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化学、中考除杂专题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 格式:pptx
- 大小:136.30 KB
- 文档页数:7
酸碱盐部分的典型习题--除杂、共存、鉴别1. 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物理方法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MnO2)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②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④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再如CuSO4(CuO)加稀H2SO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⑤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3)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能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SO4和CuSO4均能与适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
故B符合题意;C. 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
方案可行。
故C不符合题意;D. 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00篇及答案(word)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除去CO 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合理;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合理;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合理;D、KC1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用的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D。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先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物质,然后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除去 NaCl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l2,先加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然后把碳酸钙过滤出来,但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加适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镁,然后把硫酸钡过滤出来,得到氯化镁溶液,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分别加水溶解,观察并触摸容器外壁,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溶解且容器外壁发热的是氢氧化钠,溶解没有并且容器外壁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解且容器外壁冰冷的是硝酸铵,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00篇及答案1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虽然除去了HCl气体,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过滤,除去氯化银,但是氯化钾过量,虽然除去了硝酸银,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加过量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可得硫酸亚铁,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2.下列各组除杂质(括号内表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NaCl溶液(MgCl2);适量NaOH溶液,过滤B.CaO(CaCO3);稀盐酸C.铜粉(铁粉);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D.O2(水蒸气);固体NaOH【答案】B【分析】【详解】A、MgCl2能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A.CO2(CO)→CuOB.CaCl2溶液(HCl)→碳酸钙C.NaCl(泥沙)→水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C正确;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开,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AgNO3只与KCl生成硝酸钾和沉淀氯化银,但AgNO3溶液是过量的,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的“不引入新杂质”原则,不能用于除去KCl,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00篇及答案(word)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再用浓硫酸干燥,虽然能把氯化氢气体除去,但二氧化碳气体也被氢氧化钠吸收了,A不正确;B、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把碳酸氢钠除去了,B 不正确;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稀盐酸,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把过量的碳酸钙固体过滤除去,得到氯化钙溶液,C正确;D、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然后把沉淀过滤,虽然除去了硫酸铜,但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用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某种杂质时,就是把杂质转化生成与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除去,但在除去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 H2SO4溶液、过滤B.CO(H2O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D.KCl固体(MnO2)﹣﹣﹣﹣﹣﹣﹣溶解、过滤、蒸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a(NO3)2能与适量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掉水蒸气,故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
C、足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和方法正确。
中考化学酸碱盐【去除杂质】典型真题
[除去杂质]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D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3.
4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6.
7.
A.CO2中混有CO(点燃)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C.CO中混有CO2 (氢氧化钠溶液)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8.
9.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B )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CD )
11.
12.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C )
A 碳酸钠(氯化钾)适量的水
B 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过量的铁粉
D 氯化钾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1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15.。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为化合反应,氧化铜和氧气加热不反应,可以除去铜粉,故A正确;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引进新杂质硝酸钾,故D不正确。
故选A。
3.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Na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
A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B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C正确;D、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
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碳酸钠溶液,再将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碳酸钠晶体,符合除杂原则。
D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不除去原物质、不引入新的杂质、易于分离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铜网,铜与氮气不反应,铜与氧气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但是常温下铜与氧气不反应,常温下,通过足量的铜网,不能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加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臭味,过滤,除去活性炭,才能得到水,需加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D、将混合气体通过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二氧化碳,但是一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会携带上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杂质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除去CO气体中少量CO2,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水中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是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彻底除去杂质,故选项出错误。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CO2能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不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稍过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⑥蒸发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