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事业支出明细科目说明(2014)
- 格式:xls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2013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财会[2013]28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3]2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化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9号),我部对《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4号)进行了全面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财政部2013年12月27日附件: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中小学校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适用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厅(局):为规范中小学校会计核算行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结合中小学校会计核算特点,我们制定了《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试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另行印发)1998年3月31日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等有关法规,结合中小学校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学校所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校办产业的会计核算按照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必须定期向学校报送会计报表。
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会计核算基础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对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勤工俭学收支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学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六、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收支的业务,应当折合为人民币核算。
七、会计记录及报表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事业支出明细科目表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备注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工资福利支出01 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0101 基本工资010101 职务工资010102 级别工资010103 岗位工资010104 技术工资0102 津贴补贴010201 地区性津贴010202 价格补贴010203 其他补贴女同志卫生补贴等。
0103 奖金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
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0104 社会保障缴费育等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0106 伙食补助费反映单位发给职工的伙食补助费,如误餐补助等。
反映上述项目未包括的人员支出,如各种加班工资、病假两个0199 其他工资福利支出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工资。
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商品和服务支出02 支出)。
反映单位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的支出,以及日常印刷0201 办公费费支出。
0202 印刷费反映大宗帐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等的印刷支出。
0203 咨询费反映单位咨询方面的支出。
0204 手续费反映单位支付的各类手续费支出。
0205 水费反映单位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支出。
0206 电费反映单位的电费支出。
反映单位开支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含0207 邮电费住宅电话补贴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0208 取暖费反映单位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宿舍等的物业管0209 物业管理费理费,包括综合治理、绿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反映单位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0210 交通费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
021001 燃油费021002 车辆维修费0211 差旅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出国费用。
含固定资产、网络反映单位开支的修理和维护费用。
如传真机、0213 维修(护)费电话交换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教学、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的维修费。
**新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及支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区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规范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育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区内的公办普通高中、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等。
第二章教育经费的保障内容第三条根据《陕西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教育经费的保障内容主要包括:(一)工资福利支出;(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商品和服务支出;(四)其他资本性支出。
第三章教育经费的保障方式第四条工资福利支出的保障。
工资福利支出,指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和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
**新区实行预算代编、工资统发制度,工资福利支出由区级财政全额承担。
教育局、人事局和财政局共同完成学校工资福利支出预算的编订、执行。
程序如下:(一)各学校根据教师管理体制要求、国家薪酬政策变化和教师个体情况变化等实际,就教师身份、职级变更等情况向**新区教育局提出申请;(二)教育局情况确认后,报人事局备案;(三)人事局审核无误后,结合教师数量、工资水平编订年度预算并向财政局申报。
(四)财政部门执行,年底进行决算汇总。
第五条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保障。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指学校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主要包括离退休费、退职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新区由区级财政全额承担。
除住房公积金部分项目外,**新区对其余项目实行“校预算、区审核、校执行”制度。
程序如下:(一)学校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根据财政局的批复控制预算总额;(二)实际需要支出时,由学校向教育局提出预算拨款请示(格式见附表1),教育局会同人事、社保、财政等部门共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拨付资金。
中小学财务制度会计科目一、资产类会计科目1.货币资金:反映学校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资金的科目。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
2.应收账款:反映学校应收账款的科目,一般包括学费、捐款等。
3.预付款项:反映学校预付的费用科目,包括预付劳务费、预付物资等。
4.固定资产:反映学校购置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设备、教学设备、房屋等。
5.无形资产:反映学校无形资产,如软件、专利等。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1.应付账款:反映学校应付账款科目,如供应商款项等。
2.预收款项:反映学校预收的费用科目,如学费预收款等。
3.长期负债:反映学校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科目。
4.应付工资:反映学校应付职工工资、福利等科目。
5.应交税费:反映学校应交的各项税费科目。
三、权益类会计科目1.实收资本:反映学校实际投入的资本科目。
2.资本公积:反映学校资本公积科目。
3.盈余公积:反映学校盈余留存等科目。
4.未分配利润:反映学校未分配的利润或损失科目。
四、费用类会计科目1.教育教学支出: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支出科目,包括教师工资、教具购置、实验耗材等。
2.管理费用:反映学校管理费用科目,包括行政人员工资、办公用品等。
3.财务费用:反映学校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等。
4.研究开发费用:反映学校研究开发费用科目。
5.其他费用:反映其他与学校运营相关的费用科目。
五、收入类会计科目1.学杂费:反映学校收取的学费、杂费等科目。
2.捐赠收入:反映学校捐赠收入科目。
3.国家拨款:反映学校获得的国家拨款科目。
4.其它收入:反映学校其他类型的收入科目。
以上是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常见的会计科目,不同学校的会计科目设置可能会有所差异。
财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范,健全的会计科目设置可以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