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与林业生产效益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40.93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我国植树造林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刘琦摘要:森林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不仅具有植物群落本身的生态效益,即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群落发展,基因传承等,同时森林在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植树造林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被重视的今天,本文重点分析了植树造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有利于探索我国植树造林的成果和贡献。
关键词:植树造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一、我国植树造林现状概述森林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不管是在生态环境中还是经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0年以来,全球的森林面积一共减少了1700万平方公里,下降的主要地区集中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而我国成为了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维持平稳的重要贡献国家,森林面积在同时期反而净增加了4500万平方公里,增长率为26.90%,主要因为我国的植树造林工程,同时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也是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我们得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1.27%,森林蓄积量增加14.16立方米,从137.21亿增加到了151.3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从1.95亿公顷增加到了2.08亿公顷。
二、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分析(一)植树造林对国家生态做出的贡献2019年,全国治理了226万公顷沙化土地和25万公顷石漠化土地。
自21世纪开始,我国实施了几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如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
完成了全球将近三分之一人工林的种植,而且这些人工林大多种植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这些项目,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得到了控制,而且沙尘天气发生次数较少,强度相对较弱,频率、强度还有影响范围都比近二十年的同期平均水平低[1]。
三北防护林把我国的北疆与风沙隔绝了开来,保持了当地的水土,同时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和经济保障,让农业和牧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发展[2]。
植树节的树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植树节是我国每年的清明时节,旨在倡导绿化环境、保护生态、提升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植树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除了环境效益外,植树节还具备丰富的树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对植树节的效益进行分析。
(1) 树木的经济效益:首先,树木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木材的生产和利用方面。
植树节的开展促进了树木的种植和生长,从而为木材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
木材是建筑、家具、造纸和能源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资源的稳定供应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树节的举办有助于增加木材的产量,缓解木材供应紧张的状况,推动木材行业的发展。
其次,树木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观光旅游业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植树节在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光旅游资源。
人们可以在这一时期踏青赏花、登山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还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最后,树木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环境治理方面。
树木具有拦截粉尘、减少噪音、降低温度的功能,植树节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绿化城市、改善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资金和产业投资,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2) 树木的社会效益:植树节的开展在社会方面也带来了丰富的效益。
首先,树木的生长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减缓气候变暖、改善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树木不仅能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还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因此,通过植树节的开展,可以净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植树节还有助于增强社区意识和凝聚力。
植树活动通常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大家一起行动,营造出浓厚的社区氛围。
在植树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增强互动性和团队意识。
林业服务业的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服务业在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分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林业服务业在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升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和挑战。
一、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是林业服务业的核心,对于保护和管理这一宝贵资源至关重要。
林业服务业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林业服务业在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非法砍伐和滥伐行为的打击,有效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流失。
同时,林业服务业积极推动森林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和生态绿化等措施,恢复和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保障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稳定。
2. 林业科技创新林业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例如,通过引进先进的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确测量和监测,提高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此外,林业服务业还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经济效益分析林业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不仅要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还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林业服务业经济效益分析的几个方面:1. 木材产业的发展林业服务业通过加强对木材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实现了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通过合理的林木种植和管理,提高了木材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林业服务业还积极拓展木材的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了林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2. 生态旅游的推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林业服务业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林业资源与旅游业的良好结合。
通过开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度假村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林业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 林业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林业服务业在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方面不断进行拓展和创新,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信息,包括物种的形态特征、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和遗传改良潜力等。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1. 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很多植物物种具有生态位特异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林木种质资源也是人类生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林木种质资源中包含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对于进行林木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农业和林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新药资源。
保护和探索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珍贵的研究材料,为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目前,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原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许多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森林火灾、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也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和利用方法滞后,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遗传信息丢失等问题。
(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存活性。
(2)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建立和完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和利用技术研究。
浅析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
然而,面对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林业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就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展开讨论。
1、资源开发的低效率近年来,由于资源占有意识薄弱、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技术装备落后,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资源规模虽然较大,但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森林病虫害等因素,使得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周期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也制约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2、森林保护意识不足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意识不足等因素,森林资源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例如林业资源的滥伐、林地的非法占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等,这些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阻碍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3、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平衡在林业资源利用方面,对于各种资源的利用,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一种资源往往只重视单一的利用方式,而忽视了其他资源的利用。
例如,纸浆造纸业对于林木资源的利用是比较高的,但在清洁能源、医药等方面的利用则较为单一。
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包括加强对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在保护工作的实施中,要重视关注保护意识的提高,积极宣传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让人们明白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利用效益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于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
加强技术创新与发展,研制出更加适合全国林业资源利用的高效节能技术,以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的效益。
3、合理开发,推进资源循环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不仅要考虑利益的最大化,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开发时,需要更加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并且将绿色生产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循环发展。
植物资源与林业生产效益浅析摘要: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我国植物种类较多,但是分布不均匀,贮量也有限。
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植物资源,可以有效的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提高林业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我国地域辽阔,号称资源丰富,但植物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由于缺乏的科学规划和保护,过分的采集和掠夺性的滥用造成许多植物濒临灭绝。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可以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有效的维持生态平衡,可以使植物资源保持优势,永续使用。
一、植物资源的含义和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现状1、植物资源的含义。
植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我国植物资源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2、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现状。
(1)我国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但贮藏量不足。
我国植物的种类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三万种左右,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
很多原始的物种也保存下来,甚至有些物种在其它国家已经灭绝,可是,在我国还有分布,并在生产实践中起重要作用。
(2)植物资源过度采集,缺少有效的保护。
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是相当广泛的,过去由于缺少全面的科学规划,不熟悉植物种群的生长情况,过度的采集成为引起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3)缺乏对植物资源的研究,利用潜力较大。
任何植物都有其一定的用途,只是有些人们熟悉,有些人们不了解。
197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定了2万种药用植物,但其中只有200种作过较详尽的研究,有些植物可能已广泛被利用,但对其实际利用价值研究也很少。
(4)利用植物的经脸丰富,但推广欠缺。
我国不但对野生植物广泛利用,而且凡是经济价值较大、利用较广的植物,大多进行人工栽培,并建立有栽培基地,但对于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待加强。
二、我国林业生产的现状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进行了五次森林资源清查。
浅析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林业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对于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林业资源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合理性和过度程度日益突出,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仍面临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业资源资源开发和利用过于单一化。
当前,林业资源主要利用与经营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水平,资源利用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以木材、竹材等作为唯一利用途径,形成了林木单一自然经济结构。
二是存在明显的生态保护不到位。
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砍伐、采伐等不合理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了生态变化和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
三是资源利用效益较低。
从目前现状看,一些地区的林业资源利用效益较低,因为着眼于短期利益,屡次忽略了资源保护和再生产能力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林业资源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林业资源的多样化利用。
发挥林业资源的多种用途,可以丰富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同时可以增加林业资源的货币价值,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益。
例如,林木采伐后可以用于制造纸浆、家具、建筑材料等,竹子可以用于制作筷子、篮子、地板等,绿化植物可以用于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等。
三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为了保证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避免浪费和过度采伐。
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的改进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加快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最后,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森林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森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森林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
1.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森林资源不仅提供了木材、纸浆和家具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间接经济价值。
例如,森林可以用于农业、畜牧业、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为这些产业提供原材料和旅游景点。
此外,森林还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保护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减少自然灾害等,这些服务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采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采伐管理。
对森林进行合理的采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合理的采伐可以保持森林的持续生产力,确保长期稳定的木材供应。
其次,采伐管理可以控制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使木材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最后,采伐管理可以促进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为就业和经济增长提供机会。
3. 森林保护与修复在森林资源管理中,保护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森林的保护可以防止非法采伐和滥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保护森林还可以维护大气环境的质量、保护水源和控制水土流失等。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森林,修复工作也是重要的经济投资。
通过恢复植被、防治土地退化以及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可以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4.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森林资源管理还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生态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游客参观森林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到森林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措施。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5. 森林碳汇与碳交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森林碳汇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通过森林资源管理,特别是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的碳吸收能力,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通过参与碳交易市场,森林管理者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
6. 社会效益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森林资源管理还带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2011(06)植物资源与林业生产效益浅析D iscussion on Plant R esources and Forest ProductionE fficiency姜承云Jiang Cheng-yun(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林场,虎林158405)(H u l i n C i ty,H ei l o n gji an g Pro vi n ce,S tel l er Fo rest Farm ,H u l i n 158405)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物质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生活环境的美化材料、食用的绿色植物开发、自然景观开发的旅游业以及植物提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等等都离不开植物资源,而对林业生产来讲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植物资源一定要根据环境条件,与时进取,用现代的林业思想保持林分质量及多样性,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1自然概况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南麓,乌苏里江的左岸,地理坐标北纬45°23′至46°36′,东经132°11′至133°56′之间。
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三江平原温和湿润气候区,境内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森林、草原、湿地和水域所覆盖,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虎林山多林密,植物种类繁多,属完达山植物区系,其中乔木树种有: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黑桦、枫桦、榆树、水曲柳、核桃楸、黄波萝、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灌木树种有东北山梅花、榛子、胡枝子、忍冬、暴马子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塔头苔草、三棱草、唐松草、山百合等。
中草药有刺五加、五味子、延胡索、芍药、玉竹、桔梗、龙丹草等;山野菜有各种蕨菜、刺嫩芽、黄花菜等;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木耳等。
虎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待与合理地开发与应用。
虎林现有虎头林场、七虎林林场、杨岗林场、小木河林场、示范林场等,是国家重点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近几年初步调查及有关资料显示,虎林林地总面积约84591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7.9%,盛产红松、水曲柳、落叶松、核桃楸、黄菠萝等名贵木材。
2林业生产的现状历年的木材采伐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景点、森林公园、公益林等面积的增加,林场可采伐的木材量已经越来越少,据有关资料显示虎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现有4653709立方米,这就极大的限制了木材的生产量,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为了增加现有林地的木材生产量及森林景观的完美性,各林场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制定林业发展总规划,对没有发展前途的低产林进行改造,增加速生林木种类的生产量,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改善林内环境防止林木病虫害的发生。
在林木与木材经营上实行个体与企业,企业与外商多种合作经营方式,并按林分的功能和用途把荒山对外承包管理,既摘要: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保护植物物种生命的延续,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议林业生产一定要根据环境条件,与时进取,实行多项目经营方式,用现代的林业思想保持和改善林分质量与林分景观结构的多样性,增加林业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Abstract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s of profound meaning,to the improvement of forest production efficiency,social effects,protec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continuation of life and preserve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Forestry production must b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w e should adopt the multi-proje ct management methods w 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Maintain and improve forest quality and diversity of forest landscape structure with the modern forestry thoughts and increase forest productiion efficiency,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K ey words:Pla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Forest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thod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LA园林经济管理輩輳保证了林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同时也改善了林缘的周边环境,丰富了自然景观的观赏性能。
荒山的改造和利用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虎林是祖国的边陲城市,地域辽阔,物产非常丰富,这就为林场的经济效益、景观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的林场依靠当地现有植物资源中的山野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绿化植物及林内多层植物的结构性等立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按着植物自然生长情况大力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看市场需求的情况培育中药材、食用菌等,同时也把观赏性能好的野生花灌木通过引种栽培,繁育成绿化苗木进行推广应用。
现在全国都很重视绿化工作,而我们又有丰富的林地资源,生产着大量的红皮云杉、蒙古栎、水曲柳等树木,这些树木的应用可为林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植物资源的多项目合理开发与利用既增加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又改善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并保护了植物物种的延续及植物的复杂性,多样性,更保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植物资源、保护植物资源,这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
所以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长远规划设计,按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合理安排各植物间品种搭配;在林业项目建设上应进一步招商引资,共绘资源管理保护一张蓝图。
我们林业部门还要从虎林整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将区域内的各种生态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实现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共赢,保持和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共同发展森林旅游业,因为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特色生态旅游又是我们虎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虎林市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建立统一的旅游线路,形成资源共享,效益共享,为游人提供舒适清新的游憩场所,也是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另一条途径,也是林业生产多项目经营的一种方式。
4林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影响林业生产效益林业生产的过程是森林资源的经营过程,森林经营的好坏要看森林永续的结果,如果只采不续森林资源就会逐渐的减少,严重的影响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在森林经营中要按照森林资源经营的原则,通过经营森林,取得经济收益,保持森林生态效益持久发挥,坚持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另外我们在森林经营工作中还要把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地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进行科学经营和管理,形成以林养林,利用森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把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通过培育,集约经营,在一定的林地面积上采用先进技术措施,调整林种及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地生产力及景观的多样性,追求林业生产最大的经济效益,获得较高的林木产量和较大的生态效益。
充分利用现有林木资源,加工各种板材,对一些小径级木材和采伐剩余物进行深加工,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林业生产经济效益。
再把林下自然生长的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野绿色产品采集后进行加工做为当地的土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销售,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再有利用林地资源,同有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在林缘培育绿化苗木、林下培育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这样既增加林业生产多元化经营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在林地管护上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实现国家、集体、个人的合作关系,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进行采伐生产,联合查处打击盗伐等林政案件,共同保护好境内的河流、草原、湿地、植物品种等自然野生资源,维护其原始状态,创造出更好的生态效益。
5科学的林业生产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义林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森林的功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才能满足林业生产效益的需求,因此要想保护好植物资源,林业发展必须有长远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林业计划,坚持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在森林资源增长的基础上增加木材产量,森林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栽植数量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林木数量。
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群众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加强林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主管林业领导具体抓业务并对造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技术人员按照项目总体设计要求指导检查施工,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在造林机制上,采取将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和熟化林地承包给造林热情高、经济条件好的林场职工和林农等,实行林木采伐收益分成的股份合作造林新机制。
大力争取实施外资贷款项目,推进了现代林业发展,及时进行监测预报,采取利用鸟类和低毒化学药品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造林苗木的健康生长。
在质量管理上,派有关人员进驻项目建设单位,全程跟踪指导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层层落实项目建设的质量责任制,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在林木管护上,充分发挥林业专职管护队伍的作用,对于合作承包人或是企业签订管护协议,落实防火、病虫害防治、砍柴放牧等危害树木管护责任。
在幼林培育建设上,坚持科学经营森林,对项目地块的管理根据承包内容和规定做好养护管理,对杂草及有害植物进行了全面清理,按照项目建设总体要求,不同林分类型,合理确定经营密度,逐步实现集约经营,提高了林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的分析说明,林业生产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和林地资源进行多种项目经营方式,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对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植物物种保护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丰富的植物资源、森林资源是满足林业生产效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