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二物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所列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关于原子核、原子核的衰变、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原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C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D .U 23892衰变成Pb 20682要经过8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Cs 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X Ba Cs 1375613755+→,可以判断为电子C .某种色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减少D .若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3.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He 42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 .a 、b 、c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低B .电子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小C .β粒子在P 点的加速度比Q 点的加速度小D .α粒子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4.科学家研究发现,磁敏电阻(GMR)的阻值随所处空间磁场的增强而增大,随所处空间磁天门 仙桃 潜江QNMI场的减弱而变小,如图所示电路中GMR 为一个磁敏电阻,R 和2R 为滑动变阻器,1R 和3R 为定值电阻,当开关1S 和2S 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A .只调节电阻2R ,当2P 向下端移动时,电阻1R 消耗的电功率不变B .只调节电阻2R ,当2P 向下端移动时,带电微粒向下运动C .只调节电阻R ,当1P 向右端移动时,电阻1R 消耗的电功率变小D .只调节电阻R ,当1P 向右端移动时,带电微粒向下运动5.如图甲所示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1n ∶2n =5∶1,电阻R =20Ω,1L 、2L 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1S 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1S 接1、2S 闭合,此时2L 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 =202sin(50πt )VB .只断开2S 后,1L 、2L 均正常发光C .只断开2S 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D .若1S 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8W6.如图所示,在两根竖直固定放置的平行长直导线M 、N 中,通过同方向同强度的恒定电流,圆形导线框在图示位置,线框和两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纸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线框做直线运动B .若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线框做曲线运动C .若线框沿着水平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线间匀速移动, 则线框中感应电流先沿逆时针、后沿顺时针方向D .若线框沿着水平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线间匀速移动, 则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3甲L 2L 17.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整个斜面置于方向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为B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下滑后某时刻对斜面的作用力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带负电B .小球对斜面的作用力恰好为零时的速率为Bqθmg sin C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 .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矩形MNQP 区域,其中MN 边长为d ,MP 边长为2d ,该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矩形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从MP 的中点O 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以 速度0υ射入,恰沿直线从NQ 的中点A 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M 点射出(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带负电B .若撤去电场,则该粒子运动时间为原的4π倍C .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50υD .若撤去磁场,则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增加20υm 9.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 的圆,AB 是一条 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 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 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 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小球间均无相互作用.且∠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小球重力) A .电场的方向与AC 间的夹角为30° B .电场的方向与AC 间的夹角为60°C .小球在A 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 点, 则电场力做功为41qER D .小球在A 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 点,则电场力做功为23qER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B m =2A m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6g·m/s ,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前后A 球动量变化为-4g•m/s ,则A N QPA .左方是A 球B .右方是A 球C .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 .经过验证两球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11.竖直固定放置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0.5m ,其间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T ,重为1G =0.5N 的导体棒ab 及重为2G =0.4N 的导体棒cd 长均为0.5m ,电阻均为1Ω,现要使其中一棒静止不动,另一棒做匀速运动(不计一切摩擦,两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两导轨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使ab 棒静止不动,cd 棒向下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3.2m/sB .要使ab 棒静止不动,cd 受到的推力大小是0.9NC .要使cd 棒静止不动,ab 棒向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4.2m/sD .要使cd 棒静止不动,ab 受到的推力大小是0.9N1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三个相同的带正电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从b 点沿bc 方向分别以速度1υ、2υ、3υ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1t 、2t 、3t ,且1t ∶2t ∶3t =3∶3∶1,直角边bc 的长度为L ,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速度的大小关系一定是1υ=2υ<3υ B .三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可能是2υ<1υ<3υ C .粒子的比荷1Bt πm q =D .粒子的比荷BLυm q 2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6分)有关欧姆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题、填序号)A .测量电阻时,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误差就越小B .更换测量挡时,需要重新调零C .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D .欧姆表如果用×100Ω挡指针相对电流零刻度偏转太小,应改用×1Ω挡或更高挡测量 14.(9分)一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截面为圆柱体,如图所示,此材料长约5c m ,电阻2R 约a cbdBA为100Ω,欲测量这种材料的电阻率ρ.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 A .20分度的游标卡尺; B .螺旋测微器;C .电流表1A :(量程30mA ,内阻1r =100Ω);D .电流表2A :(量程60mA ,内阻2r 约为40Ω);E .电压表2V :(量程15V ,内阻约为3000Ω);F .滑动变阻器1R :(0~10Ω,额定电流2A);G .直流电E :(电动势为3V ,内阻很小);H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所示,其示数L =________cm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直径如图所示,其示数D =________mm .⑵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测量该样品电阻率ρ的实验电路图,要求多测几组数据,且尽可能准确,请在所给的方框中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择器材的符号.⑶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15、16为必做题,17、18两个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5.(14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圆轨道最低点与一条水平轨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现从水平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43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⑴小球在圆轨道中运动的最小速度;⑵小球在圆轨道最低点B 对轨道的弹力大小.1020567 cm16.(18分)如图所示,光滑导体轨道PMN 和P 'M 'N '是两个完全一样轨道,是由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和水平轨道组成,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M 和M '点相切,两轨道并列平行放置,MN 和M 'N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为L ,PP '之间有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开关S 是一个感应开关(开始时开关是断开的),矩形区域MNN 'M '内有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水平轨道MN 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金属棒a 和b 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在水平轨道某位置放上金属棒b ,静止不动,a 棒从圆弧顶端PP '静止释放后,沿圆弧轨道下滑,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当两棒的速度稳定时,两棒距离2222L B gr mR x.两棒速度稳定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b 棒离开轨道做平抛运动,在b 棒离开轨道瞬间,开关S 闭合.不计一切摩擦和导轨电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⑴两棒速度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⑵两棒落到地面后的距离是多少?⑶整个过程中,两棒产生的焦耳热分别是多少?选考题: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对应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1题计分。
汉江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卷卷面分值:11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第11、12题为多选)1.质量为2m的B球静止放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A球以速度v与B球正碰,如图所示,若碰撞过程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后A球的速度为()A. 0B.C. -vD. v2.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A.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B. 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C.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D. 玻璃杯的动量较大3.把圆形导线圈用细线挂在通电直导线附近,使两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直导线固定,线圈可以自由活动,如图所示.当圆线圈中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将()A. 发生转动,同时靠近直导线B. 发生转动,同时离开直导线C. 远离直导线D. 靠近直导线4.关于洛伦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一定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B. 若带电粒子在某点不受洛伦兹力,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 洛伦兹力不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D. 仅受洛伦兹力作用的运动电荷,动能一定不改变5.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B. 通电导线受安培力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存在磁场,通电导线不受安培力的地方一定不存在磁场(即B=0)C. 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的某点,那点就有磁感应强度,如果将通电导线拿走,那点的磁感应强度就为零D.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的,其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确定的,与通电导线无关6.下图判断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错误的是()A. .方向向上B. 方向向下C.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 .方向向左7.下列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说法错误的是()A.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B. 即使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也是不相交的C. 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所指方向D. 电场线是闭合曲线,磁感线是不闭合曲线8.如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根长为L,质量为m的直导体棒,-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当导体棒内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I时,导体棒恰好静止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则()A.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上B.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C.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上D.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P垂直磁场边界MN,进入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垂直磁场边界MN射出磁场,半圆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及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带负电荷,乙带正电荷B. 洛伦兹力对甲做正功C. 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D. 甲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10.在如图甲、乙电路中,电阻R、电感线圈L的电阻和灯泡A的电阻均相等.关于灯泡的亮、暗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电路甲中,闭合开关S瞬间,A灯将逐渐变亮B. 在电路乙中,闭合开关S瞬间,A灯将逐渐亮C. 在电路乙中,断开开关S瞬间,A灯将立即熄灭D. 在电路甲中,断开开关S瞬间,A灯将先变得更亮,然后逐渐变暗11.如图所示,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 中电流突然减小时()A.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bcdaB.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dcbaC. 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D. 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12.关于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下列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正确的是()A. 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类平抛运动C. 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3.(8分)如图所示,直线A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直线B是电阻R两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把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则电源的输出P= ______ W,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 V,电源的内电阻r= ______ Ω,外电阻R= ______ Ω.14.(8分)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内阻,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R0=1.5Ω),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电键S.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a).(1)为方便实验调节和较准确地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 (填R1或R2)(2分).(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b)中完成电路连接.(4分)(3)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在给出的U-I坐标系中画出U-I图线如图(c)所示,则干电池的内阻r= 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5.(11分)如图所示,质量M=0.040kg的靶盒A静止在光滑水平导轨上的O点,水平轻质弹簧一端栓在固定挡板P上,另一端与靶盒A连接.Q处有一固定的发射器B,它可以瞄准靶盒发射一颗水平速度为v0=50m/s,质量m=0.010kg的弹丸,当弹丸打入靶盒A后,便留在盒内,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求:(1)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丸与靶盒A的共同速度设为v;(2)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16.(11分)如图所示是一宽度为D=8cm的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磁场的区域,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0射入时恰好不改变运动方向.若粒子射入时只有电场,可测得粒子束穿过电场时竖直方向上偏移h=3.2cm;若粒子射入时只有磁场,则离开磁场时偏离原方向的距离为多大?17.(12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宽为L=1.0m足够长的金属平行导轨,导轨左端接有的R=0.5Ω的电阻,垂直于导轨平面有一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在距导轨左端d=5m处有一阻值r=0.5Ω光滑导体棒,放置在导轨上,第1S内导体棒在一变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求(1)第1s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第1s末拉力的大小及方向;(3)若1s后拉力保持与第1s末相同,求导体棒的最终速度.【参考答案】1. B2. A3.D4.D5.D6.D7.D8.B9.C10.A11. BC12.AC13. 6;4.5;0.75;1.514. R1;0.2915. 解:(1)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丸与靶盒A的共同速度设为v,选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弹丸与靶盒A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得:mv0=(m+M)v所以:v===10m/s.(2)当靶盒A的速度减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M)v2=J=2.5J答:(1)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丸与靶盒A的共同速度v为10m/s;(2)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5J.16. 解:设带电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在电磁场中,带电粒子恰好没有偏转,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Bqv0=qE…①只有电场时,做类平抛运动:t=…②y1=at2=••t2…③只有磁场时,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Bqv0=m…④由①~④解得:r==10cm>8cm,带电粒子从场区右则射出磁场由几何关系得:y2=r-=4cm答: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偏离原方向的距离y2为4cm.17. 解:(1)第1s内由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电动势为.(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F安=BIL=0.8N由平衡条件知F=F安=0.8N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导体棒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则拉力方向水平向右.(3)1s后导体棒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受力平衡速度达最大则由电磁感应定律E′=BL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由平衡条件知F′=F安′=I′LB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得V=5m/s.答:(1)第1s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V.(2)第1s末拉力的大小为0.8N,方向水平向右.(3)导体棒的最终速度为5m/s.。
汉江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卷命题人:刘丁卷面分值:11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第9、11、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E=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B.在点电荷电场中,离点电荷距离相等的点,电势都相等C.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的方向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减少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动能逐渐增加3.如图所示,在直线MN上有一个点电荷,A、B是直线MN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A.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左侧B.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右侧C.A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D.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θ减小,E p增大B.θ增大,E p不变B.C.θ增大,E增大D.θ减小,E不变5.如图所示,虚线a 、b 和c 是在O 点处的一个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一带正电粒子射入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 所示.不计重力,由图可知( )A .O 点处的电荷一定是正电荷B .a 、b 、c 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 >φb >φc C .粒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 D .粒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6.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1A 4W ”和“2A 1W ”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A .16∶1B .2∶1C .4∶1D .1∶167.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时,灯泡L 1、L 2、L 3的亮度将( )A .都变亮B .都变暗C .L 1、L 3变亮,L 2变暗D . L 1、L 2变亮,L 3变暗8.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 -I 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 .则该电路可能为下图中的( )9.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 ,电流为I ,线圈内阻为R ,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 2R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 2R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 -I 2R D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 2R =U 2R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V ,小灯泡L 标有“2V、0.4W”,开关S 接l ,当变阻器调到R=4Ω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现将开关S 接2,小灯泡L 和电动机M 均正常工作.则( )A .电动机的内阻为4ΩB .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为1VC .电源内阻为1ΩD .电源总功率0.4W11.如图所示,A 、B 、C 是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L ,电量为q=﹣1.0×10﹣5C 的负电荷由A 移动到C 电场力做功W 1=4.0×10﹣5J ,该电荷由C 移动到B 电场力做功W 2=﹣2.0×10﹣5J ,若B 点电势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为2VB .A 点电势为﹣2VC .匀强电场的方向为由C 指向AD .匀强电场的方向为垂直于AC 指向B 12.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 1和R 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 )A .电阻R 1的阻值较大B .电阻R 2的阻值较大C .电阻R 1的发热功率较大D .电阻R 2的发热功率较大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有一待测电阻R ,其阻值在1 000~1 100 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0~15 V ,内电阻约20 k Ω)电流表A 1(量程0~30 mA ,内电阻约20 Ω) 电流表A 2(量程0~300 mA ,内电阻约40 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20 Ω,额定电流为1 A)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300 Ω,额定电流为0.1 A)直流电源E (电动势为9 V 、内电阻约为0.5 Ω) 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则(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填实验器材的代号).(2)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实验器材的代号).(3)甲、乙、丙、丁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________图.14.某同学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时连接的电路如下图所示(1).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填R1或R2)的电流;(2).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则测得的是__________A.R1的电阻B.R2的电阻C.R1和R2的串联电阻D.R1和R2的并联电阻(3).将选择倍率的旋钮拨至“×100 Ω”的挡时,测量时指针停在刻度盘0 Ω附近处,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步骤:A.将两根表笔短接B.将选择开关拨至“”挡(填“×1 kΩ”或“×10 Ω”)C.将两根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记下读数D.调节调零电阻,使指针停在0 Ω刻度线上E.将选择开关拨至交流电压最高挡上①补全B项步骤②将上述步骤中必要的步骤选出来,这些必要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的代号)。
汉江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卷卷面分值11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2分。
其中1-10题为单选题,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1.两个完全相同带有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为原来的 [ ]2.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3.如图所示,正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向Q点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下图中的哪一个4.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是同一个点电荷周围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圆的半径成等差数列。
A、B、C分别是这三个等势面上的点,且这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
A、C两点的电势依次为φA=10V和φC=2V,则B点的电势是A.一定等于6VB.一定低于6VC.一定高于6VD.无法确定5.在某电解池中,如果在1s中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电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横截面的电流强度是多大( ) A .0.8A B .3.2A C .1.6A D .6.4A6.有三个电阻,R 1=2Ω,R 2=3Ω, ,R 3=4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I 3是( )A.6:4:3B. 3:4:6C. 2:3:4D.4:3;2 7.在如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V 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B .电压表V 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 的读数变小C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D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A 的读数变小8. 图中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 的电势分别为φA =15V 、φB =3V 、φC =-3V ,由此可得D 点电势φD 为 ( )A 12VB 9VC 6VD 3V9 如图所示,先接通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 .保持两极板正对面积不变, 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电容C 、两板间电势差U ,电 容器两极板间场强E 的变化情况( )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 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 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 D .Q 不变,C 变小,U 变小,E 变小10. 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8V ,内阻分别为1Ω、2Ω、4Ω、8Ω,今要对R = 2Ω的电阻供电,问选择内阻为多大的电源才能使R 上获得的功率最大? [ ] A 、1Ω B 、2Ω C 、4Ω D 、8Ω11. (多选)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中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不考虑其他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若粒子是从A 运动到B ,则粒子带正电;若粒子是从B 运动到A ,则粒子带负电 B .不论粒子是从A 运动到B ,还是从B 运动到A ,粒子必带负电C .若粒子是从B 运动到A ,则其加速度减小D .若粒子是从B 运动到A ,则其速度减小12.(多选)如图所示,A 、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分别R图l —7—7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的P点静止开始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质点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电压不变,则()A、把A极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二.计算题(本大题4小题,计10+10+10+8=38分)13.用30cm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4×10-3㎏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O点下,当空中有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1×104N/C的匀强电场时,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仙桃市2014-2015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理科)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第Ⅰ卷答案和Ⅱ卷答案都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答题处.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1-7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8-1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v 0从P 点斜向上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倾斜角θ=45°,若油滴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仍为v 0,则油滴最高点的位置在 A .P 点的左上方 B .P 点的右上方 C .P 点的正上方 D .上述情况都可能2、如图所示,在一均匀磁场中有一U 形导线框abcd ,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 为一电阻,ef 为垂直于ab 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 、cd 上无摩擦地滑动。
杆ef 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
开始时,给ef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 A.ef 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B.ef 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 C.ef 将匀速向右运动 D.ef 将往返运动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关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三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I 减小,U 1增大, U 2增大 B .I 减小,U 1减小,U 2增大 C .I 增大,U 1增大, U 2减小 D .I 增大,U 1减小, U 2减小ab cde f4、如图所示,螺线管CD的导线绕法不明,当磁铁AB插入螺线管时,闭合电路中有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产生,下列关于螺线管磁场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C端一定是N极B.D端一定是N极C.C端的极性一定与磁铁B端的极性相同D.因螺线管的绕法不明,故无法判断极性5、如图所示,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为A.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B.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C.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D.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6、如图所示,虚线上方空间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直角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逆时针转动.设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逆时针为正,线框处于图示位置时为时间零点,那么,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线框转动一周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7、如图所示,一个有弹性的金属圆环被一根橡皮绳吊于通电直导线的正下方,直导线与圆环在同一竖直面内,当通电直导线中电流增大时,弹性圆环的面积S和橡皮绳的长度l将A.S增大,l变长 B.S减小,l变短C.S增大,l变短 D.S减小,l变长8、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两相邻等势面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1、2、3、4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A.电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B .O 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C .a 、b 、c 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 >φb >φcD .电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9、如图所示,B 、C 、D 三点都在以点电荷+Q 为圆心的某同心圆弧上,将一检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到B 、C 、D 各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比较A .W AB >W AC B .W AD >W AB C .W AC =W AD D .W AB =W AC10、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线圈的内部有一条形磁铁,线圈与磁铁在同一平面内,两者有共同的中心轴线OO ′,关于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磁铁向纸面外平移时,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B.当磁铁向上平移时,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C.当磁铁向下平移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D.当磁铁N 极向纸外,S 极向纸里绕OO ′轴转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11、无线电力传输目前取得重大突破,在日本展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源供应系统.这种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可无线传输电力.两个感应线圈可以放置在左右相邻或上下相对的位置,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 线圈中输入电流,B 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B .只有A 线圈中输入变化的电流,B 线圈中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C .A 中电流越大,B 中感应电动势越大D .A 中电流变化越快,B 中感应电动势越大1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被置于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设油滴是从两板中间位置,并以初速度为零进入电场的,可以判定A .油滴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B .油滴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动时间只取决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离D .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动时间不仅取决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离,还取决于油滴的荷质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1R 、2R 为两个阻值固定的电阻,当可变电阻R 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 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 将A .I 变小,U 变大 U 变小D .I 变大,U 变大【答案】B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2.如图所示,A 、B 两个平行金属板充电后与电源断开,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且接地,两个定点C 、D 始终位于A 、B 两板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板不动,将B 板向上平行移动一小段距离,则C 、D 两点间电势差增大 B .A 板不动,将B 板向下平行移动一小段距离,则C 点电势升高 C .B 板不动,将A 板向上平行移动一小段距离,则C 点电势降低 D .B 板不动,将A 板向下平行移动一小段距离,则C 点电势降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板不动,将B 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d 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4S C kd επ=、QC U=以及 U E d =得,4kQE Sπε=,Q 不变,则电场强度不变,则C 与B 板间的电势差增大,则C 点的电势增大.故 B 正确;同理当A 板不动,将B 板向上平行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版间场强不变,则C 、D 两点间电势差不变,选项A 错误;同理,若A 板不动,将B 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电场强度不变,CB 间的距离不变,则C 、B 间的电势差不变.C 点的电势不变,故C 错误;B 板不动,将A 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同理,电场强度不变,C 与B 板间的电势差不变,B 板的电势为零,则C 点的电势不变.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3.如图甲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1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50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总是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用户端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 .用户端电压一定为240VC .若用户总功率变大,则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升高D .若升压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为720kW ,则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45kW 【答案】D考点:远距离输电4.长为4L 的直导线等分成四等份,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的V 形导线夹角为60°,整个图形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当在该导线中通以大小为I 的电流时,该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 .BILB .2BIL C .3BIL D .4BI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V 形导线在磁场内有效长度为2L sin30°=L ,故该V 形通电导线受到安培力大小为B -甲F =BI•2L sin30°=BI L ,该整个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3BIL ,故选C. 考点:安培力5.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的等离子体,沿图中所示方向喷入磁场.图中虚线框部分相当于发电机.把两个极板与用电器相连,则A .用电器中的负电荷运动方向从A 到B B .用电器中的电流方向从B 到AC .若只减小喷入粒子的速度,发电机的电动势增大D .若只增大磁场,发电机的电动势增大 【答案】D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6.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ABCD 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E 点位于CD 边上,且ED =33L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1、2、3分别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1υ、2υ、3υ从A 点沿AB 方向射入该磁场区域,经磁场偏转后粒子1、2、3分别从C 点、E 点、D 点射出.若1t 、2t 、3t 分别表示粒子1、2、3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1υ∶2υ∶3υ=6∶23∶3B .1υ∶2υ∶3υ=4∶3∶2AC.1t∶2t∶3t=2∶3∶4 D.1t∶2t∶3t=3∶4∶6【答案】D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7.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abU.实线为U=bc一带正电的质点(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低B.带电质点在M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N点具有的电势能大C.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动能比通过N点时大D.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N点时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右下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a等势线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根据质点受力情况可知,从M到N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动能增大,故B正确C错误;等差等势面中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则M点场强大,电场力大加速度大,则D正确,故选B。
2015-2016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60分;其中8题多选,漏选计3分,多选计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是没有加速度的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要改变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2.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A. B. C. D.3.正常走动的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都作匀速转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针的周期是秒针周期的60倍B.分针的角速度是秒针角速度的60倍C.时针的周期是分针周期的24倍D.时针的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12倍4.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5.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备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6.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轨道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为=p,两行星半径之比=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为()A. B. C.P D.q7.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 B.﹣Fh C.﹣2Fh D.﹣4Fh8.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B.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增大C.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D.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9.起重机吊钩挂着一木箱,木箱正在匀减速下降,这个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木箱重力做正功B.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正功C.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负功D.木箱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少10.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在A点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为零,是平衡位置二、填空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共计12分):11.如图是某同学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时拍下的照片,背景方格纸的边长为2.5cm,A、B、C是同一小球在频闪照相中拍下的三个连续的不同位置时的照片,则:频闪照相相邻闪光的时间间隔s;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m/s.1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A.A B. C. D.三、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3分,15题15分;共计38分):13.(10分)汽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公路某转弯处半径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若路面水平,汽车转弯不发生侧滑,汽车速度不能超过多少?14.(13分)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15.(15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方的推力F=10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距离s1=2m后撤去推力,此后物体又滑行了s2=1.6m的距离后停止了运动.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它们之间弹力的0.2倍,g=10m/s2,求:(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015-2016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60分;其中8题多选,漏选计3分,多选计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是没有加速度的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要改变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考点】曲线运动.【分析】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解答】解:A、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A错误,C正确;B、匀变速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所以曲线运动可以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都是曲线运动,对于它们的特点要掌握住.2.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A. B. C. D.【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石子的竖直分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石子的运动时间,结合水平初速度和时间求出石子的水平位移.【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石子竖直分速度为:v y=v0tanθ=gt,则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石子的水平位移为:x=.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3.正常走动的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都作匀速转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针的周期是秒针周期的60倍B.分针的角速度是秒针角速度的60倍C.时针的周期是分针周期的24倍D.时针的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12倍【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根据秒针和分针的周期大小,结合周期和角速度的关系比较角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出转速的关系.【解答】解:A、秒针的周期为1min,分针的周期为60min,可知分针的周期是秒针周期的60倍,故A正确;B、根据ω=知,秒针和分针的角速度之比为60:1,分针的角速度是秒针角速度的倍.故B错误;C、分针的周期为60min=1h,时针的周期是12h,所以时针的周期是分针周期的12倍.故C错误;D、根据ω=知,时针的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倍.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角速度、周期、转速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4.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向心力.【分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提供向心力,隔离物体受力分析即可;向心力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由合力提供,也可以认为由静摩擦力提供!【解答】解:隔离物体分析,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G,向上的支持力N,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然后既然匀速转动,就要有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故选B.【点评】本题要注意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而不能把匀速圆周运动当成平衡状态!向心力是效果力,由合力提供,不是重复受力!5.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备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地球、人造卫星等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用它们的运动周期表示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定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中心天体的质量,然后由选项条件判断正确的答案.【解答】解: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中地球质量在等式中消去,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M.也就是说只能求出中心体的质量.故A错误.B、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r,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所以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故B正确;C、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v和运行周期T,依据=,v=可解得地球质量,故C正确.D、已知地球半径R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依据=m0g,可以解得地球质量,故D正确.本题选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故选:A.【点评】解答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时要明确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表示向心力,同时注意公式间的化简.6.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轨道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为=p,两行星半径之比=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为()A. B. C.P D.q【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周期和中心天体质量M以及运行半径R之间的关系可得.【解答】解: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得:∴两卫星运行周期之比=故选D.【点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方程,得到周期之比和半径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可得结论.7.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 B.﹣Fh C.﹣2Fh D.﹣4Fh【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阻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有关,由于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可以根据W=Flcosα计算摩擦力的功【解答】解:上升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为:W1=﹣Fh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为:W2=﹣Fh则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W1+W2=﹣2Fh 故选:C【点评】对功的公式W=Flcosα要加深理解,不同的力做功的含义不同,对于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与路径有关.8.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B.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增大C.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D.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应用公式P=Fv求某力的瞬时功率时,注意公式要求力和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线上,在本题中应用机械能守恒求出物体下滑到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然后将速度沿竖直方向分解即可求出重力瞬时功率的表达式,进而比较求解.【解答】解:物体下落高度为h时,沿斜面方向的速度为:,则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则此时重力的功率为:<mgv可以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大,重力的功率增大,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物理公式不仅给出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数学运算关系,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公式要遵循的规律和使用条件在做题时不能盲目代公式,要弄清公式是否适用.9.起重机吊钩挂着一木箱,木箱正在匀减速下降,这个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木箱重力做正功B.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正功C.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负功D.木箱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少【考点】功的计算.【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明确做功的正负.【解答】解:A、木箱向下运动,力和位移同向,故重力做正功;故A错误;B、钢索对木箱的力向上,物体的位移向下,故钢索对木箱做负功;故B错误,C 正确;D、木箱的重力势能减小,由于速度减小;故动能也减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对于负功要注意明确只要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则力即做负功.10.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在A点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为零,是平衡位置【考点】功能关系;动能.【分析】小球下落过程弹簧的形变量一直变大,弹力增大,分析小球所受合力的变化情况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小球加速度的变化,进而判断小球速度的变化及动能的变化.【解答】解:A、物体刚接触A的一段时间内,弹簧弹力较小,小于重力,a方向向下,小球加速,根据mg﹣F=ma,可见随着F变大,a减小,当a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小球继续压缩弹簧,弹簧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F﹣mg=ma,F变大则a变大,即小球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时到达最低点,可见在A到B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小球从B到A过程也是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C正确;D、由前面分析,小球动能为零的B点,弹力大于重力,合力不为零,不是平衡位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合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实际上做简谐运动,结合简谐运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讨论.二、填空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共计12分):11.如图是某同学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时拍下的照片,背景方格纸的边长为2.5cm,A、B、C是同一小球在频闪照相中拍下的三个连续的不同位置时的照片,则:频闪照相相邻闪光的时间间隔0.05s;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1.5 m/s.【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匀变速运动,由BC和AB之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差可以求出时间间隔,也就可以求出闪光频率;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由ABC三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和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求得水平速度,也就是小球的初速度.【解答】解: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在竖直方向:h BC﹣h AB=g△t2,代入数据解得:△t==0.05 s.根据水平方向运动特点有:x=3L=v0△t,由此解得:v0==1.5m/s.故答案为:0.05;1.5【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1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A.A B. C. 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需要验证的方程mgh=,得到﹣h的关系式,再根据数学知识选择图象.【解答】解:本实验需要验证的方程是mgh=,得到=gh,根据数学知识可知﹣h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理解并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通过图象来处理数据.图象往往从数学角度来理解物理意义.三、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3分,15题15分;共计38分):13.(10分)(2016春•仙桃期末)汽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公路某转弯处半径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若路面水平,汽车转弯不发生侧滑,汽车速度不能超过多少?【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汽车在路面上拐外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不能超过的速度.【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汽车的速度v=.答: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基础题.14.(13分)(2001•北京、内蒙古、安徽)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解答】解: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M1:G=M1()2 l1…①对M2:G=M2()2 l2…②由几何关系知:l1+l2=R…③三式联立解得:M总=.答:两星的总质量为【点评】从动力学方程的三种表述中,可得到相应的天体质量的三种表达形式:a.M=.b.M=.c.M=.上述三种表达式分别对应在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时求解中心天体质量的方法.上各式中M表示中心天体质量,m表示环绕天体质量,r表示两天体间距离,G表示万有引力常量.利用以上方法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能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因为环绕天体的质量同时出现在方程的两边,已被约掉.处理双星问题必须注意两点:(1)、两颗星球运行的角速度、周期相等;(2)、轨道半径不等于引力距离(这一点务必理解).弄清每个表达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在示意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相关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错误.15.(15分)(2016春•仙桃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方的推力F=10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距离s1=2m后撤去推力,此后物体又滑行了s2=1.6m的距离后停止了运动.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它们之间弹力的0.2倍,g=10m/s2,求:(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1)根据恒力做功公式直接求出推力F1对物体做的功;(2)全过程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列式进而求出摩擦力做的总功.【解答】解:(1)推力F对物体做功为:W=Fscos37°=10×2×0.8J=16J(2)由动能定理可知,W+W f=0,拉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即:W f=﹣16J 答:(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16J;(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6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恒力做功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求合力做功的方法,难度适中.。
汉江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命题人: 陈双喜卷面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7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1-4小题: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 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氧、。
臭氧B.氮。
氧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B.大气的反射作用——D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据此回答5—7题。
①②③④5、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6、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④7、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A. 海陆间循环B. 内陆循环C。
海上内循环 D.生物水循环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回答9~12题:9、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A.植物蒸腾B.河湖水蒸发C.地表径流 D .海水蒸发10、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11、“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12、下列河流,只参与陆地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B.钱塘江C.长江D.黄河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3-15题.13.若AB线是30°纬线。
汉江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命题人:陈江标考试时间:7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表为每部iPhone利润分配比。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 苹果公司利润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料成本低 B. 核心技术利润高C。
加工成本低D。
手机市场垄断2。
其加工地转移到国外对美国的有利影响是()A. 促进逆城市化B. 利于劳动力出口C. 促进产业升级D. 利于工业集聚以“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为主题的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交易会在哈尔滨召开。
会上,地处非洲的甲国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读右图,回答3~5题。
3. 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流域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该流域沿岸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混合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4.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资源丰富B. 地形平坦C。
土壤肥沃 D. 水热条件充足5. 甲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A. 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B。
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C. 农业科技人才D。
优质的化肥、农药下图地处我国新疆某地,L湖原为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读图回答6—7题6. 湖泊周围浅滩,面积较小的是()A.东岸和南岸B。
南岸和西岸C.西岸和北岸D。
北岸和东岸7。
影响湖泊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的最小因素是( )A。
湖水盐度 B.沿岸坡度C。
土壤肥力 D.主导风向随着电子购物的发展,现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购物网站选定商品、上12306网站购买火车票……并通过电子账户支付,在家门口就可得到心仪的商品。
据此回答8—9题。
8。
电子购物依赖()①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②电子通信网络便捷化③金融支付结算电子化④人们消费水平高端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
“12306火车票预订系统"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RS C。
第 1 页 共 8 页A仙桃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9题为单选题;10-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为体验超重、失重的感觉,某同学乘电梯由静止开始从九楼直接下至一楼,在这个过程中,电梯一般情况下会经历如下三个过程:加速→匀速→减速,相对应这三个过程的视重变化情况是A .超重→视重等于实重→失重B .超重→失重→视重等于实重C .失重→视重等于实重→超重D .失重→超重→视重等于实重2.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m ,则全过程 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 .2m ,32mB .4m ,32mC .2m ,1mD .4m ,3m3.在街上我们会不时看到有人肩扛扁担挑物体行走的情景.如图所示,假设有一个自身体重为700N 的人,把重为50N 的花蓝挂在扁担的一端,另一端用手抓住使扁担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手向下的拉力是100N ,若不计扁担的重力,则下列关于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 .人对地面的压力与花蓝挂的位置有关,但大小一定大于750NB .人对地面的压力与花蓝挂的位置有关,但大小一定大于800NC .人对地面的压力与花蓝挂的位置无关,大小为750ND .人对地面的压力与花蓝挂的位置无关,大小为800N4.一个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326t x +=(m),它的速度υ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28t υ=(m/s),则可知该质点在t =0到t =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t =2s 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A .8m/s ,32m/sB .8m/s ,24m/sC .24m/s ,8m/sD .24m/s ,32m/s5.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一截面为椭圆形的容器,其内壁光滑且质量为M ,内置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容器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时,小球偏离平衡位置的情况如图所示.则由此可知,此时小球对椭圆面的压力(重力加速度为g )A .大小为22)(m M F g m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FgM m )(arctan + B .大小为22)(m M F g m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FgM m )(arctan + C .大小为22)(m F g M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FgM m )(arcsin +D .大小为22)(M F g m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Fg M m )(arccos + 6.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其下端固定;一物块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 随下降位移x 变化关系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第 2 页 共 8 页7.四个小孩A 、B 、C 、D 在陆羽广场平坦的地面上玩游戏,各小孩的腰间均拴有两根完全相同的橡皮条,她们相互拴接后正好组成一个如图所示的菱形,当小孩B 、A 、D 之间的夹角为120°时,整个阵形 保持静止状态.连接在小孩A 脚底的力传感器测得其所受 摩擦力大小为f F ,则小孩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23F B .f F C .2f F D .f 3F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质量未知)在一水平力F 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F 的表达式为A .1μmgB .2μmgC .2121μμmg μ+ D .2121μμmgμ-9.在圆盘C 的正上方的A 处有一金属小球a 距C 为20m ,在B 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 距C 为15m ,如图所示.若小球a 比小球b 提前1s 由静止释放(2m /s 10=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处于同一水平线认为相遇)A .a 、b 两小球同时落入C 盘B .在下落过程中两小球不可能相遇,且b 先落入C 盘C .在下落过程中两小球可能相遇,相遇处恰好与B 处于同一水平线D .在下落过程中两小球可能相遇,相遇处发生在BC 之间某一水平线上 10.关于物体的受力分解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B .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上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力D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推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推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压地面的力11.过年时,民间流传着一种“取彩”的游戏,礼物悬挂在一定高度处,谁先到谁得.如图所示,在一个圆柱形的仓库内礼物悬挂于O 处,由于取彩人的高度不同,使得O 点与仓库壁间的蹦紧的绳索端点的位置不一致,其中的aO 、bO 、cO 与仓库壁间的夹角分别为30°、45°、60°.若有三个取彩人(均视为质点)同时从a 、b 、c 处开始攀爬,且设他们沿绳索方向的加速度均为θcos g (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绳索与ABDC 乙甲第 3 页 共8 页3031 c macdb 12.甲车以初速度0υ、乙车以初速度20υ在平行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t υ-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 =1t 时刻相交,乙车从t =0开始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为0s .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且相遇时刻为t ′,则下列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正确的是A .121t t =',0163s d =B .121t t =',043s d = C .123t t =',0163s d = D .123t t =',043s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横线上.13.(4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附有一竖直放置的毫米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P 对 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ab 虚线所示,当挂三个钩 码时,线上定点P 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cd 虚 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重力加速 度2m /s 8.9=g .ab 虚线处刻度尺读数是cm ,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14.(8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滑块的质量M ,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主要步骤为:⑴调整长木板倾角,挂上质量为0m 的钩码,滑块恰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⑵保持木板倾角不变,撤掉钩码0m ,将滑块移近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滑块,滑块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下一个点).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打点计时器在打下B 点时滑块的速度B υ=_________m/s ; ②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2m /s ;③滑块质量M =___________(用字母a 、0m 、当地重力加速度g 表示).第 4 页 共 8 页丙⑶保持木板倾角不变,挂上质量为m (均小于0m )的钩码,滑块沿木板向下匀加速运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多次改变钩码的质量,分别求出相 应的加速度.⑷设绳中的拉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多次 实验后作出的滑块加速度与钩码的重力大小的关系图线 (mg a -)如图丙所示,则由图丙可求得滑块的质量M = _____kg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取2m /s 10=g )三、计算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15.(10分)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甲υ=10m/s 的速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a =0.52m /s 的加速度刹车,而乙车保持以乙υ=4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⑴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⑵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16.(13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1k 的轻质弹簧B 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斜面上的挡板及物体A 相连,A 的质量为m ,光滑斜面倾角为θ.用轻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 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2k 的轻质弹簧C 连接.当弹簧C 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其右端点位于a 位置.现将弹簧C 的右端点用力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到b 位置时,弹簧B 对物体A 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 的重力.求:⑴当弹簧C 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 的形变量大小; ⑵在将弹簧的右端由a 缓慢拉到b 的过程中,物体A 移动的距离; ⑶ab 间的距离.17.(15分)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也为m 的小滑块(可看做质点),放在长木板的左端,如图所示.给小滑块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当F 取不同值时求解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为g )⑴使滑块在木板上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F 为多大?⑵当F =3μmg 时,经多长时间,力F 可使滑块滑至木板的最右端;⑶当F =3μmg 时,F 至少作用多长时间后再撤去,最终滑块可以滑到木板的最右端.b仙桃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物理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14.三、计算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第 5 页共8 页第 6 页共8 页第 7 页 共 8 页仙桃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C2、B3、C4、A5、B6、A7、D8、D9、C 10、AC 11、BD 12、AC 二、实验题(12分) 13.30.10(2分),70(2分)14.⑵①1.38(2分);②3.88(2分);③agm 0(2分);⑷0.200(2分,0.20也给分) 三、计算题(38分)15.解:⑴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 ,则有:乙υ=甲υ-at (2分)解得:t =12s (1分)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Δx =)21(2at t υ-甲-t υ乙=10×12m -21×0.5×122m -4×12m=36m (2分)⑵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1t ,则有:s 5.0101==a υt 甲=20s(1分) 1t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m 20210201⨯+=+=t υx 甲甲=100m(1分) 乙车的位移为:1t υx 乙乙==4×20m=80m (1分)此后乙车运动的时间为:s 4801002-==乙乙甲-υx x t =5s(1分)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1t +2t =25s (1分)16.解:⑴当弹簧C 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 处于压缩状态,设弹簧B 对于物体A 而言的压缩量为0x ,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有:θmg x k sin 01=(2分) 解得:10sin k θmg x =(2分)⑵当弹簧C 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 位置时,因弹簧B 对物体A 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 的重力,说明弹簧B 处于伸长状态,且伸长量为:11k mgx =(2分) 所以物体A 上升的高度为:110)1(sin k θmg x x h +=+=(2分) ⑶绳中张力为:mg θmg F +=sin T (1分) 弹簧C 的伸长量为:22T 2)1(sin k θmg k F x +==(2分) 则ab 间的距离为:)11)(1(sin 212ab k k θmg x h L ++=+=(2分)第 8 页 共 8 页17.解:⑴设滑块、木板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运动定律对该系统有:F =2ma(1分) 当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达最大静摩擦力时,对木板有:μmg =ma (1分) 联立解得:F =2μmg(1分)⑵当F =3μmg 时,滑块和木板发生相对滑动,设滑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1a 、2a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对木板:1ma mg μF =- (1分) 对滑块:2ma mg μ=(1分) 解得:g μa 21=,g μa =2(1分)设经t 时间,滑块滑到木板的最右端,由几何关系有:22212121t a t a L -= (1分) 解得:gμLt 2=(1分)⑶设经1t 时间撤去外力F ,撤去外力F 后,滑块的加速度为3a ,则: 3ma mg μ=(1分) 解得:g μa =3(1分)设撤去外力F 后,再经2t 时间,滑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恰好和木板有相同的速度. 则:)(2122311t t a t a t a +=- (1分) 解得:212t t =(1分) 位移关系有:2212223211211)(212121t t a t a t t a t a L +--+= (2分) 解得:gμL t 341=(1分)。
2015-2016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卷面分值:11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9---10每小题
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图中不属于交变电流的是( )
2.关于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大小的乘积相同,两物体的动量一定相同
D.两物体的动能相同,它们的动量可能不同
3.光电效应中,从同一金属逸出的电子的动能的最大值( )
A.只跟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B.只跟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C.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
D.除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有关外,还和光照时间有关
4.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
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
C.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D.阴极射线本质是X射线
5.质量m=2 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4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一段时间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方向水平向左.设向右的方向为正,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动量的变化为( )
A.0 B.16 kg·m/s
C.-8 kg·m/s D.-16 kg·m/s
6.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31H+X1→42He+10n ②14 7N+42He→17 8O+X2
③94Be +42He→12 6C +X 3 ④2412Mg +42He→27
13Al +X 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X 1是质子
B .X 2是中子
C .X 3是电子
D .X 4是质子
7.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的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136 54Xe +9038Sr +101
0n ,放出的能量为E ,
铀235核的质量为M ,中子的质量为m ,氙136核的质量为m 1,锶90核的质量为m 2,真空 中光速为c ,则释放的能量E 等于( ) A .(M -m 1-m 2)c 2
B .(M +m -m 1-m 2)c 2
C .(M -m 1-m 2-9m )c 2
D .(m 1+m 2+9m -M )c 2
8.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压U 的最大值为311V ,负载电阻为100 Ω,
若不考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分别为( ) A .2.2 A 311 V
B .3.1 A 311 V
C .2.2 A 220 V
D .3.1 A 220 V
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 n =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a ;当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
n =1的能级时,辐射光子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子a 的能量大于光子b 的能量
B .光子a 的波长小于光子b 的波长
C .b 光频率大于a 光频率
D .若光子a 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子b 也一定能 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0. 下图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 )
A .周期是0.01s
B .最大值是311V
C .有效值是220V
D .表达式为u =220sin100πt (V )
二.填空题(2小题,共18分)
11、Ⅰ 红、黄、绿、紫四种单色 光中,能量最小的是( )(6分)
A 、紫光光子
B 、红光光子
C 、绿光光子
D 、 黄光光子 Ⅱ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分)(多项选择)
A .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
C .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
(2)Th 234
90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
①完成Th 23490衰变反应方程+→Pa Th 2349123490 。
(2分) ②Th 23490衰变为Rn 222
86,共经过 次
α衰变, 次β衰变。
(4分)
三.解答题(共3小题12+14+16=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V ,这个电压是把380V 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140匝,副线圈是多少匝?
13、质量是40kg 的铁锤从5米高处落下,打在水泥桩上,与水泥桩撞击的时间是0.05 s ,撞击时,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
14.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A、B和C,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始时,三个物块均静止,先让A以一定速度与B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又一起与C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
汉江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9---10每小题 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Ⅰ B
Ⅱ(1) BC
(2) ①e 01-
② 3 2
三.解答题(共3小题12+14+16=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2
1
21n n U U = 1082=n 匝
13、撞击前,铁锤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因此mgh mv =22
1
求出打击前铁锤速度s m s m gh v /10/51022=⨯⨯==
撞击时铁锤受到重力和桩对铁锤竖进向上的冲击力,撞击后铁锤的速度为o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mv t mg F -=∆+-0)( N t
mv
mg F 8400=∆+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的大小也为8400N ,方向竖直向下。
14.【解答】解:设每个物体的质量为m,A的初速度为v
.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
mv
0﹣2mv
1
=0,得v
1
=,动能的损失为△E
k1
==
第二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
2mv
1﹣3mv
2
=0,得v
2
=,动能的损失为△E
k2
=﹣=
故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E
k1:△E
k2
=3:1
答: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