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子键及典型离子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1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离子键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 +和Cl -,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2)离子化合物(3)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单质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4)Ⅰ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离子键是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答案 (1)× (2)× (3)√ (4)× (5)×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 原子:·Na Mg 原子:··Mg 或·Mg· Al 原子:··Al · 或·Al ·· Si 原子:··Si ··或·Si ··· P 原子:··P ···S 原子:·S ····· Cl 原子:··Cl ····· Ar 原子:··Ar ······ 提示 每个方向最多一对电子(两个电子)。
解析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将原子和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在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以及它们在原子和分子间的作用机制。
1. 离子键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这些电子而形成负离子。
这些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氯化钠(NaCl),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因为它们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非常强大。
2. 共价键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原子之间,其中原子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对。
通过电子共享,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化学结构。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取决于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对数目。
例如,氧气分子(O2)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就是通过双键结合在一起的。
共价键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低的硬度。
3. 金属键金属键发生在金属原子之间,并且是由金属原子的海洋电子共享形成的。
金属中的原子存在于排列有序的晶格结构中,并且它们的外层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子云。
这种电子云的存在使得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金属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
总结起来,不同的化学键类型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行为。
离子键通常形成离子晶体,如盐。
共价键常见于分子中,这些分子可以是二元化合物(如氧气)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而金属键则形成了金属中的结构。
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赋予了物质不同的特性,例如熔点、导电性和反应性。
理解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础。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以及它们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在未来的研究中,化学家们将继续探索新的化学键类型和结构,以拓展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并为材料科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做出贡献。
离子键举例离子键是一种由两个离子结合而成的非共价键。
它是由具有不对称电荷的离子的官能团之间形成的非共价键,这种官能团可以是单原子或多原子的离子。
离子键也称为盐键,因为它们通常可以在水溶液中观察到,而水溶液中的离子经常是盐,如钙盐、钠盐等。
离子键的形成离子键的形成是由离子的电荷不对称所决定的。
当两个具有不同电荷的离子相互作用时,会形成强烈的调和力,从而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键。
此外,由于离子键非共价,离子之间形成的键更加稳定,因此可以高效地键合,并形成它们特定的构型。
离子键的性质离子键的性质取决于离子的电荷和官能团的大小,数量和形状。
离子键的键长短取决于电荷差以及两个离子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键越长。
由于两个离子之间没有共享电子对,离子键的松弛度小,振动能量低,表现出强烈的分子稳定性。
离子键的化学应用离子键在化学中有许多应用,下面介绍几个最常用的应用。
1.分子结构稳定性:离子键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是指离子可以通过形成离子键来赋予分子中的其他部分更强的稳定性,这样一来,离子键就成为保持分子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
2.溶解能力:离子键通常使离子溶解得更快,因为离子能够彼此紧密结合,使它们更容易溶解在水中。
3.毒性:离子键可以影响化合物的毒性,因为它们可以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使得它们更容易被吸收和代谢,从而增加其毒性。
离子键的研究目前,研究者正在研究离子键的机理,以及它们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并且正在进行大量研究,以探索其结构和性质。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离子键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用于分析生物样品。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离子键如何影响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物理学和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离子键是一种由两个离子结合而成的非共价键,由不对称电荷的离子官能团之间形成。
它的形成是由离子的电荷不对称所决定的,离子键的性质取决于离子的电荷和官能团的大小,数量和形状。
离子键具有许多化学应用,比如分子结构稳定性,溶解能力和毒性影响等。
[目标导航] 1.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认识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5)表示:电子式:如NaClMgCl2NaOH2.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形成过程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
如:原子:NaNa×、Mg×Mg×、;阳离子:Na+Na+、Mg2+Mg2+;阴离子:、。
①形成过程:提醒NH4Cl是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而不是。
议一议(1)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吗?(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吗?答案(1)不一定。
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但也可能生成共价化合物,如AlCl3。
(2)不一定。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除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O—H共价键。
二、共价键及其表示方法1.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4)存在①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如H2、O2、N2、O3。
①共价化合物,如CO2、HCl、H2SO4、SiO2。
①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Na2CO3、NH4Cl。
(5)分类(6)表示:①电子式:如HCl、H2H··H、H2O;①结构式:如N2N≡N、HCl H—Cl、CO2O===C===O。
2.共价化合物(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化学键【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以及化学键的含义。
2.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3.明确化学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4.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涵义。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化合物以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要点诠释: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例如Na 与Cl2反应过程中,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这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我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括:①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②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③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作用。
4.成键原因: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
5.成键条件:(1)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如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Na、K、Mg、Ca等)与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之间化合。
(2)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含有离子键。
6.存在离子键的物质:强碱、低价态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等离子化合物。
7.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表示:要点二、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要点诠释: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
高中化学教案: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离子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键,广泛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离子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价值,对我们理解化学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离子键的形成机理、性质和离子化合物的一些典型例子。
二、离子键的形成机理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
正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而负离子则为非金属元素通过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当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时,离子键就会形成。
离子键的形成机理可以用以下示意图表示:(插入离子键形成示意图)三、离子键的性质1. 高熔点和沸点:离子键的结合力非常强,因此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
这是因为在离子化合物中,要破坏离子键需要克服离子间的电吸引力。
2. 良好的导电性: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溶解于水中时能够导电,这是因为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因此能够传导电流。
3. 脆性: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脆性,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断裂。
这是因为离子排列的有序性受到破坏,使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减弱。
四、离子化合物的典型例子1.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它是食盐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调味作用。
此外,氯化钠还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如氯、氢氧化钠等。
2. 氧化铁(Fe2O3):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化合物,由铁离子和氧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它是许多岩石和土壤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土壤的肥力、颜色以及其他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硝酸银(AgNO3):硝酸银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由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它在医学和实验室中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和试剂。
4. 碳酸钙(CaCO3):碳酸钙也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它是大理石和石灰岩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材料举例
1.共价键
共价键是指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一个或多个电子对所形成的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不会失去或获取电子,而是通过共用电子,使得每个原子能够达到最稳定状态。
共价键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形成的分子大多数是气体,如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此外,许多有机化合物也是由共价键所组成的分子,如乙烷、苯、乙醛等。
2.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电子会被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从而形成每个离子都带有相反电荷的化合物。
离子键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的熔点和沸点,并且是固体或液态。
典型的离子键化合物包括氯化钠、氧化镁、六偏磷酸钠等。
此外,许多盐类和金属氧化物也是由离子键形成的。
3.金属键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成键电子互相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电子从金属中的电子云中自由流动,形成了金属的特殊性质,如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典型的金属键主要在金属中存在,如铁、铜、锌、铝等。
此外,一些金属间化合物,如镁铝合金、铜锌合金等也是由金属键构成的。
总结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是化学键的三种基本类型。
共价键是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组成的键,通常形成分子;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的键,通常形成离子晶体;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共享成键电子形成的键,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不同的化学键类型决定了不同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离子键构成物质类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离子键构成物质类型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由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离子键通常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键化合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离子键构成的物质类型,并介绍一些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电子可以被转移或共享,当一个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正离子时,另一个原子则得到这些电子而变成负离子。
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使得这两个离子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这就是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离子键构成的物质类型主要包括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和离子共价物质。
离子晶体是指由正负离子交替排列而形成的结晶物质,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和规则的几何形状。
典型的离子晶体包括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3)等,它们通常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离子化合物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阳离子是从金属元素失去电子而形成的正离子,而阴离子则是从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而形成的负离子。
离子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电荷互作用,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电导率。
除了氯化钠和碳酸钙,氯化镁(MgCl2)和氧化铝(Al2O3)也是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离子共价物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合物,它是由离子键和共价键共同构成的。
在离子共价物质中,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非常强,但部分原子之间还存在共享电子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中等的溶解度和电导率,例如硫酸铜(CuSO4)和硝酸铵(NH4NO3)。
离子键构成的物质类型涵盖了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和离子共价物质三种类别。
这些物质在化学工业、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物质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离子键构成物质类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二篇示例:离子键是一种化学键,是由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形成的一种键。
3、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钠是金属元素,钠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氯是非金属元素,氯原子很容易得到电子,当钠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Na+,氯原子得到钠的1个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Cl-,Na +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形成新的物质氯化钠。
其反应过程用下图表示。
2.离子键(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实质:(3)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4)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是原子成键时,一方要容易失去电子,另一方要容易得到电子。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如第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Na、K、Mg、Ca等)与第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形成离子键。
③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酸式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如NH4NO3、NH4HSO4。
【注意】①形成离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所以阴、阳离子不会无限的靠近,也不会间距很远。
3.离子化合物(1)概念: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强碱[NaOH、KOH、B a(O H)2等]、金属氧化物(K2O、Na2O、MgO等)和绝大数盐。
【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练习1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R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与R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R2(B)M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R元素的半径大(C)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溶于水(D)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熔融时能导电练习2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练习3某同学为了证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其中合理的是()A.测量氯化钠的熔点B.测量氯化钠水溶液的导电性C.测量熔融氯化钠的导电性D.测量氯化钠的不溶性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