酸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痛风及抗尿酸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概况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为三氧基嘌呤,其醇式呈弱酸性。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因溶解度较小,体内过多时可形成尿路结石或痛风。 痛风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富含核蛋白的食物增多)、肥胖者的增加,以及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等,痛风已不再是国人的罕见病,其患病率较15年前增长约15~30倍。 资料显示,痛风本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5世纪国外就有关于此病的描述。直至17世纪,科学家才从显微镜中发现痛风结节内有一种结晶。以后又从痛风病人的血液、皮下组织和关节软骨沉积物中查出尿酸盐。至此,人们才明白痛风是一种由于血尿酸过高沉积在关节或其邻近组织所引起的特殊疾病。痛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主要是酶缺陷引起的,常伴有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遗传倾向;后者则是由肾病、血液病、用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痛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中,但是目前中老年女性和青年男性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对于痛风如不积极预防或者治疗不当,痛风会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症状也会随之加深,侵犯的关节也会越来越多。随着多个关节同时受累,痛风会发展为慢性(长期性)疾病。反复发作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包括长期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及关节变形。当病情发展时,结晶还会在软组织中沉积,并在皮下形成叫做“痛风石”的肿块。结晶在肾脏沉积会产生肾结石并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临床治疗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磺吡酮及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为主。急性发病期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药)、激素,缓解期主要应用促进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合成药。 流行病学特征 近20余年来,痛风患病率不断攀升。2006年ACR年会上报告了全美一项最大的卫生计划(Health plans)。该计划在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3月31日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中医治疗很有疗效!辨证治疗。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抗痛风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痛风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狄万军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抗痛风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充分了解抗痛风类药物的药力机制,合理用药。结论抗痛风药物主要是临床用药,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都有缺陷,副作用,因此一定要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痛风类药物;药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6.161 0 引言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抗痛风药临床治疗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磺吡酮及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为主。 1 甲类 1.1 秋水仙碱—口服常释剂型[2] 1.1.1 药理作用 秋水仙碱通过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1.1.2 适应证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1.1.3 制剂规格 片剂:0.5mg。 1.1.4 用法用量 ①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日; ②预防:一日0.5~1.0mg,分次服用,但疗程酌定,如出现不良反应应随时停药。 1.1.5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肌肉、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等;老年人可发生休克;文献报道两例Down综合征婴儿的父亲均为因家族性地中海热而有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史者;其他有脱发、皮疹、发热及肝损害等;②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如发生呕吐、腹泻等反应,应减小用量,严重者应立即停药。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患者慎用。④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以后数周内不得妊娠。 1.2 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1] 1.2.1 药理作用 本品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使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患者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1.2.2 适应证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1.2.3 制剂规格 片剂:0.1g。 1.2.4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一次50mg,一日l~3次;6~10岁,一次lOOmg,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1.2.5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骨髓抑制、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②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肝、肾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慎用;④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方开始应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2 乙类 2.1 苯溴马隆:口服常释剂型 2.1.1 药理作用 本品属苯骈呋喃衍生物,为促尿酸排泄药,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2.1.2 适应证 单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发作期。 2.1.3 制剂规格 ①片剂:50mg;②胶囊:50mg。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由小剂量开始,一日25mg开始,无不良反应可逐渐递增至一日lOOmg。早餐后服,同时加服碳酸氢钠一日3g。 2.1.4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及腹部不适等胃肠反应:引起肾结石和肾绞痛;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罕见发热、皮疹和肝或肾功能损害;②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③服用过程中应多饮水,碱化尿液。定期检测肾功能以及血和尿中尿酸的变化。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症状控制后方能应用本品。 2.2 丙磺舒:口服常释剂型[3] 2.2.1 药理作用 ①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从而减少尿酸沉积。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②竞争性抑制弱有机酸(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在肾小管的分泌,从而可以增加这些抗生素的血浓度和延长它们的作用时间。可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 2.2.2 适应证 ①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但必须: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0~60ml/min;无肾结石或肾结石病史;非酸性尿;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 ②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与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两林、邻氯西林、萘夫西林等抗生素同用时.可抑制这些抗生素的排出,提高血药浓摩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2.2.3 制剂规格 片剂:0.25g、0.5g。 ·药物与临床· (下转第221页)

痛风常见的四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风常见的四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据统计,现在患者痛风的人群越来越多,痛风被称为生命第一痛,可想而知痛风发作起来多么的难受,所以很多人都表示不想患上这种病。专家表示,痛风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它的发生和患者日常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随意在治疗痛风的时候,一定要抑制尿酸的形成,这样才能尽快治愈痛风。今天权威的专家们就如何治疗痛风效果好为大家介绍一下传统的治疗痛风的方法: 治痛风的方法集合,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增高形成的疾病,是近些年来的高发疾病,由于患病后症状和风湿很类似,很多人都会相混淆,治疗就会造成阻碍,下面是,治疗痛风所以方法的大集合: 一、中医治疗痛 中医对于治疗痛风自古以来都是效果比较好的疗法,专家指出: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二、药物治疗 亚磺酸匹拉宗是治疗痛风的常见药物,这种药物为保泰松的衍生物,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比丙磺舒作用强。国外报道,长期服用对消除痛风结石效果显著,可适用于对丙磺舒过敏的痛风患者。 三、秋水仙碱 专家指出:秋水仙碱是通过秋水仙球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有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可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具有独特的抗炎消肿效用,可在短短数小时内缓解症状。 四、饮食治疗 饮食问题是痛风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急性痛风的患者来说,一般来说,必须遵循低嘌呤饮食的膳食原则,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作为痛风病人的主食,米粥须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其食疗的功效。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治疗痛风方法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各位患者朋友,专家表示,治疗痛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选择可以的治疗方法,千万不要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详解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北京积水潭医院张石革 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 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第二个途径是回收途径,也就是腺苷酸所分解的嘌呤可以经过肾脏重新被人体回收和利用,第三个就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饮食途径,我们人类所含的摄食中食入含有高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内脏、海鲜、鱼卵、啤酒、白酒所以人类的嘌呤来源有三个途径。 这张图是尿酸的合成途径也是刚才复习刚才我们的鸟嘌呤、腺嘌呤经过酶合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再进一步酶的氧化形成尿酸。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考情分析 十七、解热镇痛抗炎药 与抗痛风药 1.解热镇痛 抗炎药 (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 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 昔康、塞来昔布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2.抗痛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等抗痛风药的作用和应用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一)共同特点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特点: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 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 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 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 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 (二)常用药物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 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 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 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作用中剂量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大剂量 三、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 一、解热镇痛作用 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因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故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对症,可使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三、抑制血栓形成: 注意:小剂量(100mg/日) 机制: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血栓素A2)的生成。 应用:心血管恶性事件的一级预防,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 【不良反应】 乙酰水杨酸,抑制COX(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为”——胃肠反应 “您”——凝血障碍 “扬”——水杨酸反应 “名”——过敏反应 “易”——瑞夷综合征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痛风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痛风药物陆续上市,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其中的药物成分。 一、秋水仙碱 药品名:秋水仙碱ColChiCinum 性状: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深。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氯仿。 作用与用途:为抗痛风药及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等均无效。口服后症状可在6-12小时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并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用于白血病、皮肤癌及何杰金氏病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急性痛风发作,初量每次lmg,以后每2小时1次,每次0.5mg,服至有胃肠道反应时为止。24小时内总量不得超过3mg;预防痛风发作:每次0.5-1mg,睡前服。 副作用与毒性:1.对年老、体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患或肝、贤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不用。2.本品毒性大,必需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出现毒性反应时,应即停药。3.静注时药液漏出血管时,应立即处理,可给半胱氨酸甲酯 0.5g,加灭菌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皮下注射,效果较好。4.静滴时加入适量氢化可的松或氟美松或改为隔日1次给药,均可使毒性反应减轻。5.毒性很大,有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等,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静注时如药液漏于血管外,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制剂:片剂:每片0.5mg。 二、别嘌醇 药品名:别嘌醇Alloptlrinolum 别名:别嘌呤醇、HPP、B1emino1、Foli-gan、IsoPurin0l、Zyloprim、Zyloric。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溶于氢氧化碱的稀溶液。 作用与用途: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阻断黄嘌呤、次黄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氧化成尿酸的过程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因而血中尿酸浓度降低,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口服易吸收,6小时左右由尿排出。

痛风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痛风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痛风吃什么好?痛风的治疗方法 痛风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的疾病,一旦发作就要了半条命,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食物是能够帮助人体缓解痛风的,那么大家知道痛风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痛风吃什么比较好吃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痛风不能吃什么吧。 痛风吃什么食物能够有效缓解呢?下面介绍的这些食物对痛风患者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痛风能吃什么好 1.薏仁粥,薏仁有利水去湿、促进尿酸排泄的功用。痛风患者可取等重量的薏仁和白米,熬煮成粥,一天食用两碗。 3.痛风的患者应该多喝水水,少喝点汤。尿酸偏高的患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鸡汤、鱼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有利于稀释尿酸,可以得到加速排泄的烦恼。 注意事项

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温馨提醒患者 六种食物痛风病人不可碰 第一种:粗粮 常见的粗粮食物以黑,芥麦,山芋,玉米,高粱等食物最为常见,都是属于粗粮食物,痛风病人不要吃粗粮,平时主食建议以细粮食物为主。 第二种:火锅 火锅非常美味可口,但是由于火锅中的含有龙虾,牛肉,动物内脏,海鲜,贝壳,蘑菇,

花椒,辣椒油等一系列含有嘌呤成分丰富,并且刺激性严重的食物,会导致痛风病情极容易复发。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痛风病人吃一次火锅会提高痛风发病概率增加十倍左右。第三种:茶水 浓茶,咖啡,都是常见的茶水类饮品,痛风病人 __浓茶咖啡,饮水尽量以白开水或者清淡的茶为主。 第四种:酒类 第五类:豆浆 豆浆虽然不是高嘌呤食物,但是豆浆中的嘌呤成分比较多,而且嘌呤具有一定的亲水力,所以建议痛风患者 __豆浆。 让购物,成为职业 第六类:酸奶 痛风食疗 做法一

治疗痛风的几种药

治疗痛风的几种药 2017年8月6日 1、戴芬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郝振锋常用):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的解热镇痛消炎效果,而强镇痛是该药的特点,适用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痛、风湿类风湿等。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或食欲不振。用量:成人一日一次。一次1粒。必要时可增至一日2次,一次1粒。 2、别嘌醇片:拟制尿酸合成,每天1片,2-3天后增至2-3片,服1-2天尿酸浓度下降,7-14天降到最低。 3、非布司他片: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它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不按正确使用会导致副作用。220元-350元/盒,40mg、10片/盒。淘宝搜:台湾济爱堂的较便宜,药效也可以。 4、秋水仙碱片:治疗和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消炎止痛。成人量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天。预防:一日0.5-1.0mg,分次服用,但疗程酌定,出现不良反应随时停药。

5、尼美舒利分散片:为解热镇痛的处方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6、十味乳香胶囊:其中的十味碱基尿酸酶具有迅速止痛,强力降酸作用。能有效平衡肝脏酶系统,抑制尿酸大量生成,持续降酸;靶向消石。使各部位的痛风石变软、缩小、消失;恢复肾脏自主排酸功能。十味碱基尿酸酶能全面修复肾小管功能,恢复肾脏自主排酸,防止尿酸在体内再次聚集,阻止痛风复发。 服用后关节能感觉发热,发烫。对风湿性关节炎及通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黄水国盛所致的皮肤湿疹疗效显著。 痛风可以常喝的茶: 1、正小种红茶、祁门红茶(利尿、养血) 2、车前草、金钱草、海金沙:煮水或当茶泡喝 车前子和海金沙一起煎汤饮用可预防痛风,车前子利尿排毒,海金沙通淋排石。 金钱草也有利尿作用,还可以促进结石排泄,预防泌尿结石。 护肝片:广东鹅城的便宜,7.8元/瓶。养肝一个疗程3个月左右。

抗痛风药物

抗痛风药 抗痛风药是一类通过抑制尿酸的合成、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或促进尿酸排泄而产生治疗作用的药物。抗痛风药目前品种不多,针对痛风的不同临床阶段可分为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和抗高尿酸血症两大类药物。 痛风是因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组织沉积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它包括关节炎、痛风石、泌尿道尿酸性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等。引起痛风的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过剩,高于正常值。这可因尿酸氧化酶(或尿酸酶)的缺乏使尿酸不能被氧化而增多;亦可因肾脏功能不全使尿酸排泄减少,两者均可造成高尿酸血症秋水仙碱 【适应证】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规格】0.5mg 【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口服较静脉注射安全性高。 ①胃肠道症状;②肌肉、周围神经病变;③骨髓抑制;④休克;⑤影响生育;⑥静脉炎、蜂窝织炎;⑦致畸;⑧其他:脱发、皮疹、肝损伤及发热等。 【禁忌症】孕妇及哺乳者禁用;骨髓增生低下,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①如发生呕吐,腹泻等反应,应减小用量,严重者应立即停药;②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患者慎用;③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④女性患者在

服药期间及停药以后数周内不得妊娠。 【用法与用量】口服。 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每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14天。 预防: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0.5~1.0mg,每日1~2次,疗程遵医嘱。如出现不良反应应随时停药。 别嘌醇 【适应证】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和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规格】0.1g 【不良反应】①皮疹;②胃肠道反应;③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或骨髓抑制;⑤本品可导致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药物超敏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等;⑥国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禁忌症】①孕妇及哺乳者禁用;②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 【注意事项】①本品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 ②与排尿酸合用可加强疗效;③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故不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④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

治疗痛风的最好药物

治疗痛风的最好药物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治疗痛风的最好药物》的内容,具体内容: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多在夜间突然发作,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那么治疗痛风的药都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治疗痛风的药治疗痛风的药,即降尿酸药... 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多在夜间突然发作,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那么治疗痛风的药都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治疗痛风的药 治疗痛风的药,即降尿酸药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为抑制尿酸合成药,代表药是别嘌呤醇; 第二类为促进肾脏排泄药,代表药是丙磺舒; 第三类药是促进肠道排泄尿酸药,代表药是爱西特。 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多在夜间突然发作,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表现为剧痛、肿胀、皮肤暗红。在此期间有些病人急于使用降尿酸药,这种做法适得其反。 因为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 正确的做法是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尽量不用降尿酸药。急性期给予一般性处理,如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大量饮水、应用秋水仙素和消炎痛或布洛芬等。痛风的间歇期再系统地应用降尿酸药。可谓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痛风患者日常护理方法 1、保持乐观心态 痛风患者应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痛风的困扰,避免过度担忧和心情紧张。 2、合理饮食 痛风患者应该多喝水,限制饮酒,适量饮用饮料。咖啡、可可及浓茶等需少量饮用最好不喝。另外,痛风患者应当选择碱性的蔬菜瓜果食用,中和血清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溶解排出体外如青菜、黄瓜、番茄、白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量的饮水也是预防痛风复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患者能够坚持严格控制自我饮食,早日获得康复。 3、适宜锻炼赶走痛风 痛风患者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晨练,慢跑,太极等可提高关节活动,避免尿酸结晶过于沉积。同时控制好自身体重,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相信赶走痛风不再遥不可及,特别提醒的是:不可做激烈运动。 痛风的常见原因 1、肥胖:饮食质量越高,其患痛风病的可能越大。数据显示,痛风患者的人均体重高出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十七点八。同时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所以肥胖是不健康的。 2、年龄:痛风的发病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痛风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高峰。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医学养生常识】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文章导读 痛风在平时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出现痛风要及时进行治疗,毕竟痛风 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比较大的,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通过外敷中药 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比如说可以用硫磺软膏来敷于患处,每天 敷一次,七天为一个治疗疗程。 下面提供痛风的中医外偏方。 外敷偏方一、硫磺软膏配药:选冰硼散20g,硫磺软膏15g。用法:将以上药物调匀后 直接外敷于患处即可,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功效: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 者服用,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外敷偏方二、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法:将以上物质用高度酒调匀为浆糊状,敷于患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两天一次。功效:适用于痛风石及晚期痛风患者使用,可酌增加剂量。敷药时期,不宜饮酒吃火锅。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外敷偏方三、蜂 蜜桂圆膏配药:选桂圆肉30g,蜂蜜15g,用法:将桂圆肉捣碎后用蜂蜜调匀敷于患处用 干布包好即可,每天两次。功效:使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使用对慢性关节炎及晚期痛风石 有较好效果。 痛风吃什么药好 痛风药——秋水仙碱片朱建福教授点评:这种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对痛风病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但是毒副作用比较大,对肠胃、肝脏、肾脏、心脏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中毒可导致血尿、少尿等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也会 引起肝功能异常、贫血、骨髓造血减少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早在2007年,就有 不当标记秋水仙碱导致3位西北太平洋病人死亡的先例。因此不适合痛风病人长期服用, 最好杜绝服用。 痛风药——别嘌醇片朱建福教授点评: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长期调理,用几天 药觉得没效果马上就换,有点“急”啦。别嘌醇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适用于控制 高尿酸患者,但并非所有尿酸高患者都是适用,临床上一般配合秋水仙碱片使用,但是毒 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肾功能衰竭、黑色尿等不良反应同样存在。痛风药——羧苯磺胺(丙磺舒)、苯溴马龙、苯 磺唑酮朱建福教授点评:苯溴马龙、苯磺唑酮等对于降低尿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 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胃部不适,肾脏功能衰退的副作用,而且这几种药物交叉服用,对身体 的危害不敢想象。对于这些激素类的西药尽量少用,越简单越好,能不用就不要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1、按照现有指南推荐,下列哪类药物被列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单项选择) A.糖皮质激素 B.抑制尿酸合成类 C.促进尿酸排出 类 D.非甾体抗炎药 E.秋水仙碱 2、痛风患者为何酒后容易复发:(多项选择) A、啤酒中还有大量嘌呤 B、酒会使尿酸溶解度下降 C、乙醇 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尿酸D、以上都不对 3、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多项选择) 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B、痛风性肾病 C、痛风结节 D、 以上都不对正确 4、有研究认为,构成人体的三类主要抗氧化剂包括(多项选择) A、尿酸 B、胆红素 C、维生素C D、以上都不对 5、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的特点是:(单项选择) A、日间发作明显,皮肤青紫,静脉怒张 B、夜间发作明显、红肿热 痛,皮肤静脉怒张C、全天候发作,多不伴红肿热痛,无皮肤青紫表 现D、发作不定时,多伴红肿热痛,皮肤静脉怒张 6、单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时特点是(单项选择) A.对称关节发病 B.85%单关节发病 C.关节发生痛风结节,不 疼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临床中,凡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多少,都可称为“慢性肾病”(单项选择)

A.二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8、噻嗪类利尿剂的禁忌症是(单项选择) A.高尿酸血症 B.低钾血症 C.痛风者 D.明显肾功能 不全者 9、下列哪种属于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单项选择) A.泼尼松 B.苯溴马隆 C.别嘌呤醇 D.立加利 仙 E.依托考昔 10、下列关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哪个是正确的(单项选择) A.有高尿酸血症必然有痛风 B.有痛风必然有高尿酸血症 C.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 D.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的唯一危 害 E.维持尿酸水平正常就不会出现痛风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一)共同特点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意义: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 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 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 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 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 (二)常用药物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过程中和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 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 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改变尿液的PH值,使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作用 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三、抑制血栓形成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因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故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对症,可使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三、抑制血栓形成: 注意:小剂量(100mg/日) 机制: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血栓素A2)的生成。 应用:心血管恶性事件的一级预防,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 【不良反应】 乙酰水杨酸,抑制COX(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为”——胃肠反应 “您”——凝血障碍 “扬”——水杨酸反应 “名”——过敏反应 “易”——瑞夷综合征 1.胃肠道反应: 原因:直接刺激胃黏膜; 抑制COX-1,抑制胃黏膜PGs合成。 表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畏食常见。

常用痛风降尿酸的药物

常用痛风降尿酸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别嘌醇、碳酸氢钠等,使用以上药物基本可以将尿酸控制。治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将尿酸控制在300umol/L左右,方能避免反复发作。 必须注意有些痛风药最好不用或慎用。这些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1、B2、阿司匹林、烟酸、华法令、利福平、雷米封等药。这些药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服后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D也应慎用,因其可促进泌尿系结石形成,加速痛风病人肾脏的损伤。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除了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坚持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注意休息,天气寒冷的时候注意保暖。 临床使用的抗血栓药物约有20个品种,主要有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蚓激酶、低分子肝素钠、奥扎格雷钠、阿特普酶、依诺肝素钠、氯苄吡啶、西洛他唑、肝素钠等,传统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噻氯匹啶等,这几个品种因价格便宜,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当前双嘧达莫临床使用数量最大,但由于价格低廉,所占市场销售份额较小。国内现有50多家企业生产该品,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相对激烈。噻氯匹啶均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新上市了奥扎格雷和硫酸氯吡格雷,这两个药物凭借着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在国内市场近些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随着市场日渐成熟,这两个品种在抗血栓类药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硫酸氯吡格雷在2004年成为市场份额增幅最大的品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低分子肝素钙,跃至单品种销售金额第一。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为ADP受体拮抗剂,抑制由ADP诱导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结合,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与噻氯匹定相当,但比噻氯匹定更安全,可以广泛、有效和安全地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效果可能优于阿司匹林(CAPRIE试验)。2004年国产货份额仅占20%,而生产厂商却增长到11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