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__汉语难吗?(汉语强化教程_第一册_教案__)
- 格式:ppt
- 大小:706.00 KB
- 文档页数:8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二课,拼音iuü,其实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学过拼音,并且有了第一课,aoe的基础,学生基本会读会认,那么就根本没有必要像教材上那样按部就班的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已经掌握的,老师只需要把好关,听好每一位学生这几个字母的发音有没有正确。
有没有到位就可以,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一、说教材学习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
而且有了前面第一课的铺垫。
第二颗也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这一课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情境图。
在一个小河边,有一只乌龟在快乐地游泳,小鱼在欢快地吐着泡泡,有一个小男孩儿,晾完衣服之后,高兴地在河边嬉戏。
图片上还有一些房子,树木,乌鸦等等。
从这个环境中,可以剥离出一衣乌鱼这三个语音,并以此导入这三个字母的认读,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画面---语音--字母这样一个学习链。
第二部分是表音表形图,有利于学生掌握字音熟记字形。
比如衣服的发音和i一样,还有乌鸦站在树枝上的形状u,小鱼吐泡泡的形状ü。
第三部分是3个单韵母的字音字形辨别,第四部分是iuü的笔顺图及其汉语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书写。
二、说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的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学习字母枯燥无趣,而又天生好动的性情,使它们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
但他们的记忆力确是在不断提升的,思维习惯以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
基于以上特点,我会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比赛,小竞赛,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我采用自然的提示语,表扬话,手势动作,牢牢的吸住孩子的眼睛,始终保持注意力。
对于一年级学生,知识含量并没有很多,但是养成习惯至关重要。
所以,我会将养成习惯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说教法(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串抽象的表音符号,它缺乏具体的内容,枯燥乏味,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一年级儿童,在学习之初,要更加注意不能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呈现各种活泼生动的学习形式(例如,开展小组比赛,让学生当小老师,闪卡,联系生活实物等形式)将枯燥的学习内容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字母的音形,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父亲的实验“提高篇”第二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本课生词共46个。
2.重点词语8个,成语3(其中“困难重重”相当于一个成语来处理)个,语素3个,。
3.课文理解与讲述。
4.成段表达、讨论。
5.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生词及语法教学。
对重点、难点词语进行讲练,使学生掌握生词的认、读、写、用,掌握语法点的使用。
2.课文教学。
通过课文的讲练,进一步深入学习本课重点生词、语法,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较为流利地讲述课文,并进行一定的迁移练习。
3.语段语篇表达。
通过相关话题的表达,掌握语段语篇连接手段,提高语段语篇表达水平。
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课重点词语、表达、语篇连接手段进行成段表达。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词语部分:(1)重点词语及语法点:令起来并意味着毫不而反而因为……而……(2)成语:胡思乱想、困难重重、一帆风顺(3)语素:顺失独(4)三组同义词辨析:遇到——见到自然——当然面临——面对以新的两组“而——但是”“并——并且”代替“遇到——见到自然——当然”四、教学方法:1. 课前通过课文导入部分使学生对课文背景进行了解。
2. 按“生词——课文——成段表达”顺序进行教学。
3.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利用所学词语和语段结构,表达遇到困难后,自己的做法有哪些。
五、课时安排:本课教学时间为三次课(6学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次课:生词1-22,课文1-2.5段。
第二次课:生词23-46,课文2.5-4段结束。
第三次课:课后练习和表达练习。
第一次课(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生词1-22 课文从第1段到第2.5段。
重点生词及语法点:令起来并意味着成语:胡思乱想、困难重重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1.听课文导入录音。
简单回答问题。
2.听第二遍录音,完成填空。
3.请几位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以加强他们对汉字的书写和记忆,同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本课的小讨论不做,放置第三次大讨论中。
二、生词处理:1.默写及检查:顺心、令、苦恼、番、烦躁、整天、胡思乱想、困难重重、耐烦、等待2学生看PPT读生词,教师纠音3.教师领读生词两遍,纠正发音4.重点生词讲练:(1)令:“让”的意思,书面语令人+adj. :令人高兴,令人吃惊,令人满意令+sb. + adj. : 令我感动,令父母很难过例:比赛的结果令人失望。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
摘要:
一、课文概述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基本信息
2.课文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1.学生学会基本汉字
2.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发音
3.学生理解课文寓意
三、教学方法
1.教师以生动的实例引入课程
2.学生通过拼音认读汉字
3.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
1.学生复习课文内容
2.学生完成拼音和汉字的匹配练习
3.学生尝试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写作
正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课程。
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基本汉字,掌握正确的拼音发音,并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这节课中,教师首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课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接
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拼音认读汉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写法。
此外,教师还会对汉字的笔画顺序、偏旁部首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会被邀请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巩固。
教师会布置一些练习题,如拼音和汉字的匹配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尝试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石。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你叫什么?本课是《快乐汉语》第一册的第二课,课文是学习用中文简单介绍自己,包括如何说名字和国籍。
课文遵循在正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交谈的规律,继第一课学会用中文问候打招呼后,设想在初次见面时互相打招呼以后继续交谈什么。
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叫什么”“从哪儿来”?第二课分两部分:1、学习询问对方的名字和如何告诉自己的名字;2、学习询问国籍和回答国籍。
全课有九个生字,四个中文句子。
教本课时要注意如何与第一课的衔接,让学生想象与朋友,同学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如何介绍自己。
在本课,利用10 -15分钟的课堂时间复习第一课内容,包括如何打招呼、拼音、声调和中文的组成,以巩固前课学的知识。
在《快乐汉语》中前几课的内容不是很多,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中国文化。
在课文中的九个中文生字中,一半的字单独学起来没有很明显的联系,例如“叫”“什么”“是”“哪”“国”“人”,所以要反复多练习读句子,才能达到理解和学习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有两个方面要强调:1、中国人名和美国人名的区别,姓名的顺序和称呼习惯;2、“是”和“叫”的用法。
由于课文是问答形式,有必要略提中文问答和英文问答的不同,强调性的解释可以在以后的教学里继续加深。
本课安排两次课堂活动,课时可以安排1-1.5 小时。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询问和回答名字/姓名Nǐ jiào shénme?A: 你叫什么?What's your name?Wǒ jiào Li Xiǎo long.B: 我叫李小龙。
My name is Li Xiaolong.第二部分: 询问和回答国籍Nǐ shì nǎguó rén?A: 你是哪国人?Which country are you from?Wǒ shìZhōngguórén.B: 我是中国人。
I am a Chinese.-复习第一课学习的内容,解答第一部分作业的问题;-解释“是”和“叫”的用法。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课教案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册(上)教师:叶俐芬教学对象:3班,零起点马来人与原住民大专生23人课时:共2课时(110分钟)时间:2010年8月10日上午8:00-9:50课题:第二课汉语不太难教案设计一、内容与计划(一)教学内容1. 语音:(1)韵母5个:an、en、ang、eng、ong(2)轻声(3)半三声2. 生词14个: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他、她、男、哥哥、弟弟、妹妹3.汉字11个:太、汉、语、吗、妈、爸、很、忙、他、她、难4.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1)问候:你忙吗?(2)询问:汉语难吗?5. 课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出现的韵母;本课生词的认读;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
2.教学难点:轻声(马来语的发声并无声调)(三)教学目的1. 掌握本课的韵母。
2. 掌握本课的14个生词,要求会认读。
3.能较流利地读课文并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
(四)教学方法模仿法、直观法、演绎法、板书演示(六)教学用具生词卡片、汉语拼音卡、“2500个汉字flash教学”软件。
二、教案(一)组织教学(约5分钟)教师先做出自我介绍,然后通过点名来认识学生。
(二)复习(约15分钟)1.复习、巩固前课所学的语音:教师读出拼音,要求学生辨别声调。
教师念出“妈、大、口、好、白、不”等字,学生必须回答是“第一声”或“第二声”或“第三声”或“第四声”(可用母语回答)。
教师纠错时,以手势来加强学生对声调的认知。
2.复习前课的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3.复习第一课的课文内容:教师走近学生,向几位学生个别说出“你好”,学生则须回应“你好”。
(三)学习新课(80分钟)1.学习韵母an、en、ang、eng、ong教师板书以上韵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教师正音。
教师向学生指出发音后三个韵母时,会感觉气流从鼻腔过。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拼音字母a、o、e,并掌握它们的正确发音。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拼音字母a、o、e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1. 拼音字母a、o、e的发音。
2. 拼音字母a、o、e的书写。
教学难点:1. 拼音字母a、o、e的正确发音。
2. 拼音字母a、o、e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拼音字母a、o、e的图片、动画和书写示范。
2. 拼音字母卡片,用于学生练习。
3. 彩色粉笔或水笔,用于书写示范。
4. 黑板和黑板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如“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些拼音字母呢?”2. 学生回答:“我们要学习a、o、e。
”二、新课讲授1. 拼音字母a、o、e的发音a. 教师出示拼音字母a、o、e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
b. 教师示范发音,并让学生跟读,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c. 教师总结发音要点,如a的发音类似于“啊”,o的发音类似于“哦”,e的发音类似于“鹅”。
2. 拼音字母a、o、e的书写a. 教师出示书写示范,讲解字母的书写顺序和笔画。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注意笔顺和笔画。
c.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拼音字母a、o、e的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练习拼读,如“a+o=ao”,“o+e=oe”等。
3. 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拼读成果。
四、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拼音接龙”游戏,学生轮流拼读,要求每个学生拼读的字母必须是a、o、e。
2. 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纠正发音错误。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拼音字母a、o、e的发音和书写要点。
2.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拼音字母a、o、e,并尝试拼读简单的词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动画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字母a、o、e的发音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