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120.65 KB
- 文档页数:5
药事法规一.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3.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4.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
5.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6.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本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
二.问答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处方药非处方药疾病类型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小伤小病或解除症状疾病诊断者医生患者自我认识和辨别,自我选择取药凭据医生处方不需处方主要取药地点医院药房、药店药店(甲类);超市(乙类)剂量较大较小,剂量有限定服药天数长,医嘱指导短,有限定品牌保护方式新药保护、专利保护期品牌宣传对象医生消费者广告不可上广告批准后,可上大众媒介或广告2.开办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条件?开办药品生产企业(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2)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3)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4)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开办药品经营企业(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至少要有一个驻店药师,一个营业员(要高中以上或与药学相关专业的进过药监部门考核获得上岗证的人员)。
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第一篇: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千叶草保健品网上商城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保健品又称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其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经口,胃肠道吸收为主。
服用药品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以及毒副作用。
保健品一般无毒副作用,但服用时也应该注意不适应人群。
一般是指有些商品儿童不宜服用。
中国保健品的方向:1、以传统中医药科学为基础的药食同源性产品或动植物。
比如:阿胶洋参人参海参燕窝石斛鹿茸冬虫夏草等等,更多的是原形态出现。
2、以西方科技和医学为基础的精准营养上。
比如:骨胶原胶原蛋白鱼油大豆磷脂维生素矿物质等等。
保健的基础理论1、我国传统的基础保健理论:是“药食同源”理论,及以传统安全的药物作为保健食材。
典型产品例如:人参阿胶2、西方的基础保健理论:是“自由基学”理论典型产品例如:抗氧化剂(葡萄籽维生素E维生素C等)营养补充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矿物质)保健品的相关认证蓝帽子QS以及GMP和FDA蓝帽子:是我国区分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一种管理办法。
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管理办法。
不为世界认可。
1、QS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
带有QS标示的产品就代表经过国家的批准。
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QS 标示后才能上市销售。
2、GMP:中文意思就是“良好作业规范”也可以叫做“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原用于制药领域,我国在2003年开始也在保健品生产企业中实施该标准。
药品和保健品有何区别?调查壹药网、淘宝、JD等网站中所售维生素,撰写简短调查报告市面所售维生素可分为健字号、OTC、普通营养剂等类型。
调查网上所售维生素A\B\C\E\D\K\叶酸、复合维生素等2到3种,可以从剂型、成分、性状、适应症、药理作用、厂家、价格等方面,比较同种维生素的药品类和保健品类的区别,结合自己心得简要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且分析保健品和药品有何区别。
保健品维生素e药品维生素e剂型、成分、性状、适应症、药理作用、厂家、价格等方面保健食品是一种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一般瓶子上都有标识,“药”字号是药品,“健”字号是食品,也就是保健品。
它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而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识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看外包装的批号、标志和商标。
保健品维生素E主要是起防治保健功能的,成分没那么纯, 而药店卖的维生素E则是起到治疗作用,成分较纯,且两者制作工艺也不同。
而且在价格方面保健品维生素e的价格比较贵。
很多保健品的维生素e 说白了根本就是食品,吃再多也不会有明显效果的药品维生素e我们国家法规对天然维生素e有很明确的定义:中国药典规定天然型维生素e:d-α-生育酚含量不得底于90%,美国药典规定不得底于96%。
严格来说目前国内只有三家是天然ve,双鲸和全方纯度有90%,达到国家标准。
药物类的维生素C含量高,价格便宜,但不能过量,如果说要天然多吃点水果就完全OK了,可以加快口腔溃疡的恢复保健品的维生素C一般是从山楂,樱桃等提炼出来的,比较天然,口味也比较好,长期吃也没有副作用。
保健品的贵一些辅料较多不如药用的纯适合不差钱的人吃。
你缺少哪种维生素?关于补充维生素的3大谜团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
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
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
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
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
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3(乳酸清)。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
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
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最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
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保健品基本知识导语: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保健品的作用,但是对于保健品的基本知识了解却不够。
本文将介绍保健品的定义、分类、功效与安全性,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保健品。
一、保健品的定义保健品是指在保持人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基础上,具有调节生理功能、补充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产品。
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在于保健品不治疗疾病,而是通过补充和调节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来维持和改善健康状态。
二、保健品的分类根据其功效和用途,保健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维生素类: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2. 矿物质类:如钙、镁、铁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3. 蛋白质类:具有补充人体所需氨基酸和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4. 益生菌类: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功能。
5. 草本植物类:包括葡萄籽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等,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6. 营养补充剂类:如葡萄糖胺、鱼油等,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健康状况。
三、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保健品的功效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使用保健品时会有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品功效:1. 补充营养:保健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弥补膳食不足,改善营养状况。
2. 增强免疫力:一些保健品含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改善体质:一些保健品可以改善体力状况,增加抗疲劳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 调节生理功能:比如某些保健品可以调节血糖、血脂、血压等生理指标,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5. 促进肠道健康:益生菌类保健品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缓解便秘等肠道问题。
四、保健品的安全性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保健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注意剂量:保健品的剂量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用量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解读营养品、保健品、药品的区别营养品:补充营养成分营养品,主要指营养补充型的食品,用于补充人体膳食摄入不足而缺乏的营养成分,以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常见的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D和钙就属于这一类。
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是因为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很少,补充钙是针对那些奶类摄入不够的人群,包括缺乏母乳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幼儿,不饮奶或饮奶量不够的儿童、青少年、成人、老人。
金奇仕产品就是属于营养食品类。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苏宜香指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10岁孩子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400国际单位,金奇仕鳕鱼肝油每粒维生素D含量为300国际单位,适合日常膳食补充;剩下的100国际单位的差额可以通过正常的膳食和太阳光中获得。
保健品:调节人体的机能保健品是保健品食品的通俗说法,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食品标志的颜色为天蓝色图案,图标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即俗称的“小蓝帽”。
药品:治疗各类疾病药品是指用于治疗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维生素AD滴剂就是按照药用剂量配制的,剂量很高,多针对佝偻病患者或严重缺钙人群作治疗性服用。
以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胶囊(1岁以上使用)为例,每粒含维生素D达3700单位。
由此可见,营养品仅为营养素补充类食品,不可代替保健品,更不可代替药品。
家长切忌不可把营养品当成灵丹妙药,更不能认为吃了营养品就不会得病了。
这就好比奇异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但宝宝得了感冒,不能责怪那些价格昂贵的奇异果吧?宝宝的健康还需要配合合理的膳食、健康的护理与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是指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人体机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的食品。
保健品与药品不同,保健品的主要用途是通过提供某些特殊的营养成分或活性物质来维持和改善人体健康,而不是用来治疗某种特定的疾病。
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是什么?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和疗效,可以缓解某种特定疾病症状或改善某种特定健康问题的保健品。
这类保健品通常是通过提供特定的活性物质或营养成分来实现其功能和疗效。
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的种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的种类:1.钙片:适用于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问题,可以增强骨骼健康。
2.维生素C片: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3.葡萄籽提取物: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抗衰老、改善皮肤状况。
4.鱼油: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5.葡萄糖胺:常用于关节保健,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6.大豆异黄酮: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例如潮热和情绪波动。
7.益生菌:维持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选择合适的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当选择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时,以下几点需要考虑:1.需求:根据自身的健康问题或需要,选择具有相应功能和效果的保健品。
2.成分: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了解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效果。
3.剂型: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有多种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液体等,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
4.品牌信誉: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品质可靠的品牌,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5.用法用量: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正确使用保健品。
6.咨询专业人士: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医生、药师或营养师的建议。
注意事项在选择和使用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滥用: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建议用量使用,不要过量使用或长期大量使用。
2.不要替代药物: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如果患有特定的疾病,请咨询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停止或替代任何药物治疗。
3.注意过敏反应:对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的人,需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保健品。
正确识别药品、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对正确区分和选择药品非常重要。
现将药品、保健食品及其批准文号知识介绍如下: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3、目前,国家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1位汉语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准”字代表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试”字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字母共分7个,分别代表药品的不同类别:H表示化学药品、Z表示中药、S表示生物制品、B表示保健药品、T表示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表示药用辅料、J表示进口分包装药品。
8位阿拉伯数字的前2位代表原批准文号的来源,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和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其它数字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代码。
如如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数字第3、4位代表换发批准文号之年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仍使用原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
数字的后4位为顺序号。
例如:1、某药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4023744,表明该药为化学药品,原批准书文号是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2002年统一换发的批准文号,该品种的顺序号为3744。
维生素类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差异维生素类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差异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
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
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差异。
但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倒是保健品。
如何对待维生素类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 ?第一,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样。
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经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判断赞同后,方可投入市场。
而保健品勿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即可投入市场。
这样,属于药品的必然拥有确实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 ;属于食品的则不然。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样。
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定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方空气干净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 GMP 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规范 );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 (食字号 ) ,则能够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差异。
作为药品,必然经过大量临床考据,并经过国家药品食品督查管理局 (SFDA) 审查赞同,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必然疗效 ;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不过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四,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样。
作为药品,必然要有经过SFDA 赞同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慎重 ;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这也比较简单被利用作夸张其词的广告宣传。
所以花销者在选择产品时,为保证安全,最好选择 SFDA 赞同的标有“ OTC ”(非处方药 )字样的药品,购买时看看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
在服用属于药品 (药字号 )的保健品前必定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介绍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
怎么看维生素标示的剂量你有没有发现,市售的维生素标示的剂量有好几种,常有的有“ IU ” “ ug" "mg" "mcg" 四种,那么这几种标示都是什么含义呢 ?怎么看市售维生素标示的剂量呢 ?“IU ” “ug" "mg" "mcg" 四种标示都是维生素的剂量单位,单位不同样,计量方式也不同样,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注意。
营养素和药物、保健品有什么区别?比如说蛋白质,这个可以从鱼、肉也可以从一些厂家生产的蛋白质产品中获取,当你吃进身体后,它可以进入人的肌肉里边,一待可以待几十年,不走,这样就是不是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
药物比如我们吃的二甲双胍,这个药的作用是降糖,发挥完药理作用之后,就被身体就把它代谢掉了,会自动走掉的东西。
再比如一些抗生素,像我们吃的阿莫西林,我们身上有那个部分是用阿莫西林做的呢,不是!所以它不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为身体杀完菌后,向身体自动的就把它代谢掉了,所以不能组成我们身体一部分的东西,都属于药物!营养素和药物的区别这个定义弄清楚之后,我们再看医生开的很多的东西其实都是营养素,比如医生开的氨基酸,脂肪乳,各种蛋白,葡萄糖,生理盐水、钙、镁、钾剂等等很多其实都是营养素!只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不太清楚,营养素和药品的区别。
只要把定义搞清楚了,就完全清楚了。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在医院里开的就是药物,其实有大量营养素!那么为什么我们用了这么多营养素,病却没有好起来呢?就是因为没有专业使用,我们的医生也是专业使用,但其实营养医学才是真正地来指导如何使用营养素的一整套的理论,因为没有营养医学的这种理论的支持,所以在专业使用上往往做不到,这就是营养素和药物的区别。
保健品绝大多数的保健品,其实都是营养素,所以很多人说我没吃过营养素,其实都吃过,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吃的就是营养素,只是保健品也涉及到同样的问题——怎么正确使用?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效果仍然是不好,白花钱。
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食品的分类及评定营养保健品的六个最高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现有194个会员国。
1946年国际卫生大会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成立。
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保健品的主要作用?A.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B. 治疗疾病C. 补充营养D. 增强免疫力答案:B2. 保健品的批准文号通常以什么字母开头?A. GB. HC. JD. Z答案:B3. 根据《食品安全法》,保健品的标签上必须注明哪些内容?A. 生产日期B. 保质期C. 适宜人群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 维生素B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C5. 以下哪种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保健品的适宜人群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类人?A. 儿童B. 孕妇C. 老年人D. 运动员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服用保健品?A. 孕妇在医生建议下B. 老年人在营养师建议下C. 儿童在家长监督下D. 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答案:D8. 保健品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多久?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保健品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氨基酸C. 脂肪D. 抗生素答案:D10. 保健品的标签上必须注明的警示语是?A.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B. 保健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C. 保健品必须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保健品的标签上必须注明以下哪些内容?A. 产品名称B. 产品规格C. 生产企业名称D. 产品批准文号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保健品的功效?A. 产品质量B. 服用方法C. 服用剂量D. 服用时间答案:A、B、C、D3. 以下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保健品的服用?A. 孕妇B. 哺乳期妇女C. 儿童D. 老年人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保健品常见的宣传方式?A. 电视广告B. 网络广告C. 杂志广告D. 口头宣传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保健品常见的剂型?A. 胶囊B. 片剂C. 口服液D. 粉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保健品可以完全替代药物。
药品发票上的大类-回复什么是药品发票上的大类?药品发票上的大类是指在药品销售领域中,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将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药品销售、购买和使用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方便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监控。
药品发票上的大类通常根据药品的功效、用途、用药途径、主要成分等因素进行归类,不同的大类对应不同的药品名称和种类,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药品发票上的大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类。
1.西药类:西药类是指以化学合成为主要手段研制和生产的药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西药类的药品常见于医院药房和药店,使用范围广泛,功效明确,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
2.中药类:中药类是指以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研制和生产的药品,包括传统中药、中成药、草药等。
中药类的药品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草药常用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中成药则是专门用来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
由于中药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疗效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中要密切关注其剂量和用法。
3.保健品类:保健品类是指那些具有辅助保健功能的药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胶原蛋白等。
保健品类药品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人体机能,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
保健品类的药品一般不属于医保范畴,需要消费者自费购买和使用。
4.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类是指那些具有诊断、治疗、监测等医疗功能的设备、器械、材料等,包括心电图机、血压计、医用导管、手术器械等。
医疗器械类的药品通常在医院和诊所中使用,用于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
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治疗方式,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
5.特殊药品类:特殊药品类是指那些用途较为特殊、使用范围较狭窄的药品,包括激素药物、放射性药物、抗生素类药品等。
这类药品主要用于特定疾病或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常见于大型医院或专业药店中,需要医生处方或专业人员指导使用。
保健品模拟面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保健品的定义是什么?A. 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B. 用于补充日常饮食不足的营养素C. 用于改善身体结构的器械D. 用于美容的化妆品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保健品的常见类型?A. 维生素B. 矿物质C. 抗生素D. 蛋白质粉答案:C3. 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替代正常饮食D. 改善营养状况答案:D二、多选题1. 保健品的选购应注意哪些方面?A. 品牌信誉B. 成分含量C. 价格高低D. 产品认证答案:A、B、D2. 保健品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A. 按照说明书使用B. 可以随意增加剂量C. 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D. 长期服用无需医生指导答案:A、C三、判断题1. 保健品可以完全替代正常饮食。
(错误)2. 所有保健品都需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
(正确)3. 保健品的使用无需考虑个体差异。
(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答:保健品主要用于补充日常饮食中的营养素不足,以改善营养状况,而药品则用于治疗、预防疾病。
保健品通常不具有治疗作用,而药品具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和效果。
2. 为什么保健品不能替代正常饮食?答:保健品虽然可以补充某些营养素,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饮食。
正常饮食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而保健品通常只含有部分营养素。
此外,正常饮食中的一些非营养素成分,如膳食纤维,对健康也非常重要。
五、案例分析题某消费者购买了一款声称可以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发现身体并没有明显改善。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可能的原因包括:1) 保健品本身成分不足以提高免疫力;2) 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期望过高,忽视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3) 保健品与消费者个体体质不匹配,效果不明显;4) 保健品的服用方法或剂量不正确,影响了效果;5) 保健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成分含量不足或掺假。
保健食品常识一、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俗称蓝帽子,《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它必须无毒无害。
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二、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有什么区别三、保健食品的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健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组织协调,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拟订保健品市场准入标准,负责保健品的审批;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负责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的发放◆质量监督部门:–负责保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行政部门:–负责保健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负责生产经营营业执照的发放注: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划归卫生部管理。
四、保健食品一般的适用对象1、亚健康人群。
某些生理功能减弱或紊乱,某些特殊物质缺乏,但未达到病理状态形成疾病的人,例如年老体弱、失眠、生理性肥胖等。
2、健康的特定人群。
如儿童、孕妇、重体力劳动者、高温辐射等不良环境工作者以及运动员等,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生理或物质需求的特殊人群。
3、某些疾病患者的辅助医疗应用。
如肾炎的低钠食品、糖尿病的低糖食品、癌症的辅助食品,病后的康复食品等,可以辅助药物或其它治疗措施,促进康复,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4、预防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不是特异性免疫制剂,但可以提供一些保健功能,辅助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例如香菇类、大蒜类保健食品有一定抗癌作用,山楂、洋葱等制品有一定调节血脂作用。
五、保健食品的标签构成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内容应当包括产品名称、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量与食用方法、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补充维生素,到底是吃保健品好还是药品好?所谓维生素,简单来说顾名思义就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的一种元素。
维生素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但不管是哪种维生素,往往人体合成的量都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日常通过食物来摄入,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等,所需维生素的量还会比普通人多。
为了避免出现一系列的维生素缺乏症损害健康,现在很多人都会通过片剂补充维生素,可到底是吃保健品好还是药品好?虽然都是维生素补充剂,但保健品和药品肯定是不一样的,专家介绍过两者的区别:首先,所谓药品,肯定具有明确的食用目的,主要是针对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等的需要,而保健品虽然没有明确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针对人群,如儿童补钙肯定不能吃老年人补钙的钙片。
其次,二者的生产工艺和质检要求也不同,药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更加严格,需要符合GMP 标准,而保健品则相对简单,只要保证产品卫生不被污染,不含有毒害物质,以及功效成分稳定即可。
再次,药品与疾病的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直接相关,上市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以及观察对照。
而保健品由于实际上属于食品的一种,并不需要经过这些流程即可获批上市。
最后,保健品不具有防治疾病的疗效,其标签上也不得标明或暗示服用可达到治病的目的,有时候其功效成分会比较含糊。
而药品则需要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确切的疗效。
因此,专家认为,同样是维生素补充剂,保健品和药品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就保健品而言,其维生素的含量、保存率等数据与非处方药明显不同,而且由于保健品市场较为混乱,难免鱼龙混杂,如果消费者购买时只看广告,难免会掉入商家陷阱,花高价购买了效果难以保证的产品。
总的来说,补充维生素最好还是从食物入手,保持食物种类的丰富,并注意多吃新鲜蔬果,不要长期偏食等。
如果确实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或是由于怀孕、疾病等原因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相关的非处方药进行补充,即便购买保健品补充维生素,也要看清其标签的营养素含量。
健康保健品销售话术问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保健品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许多人都希望通过服用健康保健品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为了更好地向顾客推销保健品,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销售话术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回答,希望能对大家的销售工作有所帮助。
问:为什么要服用保健品?回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膳食均衡不足。
保健品可以补充我们日常饮食中缺少的营养物质,改善身体状况,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它们可以提供一系列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问: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回答:保健品和药品有一些不同之处。
药品是经过临床试验并且被批准用于治疗疾病的。
而保健品则是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而设计的。
保健品的功效通常较弱,可以辅助我们的日常饮食,但不能用于治疗疾病。
因此,我们在向顾客推销保健品时需要明确告知他们保健品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问:保健品有副作用吗?回答:一般情况下,保健品是安全的,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在使用保健品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可能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正确的用量也是避免副作用的关键。
在服用保健品时,请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用量服用,不要过量。
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回答:选择保健品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身体状况来选择。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或者需求,例如缺乏某种维生素、需要增强免疫力等。
根据这些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保健品。
另外,我们也可以参考产品的品牌信誉度、成分清单以及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来做出选择。
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建议。
问:保健品的效果能持续多久?回答:保健品的效果因人而异,受多个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保健品需要长期服用,并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维生素类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维生素类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
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
用的。
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但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
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
如何看
待维生素类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
首先,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
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
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
而保健品勿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
入市场。
这样,属于药品的必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属于食品的则不然。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
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
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区别。
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
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四,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
作为药品,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这也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确保安全,最好选择SFDA
批准的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购买时看看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
在服用属于药品(药字号)的保健品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
怎么看维生素标示的剂量
你有没有发现,市售的维生素标示的剂量有好几种,常见的有“IU”“ug" "mg" "mcg"四种,那么这几种标示都是什么含义呢?怎么看市售维生素标示的剂量呢?
“IU”“ug" "mg" "mcg"四种标示都是维生素的剂量单位,单位不同,计量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注意。
为了避免服用过量的维生素或摄取不足,服用维生素千万不要弄混计算单位。
但是,我们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维生素保健品时,都会被“IU”“ug" "mg" "mcg"这几种标示搞的一踏糊涂,到底维生素的剂量单位是怎么标示的呢?我们应该怎么看市售维生素的标示剂量呢?以
下为您详细说明:
1、mg 就是”毫克“,一般维生素
c、B1、B2、B3、B5、B6、K、叶酸这几种维生素以此为
剂量单位,如果是高剂量的维生素C则常常会以g(克)为计算单位。
2、mcg(ug) 就是”微克“,维生素B12和生物素通常以此为计算单位。
克、毫克、微克间的换算方式是:
1g=1000mg;1mg=1000mcg(ug)。
3、IU 是”国际单位“ InternationalUnits的缩写,这个剂量单位是脂溶性维生素A、D、E、β-胡萝卜素的计算单位。
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偶尔也可以用到mg为计算单位的,维生素单位换算方式如下:
天然维生素E:1mg=1.36IU
合成维生素E:1mg=1IU
β-胡萝卜素:1IU=0.0006mg
市售的综合维生素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没有特殊疾病者
每天只吃一颗结合实际合维生素的话,其实不必为剂量太
伤脑筋,但经常混合食用多种维生素的朋友可以注意了,
一定要计算一下所摄取的维生素一天总量各是多少,以够
不知不觉的吃过量!
哪些东西不能和维生素一起吃
维生素属于一种营养保健类的食品,但是,如果在服用维
生素保健食品的同时,搭配了一些不合适的东西,轻者会
造成维生素的破坏,重者则会使人的身体受到伤害,那么
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几种服用维生素时
绝对不能碰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1、含咖啡因的饮料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的时候,应该避免同时服用维生素B族,,原因是咖啡因会刺激神经及肾上腺素分泌,不但会消耗体内现存的维生素B族,甚至刚刚吃下去的维生素B族也会被破坏掉。
这样,不但白白浪费的金钱,对身体还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2、酒类物质酒精会影响肠胃对于维生素B1、B6、维生素
C、泛酸及叶酸的吸收,而且酒精代谢的时候也需要这些维生素来帮忙,所以,如果在喝酒的同时服用维生素锭会影
响维生素的吸收,有酗酒习惯的人平常应该多补充维生素
B群和维生素C。
3、文蛤、蚬类这类食物中含有分解维生素B1的物质。
所以不应该和维生素B1同时服用。
4、抗凝血剂服用抗凝血剂的人不要吃含有大量维生素K
的食物或保健品,以免产生反效果。
5、安眠药安眠药会破坏泛酸的吸收,并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
6、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的成分会干扰维生素B6及泛酸的
代谢和吸收,从而影响到泛酸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7、生鸡蛋生鸡蛋中的蛋白含有一种卵白素(Avidin),会和生物素结合,影响吸收,所以吃生鸡蛋最好是把蛋白煮误熟。
(具体您可参见不要常吃生鸡蛋-生物素的发现一文) 8、含重碳酸钠的肠胃药由于碱性物质会破坏维生素B1,应该避免与含有重碳酸钠的肠胃药共同服用。
怎么样?上面我们对于服用维生素是不能同时服用的东西作了一个明确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哪些东西不能和维生素一起吃了呢?记住这些知识,相信让你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