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06 KB
- 文档页数:2
AI智能背景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刘亚琴;赖国芳
【期刊名称】《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7)5
【摘要】随着AI智能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正经历巨大的变革。
将AI智能技术运用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拓宽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下,积极应用AI智能技术,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为英语核心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3页(P156-157)
【作者】刘亚琴;赖国芳
【作者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议
3.“新工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为例
4.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5.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研究背景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全国各大中小学都延迟甚至取消了本年度春季学期的线下教学活动。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高校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和空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障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进度及质量。
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该课程课时长、受众广,在短时间内要成功展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非易事。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课程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方式提前部署,有效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了智慧职教平台慕课——高职英语;同时,课程团队还充分利用钉钉直播、QQ及微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构建了“MOOC+钉钉直播+QQ和微信”的在线教学模式。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课程团队于2020年2月17日展开高职英语课程在线教学,并顺利完成了全校2019级4000多名学生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任务。
2高职英语课程线上教学准备2.1选择合适线上教学平台,确定教学方式经过长期积累,智慧职教平台有大量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可借鉴,利于师生学习。
再者,该平台的任务、作业和统计等模块功能齐全,便于教师管理学生的学习进度。
但是,智慧职教的缺点在于直播功能比较单薄,教师利用智慧职教难以顺利完成视频直播教学任务。
相比而言,钉钉直播的课堂同屏功能强大,播放视频流畅,但其不足之处是教学资料相对缺乏。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在对比考察了多个在线教学平台之后,最终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智慧职教、钉钉、QQ和微信这几个优质平台和软件,确定了“智慧职教MOOC+钉钉直播+QQ及微信”的教学模式。
972020年41期总第533期ENGLISH ON CAMPUS“互联网 +”时代的高职英语三教改革研究文/徐 红教师要注重自我赋能,在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关注践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更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横向发展”,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自我学习提升。
定期到企业或培训基地进行实践和学习,准确了解企业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以加深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了解,将与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的最新,最实用的英语内容引入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课堂中,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英语教学与企业之间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估体系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3.“赋能”教师“育人为本”。
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
高职英语是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在当前充满多元选择和诱惑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增强思政意识,深度挖掘英语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帮助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对本国国情和治国方案的认知,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坚定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升级”教材,多维改革教材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主要存在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与时俱进;过于注重语言输入而忽略了语言的有效输出;缺乏专业的针对性与实践性,满足不了当下高职学生及行业的实际需求;没有足够关注到“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等问题。
1.建构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Dewey)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的教育不能与学生的生活脱离,好的教学是寻找教材和生活的接触点。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教育,更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行业的职场英语能力。
高职英语教材内容要实用、生动、有意义,符合高职院校各类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和特点(2019年高职院校招生范围已由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转向涵盖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基于对学生未来的有效发展,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在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也已走过了40余年。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摘要:核心素养是《高职英语课标( 2021 年版) 》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教学以及课程的积极改革均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引导。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研究探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信息化教学平台入手以英语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标( 2021 年版) 》;高职公共英语;核心素养引言2021年3月23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简称《高职英语课标(2021年版)》),这有助于建立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高职公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2021年3月2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职英语课标》(2021年版)有力地指导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将育人性、科学性和职业性有机融为一体,并与其他学科共同承担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
新课标中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既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职场涉外沟通指出在职业工作中使用英语的需要,鲜明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及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首要区别;多元文化交流素养强调我国高职学生应具备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在用英语了解不同文化的同时,也能用英语向对方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以此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语言思维提升表明了在教学中对高职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视。
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英语话语、辨析语言思维及文化差异来提升,在思辨过程中注重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善于探究的思维品格的培养。
自主学习完善强调了在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
数智时代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作者:梁瑛张靖然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职教学资源库,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条件已趋于成熟,需求也更加迫切。
本文通过分析数智时代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不足,探讨其建设的必要性,对建设路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数智时代;高职公共英语;资源库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然成为新时代的鲜明标志。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目标。
特别强调要开发实用性强、易于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提供模块式、多样化、立体化、适应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这不仅要求教学达到高质量和高水平,更要求教学资源库具备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阵地,亟需顺应数智时代的变革,对公共英语课程资源库进行创新与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
高职公共英语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国际视野以及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核心理念,亟需构建一个集成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微课、动画及图形图像等多元化教学资源的“能学辅教”型高职英语资源库[1]。
这一资源库的建设,对于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线上教学在过去3年迅猛发展,并激发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探索热情,但如何获取有效的线上教学资源却成为其面临的一大难题。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线上资源的稀缺问题更为突出,相关系统研究的不足也制约了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
传统的资源库往往以教材为中心,内容单一、更新缓慢,缺乏与时俱进的数字化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平台建设,资源库无法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与优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高职教育中,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而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借助AI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
AI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进行
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为其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AI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资源管理和评估。
AI可以整合、管理和优化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习题和学习工具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同时,AI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评估和反馈,为教师提供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分析,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另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交互和沟通。
AI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与学生之间
的自然对话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时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方式与AI助教进行对话,
提问问题并获得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辅助工具和教学管理系统。
AI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例如,在听力教学中,AI可以自动识别学生的发音错误,并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善发音。
同时,AI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学生书写的批改和评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借助AI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教育机构和教师们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相关研究,并研发相应的教学系统和工具,以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