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健康状况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4
国民健康调研报告
根据国民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国民健康状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来改善国民健康。
首先,营养不良是一个主要问题。
调研显示,很多国民在日常饮食中缺乏均衡营养,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加强营养教育,提高国民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供应量,以保证人们能够获得新鲜、营养丰富的食物。
其次,缺乏运动是另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缺乏运动。
调研表明,缺乏运动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定期进行身体锻炼。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公共运动设施的建设,为民众提供便利的运动场所。
最后,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压力和焦虑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那些面临心理问题的人群。
总结起来,根据国民健康调研报告,为了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我们需要加强营养教育、鼓励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应服务。
当然,这些措施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来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2023中国健康报告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以及主要健康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得出了本报告。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2023年中国健康状况的重要数据和趋势,为政府、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1. 人口健康状况1.1 人均寿命根据我们的调查,2023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较上一年略有增长。
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在健康保健方面的成就和进展。
1.2 常见疾病在常见疾病方面,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和癌症仍然是中国人民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1.3 健康饮食和锻炼调查显示,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仍然偏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摄入。
此外,体育锻炼率也不高,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适度的运动。
2. 健康保健系统2.1 健康保险中国的健康保险制度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重要进展。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医保计划,并享受到了医疗服务的保障。
2.2 基层医疗服务中国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各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2.3 健康教育和宣传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中国政府加大了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健康知识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健康政策和倡议3.1 健康政策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与健康相关的政策,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其中包括控烟政策、食品安全监管、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等。
3.2 健康倡议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倡议。
例如,开展健康检查活动、宣传健康饮食、组织健身活动等,鼓励和引导人民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4. 健康未来展望尽管中国在健康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很严峻。
为了提高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建议政府和决策者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推动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鼓励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和进行适度的运动;•加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力度,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控工作;•继续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推进健康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3中国精神心里健康蓝皮书导言:2023年,中国的心里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本蓝皮书旨在深入剖析中国精神心里健康现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社会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
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高压工作环境: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忍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1.2 教育压力过重:学生们不仅要应对升学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这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
1.3 社交压力增加: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社交关系更加复杂,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自身形象的焦虑和不安。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2.1 个体层面: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的影响非常深远,包括焦虑、抑郁、失眠、孤独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2.2 家庭层面: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夫妻之间的冲突、亲子关系的紧张等问题。
2.3 社会层面:心理健康问题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增加社会犯罪率、降低生产力和创造力等。
三、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3.1 增加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3.2 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建立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
3.3 优化教育系统: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加兴趣和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3.4 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支持,鼓励人们积极寻求帮助。
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个体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卫生健康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每年,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都是政府决策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下是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的一些重要数据提要。
一、总体健康状况1. 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预期寿命平均达到75岁以上。
2.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逐渐缩小,健康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健康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二、慢性病防控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稳定,控制效果显著。
2. 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取得积极进展。
三、传染病防控1. 传染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传染病发病率总体下降。
2. 新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效应对了潜在的传染病威胁。
四、基本医疗服务1. 基本医疗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得到加强。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逐渐推广,居民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五、医疗质量和安全1.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医疗安全事件总体减少。
2. 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健全,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1. 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防控经验得到总结和应用,公众健康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七、医改进展1.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合理化。
2. 医保支付方式转变为按病种付费,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八、健康扶贫1. 健康扶贫工作不断深入,贫困地区健康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得到提升。
2. 扶贫对象医疗救助力度加大,帮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以上提要仅仅是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的一部分,总体看,卫生健康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不断改善卫生健康状况,提高人民裙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3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引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中国民众的健康状况。
本报告基于大规模的调查数据,通过对参与者的健康习惯、疾病患病率、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并促进公众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个省、市、县,共计调查了1万名居民。
调查内容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疾病患病情况、医疗保健行为等多个方面,为对中国民众的健康进行全面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结果1. 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2023年中国民众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约65%的受访者自评为健康或较健康,仅约10%的受访者自评为不健康。
然而,与此同时,约有30%的受访者表示存在一些慢性疾病或健康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2.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调查发现,中国民众整体的生活习惯较为理想。
约80%的受访者每周坚持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约75%的受访者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然而,约60%的受访者存在吸烟或饮酒等不良习惯,这需要进一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干预。
3. 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民众普遍存在一些常见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约有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被诊断过高血压或糖尿病。
此外,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患病率。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仍需加强工作,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4. 医疗保健行为对于医疗保健行为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在发病时会主动就医,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存在滥用抗生素、过度就医等问题。
尽管我国的医疗资源逐渐得到改善,但我们依然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医学知识宣传,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
结论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需改善的问题。
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和引导公众的生活习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3年度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报告2023年度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健康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其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和趋势预测,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据统计,中国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等慢性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仍然比较普遍,给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一些原本不易发生的健康问题变得更加普遍,例如电子产品依赖症和颈椎病等新型健康问题。
二、大数据在健康领域的应用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在健康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基于大数据,健康领域可以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和精准的管理和研究。
在医学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对药品的研发、临床实验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在健康管理方面,大数据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慢性病等健康问题。
三、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以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龄段的情况,来了解中国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不同地域的差异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域的健康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健康问题的差异。
例如,在北方,由于冬季较长,普遍存在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健康问题,如感冒、咳嗽、皮肤干燥等。
而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湿热,很容易引起湿气的滋生,从而诱发一些与湿气相关的健康问题,如慢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此外,不同地域的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等具体习惯和环境也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不同年龄段的健康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健康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已经越来越凸显。
老年人群健康问题普遍较为严重,特别是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关于健康中国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向大家分享关于健康中国的发言。
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国家的发展基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构建健康中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我们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今天,我将就健康中国的相关话题向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并共同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而奋斗。
一、健康中国的现状当前,我国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人口不断扩大,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但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诸多健康挑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养生保健观念薄弱,传染性疾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健康不平衡问题凸显。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虽然我国的健康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二、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建设健康中国,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全民健康”、“大病保险”、“健康教育”、“健康扶贫”等多项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全面建成健康中国,到2050年实现健康中国的全面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需要各级政府、各行业、各个群体的共同参与。
三、实现健康中国的路径要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健康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大家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发展研究报告《健康中国发展研究报告》健康是人民的基本权益,也是国家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健康问题的挑战。
为了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我国健康发展状况,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健康状况分析1. 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2. 慢性病增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儿童健康问题仍然存在:尽管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一些儿童健康问题,如儿童肥胖、近视等仍然比较突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预防工作。
二、健康中国发展政策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水平,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2.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率,加强大病保险和医保基金管理,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确保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3. 加大儿童健康宣传和预防工作:加强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宣传力度,改进学校食堂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儿童健康问题。
4.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对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5. 推动健康产业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和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三、未来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健康发展状况将会进一步提升,人民的健康权益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中国的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的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现状描述中国的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其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了许多健康问题的根源。
再者,中国的医疗水平也与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虽然中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基层医疗条件欠佳,医疗资源不均衡分配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问题分析1. 环境污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水污染导致肠胃道疾病的增加,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安全产生了威胁。
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渐形成,如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缺乏运动等。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3. 医疗不足:中国的医疗体系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却相对较差。
此外,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有限,医生的专业水平也不够高。
这导致一些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解决方案为了改善中国的人口卫生与健康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个人也应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倡导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政府可以组织大规模的健康促进行动,鼓励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健身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社会目前的健康状况:
一、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
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
数字说明: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
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
高血压人口1.6亿,
血脂异常人口1.6亿。
我国已变成了全球----
第一“肥胖”国,
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
第一“慢性病”大国。
慢性病主要包括“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肥胖加“三高”叫做“死亡四重奏”。
肥胖、“三高”加“三病”称之为“代谢综合症”,俗称“富贵病”。
所以,我们成了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或“富贵病”大国。
代谢综合症不仅严重影响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生产率损失和国民经济负担。
科学饮食不仅是人民健康问题,更是国民经济问题!
中国正在重蹈美国三十年前的垃圾饮食覆辙!美国每年花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开销超过两千亿美金;
据卫生部估计,中国仅花在糖尿病的开支每年就超过一千七百亿人民币!
我国糖尿病现患人数约为4~5千万(也有统计已经超过1亿)。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在100个人中,只有0.67个糖尿病人,还不到1%,可现在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4%,全国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6.25%。
上海市是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城市。
据上海市市卫生局2006年11月1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的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糖尿病患病率为8.6%,而1980年仅为1.01%,20多年来增加了八倍,目前有糖尿病患者120万人。
调查还发现,近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查前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儿童中10%的肥胖患儿及众多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庞大的“后备军”。
儿童肥胖、糖尿病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高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
北京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已高达25.3%,直逼美国。
糖尿病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青少年糖尿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已达200万,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
癌症成为中国人的头号杀手!
比糖尿病更恐怖的流行病是癌症。
癌症的死神每15秒降落到一个中国人身上,不分男女,老少,贫富或尊卑。
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几乎每3-4个人(或每个家庭)会有一个人将死于癌症。
最先进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无力回天,癌症的确诊几乎就是一份死亡判决书,通常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存活期。
人人谈癌色变,个个闻癌丧胆!
五十年后男人可能大部分会丧失生育能力!
由于化学中毒和环境污染,男性不育已成为下一代的无声杀手。
男人的精子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显著下降。
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和白领陷入健康危机!
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我国人口寿命的平均值(72岁)低了14岁。
2007年2月,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题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的讲座上形容,“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青年的高收入者40岁以前是以命博钱,40岁以后是以钱买命。
”
有统计表明,中国30~50岁的高收入者未老先衰,其平均生理(状态)年龄要比自然(实际)年龄大10~13岁。
大部分中青年白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身体虽然感到有种种不适,不舒服,如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健忘、性功能障碍等,但上医院检查时又未能发现可观察到的变化,此时医生也没有办法来进行治疗。
中国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
“2006北京国际健康论坛”公布,在我国人口中只有15%属于基本健康,15%属于不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
世界第一乙肝大国!
全球有3.5亿到4亿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中国就占据其中的1/3。
我国目前有1.2亿个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每年有33万人死于乙肝相关肝病或肝癌,也占全球的1/3。
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乙型肝炎是肝癌的罪魁祸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明显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二、引发健康危机的原因
——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营养不均衡和中毒过多!
引发中国人健康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1982年到2002年二十年间,中国居民代谢综合症何以从“零”到“世界第一”?
是基因变了吗?不可能!一个种的基因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变化!
是营养过剩吗?也不是!中国人健康现状是营养不良,中毒过多!
事实上,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食物除了提供热量,不仅几乎没有营养,而且有毒!
营养不良导致健康危机!
一方面,我们用化肥种植和用激素催熟的农作物,除了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外,没有多少其它营养成分。
另一方面,你吃的越精制,营养素越缺乏。
食物被加工的越精细,食物中所含的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已经被去除。
在精制糖、精制米面、精制油中,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已经荡然无存。
卫生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在下降,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钙、铁等等,特别是城市居民在1992年到2002年间的营养素摄入量全面下降。
中毒过多导致健康危机!
当今的农业生产一靠农药,二靠化肥,很少有人再使用有机肥。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更加贫嵴,还使土壤中毒素增多,并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导致植物和动物体内毒素增加。
另外还有各种油炸、烤制食品,各种洋快餐,各种包装食品,
这些食品加工方式不仅造成食物中营养成份破坏,
也会增加许多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类的致癌物质,机体不能代谢的反式脂肪,砷、铅、汞、六价铬、氟等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
毒素不仅能通过食物进入你的体内.....
还能通过饮用不洁净的水、呼吸污染的空气、使用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个人生活用品(如牙膏、洗发香波、肥皂等)进入你的体内。
你现在的饮用水是非常不安全的....
自来水充满各种污染物,含汞、铅、铝、(六价)铬、镉和镍等重金属,以及砷、氯、氟和石棉等等,并且它们大部分是高危致癌物。
长期喝这种污染的水,会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
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十倍!
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生活的,而室内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氨气、氡气、苯、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等,其中以甲醛,苯,氨和氡“黑四类”最为常见。
这些污染物可以影响或破坏眼睛、皮肤、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或肝脏,引起抑郁、头痛、疲倦、皮肤过敏和经前综合症,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癌症、白血病、不孕不育等。
当你长期吃既缺乏营养,又含有多种毒素的食物,长期饮用和呼吸充满各种毒素的水和空气以后......
就会引起你机体营养不良和毒素超载,其结果就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类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机体细胞代谢障碍的结果。
引起细胞代谢障碍的原因只有两个:
一个细胞营养不良
另一个就是细胞毒素过多!
1.当机体所有细胞代谢正常时,人体就会处于健康状态,此时机体充满充满活力。
2.当机体少部分细胞出现代谢障碍,人体就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其实已经有病了),此时机体虽然还没有出现能被常规医学检测到的变化,但此时人体会出现头痛、失眠、疲倦、乏力、记忆力下降等许多健康问题。
3.当机体某些组织的大部细胞出现代谢障碍时,就可出现一些可被医学检测到的变化,这时人们就把这种变化称为患有某种疾病。
大量实验表明:
全世界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所以需要更多的专业营养师给予指导!
恢复健康的关键,绝不是依赖药物,也不是依赖某种营养,而是首先依赖于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我们帮助病人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然后,开始恢复对自己健康的信心,有了这一份信心,才能够掌握对营养的运用,食物的利用和运动的配合,以及心理的调节。
未来健康事业,将是人人需要的事业。
如果你是从事健康事业不仅造福人类的健康,还是一个普渡众生的使者!
真正从事这个领域的每个人,都将为社会提供帮助,成为人们的福星。
新的模式--营养保健预防医学正在形成,成为传统医疗的补充和部分替代。
营养师是现今走在前面的人,将是未来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