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期中考试数学(理)试卷(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4
南川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试卷文 科 数 学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10x y -+=的倾斜角为( )A .6πB .4πC .3πD .43π 2. 命题:“20,0x x ∀≥≥”的否定是( )A .20,0x x ∀<<B .20,0x x ∀≥<C 20,0x x ∃<<D .20,0x x ∃≥<3. 若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则( )A .p q ∧是真命题B .p q ∨是假命题C .p ⌝是假命题D .q ⌝是假命题4.已知两平行直线3410x y -+=和3440x y --=,则两直线的距离为( )A .1B .2C .3D .45. 若点A(-1,0),B(2,3),C(0,m)共线,则m 的值为( )A .1B .-1C .1±D .26. 已知命题:1p x =且1y =,命题:2q x y +=,则命题p 是命题q 的( )条件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321,,l l 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313221//,l l l l l l ⇒⊥⊥ B .321321,,////l l l l l l ⇒共面 C .313221//,l l l l l l ⊥⇒⊥ D .共面共点321321,,,,l l l l l l ⇒8. 若已知A(1,1,1),B(-3,-3,-3),则线段AB 的长为( )A .. D .9.已知12,F F 是椭圆221169x y +=的两个焦点,过点2F 的直线交椭圆与AB 两点,在1AF B ∆中,若有两边之和为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 )A .6B .5C .4D .310.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6π B .34π C .32π D .30π11.圆222813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1,则a=( )A .2B .3C . 43-D . 34- 12.已知圆M:()22536x y ++=,定点N (5,0),点P 为圆M 上的动点,点Q 在NP 上,点G 在线段MP 上,且满足2,0NP NQ GQ NP =⋅=,则点G 的轨迹方程是( )A .22149x y +=B .2213631x y +=C . 22194x y +=D . 2213136x y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命题“若22x <,则2x <”的逆否命题是14.已知直线过点(2,0)与(0,-3),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2016-2017学年重庆市南川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方框涂黑.1.(4分)观察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4分)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顶点坐标是()A.(﹣1,3)B.(﹣1,﹣3)C.(1,3) D.(1,﹣3)3.(4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下列配方正确是()A.(x﹣2)2=5 B.(x+2)2=5 C.(x﹣2)2=3 D.(x+2)2=54.(4分)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的是()A.x2﹣x+1=0 B.x2+2x+2=0 C.(x﹣1)2+1=0 D.(x﹣1)(x+2)=0 5.(4分)把抛物线y=x2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A.y=(x﹣1)2+2 B.y=(x+1)2﹣2 C.y=(x﹣1)2﹣2 D.y=(x+1)2+2 6.(4分)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2450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x(x+1)=2450 B.x(x﹣1)=2450 C.x(x+1)=2450 D.x(x﹣1)=2450 7.(4分)已知点(﹣1,y1),(﹣2,y2),(2,y3)在函数y=2(x﹣1)2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1>y3C.y2>y3>y1D.y3>y1>y28.(4分)已知抛物线y=ax2+bx和直线y=ax+b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D.9.(4分)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 n,规定y′=nx n﹣1.例如:若函数y=x4,则有y′=4x3.已知函数y=x3,则方程y′=12的解是()A.x1=4,x2=﹣4 B.x1=2,x2=﹣2 C.x1=x2=0 D.x1=2,x2=﹣2 10.(4分)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下列说法:①abc<0;②2a﹣b=0;③4a+2b+c<0,④a+b+c=0.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1.(4分)将两个斜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纸片如图①放置,其中∠ACB=∠CED=90°,∠A=45°,∠D=30°.把△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②,连接D1B,则∠E1D1B的度数为()A.10°B.15°C.7.5°D.20°12.(4分)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四边形AO BO′的面积为6+3;⑤S△AOC +S△AOB=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3.(4分)方程2x2=x的根是.14.(4分)直线y=x+3上有一点P(m,2),则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15.(4分)如图,把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C在x轴上,OA在y轴上,且OC=2,OA=4,把矩形OABC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DEF,则E的坐标为.16.(4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ax2+bx+c <0的解集是.17.(4分)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下表: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18.(4分)如图,平行于x轴的直线AC分别交抛物线y1=x2(x≥0)与y2=(x ≥0)于B、C两点,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交y1于点D,直线DE∥AC,交y2于点E,则=.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各7分,共1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19.(7分)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2﹣5x﹣14=0.20.(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已知△ABC:(1)作出△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1B1C1,并写出点B对应点B1的坐标;(2)作出把△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B2C2.写出点C对应点C2的坐标.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各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21.(10分)求抛物线y=x2﹣2x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图象.22.(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ABC中,AB=AC=2,AB,BC的长是方程kx2﹣4x+2=0的两根,求BC的长.23.(10分)如图1,在线段AB上找一点C,C把AB分为AC和CB两段,其中BC是较小的一段,如果BC•AB=AC2,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为了增加美感,黄金分割经常被应用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如图2,在我国古代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太和门位于太和殿与内金水桥之间靠近内金水桥的一侧,三个建筑的位置关系满足黄金分割.已知太和殿到内金水桥的距离约为100丈,求太和门到太和殿之间的距离(的近似值取2.2).24.(10分)已知:在△ABC中,AB=AC,若将△AB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1)试猜想AE与B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ABC的面积为3cm2,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3)当∠AC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说明理由.五、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25.(12分)某企业设计了一款工艺品,每件的成本是50元,为了合理定价,投放市场进行试销.据市场调查,销售单价是100元时,每天的销售量是50件,而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每天就可多售出5件,但要求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1)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是多少?(2)求出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如果该企业每天的总成本不超过7000元,那么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每天的总成本=每件的成本×每天的销售量)26.(12分)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2a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1,0),OC=3O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重庆市南川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方框涂黑.1.(4分)观察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4分)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顶点坐标是()A.(﹣1,3)B.(﹣1,﹣3)C.(1,3) D.(1,﹣3)【分析】因为y=﹣2(x﹣1)2﹣3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可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解答】解:∵抛物线解析式为y=﹣2(x﹣1)2﹣3,∴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性质,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可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大(最小)值,增减性等.3.(4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下列配方正确是()A.(x﹣2)2=5 B.(x+2)2=5 C.(x﹣2)2=3 D.(x+2)2=5【分析】在本题中,把常数项1移项后,应该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4的一半的平方.【解答】解:把方程x2﹣4x+1=0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到x2﹣4x=﹣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到x2﹣4x+4=﹣1+4,配方得(x﹣2)2=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4.(4分)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的是()A.x2﹣x+1=0 B.x2+2x+2=0 C.(x﹣1)2+1=0 D.(x﹣1)(x+2)=0【分析】计算判别式的值,可对A、B进行判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对C进行判断;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可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A选项错误;B、△=22﹣4×1×2=﹣4<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B选项错误;C、(x﹣1)2≥0,则(x﹣1)2+1>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C选项错误;D、x﹣1=0或x+2=0,解得x1=1,x2=﹣2,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5.(4分)把抛物线y=x2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A.y=(x﹣1)2+2 B.y=(x+1)2﹣2 C.y=(x﹣1)2﹣2 D.y=(x+1)2+2【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y=x2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y=x2﹣2;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y=(x﹣1)2﹣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练掌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题的关键.6.(4分)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2450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x(x+1)=2450 B.x(x﹣1)=2450 C.x(x+1)=2450 D.x(x﹣1)=2450【分析】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那么每名同学要送出(x﹣1)张,共有x名学生,那么总共送的张数应该是x(x﹣1)张,即可列出方程.【解答】解:∵全班有x名同学,∴每名同学要送出(x﹣1)张;又∵是互送照片,∴总共送的张数应该是x(x﹣1)=24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计算全班共送多少张,首先确定一个人送出多少张是解题关键.7.(4分)已知点(﹣1,y1),(﹣2,y2),(2,y3)在函数y=2(x﹣1)2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1>y3C.y2>y3>y1D.y3>y1>y2【分析】分别计算自变量为﹣1,﹣2,2所对应的函数值,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当x=﹣1时,y1=2(x﹣1)2=8;当x=﹣2时,y2=2(x﹣1)2=18;当x=2时,y3=2(x﹣1)2=2,所以y2>y1>y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即已知横坐标可求对应的纵坐标.8.(4分)已知抛物线y=ax2+bx和直线y=ax+b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D.【分析】本题可先由二次函数图象得到字母系数的正负,再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比较看是否一致.逐一排除.【解答】解:A、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此时直线y=ax+b应经过二、四象限,故A可排除;B、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可知a、b异号,b>0,此时直线y=ax+b应经过一、二、四象限,故B可排除;C、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此时直线y=ax+b应经过一、三象限,故C可排除;正确的只有D.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图象,应该识记一次函数y=kx+b在不同情况下所在的象限,以及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9.(4分)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 n,规定y′=nx n﹣1.例如:若函数y=x4,则有y′=4x3.已知函数y=x3,则方程y′=12的解是()A.x1=4,x2=﹣4 B.x1=2,x2=﹣2 C.x1=x2=0 D.x1=2,x2=﹣2【分析】首先根据新定义求出函数y=x3中的n,再与方程y′=12组成方程组得出:3x2=1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函数y=x3得n=3,则y′=3x2,∴3x2=12,x2=4,x=±2,x1=2,x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还以新定义的形式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①二次项系数要化为1,②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时,是两个解,且是互为相反数,不要丢解.10.(4分)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下列说法:①abc<0;②2a﹣b=0;③4a+2b+c<0,④a+b+c=0.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得b=2a>0,则2a﹣b=0,则可对②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得到c<0,则abc<0,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由于x=﹣2时,y<0,则得到4a﹣2b+c<0,则可对③进行判断;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结合对称轴方程对④进行判断.【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上,则a>0.∵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b=2a>0,则2a﹣b=0.故②正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c<0,∴abc<0.故①正确;∵x=2时,y>0,∴4a+2b+c>0.故③错误;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知,当x=1时,y=0,∴a+b+c=0,∴a+2a+c=0,即3a+c=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坐标,以及对称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4分)将两个斜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纸片如图①放置,其中∠ACB=∠CED=90°,∠A=45°,∠D=30°.把△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②,连接D1B,则∠E1D1B的度数为()A.10°B.15°C.7.5°D.2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DCE=60°,旋转的性质可得∠BCE1=15°,然后求出∠BCD1=45°,从而得到∠BCD1=∠A,利用“边角边”证明△ABC和△D1CB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D1C=∠ABC=45°,再根据∠E1D1B=∠BD1C﹣∠CD1E1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CED=90°,∠D=30°,∴∠DCE=60°,∵△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BCE1=15°,∴∠BCD1=60°﹣15°=45°,∴∠BCD1=∠A,在△ABC和△D1CB中,,∴△ABC≌△D1CB(SAS),∴∠BD1C=∠ABC=45°,∴∠E1D1B=∠BD1C﹣∠CD1E1=45°﹣30°=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ABC和△D1CB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2.(4分)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四边形AO BO′的面积为6+3;⑤S△AOC +S△AOB=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分析】证明△BO′A≌△BOC,又∠OBO′=60°,所以△BO′A可以由△BO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故结论①正确;由△OBO′是等边三角形,可知结论②正确;在△AOO′中,三边长为3,4,5,这是一组勾股数,故△AOO′是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AOB=150°,故结论③正确;S四边形AOBO′=S△AOO′+S△OBO′=6+4,故结论④错误;如图②,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得AB与AC重合,点O旋转至O″点.利用旋转变换构造等边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将S△AOC +S△AOB转化为S△COO″+S△AOO″,计算可得结论⑤正确.【解答】解:由题意可知,∠1+∠2=∠3+∠2=60°,∴∠1=∠3,又∵OB=O′B,AB=BC,在△BO′A和△BOC中,,∴△BO′A≌△BOC(SAS),又∵∠OBO′=60°,∴△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故结论①正确;如图①,连接OO′,∵OB=O′B,且∠OBO′=60°,∴△OBO′是等边三角形,∴OO′=OB=4.故结论②正确;∵△BO′A≌△BOC,∴O′A=5.在△AOO′中,三边长为3,4,5,这是一组勾股数,∴△AOO′是直角三角形,∠AOO′=90°,∴∠AOB=∠AOO′+∠BOO′=90°+60°=150°,故结论③正确;S四边形AOBO′=S△AOO′+S△OBO′=×3×4+×42=6+4,故结论④错误;如图②所示,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得AB与AC重合,点O旋转至O″点.易知△AOO″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COO″是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则S △AOC +S △AOB =S 四边形AOCO″=S △COO″+S △AOO″=×3×4+×32=6+,故结论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变换中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勾股数3、4、5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是本题的要点.在判定结论⑤时,将△AOB 向不同方向旋转,体现了结论①﹣结论④解题思路的拓展应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3.(4分)方程2x 2=x 的根是 x 1=0,x 2= .【分析】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2x 2=x ,2x 2﹣x=0,x (2x ﹣1)=0,x=0,2x﹣1=0,x1=0,x2=,故答案为:x1=0,x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难度适中.14.(4分)直线y=x+3上有一点P(m,2),则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1,﹣2).【分析】首先把(m,2)代入y=x+3,可求出m的值,进而可得点P的坐标,再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解答】解:∵P(m,2)在直线y=x+3上,∴2=m+3,解得:m=﹣1,∴P点(﹣1,2),∴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正确计算出m的值,确定P的坐标.15.(4分)如图,把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C在x轴上,OA在y轴上,且OC=2,OA=4,把矩形OABC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DEF,则E的坐标为(4,2).【分析】据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得OD=OA,OF=OC,再根据点E在第一象限写出点E的坐标即可.【解答】解:∵矩形OABC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DEF,∴OD=OA=4,OF=OC=2,又∵点E在第一象限,∴点E的坐标为(4,2).故答案为:(4,2).【点评】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熟记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是解题的关键.16.(4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ax2+bx+c <0的解集是﹣1<x<3.【分析】直接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当﹣1<x<3时,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1<x<3.故答案为:﹣1<x<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式,能利用数形结合求不等式的解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4分)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下表: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分析】首先找出纵坐标相等的两个点,可根据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判断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答】解:由抛物线过(0,6)、(1,6)两点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故答案为:x=.【点评】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找出对称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4分)如图,平行于x轴的直线AC分别交抛物线y1=x2(x≥0)与y2=(x ≥0)于B、C两点,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交y1于点D,直线DE∥AC,交y2于点E,则=5﹣.【分析】设A点坐标为(0,a),利用两个函数解析式求出点B、C的坐标,然后求出BC的长度,再根据CD∥y轴,利用y1的解析式求出D点的坐标,然后利用y2求出点E的坐标,从而得到DE的长度,然后求出比值即可得解.【解答】解:设A点坐标为(0,a),(a>0),则x2=a,解得x=,∴点B(,a),=a,则x=,∴点C(,a),∴BC=﹣.∵CD∥y轴,∴点D的横坐标与点C的横坐标相同,为,∴y1=()2=5a,∴点D的坐标为(,5a).∵DE∥AC,∴点E的纵坐标为5a,∴=5a,∴x=5,∴点E的坐标为(5,5a),∴DE=5﹣,∴==5﹣.故答案是:5﹣.【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平行与x轴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点的横坐标相同,求出用点A 的纵坐标表示出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各7分,共1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19.(7分)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2﹣5x﹣14=0.【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方程的特点,可以发现利用因式分解法可以解答.【解答】解:x2﹣5x﹣14=0(x﹣7)(x+2)=0∴x﹣7=0,x+2=0,解得,x1=7,x2=﹣2.【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题的关键是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20.(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已知△ABC:(1)作出△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1B1C1,并写出点B对应点B1的坐标;(2)作出把△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B2C2.写出点C对应点C2的坐标.【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写出点B对应点B1的坐标;(2)分别将点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写出点C对应点C2的坐标.【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B1(﹣4,﹣1);(2)所作图形如图所示:C2(﹣1,4).【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旋转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各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21.(10分)求抛物线y=x2﹣2x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图象.【分析】把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求得其对称轴及其顶点坐标,再利用描点法可画出其函数图象.【解答】解:y=(x﹣1)2﹣1,∴对称轴为x=1,顶点为(1,﹣1).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a(x﹣h)2+k中,其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x=h.22.(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ABC中,AB=AC=2,AB,BC的长是方程kx2﹣4x+2=0的两根,求BC的长.【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2)由于AB=2是方程kx2﹣4x+2=0,所以可以确定k的值,进而再解方程求出BC的值.【解答】解:(1)∵方程有实数根,∴△=b2﹣4ac=(﹣4)2﹣4×k×2=16﹣8k≥0,解得:k≤2,又因为k是二次项系数,所以k≠0,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2且k≠0.(2)由于AB=2是方程kx2﹣4x+2=0,所以把x=2代入方程,可得k=,所以原方程是:3x2﹣8x+4=0,解得:x1=2,x2=,所以BC的值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根的判别式应用的前提条件:二次项系数k≠0.23.(10分)如图1,在线段AB上找一点C,C把AB分为AC和CB两段,其中BC是较小的一段,如果BC•AB=AC2,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为了增加美感,黄金分割经常被应用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如图2,在我国古代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太和门位于太和殿与内金水桥之间靠近内金水桥的一侧,三个建筑的位置关系满足黄金分割.已知太和殿到内金水桥的距离约为100丈,求太和门到太和殿之间的距离(的近似值取2.2).【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太和门到太和殿的距离为x丈,由题意可得,x2=100(100﹣x)解得,,(舍去)则x≈﹣50+50×2.2=60,答:太和门到太和殿的距离为60丈.【点评】本题开车的是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性质,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24.(10分)已知:在△ABC中,AB=AC,若将△AB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1)试猜想AE与B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ABC的面积为3cm2,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3)当∠AC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FEC是△ABC顺时针旋转180°产生的,可知,AC=CF,BC=CE,所以得到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E∥BF且AE=BF;=3cm2,又因为四个三角形等底同(2)过点A作AD⊥BC于点D,则可求得S△ABC高,所以S=4×S△ABC,可求得面积是12cm2;四边形ABFE(3)当∠ACB=60°时,AB=AC=BC,可得AF=BE,即四边形ABCD是矩形.【解答】解:(1)∵△FEC是△ABC顺时针旋转180°产生的,∴ACF、BCE共线且AC=CF,BC=CE(2分),∴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AE∥BF且AE=BF.(3分)(2)过点A作AD⊥BC于点D,=BC•AD=3cm2.(5分)则S△ABC=S△AEC,S△FBC=S△FEC,又∵平行四边形ABFE中,BC=CE,S△ABC又∵AC=CF,=S△FBC,∴S△AEC∴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4×S△ABC=12cm2.(6分)∴S四边形ABFE(3)∠ACB=60°时,四边形ABEF是矩形,(7分)理由:∵当∠ACB=60°时,AB=AC=BC,∴AF=BE,(8分)∴四边形ABEF是矩形.(9分)【点评】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和全等的图形.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才能在综合题中灵活运用.五、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25.(12分)某企业设计了一款工艺品,每件的成本是50元,为了合理定价,投放市场进行试销.据市场调查,销售单价是100元时,每天的销售量是50件,而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每天就可多售出5件,但要求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1)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是多少?(2)求出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如果该企业每天的总成本不超过7000元,那么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每天的总成本=每件的成本×每天的销售量)【分析】(1)根据题意先求得当单价为70元时的销售量,然后根据利润=销售量×每件的利润求解即可;(2)依据销售单价是100元时,每天的销售量是50件,而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每天就可多售出5件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3)每天的总成本=每件的成本×每天的销售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而可求得x的范围,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最大值利润为4480元.【解答】解:(1)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70﹣50)×[50+5×(100﹣70)]=4000元;(2)由题得y=(x﹣50)[50+5(100﹣x)]=﹣5x2+800x﹣27500(x≥50).∵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50≤x≤100.(3)∵该企业每天的总成本不超过7000元∴50×[50+5(100﹣x)]≤7000(8分)解得x≥82.由(2)可知y=(x﹣50)[50+5(100﹣x)]=﹣5x2+800x﹣2750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80且a=﹣5<0∴抛物线开口向下,在对称轴右侧,y随x增大而减小.∴当x=82时,y有最大,最大值=4480,即销售单价为82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4480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应用,依据题意列出每天的销售利润y与x的定价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26.(12分)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2a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1,0),OC=3O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OC=3OB,B(1,0),求出C点坐标(0,﹣3),把点B,C的坐标代入y=ax2+2ax+c,求出a点坐标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2)图,过点D作DM∥y轴分别交线段AC和x轴于点M,N.设M(m,﹣m﹣3)则D(m,m2+2m﹣3),然后求出DM的表达式,把S四边形ABCD 分解为S△ABC+S△ACD,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3)①过点C作CP1∥x轴交抛物线于点P1,过点P1作P1E1∥AC交x轴于点E1,此时四边形ACP1E1为平行四边形.平移直线AC交x轴于点E,交x轴上方的抛物线于点P,当AC=PE时,四边形ACEP为平行四边形.【解答】解:(1)∵OC=3OB,B(1,0),∴C(0,﹣3).把点B,C的坐标代入y=ax2+2ax+c,得a=1,c=﹣3,∴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3.(2)由A(﹣3,0),C(0,﹣3)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如图1,过点D作DM∥y轴分别交线段AC和x轴于点M,N.设M(m,﹣m﹣3)则D(m,m2+2m﹣3),DM=﹣m﹣3﹣(m2+2m﹣3)=﹣m2﹣3m=﹣(m+)2+,∴﹣1<0,∴当x=时,DM有最大值,∴S四边形ABCD=S△ABC+S△ACD=×4×3+×3×DM,此时四边形ABCD面积有最大值为6+×=.。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已知集合A={x|0<log 4x <1},B={x|x≤2},则A∩B=( ) A .(0,1) B .(0,2] C .(1,2) D .(1,2] 2.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x 2≥0”的否定为( ) A .对任意x ∈R ,都有x 2<0 B .不存在x ∈R ,都有x 2<0 C .存在x 0∈R ,使得x 02≥0 D .存在x 0∈R ,使得x 02<03.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1、BC 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EF 与BB 1垂直 B .EF 与BD 垂直C .EF 与CD 异面 D .EF 与A 1C 1异面4.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 ﹣ABCD 的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 )A .6B .8C .D .35.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D .6.设函数f (x )定义在实数集上,f (2﹣x )=f (x ),且当x≥1时,f (x )=lnx ,则有( )A .B .C .D .7.设平面区域D 是由双曲线y 2﹣=1的两条渐近线和抛物线y 2=﹣8x 的准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x ,y )∈D ,则x+y 的最小值为( ) A .﹣1 B .1 C .0 D .38.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 )A .m >1,且n <1B .mn <0C .m >0,且n <0D .m <0,且n <09.若直线l 过点P (﹣3,﹣)且被圆x 2+y 2=25截得的弦长是8,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3x+4y+15=0 B .x=﹣3或3x+4y+15=0C .x=﹣3或y=﹣D .x=﹣310.设椭圆=1(a >0,b >0)的离心率e=,右焦点F (c ,0),方程ax 2+bx ﹣c=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x 2,则点P (x 1,x 2)在( )A .圆x 2+y 2=2内B .圆x 2+y 2=2上C .圆x 2+y 2=2外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高PO 为h ,点D 为侧棱PC 的中点,PO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 )A .B .C .D .12.若实数x 、y 满足x|x|﹣y|y|=1,则点(x ,y )到直线y=x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0,] C .(,1) D .(0,1]二、填空题(每题5分)13.已知||=1,||=6, •(﹣)=2,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14.在抛物线y 2=2px 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p 的值为 .15.已知椭圆+=1(a >b >0)的右焦点为F 1,左焦点为F 2,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 ,满足线段PF 1相切于椭圆的短轴为直径的圆,切点为线段PF 1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16.设 条件.三、解答题(17、18、19、20、21各题12分,22题10分)17.已知p :方程x 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 :方程4x 2+4(m ﹣2)x+1=0无实根.若“p 或q”为真,“p 且q”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设△ABC 的三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Ⅰ)求角B 的大小; (Ⅱ)若x ∈[0,π),求函数f (x )=sin (x ﹣B )+sinx 的值域.19.点A 、B 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位于x 轴上方,PA⊥PF.求点P 的坐标.20.如图,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AA 1=AC=CB=AB .(Ⅰ)证明:BC 1∥平面A 1CD(Ⅱ)求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21.如图,已知A (﹣4a ,0)(a >0),B 、C 两点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运动,并且满足•=0, =.(1)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2)设过点A 的直线与点Q 的轨迹交于E 、F 两点,A′(4a ,0),求直线A′E、A′F 的斜率之和.22.在等腰直角△ABC 中,AB=AC=4,点P 是边AB 上异于A 、B 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过BC 、CA 反射后又回到点P ,光线交线段BC 于点Q ,交线段CA 于点R ,若光线QR 经过△ABC 的重心,求线段AP 的长度.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已知集合A={x|0<log 4x <1},B={x|x≤2},则A∩B=( ) A .(0,1) B .(0,2] C .(1,2) D .(1,2]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求出集合A 中其他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 ,找出A 与B 的公共部分即可求出交集. 【解答】解:由A 中的不等式变形得:log 41<log 4x <log 44, 解得:1<x <4,即A=(1,4), ∵B=(﹣∞,2], ∴A∩B=(1,2]. 故选D2.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x 2≥0”的否定为( ) A .对任意x ∈R ,都有x 2<0 B .不存在x ∈R ,都有x 2<0 C .存在x 0∈R ,使得x 02≥0 D .存在x 0∈R ,使得x 02<0 【考点】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分析】直接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命题的否定命题即可. 【解答】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x 2≥0”的否定为.存在x 0∈R ,使得x 02<0. 故选D .3.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1、BC 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EF 与BB 1垂直 B .EF 与BD 垂直C .EF 与CD 异面 D .EF 与A 1C 1异面 【考点】异面直线的判定.【分析】观察正方体的图形,连B 1C ,则B 1C 交BC 1于F 且F 为BC 1中点,推出EF∥A 1C 1;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解:连B 1C ,则B 1C 交BC 1于F 且F 为BC 1中点,三角形B 1AC 中EF,所以EF∥平面ABCD ,而B 1B⊥面ABCD ,所以EF 与BB 1垂直;又AC⊥BD,所以EF 与BD 垂直,EF 与CD 异面.由EF ,AC∥A 1C 1得EF∥A 1C 1故选D .4.已知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ABCD的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A.6 B.8 C. D.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四棱锥,利用三视图的数据直接求解四棱锥P﹣ABCD的四个侧面中面积,得到最大值即可.【解答】解:因为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四棱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矩形的长边的中点,底面边长分别为4,2,后面是等腰三角形,腰为3,所以后面的三角形的高为: =,所以后面三角形的面积为: =2.两个侧面面积为: =3,前面三角形的面积为: =6,四棱锥P﹣ABCD的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前面三角形的面积:6.故选A.5.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A.B.C.D.【考点】椭圆的应用;数列的应用.【分析】先设长轴为2a,短轴为2b,焦距为2c,由题意可知:a+c=2b,由此可以导出该椭圆的离心率.【解答】解:设长轴为2a,短轴为2b,焦距为2c,则2a+2c=2×2b,即a+c=2b⇒(a+c)2=4b2=4(a2﹣c2),所以3a2﹣5c2=2ac,同除a2,整理得5e2+2e﹣3=0,∴或e=﹣1(舍去),故选B.6.设函数f(x)定义在实数集上,f(2﹣x)=f(x),且当x≥1时,f(x)=lnx,则有()A.B.C.D.【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由f(2﹣x)=f(x)得到函数的对称轴为x=1,再由x≥1时,f(x)=lnx得到函数的图象,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f(2﹣x)=f(x)∴函数的对称轴为x=1∵x≥1时,f(x)=lnx∴函数以x=1为对称轴且左减右增,故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离x=1越远,函数值越大故选C.7.设平面区域D是由双曲线y2﹣=1的两条渐近线和抛物线y2=﹣8x的准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x,y)∈D,则x+y的最小值为()A.﹣1 B.1 C.0 D.3【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先求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和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画出三角形平面区域,根据z=x+y的最小值为斜率为﹣1的直线的纵截距的最小值,即可求出z=x+y的最小值.【解答】解:抛物线y2=﹣8x的准线方程为x=2,双曲线y2﹣=1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x,由题意,三角形平面区域的边界为x=2,y=±x,设z=x+y即y=z﹣x,则z=z﹣x的最小值为斜率为﹣1的直线的纵截距的最小值.:y=﹣x,平移可得,作出直线l当直线l过原点时,取得最小值0.故选:C.8.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A.m>1,且n<1 B.mn<0 C.m>0,且n<0 D.m<0,且n<0【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们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等价命题,进而逐一分析已知中四个答案中的条件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充要关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若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0,<0,即m>0且n<0故“m>1,且n<1”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的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mn<0”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m>0,且n<0”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的充要条件;“m<0,且n<0”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的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B9.若直线l过点P(﹣3,﹣)且被圆x2+y2=25截得的弦长是8,则直线l的方程为()A.3x+4y+15=0 B.x=﹣3或3x+4y+15=0C.x=﹣3或y=﹣D.x=﹣3【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算出圆心为O(0,0)、半径r=5,根据垂径定理算出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3.讨论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关于k的等式,解出k,可得直线的方程;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3=0,到圆心的距离也等于3,符合题意.由此即可得所求的直线方程.【解答】解:圆x2+y2=5的圆心为O(0,0),半径r=5;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①当过点P(﹣3,﹣)的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3),即2kx﹣2y+6k﹣3=0,∵直线圆x2+y2=25截得弦长为8,∴根据垂径定理,得=4,即=4,解得d=3;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解之得k=﹣,此时直线的方程为y+=﹣(x+3),化简得3x+4y+15=0;②当过点P(﹣3,﹣)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3,即x+3=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3,可得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也等于8,符合题意;综上,所求的直线方程为3x+4y+15=0或x+3=0.故选:B.10.设椭圆=1(a >0,b >0)的离心率e=,右焦点F (c ,0),方程ax 2+bx ﹣c=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x 2,则点P (x 1,x 2)在( )A .圆x 2+y 2=2内B .圆x 2+y 2=2上C .圆x 2+y 2=2外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椭圆的应用.【分析】先根据x 1+x 2=﹣,x 1x 2=﹣表示出x 12+x 22,再由e==得到a 与c 的关系,从而可表示出b 与c 的关系,然后代入到x 12+x 22的关系式中可得到x 12+x 22的范围,从而可确定答案.【解答】解:∵x 1+x 2=﹣,x 1x 2=﹣x 12+x 22=(x 1+x 2)2﹣2x 1x 2=e==∴a=2c b 2=a 2﹣c 2=3c 2所以x 12+x 22=<2所以在圆内 故选A .11.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高PO 为h ,点D 为侧棱PC 的中点,PO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 )A .B .C .D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利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得到底面边长与高h 的关系,易求,V P ﹣ABC===.【解答】解:设底面边长为a ,连接CO 交AB 于F ,过点D 作DE∥PO 交CF 于E ,连接BE ,则∠BDE 即PO 与BD 所成角,∴cos∠BDE=,∵PO⊥面ABC ,∴DE⊥面ABC ,∴△BDE 是直角三角形,∵点D 为侧棱PC 的中点,∴DE=h ,∴BE=h ,在正三角形ABC 中,BF=a ,EF=CF=a ,在Rt△BEF 中,BE 2=EF 2+BF 2,∴,∴V P ﹣ABC ===故选:C .12.若实数x 、y 满足x|x|﹣y|y|=1,则点(x ,y )到直线y=x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0,] C .(,1) D .(0,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对x ,y 的取值进行分段,由此求出曲线方程,然后画图,由图形可得曲线上点(x ,y )到直线y=x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当x≥0且y≥0时, 方程化为:x|x|﹣y|y|=x 2﹣y 2=1; 当x >0且y <0时,方程化为:x|x|﹣y|y|=x 2+y 2=1; 当x <0且y >0时,无意义; 当x <0且y <0时,方程化为:x|x|﹣y|y|=y 2﹣x 2=1. 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直线y=x 为两段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四分之一个单位圆上的点到直线y=x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 故选:D .二、填空题(每题5分)13.已知||=1,||=6, •(﹣)=2,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分析】由•(﹣)=2,得,利用向量夹角公式可求得<>.【解答】解:由•(﹣)=2,得﹣=2,即=3,cos <,>==,所以<>=,故答案为:.14.在抛物线y 2=2px 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p 的值为 2 .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确定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考查结论.【解答】解: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4=5,∴p=2. 故答案为:215.已知椭圆+=1(a >b >0)的右焦点为F 1,左焦点为F 2,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 ,满足线段PF 1相切于椭圆的短轴为直径的圆,切点为线段PF 1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设线段PF 1的中点为M ,利用OM 是△F 1PF 2的中位线,以及椭圆的定义求出直角三角形OMF 1的三边之长,再由勾股定理结合隐含条件求离心率.【解答】解:设线段PF 1的中点为M ,由题意知,OM=b ,又OM 是△F 1PF 2的中位线,∴OM=PF 2=b ,则PF 2=2b ,由椭圆的定义知PF 1=2a ﹣PF 2=2a ﹣2b ,又MF==(2a ﹣2b )=a ﹣b ,OF 1=c ,在直角三角形OMF 1中,由勾股定理得:(a ﹣b )2+b 2=c 2, 又a 2﹣b 2=c 2,可得2a=3b , 故有4a 2=9b 2=9(a 2﹣c 2),由此可求得离心率e=,故答案为:.16.设必要不充分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充分性是说明p可以推出q,必要性说明由q可以推出p.在这个定义下进行正反认证,发现题中应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解答】解:若x≠0且x≠1,只有在x≥0的情况下,才有,说明充分性不成立反过来,若,说明在x≥0的大前提下,x2≠x可得x≠0且x≠1,说明必要性成立故答案为:必要不充分三、解答题(17、18、19、20、21各题12分,22题10分)17.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得p、q为真时m的取值范围,再由题意p,q中有且仅有一为真,一为假,分p 假q真与p真q假两种情况分别讨论,最后综合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p,q中有且仅有一为真,一为假,若p为真,则其等价于,解可得,m>2;若q为真,则其等价于△<0,即可得1<m<3,若p假q真,则,解可得1<m≤2;若p真q假,则,解可得m≥3;综上所述:m∈(1,2]∪[3,+∞).18.设△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Ⅰ)求角B的大小;(Ⅱ)若x∈[0,π),求函数f(x)=sin(x﹣B)+sinx的值域.【考点】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最值.【分析】(Ⅰ)根据a、b、c成等比数列,可得b2=ac,由正弦定理得sin2B=sinAsinC,利用,可得,根据b不是△ABC的最大边,即可求角B的大小;(Ⅱ)先化简函数,再根据x∈[0,π),可得,从而可得,故可求函数f(x)的值域.【解答】解:(Ⅰ)因为a、b、c成等比数列,所以b2=ac,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2B=sinAsinC.又,所以.因为sinB>0,则.因为B∈(0,π),所以B=或.又b2=ac,则b≤a或b≤c,即b不是△ABC的最大边,故.…(Ⅱ)因为,则=.…∵x∈[0,π),∴,∴.故函数f(x)的值域是.…19.点A、B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在椭圆上,且位于x轴上方,PA⊥PF.求点P的坐标.【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先根据椭圆的方程可分别求得A,F的坐标,设出点P的坐标,则可分别表示出和,进而根据PA⊥PF求得x和y的关系式,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得x和y即交点P的坐标.【解答】解:由已知可得点A(﹣6,0),F(4,0)设点P的坐标是(x,y),则,由已知得,则或x=﹣6.由于y>0,只能x=,于是,∴点P 的坐标是.20.如图,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AA 1=AC=CB=AB .(Ⅰ)证明:BC 1∥平面A 1CD(Ⅱ)求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Ⅰ)通过证明BC 1平行平面A 1CD 内的直线DF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BC 1∥平面A 1CD (Ⅱ)证明DE⊥平面A 1DC ,作出二面角D ﹣A 1C ﹣E 的平面角,然后求解二面角平面角的正弦值即可.【解答】解:(Ⅰ)证明:连结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的中点,又D 是AB 中点,连结DF ,则BC 1∥DF,因为DF ⊂平面A 1CD ,BC 1⊄平面A 1CD ,所以BC 1∥平面A 1CD .(Ⅱ)因为直棱柱ABC ﹣A 1B 1C 1,所以AA 1⊥CD,由已知AC=C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CD⊥AB,又AA 1∩AB=A,于是,CD⊥平面ABB 1A 1,设AB=2,则AA 1=AC=CB=2,得∠ACB=90°,CD=,A 1D=,DE=,A 1E=3故A 1D 2+DE 2=A 1E 2,即DE⊥A 1D ,所以DE⊥平面A 1DC ,又A 1C=2,过D 作DF⊥A 1C 于F ,∠DFE 为二面角D ﹣A 1C ﹣E 的平面角,在△A 1DC 中,DF==,EF==,所以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sin∠DFE=.21.如图,已知A(﹣4a,0)(a>0),B、C两点分别在y轴和x轴上运动,并且满足•=0, =.(1)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2)设过点A的直线与点Q的轨迹交于E、F两点,A′(4a,0),求直线A′E、A′F的斜率之和.【考点】轨迹方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1)分别设出Q、B、C的坐标,利用向量等式把B的坐标用Q的坐标表示,结合•=0求得动点Q的轨迹方程;(2)写出过点A的直线为y=k(x+4a)(k≠0),联立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E,F两点纵坐标的和,再写出直线A′E、A′F的斜率之和整理得答案.【解答】解:(1)设Q(x,y),B(0,yB ),C(xC,0),则,,∵=,∴,则,又A(﹣4a,0)(a>0),∴,由已知•=0,则,即y2=9ax,∴动点Q的轨迹方程为y2=9ax;(2)设过点A的直线为y=k(x+4a)(k≠0),再设E (x 1,y 1),F (x 2,y 2),联立,得ky 2﹣9ay+36a 2k=0,则,∴k A′E +k A′F =又,∴=,由,得k A′E +k A′F =0.22.在等腰直角△ABC 中,AB=AC=4,点P 是边AB 上异于A 、B 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过BC 、CA 反射后又回到点P ,光线交线段BC 于点Q ,交线段CA 于点R ,若光线QR 经过△ABC 的重心,求线段AP 的长度.【考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分析】建立坐标系,可得直线方程和重心坐标,由反射原理可得P 的两个对称点坐标,可得直线方程,进而可得P 的坐标,可得AP 长度.【解答】解:由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 (0,0),B (4,0),C (0,4),可得BC 的方程为x+y=4,可得重心(,),设P (a ,0),则P 关于AC 即y 轴的对称点P′(﹣a ,0),设P 关于BC 的对称点P″(m ,n ),则,解得,即P″(4,4﹣a ),∴光线QR 即P′P″的方程为y=(x+a ),代入(,)可得=(+a ),解得a=或a=0(舍去)∴线段AP 的长度为。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的全部内容。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复数z=ii863-4+(i 是虚数单位),则|z | =( ) A. 21 B. 1 C 。
487 D 。
1032、已知C n 71+-C n 7=C n 8,则n=( )A 。
13B 。
14C 。
15D 。
163、设6)52()(+=x x f ,在函数)(x f '中3x 的系数是( )A. 2000B. 12000 C 。
24000 D 。
非以上答案4、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f (x )=2x )(e f '+ln x ,则)(e f '=( )A .1B .-1C .-e-1D .-e5、某单位要邀请10位教师中的6位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位教师不能同时参加,则邀请的不同方法有( )A. 84种B. 98种 C 。
112种 D 。
140种6、当m =7,n =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7B .42C .210D .8407、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0,0),(0,1),(1,0),(0,2),(1,1),(2,0),(0,3),(1,2),(2,1),(3,0),…, 则第222个“整数对"是( )A .(10,10)B .(11,9)C .(10,9)D .(9,10)8、在函数x x y 83-=的图象上,其切线的倾斜角小于4π的点中,坐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是( ) A 。
南川中学2016年秋期高2018级高二(上)半期测试理 科 数 学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10x y -+=的倾斜角为( )A .6πB .4πC .3πD .43π 2.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1,2),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2,2,-4),则( )A. L ⊥αB. L ⊂αC. L 与α斜交D. L ∥α3.命题“0,20x x ∃<>”的否定是( )A 、0,20x x ∃<≤B 、0,20xx ∃>≤ C 、0,20x x ∀<> D 、0,20x x ∀<≤ 4.321,,l l 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313221//,l l l l l l ⇒⊥⊥ B 321321,,////l l l l l l ⇒共面 C 313221//,l l l l l l ⊥⇒⊥ D 共面共点321321,,,,l l l l l l ⇒5.若圆=-=-+-=+m ,m y x C y x C 则外切与圆25)4()3(:1:222221( )A 9B 19C 21D -116.“直线01=++y ax 与023)2(=--+y x a 垂直”是“1=a ”的 (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必要不充分条件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2+ 5B.4+ 5C.2+2 5D.58.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A B C D9.如图在正方体AC 1中,直线BC 1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A 22 B 33 C 32 D 23 10.若直线ax ﹣by+2=0(a >0,b >0)被圆x 2+y 2+2x ﹣4y+1=0截得的弦长为4,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2 11.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090=∠BCA ,M N 、分别是1111A B A C 、的中点,1BC CA CC ==,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25 C D .110 12.如果直线()21400,0ax by a b -+=>>和函数()()110,1x f x mm m +=+>≠的图象恒过同一个定点,且该定点始终落在圆()()221225x a y b -+++-=的内部或圆上,那么b a 的取值范围是( )A .⎪⎭⎫⎢⎣⎡3443,B .⎥⎦⎤ ⎝⎛3443,C .⎥⎦⎤⎢⎣⎡3443,D .⎪⎭⎫⎝⎛3443,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已知直线过点(2,0)与(0,-3),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过点P(﹣2,m)和Q(m,4)的直线斜率等于1,那么m的值等于()A.1或3 B.4 C.1 D.1或42.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为()A.9 B.4 C.3 D.24.两个圆C1:x2+y2+2x+y﹣2=0与C2=x2+y2﹣4x﹣2y+4=0的公切线有且仅有()A.1条B.2条 C.3条 D.4条5.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A.B. C. D.6.已知圆C:x2+y2+mx﹣4=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y+3=0对称,则实数m的值()A.8 B.﹣4 C.6 D.无法确定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和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1E与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8.经过点M(2,2)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A.x+y=4 B.x+y=2 C.x=2或y=2 D.x+y=4或x=y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 ∥αB .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C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 .直线a ,b 共面,直线a ,c 共面,则直线b ,c 共面10.已知点P (a ,b )(ab ≠0)是圆x 2+y 2=r 2内的一点,直线m 是以P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直线l 的方程为ax +by=r 2,那么( )A .m ∥l ,且l 与圆相交B .m ⊥l ,且l 与圆相切C .m ∥l ,且l 与圆相离D .m ⊥l ,且l 与圆相离11.若直线l 过点A (0,a ),斜率为1,圆x 2+y 2=4上恰有1个点到l 的距离为1,则a 的值为( )A .3B .±3C .±2D .±12.在R 上定义运算⊗:x ⊗y=x (1﹣y ),若存在x 1,x 2(x 1≠x 2)使得1⊗(2k ﹣3﹣kx )=1+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的横线上)13.已知直线l 1:ax +y +2=0,l 2:3x ﹣y ﹣1=0,若l 1∥l 2则a= .14.过点(3,1)作圆(x ﹣2)2+(y ﹣2)2=4的弦,其中最短的弦长为 . 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 .16.设集合,B={(x ,y )|2m ≤x +y ≤2m +1,x ,y ∈R },若A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3,4),C(2,﹣6),求:(1)边B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2)AC边上的中线BD所在的直线方程.18.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A1∥平面BCHG.19.已知方程x2+y2﹣2mx﹣4y+5m=0的曲线是圆C(1)求m的取值范围;(2)当m=﹣2时,求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20.直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ADC=90°,AB=2AD=2CD=2.P为A1B1的中点(1)求证:DP∥平面ACB1.(2)求证:平面DPD1∥平面CBB1.21.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4x+3=0.直线l的方程为2x﹣y=0,点P在直线l上(1)若Q(x,y)在圆C上,求的范围;(2)若过点P作圆C的切线PA,PB切点为A,B.求证:经过P,A,C,B四点的圆必过定点.22.如图,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Ⅰ)当l与m垂直时,求证:l过圆心C;(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Ⅲ)设t=,试问t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t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过点P(﹣2,m)和Q(m,4)的直线斜率等于1,那么m的值等于()A.1或3 B.4 C.1 D.1或4【考点】直线的斜率.【分析】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解.【解答】解:∵过点P(﹣2,m)和Q(m,4)的直线斜率等于1,∴k==1,解得m=1.故选:C.2.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根据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系方程可设与直线2x﹣3y+4=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3x﹣2y+c=0,再把点(﹣1,2)代入,即可求出c值,得到所求方程.【解答】解:∵所求直线方程与直线2x﹣3y+4=0垂直,∴设方程为﹣3x﹣2y+c=0 ∵直线过点(﹣1,2),∴﹣3×(﹣1)﹣2×2+c=0∴c=1∴所求直线方程为3x+2y﹣1=0.故选:A.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为()A.9 B.4 C.3 D.2【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解得:C(1,1),化目标函数z=2x+y为y=﹣2x+z,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过点C(1,1)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z有最小值等于2×1+1=3.故选:C.4.两个圆C1:x2+y2+2x+y﹣2=0与C2=x2+y2﹣4x﹣2y+4=0的公切线有且仅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考点】两圆的公切线条数及方程的确定.【分析】先求两圆的圆心和半径,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判定公切线的条数.【解答】解:两圆的圆心分别是(﹣1,﹣),(2,1),半径分别是,1;两圆圆心距离:=>,说明两圆相离,因而公切线有四条.故选:D.5.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A.B. C. 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三视图的特点,知道左视图从图形的左边向右边看,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在面上有一条对角线,对角线是由左下角都右上角的线,得到结果.【解答】解:被截去的四棱锥的三条可见棱中,在两条为长方体的两条对角线,它们在右侧面上的投影与右侧面(长方形)的两条边重合,另一条为体对角线,它在右侧面上的投影与右侧面的对角线重合,对照各图,只有D符合.故选D.6.已知圆C:x2+y2+mx﹣4=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y+3=0对称,则实数m的值()A.8 B.﹣4 C.6 D.无法确定【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恒过定点的直线.【分析】因为圆上两点A、B关于直线x﹣y+3=0对称,所以直线x﹣y+3=0过圆心(﹣,0),由此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因为圆上两点A、B关于直线x﹣y+3=0对称,所以直线x﹣y+3=0过圆心(﹣,0),从而﹣+3=0,即m=6.故选C.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和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1E与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B1E与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答】解: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又E、F分别是AA1和CC1的中点,∴B1(2,2,2),E(2,0,1),B(2,2,0),F(0,2,1),=(0,﹣2,﹣1),=(﹣2,0,1),设异面直线B1E与BF所成的角为θ,则cosθ===,∴异面直线B1E与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故选:A.8.经过点M(2,2)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A.x+y=4 B.x+y=2 C.x=2或y=2 D.x+y=4或x=y【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分析】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零时,直线过原点,用两点式求得直线方程;,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设方程为x+y=k,把点M(2,2)代入,求得k=4,可得直线方程,综合可得结论.【解答】解: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零时,直线过原点,方程为=,即x=y.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设方程为x+y=k,把点M(2,2)代入可得2+2=k,求得k=4,可得直线方程为x+y=4.故选: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B.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C.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A,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可能a⊂α;B.平移其中一条异面直线使两异面直线相交两条异面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而这条直线与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平行;C,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能确定;D,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可能是异面直线;【解答】解:对于A,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可能a⊂α,故错;对于B.平移其中一条异面直线使两异面直线相交两条异面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而这条直线与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平行,故正确;对于C,平行于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能确定,故错;对于D,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可能是异面直线,故错;故选:B10.已知点P(a,b)(ab≠0)是圆x2+y2=r2内的一点,直线m是以P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直线l的方程为ax+by=r2,那么()A.m∥l,且l与圆相交B.m⊥l,且l与圆相切C.m∥l,且l与圆相离 D.m⊥l,且l与圆相离【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P在圆内,得到P到圆心距离小于半径,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不等式a2+b2<r2,由直线m是以P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利用垂径定理得到直线OP与直线m垂直,根据直线OP的斜率求出直线m的斜率,再表示出直线l的斜率,发现直线m与l斜率相同,可得出两直线平行,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利用得出的不等式变形判断出d大于r,即可确定出直线l与圆相离.【解答】解:∵点P(a,b)(ab≠0)在圆内,∴a2+b2<r2,∵k OP=,直线OP⊥直线m,∴k m=﹣,∵直线l的斜率k l=﹣=k m,∴m∥l,∵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r,∴l与圆相离.故选C.11.若直线l过点A(0,a),斜率为1,圆x2+y2=4上恰有1个点到l的距离为1,则a的值为()A.3 B.±3C.±2 D.±【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加1,即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a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y=x+a,即x﹣y+a=0.圆x2+y2=4上恰有1个点到l的距离为1,可得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加1,即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故有=3,求得a=,故选:B.12.在R上定义运算⊗:x⊗y=x(1﹣y),若存在x1,x2(x1≠x2)使得1⊗(2k﹣3﹣kx)=1+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A.B.C.D.【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运算⊗:x⊗y=x(1﹣y),把存在x1,x2(x1≠x2)使得1﹣2k+3+kx=1+成立,转化为y=k(x﹣2)+3与y=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x⊗y=x(1﹣y),若存在x1,x2(x1≠x2)使得1⊗(2k﹣3﹣kx)=1+成立,则1﹣2k+3+kx=1+,即存在x1,x2(x1≠x2)使得k(x﹣2)+3=成立∴y=k(x﹣2)+3与y=有两个不同的交点,y=k(x﹣2)+3与y=相切时,可得k=,过(﹣2,0)时,可得k=∴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k≤.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的横线上)13.已知直线l1:ax+y+2=0,l2:3x﹣y﹣1=0,若l1∥l2则a=﹣3.【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分析】由﹣a﹣3=0,解得a,再验证即可得出.【解答】解:由﹣a﹣3=0,解得a=﹣3.经过验证满足l1∥l2.故答案为:﹣3.14.过点(3,1)作圆(x﹣2)2+(y﹣2)2=4的弦,其中最短的弦长为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圆的方程找出圆心与半径,判断得到(3,1)在圆内,过此点最短的弦即为与过此点直径垂直的弦,利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出.【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圆心(2,2),半径r=2,∵=<2,∴(3,1)在圆内,∵圆心到此点的距离d=,r=2,∴最短的弦长为2=2.故答案为:2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30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先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为半球与圆锥的组合体,再根据球与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体为一圆锥与一半球的组合体.半球的半径R=3,∴,V 球=πR 3=×27π=18π;圆锥的高h==4,∴V 圆锥=πR 2h=×9×4π=12π; ∴V=V 半球+V 圆锥=30π. 故答案是30π16.设集合,B={(x ,y )|2m ≤x +y≤2m +1,x ,y ∈R },若A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题意可把问题转换为圆与直线有交点,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半径,进而联立不等式组求得m 的范围. 【解答】解:依题意可知,若A ∩B ≠∅,则A ≠∅,必有,解可得m ≤0或m ≥,此时集合A 表示圆环内点的集合或点(2,0),集合B 表示与x +y=0平行的一系列直线的集合,要使两集合不为空集,需至少一条直线与圆有交点或点在某一条直线上,①m=0时,A={(2,0)},B={(x ,y )|0≤x +y ≤1},此时A ∩B=∅,不合题意;②当m <0时,有||<﹣m 或||<﹣m ;则有﹣m >﹣m ,或﹣m >﹣m ,又由m <0,则(﹣1)m <,可得A ∩B=∅,不合题意;③当m ≥时,有||≤m 或||≤m ,解可得:2﹣≤m ≤2+,1﹣≤m ≤1+,又由m ≥,则m 的范围是[,2+];综合可得m 的范围是[,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2),B (﹣3,4),C (2,﹣6),求: (1)边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AC 边上的中线BD 所在的直线方程.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和斜率公式,利用斜截式即可得出. (2)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点式的关系即可得出. 【解答】解:(1)∵A (1,2),B (﹣3,4),C (2,﹣6),∴k BC ==﹣2,∴边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的斜率为,BC 边的中点的坐标为(,),即为(﹣,﹣1),∴边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1=(x +),即为2x ﹣4y ﹣3=0,(2)AC 边上的中点D 的坐标为(,),即为(,﹣2),∴AC边上的中线BD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即为4x+3y=0.18.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A1∥平面BCHG.【考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证明GH∥B1C1,从而可得GH∥BC,即可证明B,C,H,G四点共面;(2)证明平面EFA1中有两条直线A1E、EF分别与平面BCHG中的两条直线BG、BC平行,即可得到平面EFA1∥平面BCHG.【解答】证明:(1)∵G、H分别为A1B1,A1C1中点,∴GH∥B1C1,∵三棱柱ABC﹣A1B1C1中,BC∥B1C1,∴GH∥BC∴B、C、H、G四点共面;(2)∵E、F分别为AB、AC中点,∴EF∥BC∴EF∥BC∥B1C1∥GH又∵E、G分别为三棱柱侧面平行四边形AA1B1B对边AB、A1B1中点,∴四边形A1EBG为平行四边形,A1E∥BG∴平面EFA1中有两条直线A1E、EF分别与平面BCHG中的两条直线BG、BC平行∴平面EFA1∥平面BCHG.19.已知方程x2+y2﹣2mx﹣4y+5m=0的曲线是圆C(1)求m的取值范围;(2)当m=﹣2时,求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分析】(1)化简方程为圆的标准形式,然后求解m的取值范围;(2)当m=﹣2时,求出圆的圆心与半径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半弦长满足的勾股定理,求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解答】解:(1)(x﹣m)2+(y﹣2)2=m2﹣5m+4,方程x2+y2﹣2mx﹣4y+5m=0的曲线是圆,∴m2﹣5m+4>0.m<1或m>4.(2)设m=﹣2时,圆心C(﹣2,2),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为:.20.直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ADC=90°,AB=2AD=2CD=2.P为A1B1的中点(1)求证:DP∥平面ACB1.(2)求证:平面DPD1∥平面CBB1.【考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分析】(1)推导出四边形DCB1P是平行四边形,从而DP∥B1C,由此能证明DP∥平面ACB1.(2)推导出DP∥B1C,DD1∥BB1,由此能证明平面DPD1∥平面CBB1.【解答】证明:(1)∵直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ADC=90°,AB=2AD=2CD=2.P为A1B1的中点∴CD PB1,∴四边形DCB1P是平行四边形,∴DP∥B1C,∵DP⊄平面ACB1,B1C⊂平面ACB1.∴DP∥平面ACB1.(2)由(1)知DP∥B1C,∵直棱柱ABCD﹣A1B1C1D1,∴由直棱柱性质得DD1∥BB1,∵DD1∩DP=D,B1C∩BB1=B,DD1,DP⊂平面DD1P,B1C,BB1⊂平面CBB1,∴平面DPD1∥平面CBB1.21.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4x+3=0.直线l的方程为2x﹣y=0,点P在直线l上(1)若Q(x,y)在圆C上,求的范围;(2)若过点P作圆C的切线PA,PB切点为A,B.求证:经过P,A,C,B四点的圆必过定点.【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1)求得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参数方程,代入k=根据辅助角公式,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k的范围;(2)由题意求得经过点P,A,C,B四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t),求得圆的方程,将点代入圆方程恒成立则经过P,A,C,B四点的圆必过定点..【解答】解:(1)由圆的标准方程:(x﹣2)2+y2=1,由Q(x,y)在圆C上,则x=2+cosθ,y=sinθ,则k==,sinθ﹣kcosθ=2k﹣3,则sin(θ+φ)=2k﹣3,则≥丨2k﹣3丨,解得:≤k≤,∴的范围[,];(2)证明:由点P在直线2x﹣y=0,则P(t,2t),经过点P,A,C,B四点的圆就是以PC为直径的圆,则圆C的圆心C(2,0),经过点P,A,C,B四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t),半径为=,则圆的方程为(x﹣)2+(y﹣t)2=,把点的坐标代入圆方程,可知该方程恒成立,则经过点P,A,C,B四点的圆必定过圆,∴经过P,A,C,B四点的圆必过定点.22.如图,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Ⅰ)当l与m垂直时,求证:l过圆心C;(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Ⅲ)设t=,试问t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t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分析】(Ⅰ)根据已知,容易写出直线l的方程为y=3(x+1).将圆心C(0,3)代入方程易知l过圆心C.(Ⅱ)过A(﹣1,0)的一条动直线l.应当分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进行验证.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于弦长,利用垂径定理,则圆心C到弦的距离|CM|=1.从而解得斜率K来得出直线l的方程为.(Ⅲ)同样,当l与x轴垂直时,要对设t=,进行验证.当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个二次方程.充分利用“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去找.再用两根直线方程联立,去找.从而确定t=的代数表达式,再讨论t是否为定值.【解答】解:(Ⅰ)由已知,故k l=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3(x+1).将圆心C(0,3)代入方程易知l过圆心C.(Ⅱ)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易知x=﹣1符合题意;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于,所以|CM|=1.由,解得.故直线l的方程为x=﹣1或4x﹣3y+4=0.(Ⅲ)当l与x轴垂直时,易得M(﹣1,3),,又A(﹣1,0)则,,故.即t=﹣5.当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代入圆的方程得(1+k2)x2+(2k2﹣6k)x+k2﹣6k+5=0.则,,即,=.又由得,则.故t=.综上,t的值为定值,且t=﹣5.另解一:连接CA,延长交m于点R,由(Ⅰ)知AR⊥m.又CM⊥l于M,故△ANR∽△AMC.于是有|AM|•|AN|=|AC|•|AR|.由,得|AM|•|AN|=5.故.另解二:连接CA并延长交直线m于点B,连接CM,CN,由(Ⅰ)知AC⊥m,又CM⊥l,所以四点M,C,N,B都在以CN为直径的圆上,由相交弦定理得.21。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的全部内容。
12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242120n n C A =,则n 的值是A .1B .2C .3D .42.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有( )种 A .81 B .64 C .14 D .123.下表是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35.07.0ˆ+=x y,则表中m 的值为 x 3 4 5 6 y 2.5m44.5A .4B .3C .3。
5D .4。
54.412⎪⎭⎫ ⎝⎛-x 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3A .64-B .32-C .32D .64 5.若)(x f 在R 上可导,3)2('2)(2++=x f x x f , 则)1(f '= A .6- B .6 C .4 D .4-6.某疾病研究所想知道吸烟与患肺病是否有关,于是随机抽取1000名成年人调查是否吸烟及是否患有肺病,得到22⨯列联表,经计算得2 5.231K =,已知在假设吸烟与患肺病无关的前提条件下,22( 3.841)0.05,( 6.635)0.01P K P K ≥=≥=,则该研究所可以A .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B .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无关”C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D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无关”7.我校高二年级在半期考试中要考察六个学科,已知语文考试必须安排在首场,且数学与英语不能相邻,则这六个学科总共有( )种不同的考试顺序。
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i(2﹣i)=()A.1+2i B.1﹣2i C.﹣1+2i D.﹣1﹣2i2.将5封信投入3个邮筒,不同的投法有()A.53种 B.35种 C.3种D.15种3.下面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4.有5盆互不相同的玫瑰花,其中黄玫瑰2盆、白玫瑰2盆、红玫瑰1盆,现把它们摆放成一排,要求2盆白玫瑰不能相邻,则这5盆玫瑰花的不同摆放种数是()A.120 B.72 C.12 D.365.曲线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 B. C. D.6.函数f(x)在其定义域内可导,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y=f′(x)的图象可能为()A. B. C. D.7.已知点集,则由U中的任意三点可组成()个不同的三角形.A.7 B.8 C.9 D.108.已知函数f(x)=x2+cosx,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则f′(x)的图象大致是()A.B. C. D.9.若(x3+)n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则展开式的常数项是()A.210 B.120 C.461 D.41610.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四个数字,其中奇数偶数至少各一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A.1296 B.1080 C.360 D.30011.设过曲线f(x)=﹣e x﹣x(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为l1,总存在过曲线g(x)=ax+2cosx上一点处的切线l2,使得l1⊥l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2] B.(﹣1,2)C.[﹣2,1] D.(﹣2,1)12.已知函数:,,设函数F(x)=f(x+3)•g(x﹣5),且函数F(x)的零点均在区间[a,b](a<b,a,b∈Z)内,则b﹣a的最小值为()A.8 B.9 C.10 D.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3.若=1+i,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14.有10个零件,其中6个一等品,4个二等品,若从10个零件中任意取3个,那么至少有1个一等品的不同取法有种.15.曲线y=2x﹣x3在x=﹣1的处的切线方程为.16.函数f(x)=x2﹣2lnx的单调减区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f(x)=ax3+cx+d(a≠0)是R上的奇函数,当x=1时f(x)取得极值﹣2.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18.已知(+)n展开式中的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512,(1)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2)求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19.福建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将于4月中旬进行年级辩论赛,每个班将派出6名同学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和六辩.现某班已有3名男生和3名女生组成了辩论队,按下列要求,能分别安排出多少种不同的辩论顺序?(要求:先列式,再计算,最后用数字作答)(1)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各自排在一起;(2)男生甲不担任第一辩,女生乙不担任第六辩;(3)男生甲必须排在第一辩或第六辩,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排在一起.20.设函数f(x)=x3﹣x2+bx+c(a>0),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1(1)求b,c的值;(2)若函数f(x)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a的值.21.在数列{a n}中,a1=6,且a n﹣a n﹣1=+n+1(n∈N*,n≥2),(1)求a2,a3,a4的值;(2)猜测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已知f(x)=ax﹣lnx,x∈(0,e],g(x)=,其中e是自然常数,a∈R.(Ⅰ)当a=1时,研究f(x)的单调性与极值;(Ⅱ)在(Ⅰ)的条件下,求证:f(x)>g(x)+;(Ⅲ)是否存在实数a,使f(x)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重庆市大学城一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i(2﹣i)=()A.1+2i B.1﹣2i C.﹣1+2i D.﹣1﹣2i【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答.【解答】解:原式=2i﹣i2=2i﹣(﹣1)=1+2i;故选:A.2.将5封信投入3个邮筒,不同的投法有()A.53种 B.35种 C.3种D.15种【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第一封信有3种不同的投法,第二封信也有3种不同的投法,以此类推每一封信都有3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第一封信有3种不同的投法,第二封信也有3种不同的投法,以此类推每一封信都有3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35种结果,故选B.3.下面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考点】F5:演绎推理的意义.【分析】根据三段论推理的标准形式,逐一分析四个答案中的推导过程,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对于A,小前提与大前提间逻辑错误,不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对于B,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对于C,大小前提颠倒,不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对于D,大小前提及结论颠倒,不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故选:B4.有5盆互不相同的玫瑰花,其中黄玫瑰2盆、白玫瑰2盆、红玫瑰1盆,现把它们摆放成一排,要求2盆白玫瑰不能相邻,则这5盆玫瑰花的不同摆放种数是()A.120 B.72 C.12 D.36【考点】D3:计数原理的应用.【分析】先把除了2盆白玫瑰花以外的三盆花任意排,再从那三盆花形成的4个空中选出2个空插入这2盆白玫瑰,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求得结果.【解答】解:先把2盆白玫瑰挑出来,把剩下的三盆花任意排,方法有=6种,再从那三盆花形成的4个空中选出2个空插入这2盆白玫瑰,方法有=12种,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求得满足条件的不同摆放种数是6×12=72种,故选B.5.曲线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B.C. D.【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I2:直线的倾斜角.【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进而利用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求切线的倾斜角.【解答】解:因为f(x)=,所以,所以函数在点(1,f(1))处的切线斜率k=f'(1)=﹣1,由k=tanα=﹣1,解得,即切线的倾斜角为.故选D.6.函数f(x)在其定义域内可导,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y=f′(x)的图象可能为()A.B.C. D.【考点】3O: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确定f'(x)的符号即可.【解答】解:由函数f(x)的图象可知,函数在自变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函数先递增,然后递减,再递增,当x>0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导数f'(x)的符号是正,负,正,正.对应的图象为C.故选C.7.已知点集,则由U中的任意三点可组成()个不同的三角形.A.7 B.8 C.9 D.10【考点】D3:计数原理的应用.【分析】先求出点集U,在任选三点,当取(﹣1,1),(0,0),(1,1)时,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要排除,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点集,得到{(﹣1,﹣1),(0,0),(1,1),(2,8),(3,27)},从中选选3点,有C53=10种,当取(﹣1,1),(0,0),(1,1)时,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要排除,故则由U中的任意三点可组成10﹣1=9个不同的三角形.故选:C.8.已知函数f(x)=x2+cosx,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则f′(x)的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3O:函数的图象.【分析】由于f(x)=x2+cosx,得f′(x)=x﹣sinx,由奇函数的定义得函数f′(x)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D,取x=代入f′()=﹣sin=﹣1<0,排除C,只有A适合.【解答】解:由于f(x)=x2+cosx,∴f′(x)=x﹣sinx,∴f′(﹣x)=﹣f′(x),故f′(x)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D,又当x=时,f′()=﹣sin=﹣1<0,排除C,只有A适合,故选:A.9.若(x3+)n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则展开式的常数项是()A.210 B.120 C.461 D.416【考点】DB: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分析】(x3+)n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可得n=10.再利用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x3+)n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n=10.∴的通项公式为:T r+1=(x3)10﹣r=x30﹣5r,令30﹣5r=0,解得r=6.∴展开式的常数项是=210.故选:A.10.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四个数字,其中奇数偶数至少各一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A.1296 B.1080 C.360 D.300【考点】D3:计数原理的应用.【分析】①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一个奇数三个偶数,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求得满足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②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二个奇数二个偶数,分当偶数不包含0和当偶数中含0两种情况,分别求得满足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可得此时满足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③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三个奇数一个偶数,分当偶数不包含0和当偶数中含0两种情况,分别求得满足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可得此时满足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再把以上求得的三个值相加,即得所求.【解答】解:①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一个奇数三个偶数,则有•=3种;先排0,方法有3种,其余的任意排,有=6种方法,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求得这样的四位数的个数为 3×3×6=54个.②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二个奇数二个偶数,当偶数不包含0时有C22C32A44=72,当偶数中含0时有C21C32C31A33=108,故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72+108=180个.③若这个四位数中有三个奇数一个偶数,当偶数不包含0时有••A44=48,当偶数中含0时有1××A33=18个.故此时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48+18=66个.综上可得,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 54+180+66=300个,故选D.11.设过曲线f(x)=﹣e x﹣x(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为l1,总存在过曲线g(x)=ax+2cosx上一点处的切线l2,使得l1⊥l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2] B.(﹣1,2)C.[﹣2,1] D.(﹣2,1)【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求出函数f(x)=﹣e x﹣x的导函数,进一步求得∈(0,1),再求出g(x)的导函数的范围,然后把过曲线f(x)=﹣e x﹣x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为l1,总存在过曲线g (x)=ax+2cosx上一点处的切线l2,使得l1⊥l2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求解.【解答】解:由f(x)=﹣e x﹣x,得f′(x)=﹣e x﹣1,∵e x+1>1,∴∈(0,1),由g(x)=ax+2cosx,得g′(x)=a﹣2sinx,又﹣2sinx∈[﹣2,2],∴a﹣2sinx∈[﹣2+a,2+a],要使过曲线f(x)=﹣e x﹣x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为l1,总存在过曲线g(x)=ax+2cosx上一点处的切线l2,使得l1⊥l2,则,解得﹣1≤a≤2.即a的取值范围为﹣1≤a≤2.故选:A.12.已知函数:,,设函数F(x)=f(x+3)•g(x﹣5),且函数F(x)的零点均在区间[a,b](a<b,a,b∈Z)内,则b﹣a的最小值为()A.8 B.9 C.10 D.11【考点】52: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分析】利用导数分别求出函数f(x)、g(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然后再求F(x)=f(x+3)•g(x﹣4)的零点所在区间,即求f(x+3)的零点和g(x﹣4)的零点所在区间,根据图象平移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f(0)=1>0,f(﹣1)=1﹣1﹣+﹣…+<0,∴函数f(x)在区间(﹣1,0)内有零点;当x∈(﹣1,0)时,f′(x)=>0,∴函数f(x)在区间(﹣1,0)上单调递增,故函数f(x)有唯一零点x∈(﹣1,0);∵g(1)=1﹣1+﹣+…﹣>0,g(2)=1﹣2+﹣+…+﹣<0.当x∈(1,2)时,g′(x)=﹣1+x﹣x2+x3﹣…+x2013﹣x2014=>0,∴函数g(x)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故函数g(x)有唯一零点x∈(1,2);∵F(x)=f(x+3)•g(x﹣4),且函数F(x)的零点均在区间[a,b](a<b,a,b∈Z)内,∴f(x+3)的零点在(﹣4,﹣3)内,g(x﹣4)的零点在(5,6)内,因此F(x)=f(x+3)•g(x﹣3)的零点均在区间[﹣4,6]内,∴b﹣a的最小值为10.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3.若=1+i,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1 .【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直接由=1+i,得,然后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则z的虚部可求.【解答】解:由=1+i,得=,则z的虚部为:﹣1.故答案为:﹣1.14.有10个零件,其中6个一等品,4个二等品,若从10个零件中任意取3个,那么至少有1个一等品的不同取法有116 种.【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分析】考虑其对立事件“3个都是二等品”,用间接法可得结论.【解答】解:考虑其对立事件“3个都是二等品”,用间接法,得至少有1个一等品的不同取法有C103﹣C43=116.故答案为:116.15.曲线y=2x﹣x3在x=﹣1的处的切线方程为x+y+2=0 .【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在x=﹣1处的导数,从而得到切线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方程写出切线方程即可.【解答】解:y'=2﹣3x2y'|x=﹣1=﹣1而切点的坐标为(﹣1,﹣1)∴曲线y=2x﹣x3在x=﹣1的处的切线方程为x+y+2=0故答案为:x+y+2=016.函数f(x)=x2﹣2lnx的单调减区间是(0,1).【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依题意,可求得f′(x)=,由f′(x)<0即可求得函数f(x)=x2﹣2lnx的单调减区间.【解答】解:∵f(x)=x2﹣2lnx(x>0),∴f′(x)=2x﹣==,令f′(x)<0由图得:0<x<1.∴函数f(x)=x2﹣2lnx的单调减区间是(0,1).故答案为(0,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f(x)=ax3+cx+d(a≠0)是R上的奇函数,当x=1时f(x)取得极值﹣2.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考点】6D: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分析】由条件f(1)=2,f′(1)=0求得a、b,再利用导数求出单调区间,从而求解.【解答】解.由奇函数定义,有f(﹣x)=﹣f(x),x∈R.即﹣ax3﹣cx+d=﹣ax3﹣cx﹣d,∴d=0因此,f(x)=ax3+cx,f′(x)=3ax2+c由条件f(1)=2为f(x)的极值,必有f′(1)=0故,解得 a=1,c=﹣3因此f(x)=x3﹣3x,f′(x)=3x2﹣3=3(x﹣1)(x+1)当x∈(﹣∞,﹣1)时,f′(x)>0,故f(x)在单调区间(﹣∞,﹣1)上是增函数.当x∈(﹣1,1)时,f′(x)<0,故f(x)在单调区间(﹣1,1)上是减函数.当x∈(1,+∞)时,f′(x)>0,故f(x)在单调区间∈(1,+∞)上是增函数.所以,f(x)的极大值为f(﹣1)=2.18.已知(+)n展开式中的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512,(1)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2)求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考点】DB: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令x=1求出n的值,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的常数项;(2)令x=1,即可求出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解答】解:(1)对(+)n,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2n=512,解得n=9;设T r+1为常数项,则:T r+1=C9r••=C9r2r,由﹣r=0,得r=3,∴常数项为:C93•23=672;(2)令x=1,得(1+2)9=39.19.福建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将于4月中旬进行年级辩论赛,每个班将派出6名同学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和六辩.现某班已有3名男生和3名女生组成了辩论队,按下列要求,能分别安排出多少种不同的辩论顺序?(要求:先列式,再计算,最后用数字作答)(1)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各自排在一起;(2)男生甲不担任第一辩,女生乙不担任第六辩;(3)男生甲必须排在第一辩或第六辩,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排在一起.【考点】D8: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分3步分析:①、用捆绑法将3名男生看成一个元素,并考虑其3人之间的顺序,②、同样方法分析将3名女生的情况数目,③、将男生、女生两个元素全排列,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①、男生甲担任第六辩,剩余的5人进行全排列,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由排列数公式计算即可,②、男生甲不担任第六辩,分别分析男生甲、女生乙、其他4人的情况数目,进而由乘法原理可得此时的情况数目;最后由分类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分2步进行分析:①、男生甲必须排在第一辩或第六辩,则甲有2种情况,②、用间接法分析“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排在一起”的情况数目,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分3步分析:①、将3名男生看成一个元素,考虑其顺序有A33=6种情况,②、将3名女生看成一个元素,考虑其顺序有A33=6种情况,③、将男生、女生两个元素全排列,有A22=2种情况,则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各自排在一起的排法有6×6×2=72种;(2)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①、男生甲担任第六辩,剩余的5人进行全排列,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有A55=120种情况,②、男生甲不担任第六辩,则甲有4个位置可选,女生乙不担任第六辩,有4个位置可选,剩余的4人进行全排列,担任其他位置,有A44=24种情况,则男生甲不担任第六辩的情况有4×4×24=384种;故男生甲不担任第一辩,女生乙不担任第六辩的顺序有120+384=504种;(3)根据题意,分2步进行分析:①、男生甲必须排在第一辩或第六辩,则甲有2种情况,②、剩下的5人进行全排列,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有A55=120种情况,其中3名女生相邻,则有A33•A33=36种情况,3名女生都不相邻,则有A33•A22=12种情况,则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排在一起的情况有120﹣36﹣12=72种;故男生甲必须排在第一辩或第六辩,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排在一起有2×72=144种不同的顺序.20.设函数f(x)=x3﹣x2+bx+c(a>0),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1(1)求b,c的值;(2)若函数f(x)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a的值.【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1)先求f(x)的导数f'(x),再求f(0),由题意知f(0)=1,f'(0)=0,从而求出b,c的值;(2)求导数,利用f(a)=0,即可求出实数a的值.【解答】解:(1)因为函数f(x)=x3﹣x2+bx+c,所以导数f'(x)=x2﹣ax+b,又因为曲线y=f(x)在点P(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1,所以f(0)=1,f'(0)=0,即b=0,c=1.(2)由(1),得f'(x)=x2﹣ax=x(x﹣a)(a>0)由f'(x)=0得x=0或x=a,∵函数f(x)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所以f(0)=0或f(a)=0,∵f(0)=1,∴f(a)=a3﹣+1=0,∴a=.21.在数列{a n}中,a1=6,且a n﹣a n﹣1=+n+1(n∈N*,n≥2),(1)求a2,a3,a4的值;(2)猜测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考点】RG:数学归纳法;8H:数列递推式.【分析】(1)分别取n=2,3,4即可得出;(2)由(1)猜想a n=(n+1)(n+2),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解答】解:(1)n=2时,a2﹣a1=+2+1,∴a2=12.同理可得a3=20,a4=30.(2)猜测a n=(n+1)(n+2).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1,2,3,4时,显然成立;②假设当n=k(k≥4,k∈N*)时成立,即有a k=(k+1)(k+2),则当n=k+1时,由且a n﹣a n﹣1=+n+1,得+n+1,故==(k+2)(k+3),故n=k+1时等式成立;由①②可知:a n=(n+1)(n+2)对一切n∈N*均成立.22.已知f(x)=ax﹣lnx,x∈(0,e],g(x)=,其中e是自然常数,a∈R.(Ⅰ)当a=1时,研究f(x)的单调性与极值;(Ⅱ)在(Ⅰ)的条件下,求证:f(x)>g(x)+;(Ⅲ)是否存在实数a,使f(x)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6E: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析】(Ⅰ)求导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函数f(x)的极小值;(Ⅱ)f(x)在(0,e]上的最小值为1,令h(x)=g(x))+,求导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值,即可证得结论;(Ⅲ)假设存在实数a,使f(x)的最小值是3,求导函数,分类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利用f(x)的最小值是3,即可求解.【解答】(Ⅰ)解:f(x)=x﹣lnx,f′(x)=…∴当0<x<1时,f′(x)<0,此时f(x)单调递减当1<x<e时,f′(x)>0,此时f(x)单调递增…∴f(x)的极小值为f(1)=1 …(Ⅱ)证明:∵f(x)的极小值为1,即f(x)在(0,e]上的最小值为1,∴f(x)>0,f(x)min=1…令h(x)=g(x))+=+,,…当0<x<e时,h′(x)>0,h(x)在(0,e]上单调递增…∴h(x)max=h(e)=<=1=|f(x)|min…∴在(1)的条件下,f(x)>g(x)+;…(Ⅲ)解:假设存在实数a,使f(x)的最小值是3,f′(x)=①当a≤0时,x∈(0,e],所以f′(x)<0,所以f(x)在(0,e]上单调递减,f(x)=f(e)=ae﹣1=3,∴a=(舍去),所以,此时f(x)无最小值.…min②当0<<e时,f(x)在(0,)上单调递减,在(,e]上单调递增,f(x)min=f()=1+lna=3,∴a=e2,满足条件.…③当时,x∈(0,e],所以f′(x)<0,所以f(x)在(0,e]上单调递减,f(x)min=f(e)=ae﹣1=3,∴a=(舍去),所以,此时f(x)无最小值.…综上,存在实数a=e2,使f(x)的最小值是3.…。
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18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30x y a +-=与0126=++y x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平行或重合2.设n m ,是两条直线,βα,是两个平面,给出四个命题①,,//,//m n m n αββα⊂⊂βα//⇒ ②,//m n m n αα⊥⊥⇒ ③αα////,//n n m m ⇒ ④,m m αβ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0B .1C .2D .33.圆1O :0222=-+x y x 和圆2O :0422=-+y y x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内切 C .外切 D .相交 4.空间四边形ABCD 中,2==BC AD ,E ,F 别离是AB ,CD 的中点,3=EF ,那么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的补角为A .120 B .60 C .90 D .305.一个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6.已知圆C :0422=-++mx y x 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03=+-y x 对称,那么实数m 的值为 A .8B .4-C .6D .无法确信7.过点)4,1(A ,且横纵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A .1条B .2条C .3条D .4条8.将你手中的笔想放哪就放哪,愿咋放就咋放,总能在教室地面上画一条直线,使之与笔所在的直线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垂直9.一束光线从点(1,1)A -动身,经x 轴反射到圆22:(2)(3)1C x y -+-=上的最短途径是 A .4 B .5 C .321- D .2610.已知点),(n m P 是直线052=++y x 上的任意一点,那么22)2()1(++-n m 的最小值为 A .5 B .5 C .558 D .5511.已知圆C :()()14322=-+-y x 和两点)0,(m A -,)0,(m B )0(>m ,假设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090=∠APB ,那么m 的最大值为A .7B .6C .5D .412.已知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2==BC AB ,AC =22。
重庆南川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南川中学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条件的。
请将该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某数的百位数字等于个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之和的2倍,该数是下列哪一个?A. 123B. 216C. 324D. 3572. 将一个正整数的个位数删除后得到较小的一个正整数,再将新整数的个位数删除又得到较小的一个正整数。
如此重复下去,直到得到一个个位数为1的正整数。
这个正整数最初是下列哪一个?A. 20B. 36C. 42D. 453. 把16个小正方形按照一定的规则拼接成一个正方形(不能拼接、不能超出范围),图片中的例子是一种拼接方法,是否还有其他的拼接方法?A. 是B. 否4. 把两个整数相乘,然后再把这个积减去原来两个整数的和,幻变成下面的哪一个式子?A. (a-b)(a+b)B. (a^2-b^2)C. (a+b)^2D. (a-b)^25. 在矩形中,以下哪一个不能用点横竖连接使得每一行和每一列上都有且只有一个点?A. B. C. D.6. 在四个等边三角形完全覆盖的平面图形中,正好有几个和一个等边三角形同样大?A. 1B. 2C. 3D. 47. 有57支铅笔,要均分到3个同学。
如果要求每个同学的铅笔数量不同,最多有多少支铅笔可以分配给某一个同学?A. 19B. 20C. 18D. 218. 边长为6cm的一个正方形,以它的两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6cm 为半径画两个半圆,两个半圆是否重叠?A. 是B. 否9. 在一个正五边形中,四个角顶点连线,将正五边形分成若干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这样的最少小正三角形个数是多少?A. 6B. 5C. 4D. 310. 古希腊人曾用一个尺(长2)去近似开平方,通过循环使用这个尺的两侧画线,只能纸上一竖,一横地到处找到2的近似值。
若以正方形的边长作为单位长度,所得到的近似值是多少?A. 1B. 2C. 1.4D. 1.41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一小题的横线上填入一个正确的数值。
南川中学2016年秋期高2018级高二(上)半期测试
理 科 数 学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10x y -+=的倾斜角为( ) A .
6
π
B .
4
π
C .
3
π
D .
4
3π
2.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1,2),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2,2,-4),则( ) A. L ⊥α B. L ⊂α C. L 与α斜交 D. L ∥α 3.命题“0,20x
x ∃<>”的否定是( ) A 、0,20x
x ∃<≤ B 、0,20x
x ∃>≤ C 、0,20x x ∀<>
D 、0,20x
x ∀<≤
4.321,,l l 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313221//,l l l l l l ⇒⊥⊥ B 321321,,////l l l l l l ⇒共面
C 313221
//,l l l l l l ⊥⇒⊥ D 共面共点321321,,,,l l l l l l ⇒
5.若圆=-=-+-=+m ,m y x C y x C 则外切与圆25)4()3(:1:2
2
22
2
1( ) A 9 B 19 C 21 D -11
6.“直线01=++y ax 与023)2(=--+y x a 垂直”是“1=a ”的 ( )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条件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A.2+ 5
B.4+ 5
C.2+2 5
D.5
8.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
四个点中不共面...
的一个图是( )
A B C D
9.如图在正方体AC 1中,直线BC 1
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 A
2
2 B
33 C 3
2 D 2
3
10.若直线ax ﹣by+2=0(a >0,b >0)被圆x 2+y 2
+2x ﹣4y+1=0截得的弦长
为4,则
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2
11.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090=∠BCA ,M N 、分别是1111A B A C 、的中点,
1BC CA CC ==,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25
C D .110 12.如果直线()21400,0ax by a b -+=>>和函数()()1
10,1x f x m
m m +=+>≠的图象
恒过同一个定点,且该定点始终落在圆()()2
2
1225x a y b -+++-=的内部或圆上,那么
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
⎢⎣
⎡3443, B .⎥⎦
⎤
⎝
⎛3443, C .⎥⎦
⎤
⎢⎣
⎡3443, D .⎪⎭
⎫
⎝
⎛3
443,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已知直线过点(2,0)与(0,-3),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14.方程x 2+y 2+ax +2ay +2a 2+a -1=0表示圆,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90
=∠AOB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ABC O -体积的最大值为6
125,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6.已知0<k<4,直线1l :kx -2y -2k +8=0和直线2l :2x +k 2y -4k 2-4=0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四边形,则使得这个四边形面积最小的k 值为 。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443=+-y x (1)求过点(-2,2)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 (2)求与直线l 平行且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C
1 A 1
18.(12分)命题:p 实数x 满足03422<+-a ax x (其中0>a ),命题:q 实数x 满足:
02
3
≤--x x . (1)若1=a ,且q p ∧为真,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9.(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MA ⊥平面ABCD,PD ∥MA,E 、G 、F 分别为MB 、PB 、PC 的中点.
(1)求证:平面EFG ∥平面PMA; (2)求证:平面EFG ⊥平面PDC; .
20.(12分)在矩形ABCD 中,以DA 所在直线为x 轴,以DA 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B 的坐标为(3,2),E 、F 为AD 的两个
三等分点,AC 和BF 交于点G ,BEG ∆的外接圆为⊙H .
(1)求证:EG BF ⊥; (2)求⊙H 的方程; 21.(12分)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 是圆锥的高,AB 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 是弧AB 的中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D 是线段PB 的中点,且PO=2,OB=1. (1)试在PB 上确定一点F ,使得EF ∥面COD ,并说明理由; (2)求点A 到面COD 的距离.
22.(12分)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ABC =60°,E,F分别是BC,PC的中点.
(1)证明:AE⊥平面PAD;
(2)若H为PD上的动点,EH与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3,
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