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6
教案20《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课件:展示不同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3.实物: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模型、图片或标本。
4.学生绘制植物和动物的素材:纸、颜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美丽植物和动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见过什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可以用英语来描述一下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展示对自然界的感知。
二、展示(15分钟)1.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教师展示一些实物,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观察和揣测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三、学习(20分钟)1.教师分发学生绘制植物和动物的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进行绘制,并在旁边写上它的名称和简单的描述。
2.学生进行绘制,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学生的绘图错误。
四、展示和评价(15分钟)1.学生进行展示,每个学生上前介绍自己绘制的植物或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和习性。
2.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
五、拓展和巩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和动物的分类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群组合作的方式整理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2.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分类方法,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和讨论,找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六、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对自然界美丽植物和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教师布置作业:以“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或动物,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
参考素材:1.植物:玫瑰花、向日葵、竹子等。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生态角色。
2.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理解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3.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1.介绍植物的特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2.着眼于一些特别美丽的植物,如白莲花、牡丹花、九重葛等,进行讲解。
3.了解不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大树的固土防水、草地的保育土壤作用等。
第二课: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物1.介绍动物的特征:呼吸、变温和恒温、繁殖等。
2.着眼于一些特别美丽的动物,如孔雀、狮子、熊猫等,进行讲解。
3.了解不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狼的清除弱者、蝴蝶等的传粉作用等。
第三课:绘画活动1.提供白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他们对植物和动物的印象和感受,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指导孩子们简单的素描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手工能力。
第四课:实地观察1.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或周围的公园、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植物和动物的实地观察活动。
带上宝石镜、放大镜、相机等工具辅助观察。
2.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性,直接观察和感受到植物和动物的美丽和多样性。
第五课:交流和总结1.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让他们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观察活动的结果。
2.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教学方法1.案例式教学。
2.图片和视频讲解。
3.互动讨论。
4.实地观察和体验。
教学要求1.班级人数不宜过多,最好不超过30人,以便更好的进行实地观察活动。
2.学生画画或实地观察时应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防晒衣、提供防蚊类药品等。
3.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时间安排共5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器材1.白纸和绘画工具。
2.宝石镜、放大镜、相机等实地观察工具。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精品教案第一章:认识植物和动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植物和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植物和动物的了解和观察。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周期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3 教学方法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植物繁殖方式的了解。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三章:动物的分类和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动物的特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动物标本和图片,展示不同类别的动物特征。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动物分类和特征的了解。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四章: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食物链、食物网。
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表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作用的了解。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五章:保护植物和动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意识。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美丽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美丽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美丽植物和动物的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植物和动物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以便记录和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和动物的美丽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环节三: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分享它们的美丽之处和自己的生活经历。
环节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植物或动物进行观察和绘制。
2.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环节三:分享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环节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家长协助学生制定一个保护植物和动物的计划,并监督执行。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美丽的什么植物或动物作文
蝴蝶的美丽。
你知道吗?那在花丛里飞舞的蝴蝶,简直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翅膀上的颜色,红的、黄的、蓝的,比彩虹还要绚烂。
它们在花间
穿梭,就像是在给花儿们跳舞,看得人心里都痒痒的,想跟着一起
舞动起来。
说到蝴蝶,我就想起它们飞的时候。
它们翅膀一扇一扇的,声
音都听不到,但就是那种轻盈的感觉,好像连风都被它们带得温柔
了起来。
你说,蝴蝶是不是就是自由的象征?它们想飞哪儿就飞哪儿,多爽快啊!
蝴蝶的一生,真的挺神奇的。
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然后变成
肥肥的毛毛虫,再把自己裹起来变成蛹,最后破茧而出,变成美丽
的蝴蝶。
这中间得经历多少事情啊,但蝴蝶都熬过来了,变得更加
强大和美丽。
蝴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哦,它们会帮花儿授粉。
你知道吗?没有蝴蝶,很多花儿都长不出果子来。
所以,蝴蝶不仅是美的象征,
还是大自然的小帮手呢!
所以啊,我觉得蝴蝶真的很美。
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它们那种
自由自在的精神,还有它们对大自然的贡献。
咱们得好好保护它们,别让它们消失了,不然这世界上就少了一种美好的存在了。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_人教新课标《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为地球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与活力。
教材图例选择春、夏、秋、冬具有代表性的桃花、荷花、菊花、蜡梅,让学生感受一年四季里不同的花卉及其不同的特征。
通过小小的嫩芽、大叶的芭蕉、灿烂的葵花、金秋时的白桦林,表现了植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从小小的嫩芽开始,长成旺盛的样子,体现生命的成长、蓬勃的生命力。
动物的种类同样丰富,图例的选择考虑到动物的大小、斑纹、生活习性,有凶猛的虎豹、有优雅的丹顶鹤与天鹅、有可爱的金鱼和蝴蝶、有带花纹的斑马和豹、有羽毛特别漂亮的孔雀、有珍稀动物熊猫,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同时,欣赏艺术家表现的动物与植物,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感受艺术家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本方案提供的内容可以适当取舍,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教学目标:1. 能否发现植物和动物的形态、颜色和纹样美。
2. 能否对植物和动物的美进行简单的描述与评价。
教学重难点:1. 能否描绘植物和动物的形态、颜色或局部纹样。
2. 能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教学过程(一)引言大自然是神奇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旅行。
(二)四季花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春,春光明媚。
桃花在这个季节正蓬蓬勃勃地开放着,观察桃花是什么样子的?(粉色,花瓣圆圆的、小小的,会有重瓣)夏天里最美丽的仙子是荷花,它是什么样子的?(花瓣大大的,中间是黄黄的花心,在绿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特别红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能代表秋天的花是菊花(花瓣一丝丝的,尾端打着卷儿,象征着清高的品格,优雅的气质。
秋霜造就菊成长,不尽风流写晚霞)。
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目标:1. 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样貌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欣赏并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同时认识到各种材料的特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并保护动物。
通过合作、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1. 欣赏、感知、探索和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态、色彩、动态之美,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环保意识。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3. 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动物的感受,发展其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1. 师生应提前搜集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各种可用于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已经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教学过程:一、表演、回忆、发表1. 表演猜谜: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的行动吗?你们能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上前模仿某种动物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在下面猜谜)2. 回忆自己喜爱的动物有什么特征和习性?它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赏析、感受1. 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 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色彩、外形、斑纹等,认识动物的美和可爱之处。
3. 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你们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你们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4. 欣赏艺术家描绘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们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们喜欢吗?为什么?)三、思考、探索、创作1. 欣赏同学们制作的动物作品,从形状、颜色、花纹、动态等方面思考探索,如何巧妙地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
(用了哪些材料?)四、展示、评价、延伸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 思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3. 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自我进行环保教育。
那些美丽的动植物动植物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它们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无论是绽放的鲜花还是飞翔的鸟类,它们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惊喜。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动植物。
第一部分:动物的美丽1.孔雀孔雀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动物。
尤其是雄性孔雀,它们那华丽的尾羽展开时,美丽而壮观。
这些色彩斑斓的羽毛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也是孔雀吸引异性的独特方式。
2.蝴蝶蝴蝶以其丰富多彩的翅膀而著名。
各种各样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展示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图案。
这些图案不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也吸引了其他蝴蝶的注意。
3.斑马斑马是一种具有独特花纹的动物。
它们的黑白条纹将它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并且对于捕食者来说是一种迷惑性的伪装。
这种独特的斑纹给斑马增添了一份美丽和神秘感。
第二部分:植物的美丽1.玫瑰花玫瑰花是一种象征爱情和美丽的花朵。
它们以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花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
无论是红色的玫瑰还是粉色的玫瑰,都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2.蓝色紫罗兰蓝色紫罗兰是一种稀有而美丽的花朵。
它们的深邃蓝色花瓣给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感觉。
蓝色紫罗兰在花坛中的存在像是一颗明亮的明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3.大菊花大菊花以其火焰般的色彩和巨大的花朵而著称。
这些花朵通常呈现出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一种热情和欢乐的感觉。
大菊花的绚丽色彩为秋天的大自然增添了一抹亮色。
结论:那些动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丽和快乐。
无论是它们优雅的姿态,还是丰富多彩的外表,它们都是大自然最美的礼物。
让我们珍惜这些动植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美术教学反思标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美术教学反思在开展《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这一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下是我对此次教学的一些反思,旨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自然界中的美丽植物和动物,学习绘画技巧,以及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1.情境创设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我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技能传授在绘画技巧的传授方面,我针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分别进行了讲解。
通过示范和指导,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描绘细节方面存在困难。
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创作实践在创作环节,我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学生们积极参与,作品丰富多彩。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于依赖范画,缺乏创新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表现植物和动物。
4.展示与评价在作品展示环节,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互相评价,旨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评价内容较为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作品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三、总结与改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注重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展现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