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GPA背景下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定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7卷第5期2019年5月Vol.7,No.5M a y 2019招 标 与 投 标Tendering and BiddingGPA 视角下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李 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上海 200042)0 引言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过程中,就作出了于2020年前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承诺。
为履行这一承诺,从2007年至今,我国已于2007年12月、2010年7月、2011年11月、2012年11月,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先后六次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出价清单。
目前实施的《政府采购协议》即GPA 1(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是一项由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rganization·多棱镜·收稿日期:2019-3-11作者简介:李旻(1989-),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竞争法.摘要:GPA 即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
2007年12月我国正式启动加入GPA 谈判,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政府采购市场逐渐开放的决心,同时也对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如何降低加入GPA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确保政府采购市场稳定运行,如何调整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与WTO 《政府采购协议》进行对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以上管理制度和协议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从GPA 视野下对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的调整及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GPA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调整完善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029(2019)05-0004-04The Perfection of China'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Legal System fromthe Perspective of GPALI Mi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w , shanghai 200042)Abstract :GPA i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In December 2007, China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GPA negotiations, indicat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gradually open up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rket, and also challenged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work in China. How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joining GPA and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rket, how to adjust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WTO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for docking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bov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greement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curren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PA.Key words :GPA; government procurement legal system;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1WTO《政府采购协议》(GPA)最初于1979年达成,经过多轮修改后,于1994年形成参加方均可接受的文本(即1994版)。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与GPA的差异及法律调整王佳昕【摘要】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政府于2007年12月28日向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递交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政府采购协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以下简称"GPA")申请书和初步出价清单。
正式启动了加入GPA谈判。
2008年我国向WTO提交了关于政府采购法律体制的国情报告,标志着法律调整谈判正式启动。
2009年提交了中国加入GPA出价路线图,表明我国出价地基本立场。
【期刊名称】《中国政府采购》【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法律调整;GPA;《政府采购协定》;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入世承诺;法律体制【作者】王佳昕【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2.2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政府于2007年12月28日向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递交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以下简称“WTO”)《政府采购协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以下简称“GPA”)申请书和初步出价清单。
正式启动了加入GPA谈判。
2008年我国向WTO提交了关于政府采购法律体制的国情报告,标志着法律调整谈判正式启动。
2009年提交了中国加入GPA出价路线图,表明我国出价地基本立场。
2010年7月和2011年12月分别提交了修改后的出价。
目前,我国加入GPA的谈判已进入修改出价和法律调整关键阶段。
2012年3月30日, 1994年GPA参加方通过了《关于修改〈政府采购协定〉的议定书》,对1994年文本和各自涵盖范围出价进行了修改,新的协定文本和扩大后的涵盖范围将在1994年GPA参加方的三分之二多数接受该协定书后生效。
我国加入GPA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2013406059 张扬国际经济与贸易摘要:我国加入GPA的谈判正在进行中,GPA启动必然会给我国政府和企业带来许多挑战,我国应该积极主动面对这些挑战,从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开放、推进电子化采购技术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方面,为加入GPA做充分准备。
关键词:GPA 政府采购挑战对策一、我国加入GPA面对的挑战加入GPA对我国而言面临很多挑战。
源于GPA本身要求,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购制度、采购市场开放、采购技术手段、国内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等方面。
(一)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1.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存在衔接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法》在采购主体、契约形式方面规定的范围较窄;在采购限额方面规定不明晰;在采购方式和程序方面规定的过于简略。
现行政府采主要法规《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不协调使实践中监管部门、监管对象等方面会发生冲突。
[1]2.我国采购管理体制不健全。
缺乏规范的组织设置。
各地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置存在差异。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工作不协调。
缺少专业化队伍。
在服务职能和运行效率上忽视了信息搜集和传播工作,缺少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2](二)政府采购市场面临调整加入GPA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我国原有政府采购市场就面临调整。
加入GPA后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供应商都将发生变化。
加入GPA后中国将有至少318亿美元的政府采购市场对国外供应商开放。
(三)政府采购技术手段落后政府采购要求公开、透明、高效,要求采购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信息手段的支持。
[3]而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落后,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政府采购还很难。
(四)国内产业基础薄弱加入GPA,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会对我国某些产业造成冲击。
我国政府采购的重点商品和服务,如软件、汽车等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中,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经验不足等。
[4](五)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入GPA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GPA对我国政府采购体制的影响作者:曹军来源:《经济》2008年第10期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谈判工作。
在中欧首次政府采购对话结束后,双方就我国提交的初步出价清单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因此,如何面对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新形势,分析研究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保护民族产业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WTO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协议》是旨在确保其缔约方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透明,公平并且不歧视其他缔约方的货物、服务和供应商的一套规则。
虽然不属于WTO强制接受一揽子协议的一部分,但在入世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采购庞大的规模和潜力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是否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十分关注。
美国将我国与我国台湾地区还有澳大利亚列为今后《政府采购协议》谈判的三个重点对象,欧盟在与我国谈判时也提出我国应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要求。
按照一个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年度GDP的10%以上或者财政支出的30%~40%计算,仅以我国目前的GDP和财政支出水平,政府采购规模可以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多。
因此,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必将改变全球政府采购市场的格局。
而对中国来说,通过与其他成员方相互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有利于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规范化,促进政府采购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建立公正、透明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资金的利用率。
一个开放并透明的政府采购体制可以节省10%~30%的采购开支。
同时,利用《政府采购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惠措施和保护条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国际经济风暴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影响。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但由于国际金融机构的介入,部分政府采购市场事实上已经打开;再加上采购人的某些“偏好”,在IT产品、电梯、轿车、部分家用电器等领域,国外的强势企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如果我国加入了《政府采购协议》,一方面促使国内企业通晓国际市场上的政府采购法律和法规,与国际市场接轨。
基于GPA框架下我国政府采购改革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1.1研究背景作为一项先进的政府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管理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的基本制度,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可以有效强化支出管理,防止腐败。
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政府按市场规律办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结果,同时也有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政府采购在我国起步较晚。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1996年我国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制度,1998年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2000年政府采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虽晚,但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十几年来,从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和机构建设,政府采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尽管政府采购工作已有较大进展,但是与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相比,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尽合理,_采购范围过窄,采购效益不高,监督机制匾乏,腐败问题难以根除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是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本身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外,我国政府采购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即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开放。
传统上,政府采购市场是国际贸易中将国外的供应商和国外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拒之门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非关税壁垒,1947年的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在创立之初都将政府采购排除在外。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逐步深化,政府采购走向了国际化。
在加入GPA背景下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定位研究
英国政府采购的目标取向及实务研究
工作任务大纲
财政部国库司正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援五期)”中的一个子项目,即“在加入GPA背景下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定位研究”。
本课题是该子项目中的分课题,课题目标是:围绕政府采购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研究英国政府采购制度设计、管理规定及实践情况,为中国加入GPA谈判和国内相关改革提供借鉴。
为此,财政部国库司希望聘请咨询机构,就英国政府采购的目标取向及实务开展研究。
一、背景
(一)关于子项目总体情况。
在国际上,政府采购已成为各国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广泛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虽然政府采购立法十年来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缺乏理念和认识基础,政府采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制度规则和政策理念上与国际接轨,是中国政府采购改革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GPA)谈判,国务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GPA谈判工作领导小组,由张高丽副总理任组长,加强对谈判工作的组织领导。
财政部作为GPA谈判负责部门和国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对外谈判和国内政府采购改革工作。
其中,研究确立政府采购制度理念,明确政府采购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是首要基础工作。
本子项目主要是分析研究英美政府采购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深入剖析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理念以及实践问题,提出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初步建议。
(二)关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
以竞争为基石的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推进,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研究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1996年一些地区开始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1998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1999年全国人大启动政府采购立法工作。
2002年,《政府采购法》颁布,并于2003年1月1日实施。
《政府采购法》是在对国际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缺乏全面了解、国内实践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制定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关于功能定位。
立法时认为政府采购目的主要是节支防腐,对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重视不够,过度强调公开招标,程序缺乏灵活性,导致采购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实现“物有所值”的目标,政府采购制度也备受诟病。
二是关于范围。
认为政府采购是作为财政支出的管理手段,只是政府部门的采购,政府采购管理范围限定在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含国企。
由于体制和法律不衔接,军事机构和工程采购都没有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管理。
导致政府采购范围窄、规模小。
而国际上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GDP的15%-20%,中国只有不到3%。
三是关于法律衔接。
制定《政府采购法》时已有《招标投标法》,立法时对两法衔接不够,导致执行中两法范围不清、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
随着对政府采购经济社会政策的逐步深入了解,中国已经认识到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出价范围不能与参加方对接,采购规则不能与GPA衔接。
因此,有必要借鉴GPA参加方做法推进改革。
首要研究的问题是政府采购功能定位,这关系到政府采购的观念,也决定着中国政府采购改革方向。
(三)关于本课题背景。
英国是政府采购制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作为欧盟成员国也是最主要的GPA参加方。
其政府采购已经在经济社会中广泛发挥作用,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要通过研究英国政府采购制度产生、发展、加入GPA等历史沿革,全面分析政府采购在各阶段的经
济社会政策考虑,包括政策制度的理论依据、政策领域、措施方式、国际义务履行等,为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GPA规则的政府采购社会经济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推动国内政府采购制度理念改革。
二、工作目标、范围及方法
(一)目标
通过分历史阶段梳理英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政策功能演变发展情况,从理论和实践说明英国实行政府采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英国政府采购制度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下,系统分析英国及欧盟政府采购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提交研究报告,以及对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关领域的改革建议。
为中国在加入GPA背景下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报告的范围
1.简述英国采购制度和政策作用的演变过程。
即采购制度建立至今有几个阶段的重大突破,每个阶段调整背景和主要内容,各自效果如何。
2.目前英国政府采购政策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如何运用采购方式、程序、管理和监督来实现政策目标。
3.英国是欧盟成员,对欧盟成员要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英国如何在履行国际义务的前提下,发挥政府采购的经济社会政策功能。
4.英国哪些国有企业(或公共企业)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围,这些国有企业如何实行政府采购,如何发挥经济社会政策。
5.以案例方式说明英国如何利用政府采购实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包括扶持中小企业、新兴产业、鼓励创新、采购的公平与透明性、促进环保、帮助弱势群体等。
具体要求,采购文件如何规定供应商资格、评标办法、具体评标如何评审,如遇到其他国家企业投诉如何解决。
6.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关领域的改革建议。
(三)方法
1.系统梳理英国政府采购制度,包括采购法律法规、管理和执行机制、采购方式和程序、采购政策、救济机制等。
2.分析英国政府采购政策时,要梳理找出政策功能规定的法案原文,并摘要和描述关键规定条款。
3.要用案例分析现行开放格局下,实现政策目标的做法。
要以采购实施过程为主线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政策目标设定、计划或招标公告、采购方式选择及实施、争议处理和救济、合同履行及评估等环节。
4.要有数据支持。
重要政策分析和实施效果要有相关数据依据。
三、咨询机构资质基本要求
1.咨询机构应成立5年以上,在法律或政策咨询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对英国政府采购法律和政策有较深的研究,有较强的咨询项目或课题管理经验。
2.咨询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应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和专业能力,能够把握整个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组织架构。
四、交付成果及合同与支付
(一)交付成果
本课题应提供以下成果:
1.2014年7月31日前提交研究报告初稿,报告研究范围全面、思路正确、逻辑清晰、材料充分、论述合理。
2.2014年9月15日前提交研究报告修改稿,报告质量已基本达到课题任务要求。
3.2014年11月30日之前协助雇主组织研究报告评审会,并于评审会之前提交须经项目评审验收小组评审的研究报告。
4.2014年1月30日前提交课题总报告的最终稿(中英文全文),打印稿10份,同时提供电子版。
包括课题最终成果涉及的所有基础法律法规和统计数据。
(二)合同与支付
中标的咨询机构将获得一份总价包干合同。
合同金额将在咨询机构交付质量满意的成果之后分期支付,具体安排如下:
交付成果1 后支付合同金额的40%。
交付成果4后支付余款,即合同总金额的60%。
(三)监督管理
咨询机构向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二处提交报告,并接受财政部项目办公室和世界银行管理组的监督。
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二处将为咨询机构提供相关基础材料和研究方向指导,并邀请相关专家提供咨询评议等。
(联系人: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二处林劼6855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