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保健药品有哪些
病情分析:常见的保健药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叶酸和泛酸钙。
这些药物在缺乏相应维生素或辅助治疗特定疾病时可能有益。
1.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贫血等病症。
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服用维生素C时应控制剂量,以免引起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
2.维生素D
维生素D可用于治疗佝偻病和软骨症。
该药物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维生素D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清钙和磷水平,以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3.维生素E
维生素E适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此药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殖系统微循环。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叶酸
叶酸主要用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其能促进核酸合成,起到一定的造血作用。
注意不要过量摄入叶酸片,否则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5.泛酸钙
泛酸钙用于治疗缺乏泛酸钙引起的皮炎、湿疹及口角炎等。
泛酸
钙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
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过敏体质者也要谨慎使用。
此外,在选择保健品时需考虑自身状况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微刺激方案用药微刺激方案是一种通过适度的刺激来激活身体自愈能力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改善。
在微刺激方案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可以加速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微刺激方案中常用的药物,并说明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一、非处方药1.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群:适用于神经炎、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
常见的维生素B群有复合维生素B片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可以口服或者注射使用。
维生素C:适用于感冒、疲劳等情况,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常见的维生素C制剂有片剂和口服液,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维生素D:适用于骨质疏松、佝偻病等骨骼问题,可以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发育。
常见的维生素D制剂有胶囊和软胶囊,根据医生指导使用剂量。
2. 中成药:赛庚啶软膏:适用于皮肤刺激、过敏等问题,具有消炎、镇静和止痒的作用。
外用于患处即可。
牛黄解毒片:适用于中暑、食物中毒等情况,具有清热解毒、利胆的作用,能改善胃肠道功能。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颗粒剂,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当归血建片:适用于贫血、月经不调等问题,能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丸剂,按照医师建议使用。
二、处方药1. 抗生素:青霉素类:适用于细菌感染等情况,如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常见的剂型有青霉素盐酸盐注射液、青霉素V钾片等。
需医生开具处方,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2. 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适用于过敏、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注射液等,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3. 其他常用处方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情况,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
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塞来昔布片剂:适用于焦虑、抑郁等情况,具有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胶囊,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对于微刺激方案用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进行使用。
维生素B12的药物功能主治一、维生素B12的作用及来源维生素B12,也被称为胆碱酯酶辅酶、氢化腺嘌呤、辅B12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之一。
它在人体内起着关键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红细胞形成:维生素B12参与合成DNA,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成和功能。
2.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B12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合成和维护神经细胞髓鞘,维持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
3.参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维生素B12参与氨基酸的代谢,有助于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与代谢过程。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肉类、海产品、动物内脏等。
植物性食物中通常含量较低,而且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足够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存在。
二、维生素B12的药物功能主治维生素B12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具有以下主要的药物功能和主治:1. 缺乏性贫血的治疗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红细胞增大,造血功能受到影响。
维生素B12能够补充体内的维生素B12储备,促进红细胞的正常形成,治疗缺乏性贫血。
2.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维生素B12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常常较低,维生素B12的补充可以改善症状和减轻运动障碍。
•多发性硬化症:维生素B12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和减少发作的频率。
•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对于一些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尺神经损伤等,能够减轻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
3.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维生素B12在心血管系统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例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维生素B12的补充可以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4.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维生素B12在消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一些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维生素B片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B系列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维生素,其中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多种成员,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片是一种维生素B系列的口服片剂,常用于补充维生素B缺乏或辅助治疗相关疾病。
下面介绍维生素B片的功效与作用。
1. 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片主要含有维生素B1(硫胺素),它在人体内参与糖代谢和能量生产,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片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能够缓解神经疼痛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2. 维生素B2片维生素B2片富含维生素B2(核黄素),它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维持眼睛、皮肤和粘膜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2片常用于缓解口腔溃疡、唇裂、皮肤干燥等症状,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
3. 维生素B6片维生素B6片包含维生素B6(吡哆醇),它参与氨基酸、脂肪和糖类物质的代谢,对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也有重要影响。
维生素B6片在治疗贫血、妇女妊娠反应、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有一定效果,能够改善人体代谢功能。
4. 维生素B12片维生素B12片含有维生素B12(氰钴胺),它是人体合成DNA所需的重要成分,参与红细胞的形成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12片常用于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的治疗,能够帮助人体吸收其他维生素B群成员,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维生素B片因含有维生素B群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参与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功能、蛋白质合成等,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维生素B片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维生素B群,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
如果出现维生素B缺乏或相关疾病症状,应当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嘱使用维生素B片进行治疗。
1.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内杆状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当其缺乏时会引起视觉障碍导致夜盲症。
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全,缺乏时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易致感染。
尤其是对眼,呼吸道,泌尿道及生殖上皮组织影响明显。
如干眼症。
临床用于防治维生素缺乏,如夜盲症,干眼症,角膜软化症等。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治疗量一般无不良反应,但一次大剂量或长期过量应用可致急慢性中毒,以婴幼儿最常见。
主要表现呕吐,兴奋,头痛,脑水肿,脱发,肝脾肿大等。
2.维生素D:当维生素缺乏时,钙磷吸收障碍,血中钙磷降低,成骨作用发生障碍,儿童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软化症。
血钙过低,还可出现手足抽搐和惊厥。
维生素D 主要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及手足抽搐症。
常与钙剂合用,维生素AD局部涂敷用于加速褥疮,烫伤及外伤创面和溃疡的上皮细胞形成。
3.维生素E:维持正常生育功能,能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生成和活动,增加卵泡生长及孕酮作用。
抗氧化作用。
延缓细胞衰老,强免疫力。
4.维生素B1:在米糠,黄豆,酵母,瘦肉中含量丰富,粗粮比精白米,面粉中含量多。
临床主要用于脚气病防治及各种疾病的治疗5.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肝,酵母,蛋黄,牛奶,绿色蔬菜中,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遇碱或光易破坏。
其病变多为口,眼,和外生殖器的炎症。
如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等,少见不良反应,饭时或饭后服用较好。
6.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鱼,肉,蛋,豆类及谷物中。
肠道细菌合成,常温下稳定,高温强碱,遇光均易破坏。
主要用于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
治疗婴儿惊厥或用以预防婴儿惊厥;治疗放射病及某些抗恶性肿瘤药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粒细胞减少及肝炎的补助治疗;局部涂擦治疗痤疮,酒糟鼻,脂溢性湿疹等。
7.维生素PP:烟酸和烟酰胺统称为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谷类外皮,花生,肉类及肝中。
缺乏时刻致糙皮病,表现为皮炎,腹泻,失眠等异常症状。
烟酸还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末梢血管痉挛性疾病。
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
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
维生素是人体和动物体必需的有机物质,它们能在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特别是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有很多种,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群:
(1)维生素B1(硫胺素)主要药物有拉奥拉硫胺片、泰利胺片等;
(2)维生素B2(核黄素)主要药物有核黄素片、核黄素注射液等;
(3)维生素B6(吡哆醇)主要药物有维生素B6片、维生素B6注射液等;
(4)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主要药物有维生素B12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5)维生素C(抗坏血酸)主要药物有抗坏血酸片、抗坏血酸注射液等;
(6)叶酸(维生素B9)主要药物有叶酸片、叶酸注射液等。
2.其他水溶性维生素:
(1)泛酸(维生素B10):主要药物有泛酸片、泛酸注射液等;
(2)生物素(维生素H):主要药物有生物素片、生物素注射液等。
二、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主要药物有维生素A片、维生素A注射液等;
2.维生素D:主要药物有维生素D片、维生素D注射液等;
3.维生素E:主要药物有维生素E片、维生素E油等;
4.维生素K:主要药物有维生素K片、维生素K油等。
以上就是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生素的摄入量非常重要,适当的摄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过量的摄取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摄取维生素。
维生素B6片的功能主治与副作用功能主治维生素B6片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类药物,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促进蛋白质代谢:维生素B6片可以促进胺基酸的代谢过程,帮助身体合成蛋白质,从而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
2.保护神经系统:维生素B6片在神经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和释放,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3.缓解压力和焦虑:维生素B6片能够帮助合成脑内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物质对情绪和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4.支持免疫系统:维生素B6片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抗体的合成,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5.促进血液循环:维生素B6片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能够促进红血球的生成和血液的循环,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
副作用使用维生素B6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6片在一些人体内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过敏反应:个别人使用维生素B6片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3.神经系统影响:长期过量使用维生素B6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反应,如感觉异常、手脚麻木、震颤、步态不稳等症状。
这种现象通常在长时间高剂量使用后才会出现。
4.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B6片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
在使用维生素B6片时,应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
注意事项在使用维生素B6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生的指导:在服用维生素B6片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
•不可过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维生素B6片,因为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您是孕妇或正在哺乳期,使用维生素B6片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补脾胃的维生素有哪些药物补脾胃是养生的重要一环,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补脾胃,一些维生素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这篇文章将向各位介绍一些常用的补脾胃维生素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第一个要介绍的药物是维生素B族,它们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7、B9、B12等。
维生素B族的补充可以改善肠道吸收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常见的维生素B补充剂包括多种维生素B复合片、维生素B12片等。
维生素C是另一种重要的补脾胃维生素。
它不仅有助于消化,同时也有维持心血管健康、防止疲劳等作用。
此外,维生素C 还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促进铁吸收等作用。
常见的维生素C补充剂包括维生素C片、咀嚼片、泡腾片等。
维生素D也是补脾胃的好帮手。
它可以很好地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使人们的骨骼和牙齿更加强健。
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预防腺体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
常见的维生素D补充剂包括维生素D片、注射液等。
除了上述维生素药物外,以下是一些补脾胃的偏方和食谱:1. 南瓜排骨粥制作步骤:1)准备好南瓜、排骨、粳米,并将南瓜去皮去籽切块,排骨洗净斩成块;2)将粳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将排骨和南瓜放入锅中,加入料酒和盐;3)煮至汤汁变浓稠,最后加入些许胡椒粉即可。
注意事项:熬粥时要不断搅拌,以免煮糊。
排骨和南瓜切块后要用清水浸泡,避免血水残留。
2. 红枣薏米汤制作步骤:1)准备好红枣、薏米、冰糖,并将红枣洗净备用,薏米洗净浸泡;2)红枣去核,加水煮三分钟,取出沥水;3)将薏米加入红枣煮制,半小时后加入冰糖调味,再煮约15分钟即成。
注意事项:薏米煮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否则不易煮熟。
薏米不要多加用,以免影响口感。
最后,提一条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
补脾胃不是短期之事,需要长期坚持养生和调理。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摄入些蔬菜水果,同时控制高脂、高糖和高热量食品的摄入量。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
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1. 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依据其溶解性能可分为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脂肪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过程复杂,并与脂肪吸收平行。
故任何可使脂肪吸收不良的情况(如胆汁酸缺乏、胰腺功能不全、梗阻性黄疸、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皆可使某种或所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储存于肝,而由粪便排出。
由于这些维生素代谢极慢,超过剂量,即可产生毒性效应。
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大多是辅酶的组成部分,通过辅酶而发挥作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人体对水溶性维生素的贮量不大,当组织贮存饱和后,多余的维生素可迅速自尿液中排出。
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c、叶酸、泛酸和维生素b12等。
2. 维生素的剂量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则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食物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来源,已有充分平衡膳食的健康者,另行补充维生素并无受惠之处。
但应用低热量(<1200卡/日)膳食的人,往往不能摄入适量维生素,可能需要补充。
现有提纯及合成制品中,有单项成分的,也有以不同成分组合的。
用于预防的产品,应与用于治疗目的的制剂区分开来。
非处方药品中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服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规定为准。
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原则上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我国人民每日膳食中维生素供给量及每日膳食中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也可参考联合国粮食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组方。
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许可量的确定,为医师评价**制剂配方是否合理,提供了权威性的依据。
3. 维生素的治疗性应用
3.1 酒精中毒:嗜酒者的膳食一般甚差,致使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水溶性维生素,如硫胺、叶酸、吡哆醇、核黄素和维生素c等的匮乏为甚。
硫胺缺乏可致内科急症wernicke 氏脑病,需立即应用硫胺进行治疗。
发生这种缺乏,一则是由于硫胺摄入不足,二则是由于乙醇干扰了硫胺在胃肠道中的主动转运机制,加之乙醇还可能抑制硫胺在体内转化为其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
嗜酒者缺乏叶酸,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如膳食质量不良、肠肝循环障碍致使叶酸再利用不足,以及乙醇分解产物对叶酸的直接破坏作用等。
吡哆醇缺乏是由于其活性同类物的代谢增多。
乙醇的主要代谢物乙醛,可与磷酸吡哆醛竞争同一血浆蛋自上的结合部位,致使游离磷酸吡哆醛浓度增高,易为磷酸酶所水解。
维生素c和核黄素的缺乏是由于摄入减少和排出增多。
酒精中毒者在戒断和解毒期间,应一次性注射给予治疗量的复合维生素b,以预防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3.2 血透析病人的需要:血透析可使血液循环中来自叶酸、吡哆醇和维生素c的辅酶化合物丧失,故应给予补偿。
其他维生素的需要量则无需增加,但维生素e可能例外。
3.3 胃肠道外应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由胃肠道外给药。
除非标签上有特殊说明,不应与其他静脉注射药物合用,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1)足月婴儿出生后很快即应补氟,并持续终生。
剂量视当地水源中含氟浓度而定。
(2)通常主要是在热量摄入<300千卡/日或婴儿体重<2.5公斤时,才需补充多种维生素(另加叶酸)。
母乳喂养的婴儿,至少半岁前需补充维生素d。
(3)维生素e应以易为早产儿吸收的剂型给予。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发生维生素e缺乏的可能性较小。
(4)婴儿4~6个月前,一般不需补铁。
6个月后,可以补充铁剂。
(5)多种维生素和含铁矿物质制剂比单用铁剂为佳。
4、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
缺维生素a:指甲出现深刻明显的白线,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亿力减退,心情烦燥及失眠。
缺维生素b1:对音响有过敏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
缺维生素b2:嘴角破裂溃烂,出现各种皮肤性急病,手脚有灼热感觉。
对光有过敏感的反应。
缺维生素b3:舌头红肿,口臭,口腔溃疡,情绪低落。
缺维生素b6:舌苔厚肿,嘴唇浮肿,头皮特多,口腔粘膜干燥。
缺维生素b12: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痛处,手指及脚趾酸痛。
缺维生素c:伤口不易愈合,虚弱,牙齿出血,舌苔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