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与传统文化
- 格式:pdf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5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0期)Total No .300收稿日期:2012—11—16作者简介:靳志东(1979.9—)男,吉林长春人,现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和翻译。
从文化角度浅析日本首都圈的轨道交通靳志东(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111)摘要:日本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尤其是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东京的人口密度极大,但是却能保持良好的交通状况,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使用了轨道交通技术。
那么为什么日本能够把轨道交通———这种早已发明的技术通过更新换代,使其越来越成为大都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呢?归根到底,是否和这个岛国领土面积狭小,而且民族性格中充满着对节约、快捷、便利的向往的性格有本质上的关联呢?通过对日本轨道交通的探讨,以图寻找出其中的某种联系甚或答案。
关键词:东京;轨道交通;交通;岛国;运载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73—02日本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尤其是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约2155平方公里),包括外国人在内人口已超过1300万(参考文献1);北京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人口2018万(参考文献2),而据2012年的中国官方统计:北京常住人口达1972万,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
非官方统计: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搜集的身份证信息和每月消费信息分析(分析是否在京),本市户籍人口约1500万,外来常住人口约5000万,短期驻留流动人口约1000万,合计大约7500万。
那么即使按照非官方统计的数字来算,北京的人口密度(常住和暂住都算在内)也要低于东京,而日本首都圈的交通状况确实非常良好的,堵车并不常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轨道交通发挥了他的巨大威力。
《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纽约 (2)1. 城市概况 (4)2. 经济发展 (5)3. 文化特色 (6)4. 城市规划与建设 (7)5. 交通与基础设施 (8)6. 社会问题与挑战 (10)三、伦敦 (11)1. 城市概况 (12)2. 经济发展 (14)3. 文化特色 (15)4. 城市规划与建设 (17)5. 交通与基础设施 (18)6. 社会问题与挑战 (20)四、东京 (21)1. 城市概况 (22)2. 经济发展 (23)3. 文化特色 (24)4. 城市规划与建设 (25)5. 交通与基础设施 (27)6. 社会问题与挑战 (28)五、比较分析 (30)1. 经济发展比较 (31)2. 文化特色比较 (32)3. 城市规划与建设比较 (34)4. 交通与基础设施比较 (36)5. 社会问题与挑战比较 (37)六、结论与启示 (38)一、内容概要该报告首先介绍了纽约、伦敦和东京的城市背景,包括它们的历史发展、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
然后分别从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环境等方面对这三座城市进行深入探讨。
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在科技创新和多元文化方面的优势,以及东京在科技产业、动漫产业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地位。
还对这三座城市在应对全球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社会公正等方面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这份阅读札记的重点在于揭示全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这些城市如何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对比研究这三座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报告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城市规划和发展策略来推动城市的繁荣和进步。
二、纽约在众多世界级大都市中,纽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元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作为美国的文化、金融和商业中心,纽约无疑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东京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然而,在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也不可遗忘,东京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繁荣现代城市的代表,正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绚丽多彩、充满活力的城市。
一、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寺庙和神社的数字化寺庙和神社一直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而如今,东京的寺庙和神社已经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现代化的升级。
游客可以通过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就能够获取关于寺庙和神社的详细信息、历史背景以及祈愿方式等。
这种数字化的体验不仅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寺庙和神社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游览的便利性。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文化体验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东京的传统文化体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传统的和服体验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改造,游客可以穿上虚拟和服,并利用虚拟现实设备完成拍照留念,享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具有现代科技的创新体验。
此外,一些历史古迹的虚拟导览也成为了游客了解东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智能科技与传统建筑的交融东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拥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
然而,东京也在保留传统建筑的同时,将智能科技巧妙地融入其中。
例如,东京的一些建筑采用了智能化的灯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季节或者特殊活动进行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美感,又通过科技的应用增加了其吸引力和趣味性。
四、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互联网的普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东京的文化活动、艺术展览以及传统表演如茶道、花道等都得到了互联网的支持和推广。
通过在线平台,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够实现跨地域、跨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交流。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五、科技与传统工艺的融合东京作为传统工艺的聚集地,如今也在探索将科技与传统工艺进行融合。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创新,使传统工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奥运会期间东京的交通方式有哪些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都会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
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举办奥运会期间,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及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方式。
首先要提到的是东京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
东京的地铁网络密集,线路众多,几乎覆盖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奥运会期间,地铁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
不仅因为其便捷、准时,还因为地铁能够有效地避免地面交通的拥堵。
各个主要的奥运场馆附近都有相应的地铁站,乘客可以通过换乘轻松抵达目的地。
此外,东京的轻轨和有轨电车也在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的不同区域提供了高效的运输服务。
公共巴士也是东京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运会期间,公交公司增加了车次和线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巴士的路线设置合理,能够到达一些地铁无法覆盖的区域。
而且,对于不熟悉地铁换乘的游客来说,乘坐巴士可以更直观地欣赏城市的风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巴士可能会受到路面交通状况的影响,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延误。
为了鼓励绿色出行,东京在奥运会期间还大力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
城市中设置了众多的自行车租赁点,游客和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轻松租到自行车。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东京的大街小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不过,在使用自行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出租车在东京一直是一种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在奥运会期间,由于需求增加,可能会出现打车难的情况。
而且,出租车的费用相对较高。
不过,对于携带大量行李或者对出行时间有较高要求的人来说,出租车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上述常规的交通方式,东京还为奥运会专门开设了一些特殊的交通线路和服务。
比如,奥运专线巴士,这些巴士只在奥运场馆和指定的住宿区域之间运行,为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提供直达服务,减少了中途的停靠和换乘,提高了出行效率。
此外,水上交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陆上交通的压力。
东京拥有多条河流和运河,奥运会期间开通了水上巴士线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出行选择。
东京圈轨道交通的直通运输史俊玲【摘要】东京是世界上轨道交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轨道交通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与其拥有完备的轨道交通网络之外,与其全面实现互联互通也是密不可分的.介绍了东京圈的轨道交通概况,直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及其效果及影响,还阐述了实现直通运输的对策.【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4页(P67-69,72)【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直通运输;对策【作者】史俊玲【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1 东京圈轨道交通概况东京圈是以皇宫为中心,以50 km为半径的范围,包括东京都、琦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含横滨市)的部分地区和茨城县南部地区,面积约10117km2,人口29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3%[1]。
东京圈内的地铁、JR普通铁路、JR新干线和民营铁路组成了完备的轨道交通网络。
据统计,目前东京圈内轨道交通线路为130条左右,长约2369.3km[2],平均路网密度达到231m/km2;东京中心城区(半径15km)范围内,线路总长为620.2km,网络密度高达1005 m/km2,人们步行10min之内就至少会有一个轨道交通车站,特别是在环状山手线所经的范围内,这种交通的便捷性特别突出。
可以说,东京是一个建在轨道交通上的城市。
1970年以来,东京圈内轨道交通的客运量一直大于机动车,轨道交通所占的市场份额在54%~60%之间。
如,2006年,东京圈内轨道交通的客运量为138亿人次,早高峰时段(7:00~10:00),通过轨道交通进入东京中心城区的比例在90%以上[3]。
目前东京轨道交通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地铁、民营铁路、JR铁路形成了一个有机衔接的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换乘便捷,有些列车可在不同线路间灵活运转,通达性好,方便居民出行。
2 直通运输的发展历程1872年,东京建成第一条铁路——京滨线。
一、概述地下铁副都心线是东京地下铁网络中的一条重要线路,连接了东京都内的主要商业区和居民区。
在运输功能的背后,地下铁副都心线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特征。
本文将就地下铁副都心线的文化特征展开探讨。
二、历史沿革地下铁副都心线作为东京地下铁网络中的一部分,于1964年开始运营。
它的建设和发展与东京都市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地下铁副都心线见证了东京都市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建筑风格地下铁副都心线的车站及隧道设计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代表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趋势。
一些历史悠久的车站建筑保留了当时的风格特色,成为东京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艺术装饰地下铁副都心线的车站内部常常装饰有艺术品或者壁画,这些艺术品不仅美化了车站内部环境,更是展示了东京都市的文化氛围。
许多艺术作品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成为市民和游客欣赏的文化景观。
五、周边景观地下铁副都心线的车站周边常常有着特色的商业街和景点,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游客在乘坐地下铁副都心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现代化的都市氛围,更能够领略到东京城市的独特魅力。
六、文化活动地下铁副都心线沿线常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这些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为外来游客展示了东京都市的文化品位。
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下铁副都心线的文化特征对东京都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更为城市注入了文化活力和创意能量,成为了东京都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八、结语地下铁副都心线作为东京都市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特征。
通过对其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艺术装饰、周边景观、文化活动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地下铁副都心线既是一条现代城市的交通线,更是东京都市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地下铁副都心线的文化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九、文化融合在地下铁副都心线沿线,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汇。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2期67㊀基金项目: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 新文科视域下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G 202021).东京地铁发展研究蒋桑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㊀要:东京是亚洲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东京地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了解东京地铁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增进对日本文化与社会的认识,而了解东京地铁的特色并关注其现存的问题,则可为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东京;地铁;特色;问题中图分类号:F 27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1.12.033㊀㊀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兼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中心,总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400万.除政府机关之外,还有许多知名企业和名牌大学聚集于此.据统计,2015年东京每天有960余万人上班上学,其中约有670余万人来自本地,290余万人来自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都市圈内的千叶县㊁神奈川县㊁埼玉县等地.同时,东京也是日本的交通枢纽.日本共有47个都道府县,即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㊁京都府)43县.从行政区划来说,日本的都道府县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我国的省.根据各大J R (J a pa nR a i l Gw a y)官网上的信息可知,日本目前能直达东京的都道府县有33个,占其一级行政区总数的70%.而成田和羽田两大国际机场也坐落在东京.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东京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仅2019年,就有约1518万外国游客㊁5亿4316万日本游客去过东京.每天大量的往返人口及众多游客,东京城市交通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地铁便凭借其运量大㊁安全快捷的优势,成了解决当地出行问题的重要交通工具.1㊀东京地铁历史东京地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百年前.东京是日本,也是亚洲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而早川德次(1881-1942)作为首位将地铁引进日本的人,被誉为日本的 地铁之父.早川出生于日本山梨县,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铁路公司工作.1914年赴欧洲考察期间,伦敦发达的地铁让早川为之惊叹,决心要在东京也建造地铁,以改善当时道路严重拥堵㊁有轨电车人满为患的状况.可是起步阶段困难重重,许多人认为东京松软的土质不适合建地铁,技术和资金不足以完成这项工程,纷纷持否定态度.面对阻碍,早川并没有放弃.他亲自前往实地调查,力证东京具备建造地铁的条件,并四处募集资金㊁奔走游说,最终获得了政府的批准和投资方的支持.1920年东京地下铁道株式会社(即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的前身)成立,早川担任常务董事,地铁建设也跟着提上日程.然而,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让东京这座城市遭受重创,打乱了早川原本的计划,施工队直到1925年才得以动工.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1927年12月30日,上野至浅草的地铁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始运行地铁.这段地铁连接了当时东京最热闹的两个地方,现在已是银座线的一部分.虽然之后的昭和金融危机以及公交车对客源的争夺使得东京地下铁曾在破产边缘徘徊,但早川通过发展副业等方式 比如建造地下商店,又让东京地下铁 起死回生 .此后,丸之内线(1954年)㊁浅草线(1960年)㊁日比谷线(1961年)㊁东西线(1964年)㊁三田线(1968年)㊁千代田线(1969年)㊁有乐町线(1974年)㊁半藏门线(1978年)㊁新宿线(1978年)㊁南北线(1991年)㊁大江户线(1991年)㊁副都心线(2008年)也相继开始运营,东京地铁系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如今,早川的纪念雕像还矗立在东京地下铁的银座站,见证着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2㊀东京地铁现状东京地铁由东京都交通局运营的都营地下铁和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运营的东京地下铁组成.目前,都营地下铁有4条线路,分别是浅草线㊁三田线㊁新宿线和大江户线,运营线路长109公里,共设106个车站,列车保有量达1116辆.东京地下铁有9条线路,分别是银座线㊁丸之内线㊁日比谷线㊁东西线㊁千代田线㊁有乐町线㊁半藏门线㊁南北线和副都心线,运营线路长195公里,共设180个车站,列车保有量达2716辆.数据显示,都营地下铁2019年日均客运量约283万人次,年客运量约10亿3633万余人次,东京地下铁2019年日均客运量约755万人次,年客运量约27亿5575万余人次.换言之,东京地铁2019年总客流量近38亿人次.相对于东京的总人口来说,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与东京地铁相比,2019年北京地铁运营线路长679.5公里,年客运量39.6亿人次,上海地铁运营线路长669.5公里,年客运量38.8亿人次.我国这两座超大城市的人口均已超过2000万,运营线路长度也是东京地铁的2倍以上,但年客运量却并未与其拉开较大差距.由此可见东京地铁的利用率之高,以及地铁在东京公共交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东京地铁的运营时间一般为早5:00至次日凌晨0:30,工作日与双休日的发车间隔时间有所不同,还会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2期68㊀㊀针对重大节日㊁大型活动进行临时调整.比如,日本每年12月31日,都有许多人前往神社或寺院排队,从元旦零点开始进行 初詣 (新年参拜),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再等待观赏 初日の出 (1月1日的日出),迎接新年的到来.为方便市民游客夜间出行,东京地铁在跨年夜至元旦早5:00通宵运行,但发车间隔由平时的3分钟左右,视各线路客流量调整为7分钟至60分钟不等.这样安排既满足了市民游客的出行需要,又根据客流特征合理地调整了运营组织方案,避免浪费人力物力,体现出东京地铁良好的统筹能力.而在东京举行大型活动时,东京地铁也展示了强大的运力.以隅田川花火大会为例,这项活动历史悠久㊁规模盛大,是日本最知名的花火大会之一,每年夏季举行时都有近100万人参加.由于会场周边停车不便,多数人选择乘坐地铁或电车前往,所以附近的浅草站㊁押上站㊁藏前站等车站在观众入场㊁散场时客流最为密集,相关报道更是用 挤得要命 来形容车站里的拥挤程度.尽管如此,为了配合隅田川花火大会的举行,东京地下铁和都营地下铁每年都会临时增加运力投放,加强重点车站的服务供应,所以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载客任务.2019年隅田川花火大会举行当天,东京地下铁增开银座线列车63列,都营地下铁增开浅草线列车15列以保障市民游客顺利出行,在入场㊁散场客流与下班高峰期客流叠加的时段也并未发生大量人员滞留,实现了平稳顺畅的运行.说到东京地铁,就不能不提及新宿站.新宿站横跨东京最繁华的新宿区和涩谷区,是J R 东日本㊁京王电铁㊁小田急电铁㊁东京地下铁㊁都营地下铁交汇的枢纽站,迄今已有200多个出口,50多个站台,内部构造如迷宫一般复杂.近年,新宿站日均进出站人数达35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因而成为 世界上最繁忙的车站 ,并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东京地铁既有高架铁路,也有地下铁路,各条线路像树根一样盘互交错㊁四通八达,同时又与其他交通方式紧密衔接,整体如同一台设计精巧的巨型机器.东京地铁在熙来攘往中日复一日㊁井然有序地运转,其与国营铁路㊁私营铁路构成的轨道交通以近70%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在东京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㊀东京地铁特色东京地铁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它的运行井然有序是公认的,一些设计特点也是令人记忆深刻.3.1㊀国际化程度高东京无疑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截至2019年末,东京依然是全日本外国人最多的城市,当地持有中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近60万,占日外国人总数的20.2%.东京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㊁科研人员㊁商务人士以及留学生等,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懂日语或用日语交流.因此,东京地铁设置了多语种自动售票机,可供选择的语言除日语外还有简繁体中文,英语和韩语,东京地下铁和都营地下铁的官方网站更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泰语㊁西班牙语和法语版本.在地铁站内及车厢内部,显示屏和指示牌上的重要信息也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让不懂日语的人可以迅速了解情况,以免陷入尴尬局面.除此之外,东京地铁还在客流量大的主要站点设置了问讯处及服务经理,专门为乘客讲解车站周边信息,提供翻译服务.东京地铁从各个细节入手,努力为外国乘客提供便利,展现出国际化都市地铁的良好风貌.3.2㊀人性化设计在东京的地铁站及车厢里,人性化的设计随处可见,其中包含着对各个群体的关怀.首先,东京地铁为女性设置了专用车厢.由于高峰时段车厢内人满为患,有时会有人趁乱对女性图谋不轨.出于对女性的保护,东京地铁规定仅允许女性㊁学龄前的男童㊁男性残障人士及其看护者乘坐女性专用车厢.但是,女性专用车厢仅在高峰时段的部分列车开放,且通常只有一节,所以并不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东京地铁还设置了各种无障碍设施.比如为盲人铺设盲道,提供盲文票价表㊁具有语音向导功能的车站指引图和售票机,在楼梯扶手上用盲文标记线路和出口信息;为行动不便的人建造便于上下的平缓坡道㊁轮椅专用升降机和多功能卫生间,在车厢内专门空出停放轮椅的地方;为聋哑人准备手写板,以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通过写字与工作人员交流.东京地铁以细致周到的服务,为有着不同需求的乘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乘客可以放心乘坐.3.3㊀多种乘车券东京地铁按里程计费,单程成人票少则170日元(约合人民币11元),多则430日元(约合人民币27元),对于一天需要换乘多次的人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促使更多市民,特别是游客乘坐地铁,东京地铁推出了区间和有效期各不相同的多种乘车券.以东京地下铁24小时券为例,该券成人票售价600日元,使用后24小时内可以在东京地下铁的9条线路不限次数乘车,只需使用四次便可以值回票价.如此一来,乘客不仅享受了优惠,还省去了大量排队购票的时间和办卡的工本费.此外,部分乘车券还可以在乘坐公交车和私营电车时使用.扩大乘车券的使用范围为地铁带来了更多客流,加强了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系,同时也拉动了其他交通方式的消费,促进了东京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3.4㊀防灾意识强日本是一个处在板块交界位置的岛国,常有地震洪涝台风等灾害,因此日本人普遍防灾意识很强,日本建筑也具备强大的抗灾能力.东京地铁隧道结构坚固,应急系统发达,车站进出口使用钢化玻璃和钢制门板,关闭大门后可以抵御2米深的积水,站内更是常备可供约十万人使用的简易垫子㊁饮用水㊁救生毯㊁应急厕所等,以应对突发情况.这些细节均充分体现了东京地铁防患于未然的意识.4㊀结语尽管东京地铁在东京都市圈的加持下拥有较高的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2期69㊀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民办高校师资管理平台中的应用(2019K Y 0899).利用率,实现了繁荣发展,其余非大都市圈地铁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日本人口不断向大都市圈聚集,地方人口日渐稀少,拥有私家车的人却逐渐增加,导致部分线路连年赤字严重,只得关闭.客观上看,东京地铁一家独大的局面对其他地方的发展既有拉动作用,也造成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少子化㊁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据预测,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降到1亿人以下,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40%.部分老人由于线路关闭会选择开车,导致交通事故率上升,而一些不会开车的老人则由于出行不便,成了 買い物難民 (购物有困难的人群).城市轨道交通对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国地铁虽然可借鉴东京地铁的先进之处完善自身建设,但同时也要看到其现存的问题,并加以规避.参考文献[1]東京都総務局統計部.平成27年国勢調査による東京都の昼間人口(従業地 通学地による人口)[E B /O L ].(2018-03-20)[2020-11-20].h t t p s ://w w w.t o u k e i .m e t r o .t o k y o .l g .j p /t yu Gk a n j /2015/t j-15i n d e x .h t m.[2]東京都産業労働局.平成31年 令和元年東京都観光客数等実態調査[E B /O L ].(2020-02-12)[2020-11-20].h t t p s ://w w w.s a n g y o-r o d o .m e t r o .t o k y o .l g .j p/t o u k e i /t o u r i s m /h 31-ji t t a i .[3]東京都交通局.令和元年度決算 高速電車事業(都営地下鉄)[E B /O L ].(2020-02-12)[2020-11-20].h t t ps ://w w w.k o t Gs u .m e t r o .t o k y o .j p /a b o u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c l o s i n g /r 01_c l o s i n g .h t Gm l .[4]東京メトロ.営業状況[E B /O L ].(2020-06-06)[2020-11-21].h t t p s ://w w w.t o k y o m e t r o .j p /c o r p o r a t e /e n t e r p r i s e /pa s s e n Gg e r _r a i l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l i n e s /i n d e x .h t m l .[5]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E B /O L ].(2020-05-18)[2020-11-21].h t t p s ://w w w.c a m e t .o r g .c n /t jx x /5133.[6]東京都環境局.T D M 東京行動プラン 第2章東京の都市交通の現状と問題点[E B /O L ].(2018-02-09)[2020-11-23].h t Gt p s ://w w w.k a n k y o .m e t r o .t o k y o .l g .j p /v e h i c l e /m a n a ge m e n t /m a t c h /t o k y o _p l a n .f i l e s /p l a n 2.pd f .[7]出入国在留管理庁.令和元年末現在における在留外国人数について[E B /O L ].(2020-03-27)[2020-11-23].h t t p://w w w.m o j .g o .j p /n y u u k o k u k a n r i /k o u h o u /n y u u k o k u k a n r i 04_00003.h t Gm l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民办高校师资管理问题探究黎晓凤(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㊀要:针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各大名企中的成功实施案例分析,设计关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需求期望管理平台,把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和需求期望奖励进行系统化的结合,从低到高的需求层次实现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环节的合理性和完善性,才能真正地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保障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马期洛;层次理论;民办高校;师资管理中图分类号:F 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1.12.0340㊀引言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教育机构的新生力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量新型人才,但往往因各民办高校办学管理体制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特别是骨干教师奇缺现象越发严重.梅贻琦先生曾说过: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好的师资团队是提高国家人才竞争力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而高校的核心发展主要来源于一线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一线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参与者和执行者,民办高校已经占据全国高校的一定数量,而高校教师的需求和激励模式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从基本上做到尊重知识㊁尊重人才,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长久.1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1.1㊀国外研究现状马斯洛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心理科学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将人类的各种层次的需求像金字塔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㊁安全需求㊁社交需求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在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校任教,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㊁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㊁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在大学任教期间,马斯洛根据美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人才需求不断更替问题研究,。
【名城】建在铁轨上的东京东京最为成功的就是轨道交通。
百年中,其经历了民营建设的无序,国有收购的无奈以及重新民营的高效率。
在规划先行的轨道发展模式中,东京形成了先有车站,后发展城市,以车站为中心,建立起商圈,慢慢发展成为城市中心的独有特点。
【名城】建在铁轨上的东京2010年11月27日20:5 6:51东京最为成功的就是轨道交通。
百年中,其经历了民营建设的无序,国有收购的无奈以及重新民营的高效率。
在规划先行的轨道发展模式中,东京形成了先有车站,后发展城市,以车站为中心,建立起商圈,慢慢发展成为城市中心的独有特点。
圣诞和新年假期之后,东京交通堵塞。
(CFP/图)初到东京新宿地铁站的人一定恍入迷宫:这里至少有17条铁道线路,还有3个地下通道通往附近的地铁站。
四通八达的通道,头顶上满是各条线路的黄色标识,长度足可媲美长途铁路的火车站台,这就是日本东京的地铁站。
每天有364万人次通过新宿车站的闸口,这相当于横滨市的城市人口的总和。
这个惊人的规模使它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次最高的铁道车站。
有时候你刚下车,尚未走到出口,又有一台列车呼啸而至。
环绕着这个车站,附近商肆林立,集中了各大商场、酒店、写字楼以及著名的歌舞伎町街道。
新宿车站只是东京轨道交通的缩影。
与东京塔、高物价、潮流文化一样,东京的轨道交通同样闻名于世,这包括地铁和地上轨道交通,将近1000公里,其中地铁约304公里,曾位列亚洲第一。
这张如同蜘蛛网一样的地铁网络串联起这座近1300万人口的世界大都市,徒步10分钟就能找到地铁口,在市中心,时间只需5分钟。
这使得东京的公路交通相形见绌。
“东京城市最为成功的就是公共交通。
”东京大学教授大西隆说,“它的特点是,先有车站,后发展城市。
以车站为中心,建立起商圈,慢慢发展成为城市中心。
”“只要申请就能建地铁”大泽昌玄拿出一张图片,这是八十三年前,东京第一条,也是亚洲第一条地铁开通时候的广告海报。
在一条铁道旁边的站台上,挤满了候车的洋人,穿着貂皮大衣,神态悠闲,一副上等人士做派。
东京轨道交通发展的思考与启发1.东京城市概况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它位于关东地区南部,大致坐落于日本列岛的中心。
东京的核心为中央、千代田、港区等三区,面积约42km2,人口27万;其中心城(区部)为23区辖区范围,面积621km2,人口799万;市域(东京都)为东京23区、多摩地区和太平洋岛的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南鸟岛与冲之鸟岛,面积2186km2,人口1177万;东京都市圈则由东京都与其附近的千叶县、琦玉县、神奈川县、茨城县构成,面积约10117km2,人口约3200万。
上海的市中心土地面积812km2,总人口794万人,人口密度0.98万人/km2,与东京23区相仿;而大上海范围,土地面积6383km2,总人口1327万人,人口密度0.21万人/km2,则与东京都市圈指标接近。
2.东京交通发展沿革2.1 道路规划东京都城市圈道路网规划始终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紧密相连。
1910~1920年,为了防止大城市无限制扩大,提出主城与卫星城相结合的理念,即将主城街区用绿化地带围括起来以防止其发展,同时在主城外侧配置卫星城。
1927年,制定的“大东京城市干线道路规划”的目标,是对将要城市化的东京市外围地带,采用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道路网构成城市的基本骨架。
近一百年来,东京都始终坚持环+放射的理念,通过加密放射线、升级既有干线道路来提高道路的通过能力。
2.2 城市铁路明治维新(1860-1880年)之后,日本开始进行铁路建设;19世纪末,形成东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铁路线路骨架;1910~1935年,东京及其外围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郊区铁路,铁路网规模达到约1200km,形成了现状铁路网的基本形态,主要用作货运及短途客运,其中最为有名的山手线即于1930年前后建成。
1959年,开始修建新干线,1964年,第一条新干线东京至新大阪开通。
日本铁路分为JR线和私铁线,JR线表示国营地铁线路,Japan Railway;私铁线表示私营铁路线路。
国内外地铁文化发展现状的对比与启示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快捷、舒适等特点,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在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地铁文化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启示。
地铁文化的多样性。
国内地铁文化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艺术品、文创产品等形式展现。
北京地铁通过在车厢里播放京剧、展示汉服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而国外地铁文化注重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纽约地铁上有丰富多样的街头艺术,柏林地铁设有文化展览和艺术家工作室等。
对此,国内可以借鉴国外地铁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注重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打造更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地铁文化。
地铁文化的社交功能。
国内地铁文化注重创建和谐的乘车环境,营造彼此尊重、礼貌互助的氛围。
上海地铁通过宣传礼让行车文明,推行“助人为快乐之本”等宣传,倡导文明乘车行为。
而国外地铁文化更加注重地铁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伦敦地铁设有交友活动,旨在让乘客可以在地铁上结识新的朋友。
国内可以借鉴国外地铁的社交功能,通过创办地铁社交活动等方式,提升地铁的社交价值,拉近乘客之间的距离。
地铁文化的环保意识。
国内地铁文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出行理念。
深圳地铁开展减塑行动,倡导乘客携带自带杯等环保措施。
而国外地铁文化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和环保措施,巴黎地铁将废弃地铁车厢改造成文创空间,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
国内可以借鉴国外地铁的环保意识,提升地铁的环保形象,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铁文化的创新发展。
国内地铁文化发展相对较晚,还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国外地铁文化注重创新和前沿科技的应用,东京地铁利用VR技术提供虚拟旅行体验,伦敦地铁引入无线充电技术等。
国内可以借鉴国外地铁的创新发展,加强与科技创新企业合作,推动地铁文化的创新发展。
国内外地铁文化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异,可以相互借鉴和启示。
国内可以从注重多样性、社交功能、环保意识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打造更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地铁文化,推动城市交通文明建设。
东京这条地铁线路,每一站都是一座文化宝库!东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电车线路的沿线发展是分不开的。
而中央线却非常直截了当地横贯东西,并且每一站的间隔也都几乎均分,可以说如同东京的大动脉一般。
从东到西的中央线,从昔时开始每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格。
把这些小都市一般的地域链接起来的中央线,输送着乘客的同时也输送着多彩绚烂的意识形态。
日本也许再没有这样一条线路,每一站都像一个小宇宙,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味道。
JR中央线线路图战后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带来围绕铁路的商业区和综合住宅区的增加,随之而生的就是文化产业和娱乐场所的诞生。
随着20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文化(以音乐风格为主的)对以新宿为中心的年轻人聚集地的影响,疯癫族、嬉皮士等独有的青年文化风靡一时,现代艺术先锋意识的萌芽也诞生了无数艺术沙龙,沿着中央线的脉络连通处于西东京市的艺术院校。
中央线,启程!新宿站:昼夜两重天的城中城虽说谁会料想到在1885年刚建成,还位于当时的东京郊外的新宿站,到了1931年就已经变成了东京利用人数最多的车站。
「新宿」这一名字来自于甲州街道的宿场町・内藤新宿(ないとうしんじゅく),有人住的地方,娱乐和服务业就会随即发展,因而在江户时代就已经是非常有名的红灯区。
在二战之后,战损受害较轻的新宿的商业高速发展。
作为娱乐、演剧据点的新宿比战前更为活跃。
其中心是新宿站北方的歌舞伎町。
歌舞伎町周围电影院林立,1956年新宿KOMA剧场开幕后人气更加上升,1964年开幕的纪伊国屋剧场成为年轻演剧人的登龙门。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地下演剧逐渐兴盛,青年的独立文化活动生龙活虎,新宿确立本身的次文化发送基地的地位,爵士咖啡店等咖啡店成为年轻人的交流地。
新宿街头歌舞伎町说到新宿,就不得不提到歌舞伎町这个在日本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地方,作为观光客初来东京新宿的时候一定要去的定番观光街,诚然,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到这个巨大的红灯娱乐区的。
新華時評:從軌道交通看日本2007-11-15【大公網訊】從新幹線到城鐵,發達的軌道交通網覆蓋了整個日本。
軌道交通是日本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日本的標志之一,折射出日本的社會風氣。
據新華社東京11月15日電,日本軌道交通班次密集,時速200多公里的新幹線,一些線路高峰時段平均十幾分鐘一班。
關西地區的一條城鐵,一條軌道上平均三分鐘一班對向發車,還分快、慢車,在有兩條軌道的站台里準時交錯。
列車晚點屬於不可抗力,員工如果有車站發的晚點証明,單位不計遲到。
站台地面上標明列車車廂的開門位置,停車錯位屬於事故。
日本上班族每天乘坐固定時刻的城鐵,甚至根據出入口遠近選擇固定的車廂,同車廂乘客往往互不相識,卻又天天見面,既陌生又熟悉。
乘務員憑借手持網絡終端查票,隨時可機打收費憑証。
車廂里安有電子屏幕,能即時通報包括事故在內的各種信息。
車站有樓梯的地方必有坡道或電梯,站內工作人員的職責之一是在車廂門口舖好墊板,推殘疾人輪椅上車,通知目的地接應。
日本軌道交通的空間利用率很高。
位於大城市黃金地段的中央車站佔地面積都不大,仿彿結構緊湊的城堡。
很多大型車站的軌道不是舖在地上,而是架在樓里。
人們在幾條甚至十幾條線路間換乘,三分鐘足矣。
車站路標也十分清楚,在站內抬頭可見,且用標準化顏色和字號區分,一目了然。
一些站內衛生間指示牌還標明距離。
夏天時,有些列車甚至會標明哪節車廂空調風量小。
日本人排隊時常像小學生一樣間隔半臂,排成筆直的隊列,因此車站里雖然人多,但秩序井然。
在車廂里,乘客都盡量避免碰到別人。
車廂再空,他們也不會把包放在鄰座。
如果有三件行李,通常小腿後放一個,懷里抱一個,車廂行李架上再擺一個。
人們幾乎整天把「對不起」掛在嘴邊,很難看見誰會因為被碰了一下就瞪眼。
被踩了腳的人先說「對不起」,這在日本並不為怪。
安靜的日本難見大呼小叫的場景。
人流密集的車站看上去像熱鬧的無聲電影。
車上乘客悄聲細語地交談,都按要求把手機調成振動模式或關機,盡量不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