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化合物第一课时(离子键)
- 格式:ppt
- 大小:493.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离子化合物的特点,从微观上辨析什么是离子化合物的区别与相似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的不同之处,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规律,熟练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的不同的学习和理解,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和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熟悉并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
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中。
那么,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的物质呢?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描述,适当时候做好笔记。
教师提问:在化学反应的原子组合中,原子结合成物质时的相互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问题进行思考。
引出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利用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教师: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呢?答案: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就需要失去1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需要获得1个电子。
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新课讲解】离子键教师: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气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必修Ⅱ第1章第3节化学键》(第1课时)【课标要求】1、知道离子键的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2、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1、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2、电子式的书写。
【新课导学】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过程一、离子键(一)离子键的形成与概念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注意:①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静电引力,而是包括引力和斥力。
当阴、阳离子相距较远时,相互间的引力起主导作用,而当其距离靠近时,斥力逐渐增大,直至距离缩短到一定的程度,斥力与引力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离子键。
阴、阳离子间的斥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电子与电子之间;二是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
②阴、阳离子是形成离子键必不可少的微粒,缺一不可。
③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间形成离子键。
少数非金属间亦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1等铵盐。
2、成键条件①成键微粒:___________②成键本质:______________③成键元素:______________(二)离子化合物1、概念: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化合物注意: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②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的范围①与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
②、以及典型的都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均为强电解质【课堂练习】下列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Na2O MgCl2 H2SO4 HCl Na2O2 NaOH NH4Cl(三)电子式1、定义:用·或×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__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电子式。
2、书写说明:①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②阴离子和复杂离子的电子式要标“[ ]”及“电荷数”;③化合物的电子式,数目多的离子均匀分布在数目少的周围,不合并。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离子键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 +和Cl -,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2)离子化合物(3)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单质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4)Ⅰ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离子键是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答案 (1)× (2)× (3)√ (4)× (5)×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 原子:·Na Mg 原子:··Mg 或·Mg· Al 原子:··Al · 或·Al ·· Si 原子:··Si ··或·Si ··· P 原子:··P ···S 原子:·S ····· Cl 原子:··Cl ····· Ar 原子:··Ar ······ 提示 每个方向最多一对电子(两个电子)。
离子键一、教学主题内容及学情分析1.教学主题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
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业要求: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
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应将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熟练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实验的演示,提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
3.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乐趣,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评价目标1.通过对离子键的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的认识水平。
2.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本质的认识进阶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3.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价值的认识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形成与实质。
2.教学难点: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探究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离子键一、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成键微粒实质:静电作用二、离子化合物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1离子键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Cl C.HCl D.HClOA.NaCl B.2【答案】ACl是非金属单质,B项错误;HCl只含共价键,【解析】Na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2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HClO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B.某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答案】D【解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就是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就是静电作用,A项正确;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可以是氢原子,它和卤素原子结合,如HF、HCl、HBr、HI,所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如主族元素是Li、Na、K,则和卤素原子结合所形成化学键为离子键,B项正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MgCl2等,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AlCl3等,C项正确;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铵盐等,D项错误。
答案选D。
3.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都具有8电子结构B.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C.盐酸中存在H+、Cl-,因此HCl是离子化合物D.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答案】B【解析】离子不一定都具有8电子结构,如Li+为2电子结构,A项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B项正确;盐酸中存在H+、Cl-,但是HCl是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不是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如Si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不易形成简单阴离子,D项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故带2个单位负电荷,A 项符合题意;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不带电,B 项不合题意;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不带电,C 项不合题意;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少2个,故带2个单位正电核,D 项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