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91.62 KB
- 文档页数:1
糖耐量减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糖耐量减低(IGT)的病症机制较为复杂,但其在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研究在充分分析糖耐量减低的病机基础上,概况总结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成果,为更好的临床治疗IGT工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参考。
[Abstract] As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is more complicated mechanism of the disease, but its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based on the summary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medic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GT in order to better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reference.[Key words]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search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简写:IGT)又称为隐性糖尿病或化学性糖尿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患者机体自身的糖代谢量却处于一个正常与糖尿病病症的过度状态,其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在临床中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都是经此阶段形成的。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饮食的糖摄取不当、生活习惯不科学等原因,我国当前IGT患者中,平均七八年时间就能导致接近2/3患者转为糖尿病,我国每年由IGT转为糖尿病的患者高达几十万,并且正以3%~5%的速度增长[1-3]。
糖耐量减退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目的探讨糖耐量减退(IGT)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
方法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近年来有关IGT及IR的文献资料,就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整理与总结。
结果IGT患者存在明显IR的异常现象,相关文献支持丰富可靠。
结论IGT患者存在明显的IR,说明IR在IGT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临床治疗中注意积极改善IR,对IGT的延缓及防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糖耐量减退;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是指血糖升高程度在餐后30 min左右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是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进程的前期阶段,目前我国IGT的患病率以高达15%,成为2型糖尿病的潜在成员。
胰岛素抵抗(IR)是由于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的作用减弱。
研究表明,IR是IGT以及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它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
该文就IGT与IR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予以综述,以求在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为读者们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科学研究依据。
1 胰岛素抵抗的定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机体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保持血内环境稳定,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胰素血症,实质为胰岛素介导的细胞糖代谢能力减低。
2 糖耐量减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IGT为介于正常与DM之间的糖代谢异常的一种状态。
WHO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小于7.8 mmol/L,且口服75g葡萄糖2 h后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为:空腹血糖降至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2 h后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目前新标准已被普遍接受。
3 IGT与IR的相关性研究3.1 IGT患者IR与血脂变化的研究IGT和DM患者都存在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而IGT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及代谢指标均发生改变。
督导强化模式对社区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效果的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督导强化模式对社区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在医院社区查体中确诊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105例,按所处社区地理位置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医院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后,干预组患者采用社区督导强化模式对患者进行教育。
1年后再次复查并进行测评。
结果进行社区督导强化护理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社区护理干预中,运用督导强化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能提高患者正确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延缓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病情进展。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督导强化;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129-02糖耐量降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是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被视为糖尿病前期[1]。
igt几乎是所有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必经阶段[2]。
国际糖尿病联盟[1]曾指出糖尿病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早期干预,即在igt阶段进行干预。
如何使igt患者对早期健康教育知识能够掌握并更多付诸于日常生活中,一直是我们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2010年12月,该研究对社区igt患者采用两种模式的健康教育,以寻求一种更适合社区igt患者的健康模式。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在该院健康查体中确诊的igt患者105人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符合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5.6 mmol/l且<7.0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且<11.1 mmol/l。
中药足浴结合饮食运动指导社区防治糖耐量减低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采用中药足浴结合饮食运动防治糖耐量减低。
方法对入选对象通过三组采用不同方法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并测定体质比(bmi)的变化观察疗效。
结果干预16周后资料比较,三组bmi指数均有所下降,除饮食运动组fins升高外其余两组fins无明显改变,饮食运动组fgp轻度升高,而2hpg 轻度下降,中药和结合组fpg和2hpg明显下降,与饮食运动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结合组下降更为明显。
结论中药足浴结合饮食运动对igt防治有比较明显作用。
而且中药足浴结合饮食运动方法简单,安全,是一项便于社区开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中药足浴;糖耐量减低;社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正成为21世纪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糖尿病国家,患病人数约4000万[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糖耐量减低(igt)是最重要的糖尿病危险人群,随着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深入研究,通过积极干预igt及控制餐后高血糖成为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2]。
本院采用中药足浴干预igt,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来自江北慈城、文教、孔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
随机分中药足浴组简称中药组、中药足浴结合饮食运动指导组简称结合组、饮食运动指导组简称饮食运动组各60人,后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5人,中药组58人,结合组59人,饮食运动组58人。
平均年龄(56.50±7.02)岁,男78例,女97例。
三组参与干预人员均排除严重的高血压、肥胖、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严重肝病患者。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igt诊断标准为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7.8 mmol/l,但<11.0 mmol/l[3]。
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病因论治探究作者:侯宁黄飞翔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第03期[摘要] 糖耐量减低又称无症状性糖尿病、隐性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而中医古籍中却未对其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当前大多数人将糖耐量减低归为“脾瘅”范畴。
针对“脾瘅“的中医病因,该文从先天、饮食、情志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同时博采古今医家对糖耐量减低的中医治法及方药,完成了系统归纳。
希望该文所阐明的学术观点能对糖耐量减低的中医治疗有所帮助,避免糖耐量减低进一步发展,更好的服务临床。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中医药;病因;论治;综述[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a)-0193-04[Abstrac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lso known as asymptomatic diabetes mellitus, late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emical diabetes, is the intermediate state betwee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diabetes. But in ancient books, but not for its detailed records, so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ill IGT classified as "pitan" category. According to the "pitan" of TCM eti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ongenital diet and emotion, and from ancient and modern physicians on glucose tolerance of TCM therapy and prescription decreased, the completion of the system summary. It is hoped that this thesis can help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voi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lucose tolerance, 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hogeny ;Treatment ;Overview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和IFG + IGT。
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吗?对于糖耐量降低来讲,其主要反应人体糖类代谢环节出现障碍,部分研究数据显示,存在糖耐量异常患者,5-10年后有20%患者会发展成糖尿病,25%出现异常。
由此可见,糖耐量降低属于糖尿病早期诊断与表现,可能因为其他疾病造成糖代谢异常,例如:患有急慢性肝病患者,如果肝脏存储糖原能力持续下降,会导致餐后血糖不断上升,引发糖耐量异常。
因此,如果出现糖耐量降低,并非全部为糖尿病,它存在一定限度,不能轻易将其下定义为糖尿病,然而,糖耐量降低可能引发糖尿病疾病较高,明显超出正常人群,需要予以重视。
1糖尿病降低就是糖尿病吗?患者提问:我在进行体检时显示血糖较高,符合糖耐量降低诊断标准,请问糖耐量降低是什么?糖尿病降低就是糖尿病吗?专家回答:临床中的糖耐量降低,也可以将其称作糖尿病前期等,或者将其称作葡萄糖耐量降低。
在进行体检时,如果受检者血糖超出正常标准,但不能直接将其确诊成糖尿病,需要对其予以OGTT检查(葡萄糖耐量检查)。
对于正常人来讲,如果服用相应葡萄糖后,其血糖水平会不断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实现葡萄糖合成糖原存储,使血糖逐渐恢复至空腹状态。
在服用葡萄糖后,经过血糖测定观察前后变化状况,可以基本掌握胰岛素的分泌状况。
清晨以空腹状态口服75g葡萄糖,在2小时后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值低于7.8mmol/L,表明其血糖正常,若在7.8-11.1mmol/L期间,代表为糖耐量降低,若超过11.1mmol/L标准,则需要考虑是否为糖尿病。
因此,糖耐量降低属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期间数值。
对于糖耐量降低患者来讲,临床无任何症状,通常是经过健康体检发现。
部分研究数据发现,选择200例糖尿量降低患者,未来5年患有糖尿病几率较高,是正常人群的22倍,在10年内若未选择医学干预方式,90%患者会发展成糖尿病,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才能避免发生成糖尿病。
2糖耐量降低的预防通过对糖耐量降低研究发现,其主要是在糖尿病发病前期,但其他疾病同样会引发糖代谢异常,虽然糖耐量降低不是糖尿病,但是比正常人容易患有糖尿病,需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避免发展成糖尿病,需要选择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糖耐量减低患者药物干预治疗104例临床观察
孙贝容
【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3
【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药物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IGT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一般治疗: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等,观察组加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复方丹参片及多维元素片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各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果糖胺(FMN)、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一般治疗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复方丹参片及多维元素片对IGT干预治疗后疗效好,能更有效减低IGT人群餐前、餐后血糖,降低FMN、BMI,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总页数】2页(P371,373)
【作者】孙贝容
【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医医院,广东,汕头,515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1
【相关文献】
1.糖利平胶囊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患者临床观察 [J], 张秀菊;李春岭;富利燕;王德惠;杜瑞斌;李晋宏
2.阿卡波糖干预糖耐量减低患者38例临床观察 [J], 李华珠;王敏;周桂莲
3.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干预后的临床观察 [J], 汪婷;丛培玲;孙晓斐
4.应用浊毒理论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J], 李智滨
5.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60例临床观察 [J], 赵冬琴;杨秀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