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Matlab使用方法和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2、熟悉Matlab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和程序控制语句

3、熟悉Matlab绘图命令及基本绘图控制

4、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帮助命令

使用help命令,查找sqrt(开方)函数的使用方法;

2、矩阵运算

(1)矩阵的乘法

已知A=[1 2;3 4]; B=[5 5;7 8];

求A^2*B

(2)矩阵除法

已知A=[1 2 3;4 5 6;7 8 9];

B=[1 0 0;0 2 0;0 0 3];

A\B,A/B

(3)矩阵的转置及共轭转置

已知A=[5+i,2-i,1;6*i,4,9-i];

求A.', A'

(4)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

已知:A=[1 2 3;4 5 6;7 8 9];

求A中第3列前2个元素;A中所有列第2,3行的元素;A(1:2,3),A(2:3,:)

(5)方括号[]

用magic函数生成一个4阶魔术矩阵,删除该矩阵的第四列A=magic(4);A(:,4)=[]

3、多项式

(1)求多项式p(x) = x3 - 2x - 4的根p=[1 0 -2 -4];r=roots(p)

(2)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

求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y=poly(A)

求特征多项式中未知数为20时的值;polyval(y,20)

4、基本绘图命令

(1)绘制余弦曲线y=cos(t),t∈[0,2π] t=[0:0.05:2*pi];y=cos(t);plot(t,y)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余弦曲线y=cos(t-0.25)和正弦曲线y=sin(t-0.5),t∈[0,2π]

t=[0:0.05:2*pi];y1=cos(t-0.25);y2=sin(t-0.5);plot(t,y1,t,y2)

5、基本绘图控制

绘制[0,4π]区间上的x1=10sint曲线,并要求:

(1)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t=(0:pi/50:4*pi);x1=10*sin(t);plot(t,x1,'r-.x')

(2)坐标轴控制:显示范围、刻度线、比例、网络线

(3)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相应文本;title(5) xlabel(5) ylabel(5) gtext(5)

6、基本程序设计

(1)编写命令文件:计算1+2+⋯+n<2000时的最大n值;

s=0;n=0;while(s<2000),n=n+1;s=s+n;end ,[s,n-1]

(2)编写函数文件:分别用for和while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2的0到n次幂的和。s=0;for i=:n, x=2^i ,s=s+x; end

三、预习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编写实验内容中2到6的相应程序,并写在预习报告上。

实验二 Matlab 中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 中连续、离散系统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掌握Matlab 中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3、熟悉Matlab 中控制框图的化简方法;

4、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分析;

6、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时域数值分析; 二、实验内容

1、连续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及转换

请用合适的格式,将下面的传递函数模型输入MATLAB 环境 s=tf('s');G=(s^3+4*s+2)/(s^3*(s^2+2)*((s^2+1)^3+2*s+5)),并转换成状态空间形式G1=ss(G)、零极点形式G2=zpk(G)、画出零极点位置pzmap(G)。采样周期为Ts=0.5s 时,将其转换为离散系统c2d(G,0.5)。

332

2342

()(2)[(1)25]

s s G s s s s s ++=++++

2、离散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及转换

请用合适的格式,将下面的传递函数模型输入MATLAB 环境z=tf('z',0.1);H=(z^2+0.568)/((z-1)*(z^2-0.2*z+0.99)),并转换成状态空间形式H1=ss(H)、零极点形式H2=zpk(H,0.1)、画出零极点位置pzmap(H)。d2c(H)

3、从下面给出的典型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子模型中,求出总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模型。G1=feedback(G*Gc,H),G=ss(G)

s=tf('s');G=(211.87*s+317.64)/((s+20)*(s+94.34)*(s+0.1684));Gc=(169.6*s+400)/(s*(s+4));H=1/(0.01*s+1);G1=fee

dback(G*Gc,H),G=ss(G)

z=tf('z');G=(35786.7*z^-1+108444)/((z^-1+4)*(z^-1+20)*(z^-1+74.04));Gc=1/(z^-1-1);H=1/(0.5*z^-1);G1=feedback(G*Gc,

H),G=ss(G)

4、系统稳定性分析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分别对其闭环系统(单位负反馈)判别稳定性。 (1) )

20)(1(2

100

)(+++=s s s s s G z=[-2];p=[0,-1,-20];k=100;G=zpk(z,p,k);eig(G)或

pole(G)结论:不稳定(0,-1,-20)

(2)

32

32

(),0.10.20.250.05

z H z Ts z z z -+=

=--+z=tf('z',0.1);H=(-3*z+2)/(z^3-0.2*z^2-0.25*z +0.05);eig(H)结论:不稳定(-0.5,0.5,0.2)

5、系统可控性、可观测性分析

判定下面系统的可控、可观测性

⎥⎦⎤⎢⎣⎡=⎥

⎥⎥⎦⎤

⎢⎢⎢⎣⎡=⎥⎥⎥⎦⎤⎢⎢⎢⎣

⎡-=01000010,00102102B 00

0113000210

00

20C A ,A=[0 2 0 0;0 1 -2 0;0 0 3 1;1 0 0 0];B=[2 0;1 2;0 1;0 0];C=[0 1 0 0;0 0 1 0];Tc=ctrb(A,B);rank=(Tc)=4,所以满秩

,可控。To=obsv(A,C);rank=(To)=4,所以满秩,可观。

6、线性系统时域响应数字仿真 给出一个8阶系统模型

40320

109584118124672842244945365463640320

18576022208812266436380598251418)(2345678

234567+++++++++++++++=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G 并假定系统具有零初始状态。

s=tf('s');G=(18*s^7+514*s^6+5982*s^5+36380*s^4+122664*s^3+222088*s^2+185760*s+40320)/(s^8+36*s^7+546*s^6+4536*s^5+22449*s^4+67284*s^3+118124*s^2+109584*s+40320)

a) 绘制出单位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曲线;step(G),impulse(G) b) 从单位阶跃响应图上读取最大超调量、调节时间。右击(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