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介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3 MB
- 文档页数:258
锦99块中东部纳米微球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实验锦99块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平面上,油层的非均质性强,主体砂岩方向性强烈,尽管注采井网趋于合理,但油井见效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较大,单层突进现象严重,油层动用极为不均。
从吸水剖面显示,吸水厚度占射开厚度的67.2%,主力吸水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31.0%。
这样客观上造成了见效的高渗透层含水高,产能高;而注水效果差的低渗透层地层压力低,产液能力低。
通过开展纳米微球调驱,改善了吸水剖面,提高了中、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到达了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提高区块采收率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标签:锦99块;调驱;聚合物纳米微球1 锦99块总体概况1.1 地质概况锦99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北靠千12块,南邻锦7块。
开发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是一个被断層遮挡的边底水油藏,断块被五条正断层切割为三个独立的四级断块,即东块、西块和中块。
东块为断鼻构造,高点在11-01井处;中块为东南向西北方向抬起,高点在13-502井和16-5204井处;西块是被两条断层夹持的断鼻构造,高点在18-03井处。
1.2 生产现状本次调驱部署集中在锦99块中东块,下面重點对锦99块中东块进行调驱部署研究。
截止到2015年7月锦99块中东块共有油井42口,开井33口,日产油40.4t,日产水612.2t,含水93.8%,累产油236.9698×104t,累产水923.1196×104t,采油速度0.16%,采出程度26.51%。
注水井17口,开井16口,日注水量1392m3,累注水1419.3962×104t,月注采比2.13,累注采比1.2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局部注采系统不完善,油水井井况差,限制挖潜措施锦99块目前共有油井83口,开井56口,共有水井39口,开井20口,开井注采井数比1:2.8,注采井数比偏低。
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及注入参数优化付美龙;张蒙;胡泽文;汪溢;杜伟【摘要】聚合物微球在溶胀以前粒径较小,能随注入水顺利进入油藏深部,在地层高温作用下,聚合物微球吸水溶胀,粒径变大,最后以架桥的方式堵塞地层喉道,实现油藏的深部调剖.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岩心切面的微球,可以明显看到其运移—架桥—堵塞—变形—突破再运移—再堵塞的调剖过程.宏观机理验证中发现注入聚合物微球后,驱替压力明显上升,证明了堵塞的存在.通过注入参数优选,最后发现0.3%微球和0.5%表面活性剂1:1在0.5 mL/min速度下交替注入0.5 PV,溶胀48 h后的驱油效果最好.【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4页(P1784-1787)【关键词】低张力聚合物微球;驱油机理;参数优化【作者】付美龙;张蒙;胡泽文;汪溢;杜伟【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9;TE397目前,中原油田多数油藏已处于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1]。
文25东区块属河流相沉积,层内非均质严重,渗透率表现为正韵律特征,渗透率级差<17倍[2],突进系数<3,变异系数>0.9,总体上表现中等略偏强的层内非均质性[3]。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4]。
鉴于中原油田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适应。
为解决中原油田含水率高以及采收率低的现状,油田相继开展了CO2吞吐、N2驱、空气驱、合成聚合物驱、交联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项现场试验[1],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为了克服严重的层间非均质性,增大注入水的波及面积以及洗油效率,文25东区块引进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驱工艺,实现油田的增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