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86.01 KB
- 文档页数:3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能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初中语文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详细介绍物质除杂(提纯)这一专题。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物质除杂(提纯)的意义和目标- 物质除杂(提纯)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质除杂(提纯)的目标是经过处理后获得纯净的物质样品。
3. 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一系列操作将杂质与目标物质分离开来。
4. 物质除杂(提纯)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结晶法:将溶液慢慢蒸发,使溶质结晶出来,通过过滤等操作将杂质分离;- 蒸馏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液体蒸发、冷凝,通过收集冷凝液分离杂质;- 熔化法:利用物质的熔点差异,通过加热将杂质熔化并滤去;- 直接分离法: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等操作分离杂质。
5. 物质除杂(提纯)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物质除杂(提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操作应规范、谨慎,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注意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 注意火源和高温设备的操作安全;- 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保护。
6. 总结物质除杂(提纯)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专题。
通过系统研究物质除杂(提纯)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专题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下列设计的除杂方案(括号内为杂质)都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粉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正确;B、镁粉和铝粉均和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D、铁粉和氧化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A.Ba(NO3)2B.AgNO3C.NaCl D.CuO【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硫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银(微溶于水),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C、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加入氯化钠,引入了氯化钠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D、稀硝酸和硫酸均能与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正确;C、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不正确。
初中科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1. 引言- 对于科学实验和研究来说,纯净的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 物质的纯度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在初中科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和研究物质除杂(提纯)的方法和过程。
2. 物质除杂的定义- 物质除杂是用来去除杂质,提高物质纯度的过程。
- 通过去除杂质,可以得到纯净的物质,以便进行实验和研究。
3. 物质除杂的常见方法- 结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利用溶解和结晶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和提纯。
- 蒸馏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将物质分离和提纯。
- 过滤法:利用滤纸或过滤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
-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解和分离来提纯物质。
4. 物质除杂的实验步骤1. 确定需要除杂的物质。
2. 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例如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或萃取法。
3.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4. 按照选择的除杂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5.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6.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物质的纯度是否达到要求。
7. 如有必要,可以重复实验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除杂效果。
5. 物质除杂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物质除杂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 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危险发生。
- 在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和化学品。
6. 结论- 物质除杂是科学实验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 通过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纯净的物质,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初三化学专题:除杂与提纯除杂与提纯1. 除杂题:(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提纯:(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例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
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2-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的原有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D、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B、加水溶解、加入过量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即可得到氯化亚铁,符合题意;^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碳酸钙,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D、加适量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2.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羊毛和化学合成纤维的气味区别不大,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学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不符合题意;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采取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蒸发得到提纯后的氯化钠,符合题意;C、将混合物置于足量稀盐酸中,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D、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铜之前,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银之前,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析版汇编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K2CO3溶液K2SO4BaCO3加适量B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B MgCl2溶液HCl过量Mg(OH)2过滤C CO2水蒸气足量NaOH固体干燥D CaCO3CaO无高温煅烧A.A B.BC.C D.D【答案】B【解析】【分析】除杂条件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A、碳酸钡为沉淀,不能与硫酸钾发生反应,故A不正确;B、加入过量氢氧化镁,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过滤掉剩余氢氧化镁得到氯化镁溶液,故B正确;C、氢氧化钠与原物质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故C不正确;D、高温燃烧时原物质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 CO2(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 KCl (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C 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后蒸干A .AB .BC .CD .D【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CO 2与HCl 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选项说法错误;B 、KClO 3与MnO 2混合加热能分解放出氧气除去氯酸钾,但是又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C 、Na 2CO 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干后能除去水分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D 、铁能与硫酸反应被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得不到纯净的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归纳整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1.应注意几个“不”⑴不能“玉石俱焚”。
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
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
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w W w.X k b1.c O m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物理方结法晶法方法过滤法蒸发降低温度适用范围或原理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①分离溶质与溶剂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法方法化气法沉淀法置换法溶解法加热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举例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适量的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CaO中的CaCO3可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初中数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一、引言物质除杂(或称提纯)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专题,它涉及到分离杂质与纯净物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文档,我们将介绍物质除杂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提纯方法以及相关例题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专题。
二、物质除杂的基本概念物质除杂是指将所研究的物质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使其变为纯净物质的过程。
其中,杂质是指与所研究物质性质不同,能够单独存在的物质。
通过物质除杂,我们可以获得更纯净的物质样品,有助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三、常用的物质除杂方法1. 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通过溶解-结晶过程来分离杂质的方法。
首先,在适量的溶剂中溶解物质,然后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出来。
由于纯净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而杂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较小,因此通过结晶可实现纯净物质与杂质的分离。
结晶法常用于除去固体杂质。
2.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杂质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和液化过程,通过收集和冷凝蒸汽,实现纯净物质与杂质的分离。
蒸馏法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除杂。
3.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通过过滤孔径的大小差异来分离杂质的方法。
它利用滤纸、滤膜等材料的孔径大小,在施加外力的作用下,将混合物中的固体杂质留下,而滤液则通过滤膜流出,实现杂质与纯净物质的分离。
过滤法常用于悬浮液的除杂。
四、例题分析例题一:甲、乙两个研究人员分别采用结晶法和蒸馏法对含有杂质的苯酚溶液进行除杂,他们的实验条件如下:甲:在玻璃中加热苯酚溶液,等溶液随温度逐渐升高,苯酚结晶出来后立即过滤分离。
乙:将苯酚溶液倒入蒸馏烧瓶中,加热使其沸腾,蒸发的汽化液经冷凝后收集。
问:哪种方法更适合除去苯酚溶液中的杂质?解析:考虑到苯酚与杂质的沸点差异较小,而苯酚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以结晶法更适合除杂。
因为结晶法通过控制温度使苯酚结晶出来,而杂质仍保持在溶液中,通过过滤分离即可实现除杂。
例题二:小明在实验室中需要制取纯净的铜粉,以下是他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现象:1. 在玻璃烧杯中放入含杂质的铜粉和适量的盐酸。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析版汇编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HCl和二氧化碳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也会除去HCl,故A错误;B、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钙对于氯化钙(固体)也是杂质,故B错误。
C、硫酸镁能与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硫酸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生成的硝酸对于盐酸也是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能产生氧化铜,而氧化铜不能反应,可以用于除杂;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与水反应产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C、硝酸钡能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的杂质硝酸根离子,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故选:A。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选项说法错误;B、KClO3与MnO2混合加热能分解放出氧气除去氯酸钾,但是又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干后能除去水分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D、铁能与硫酸反应被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得不到纯净的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钙的活泼性太强,不能与氯化镁反应,直接与水发生了反应,故错误;B、氯化钾可以出去硝酸银杂质,但是反应后生成了新杂质硝酸钾,故错误;C、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且通入氧气引入新杂质,故错误;D、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以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再蒸发获得氯化钾,故正确。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一、解除杂题的原则、要领、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六种常用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化学方法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NaCl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Cl:Na2CO3+ 2HCl=2NaCl+ CO2↑+ H2O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OH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的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 高温 CaO+ CO2↑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 △ Cu+CO2二、常见物质的除杂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Na2SO4 (BaSO4):NaCl(MnO2):2、结晶法: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 NaNO3 Na2CO3B. NaNO3 NaClC. NaOH Mg(OH)2D. NaCl BaSO4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铁粉和硫粉铜粉和铁粉4. 洗气法:H2(H2O)CO2(H2O)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 强酸= CO2;NH4+ + OH- = NH3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溶液(盐酸)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除杂(提纯)的原则:三原则:①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不引入新杂质;
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四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
③选择适宜试剂(注意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④如果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所加试剂的量和操作语言的描述。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CO3、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
Na2SO4 (BaSO4):
KCl(MnO2):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
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
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
铁粉和硫粉
铜粉和铁粉
4. 洗气法:
H2(H2O)
CO2(H2O)
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32-+ 强酸= CO2;NH4+ + OH- = NH3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盐酸)
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FeSO4(CuSO4)
4.吸收法
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HC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O2)
N2(O2)
5.加热法:
CaO(CaCO3)
KCl固体(KClO3):
6.转化法:
CO2(HCl):
CO2(CO):
CaCO3(CaO):
7.溶解法:
Cu(CuO):
Cu(Fe):
练一练
1.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某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
练一练快速判断下列除杂方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1、NaCl ( Na2CO3) 用稀硫酸
2、CO2(CO)用石灰水
3、Na2SO4 (CuSO4)用Ba(OH)2溶液
4、NaOH (Na2CO3) 用稀盐酸(HCl )
5、Cu (Fe) 用稀盐酸HCl
6、CaO (CaCO3) 用稀盐酸HCl
在横线上填写所选的试剂
1、HNO3 ( HCl)
2、NaOH ( Ca(OH) 2)
3、NaNO3 (Na2SO4)
4、Cu (CuO)
5、KNO3 (CuSO4) 5、NaCl (CaCO3)固体
6、KNO3 (NaCl) 分离方法:
7、NaCl (KNO3)分离方法:
中考链接
( )例1. (07昆明)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 )例2.(08淄博)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例3.(09南通)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Fe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KCl):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例4.(11.淄博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
..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蒸汽通过浓H2SO4
B 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
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例5. (11.湛江市)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
A[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例6.(11.滨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NaCl 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
C l 溶液Na
C03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2
C KNO
溶液Ba(N0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3
D N
202通过红热的铜丝
()例7(11.鸡西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
A 碳酸钠氯化钾适量的水
B 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过量的铁粉
D 氯化钾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