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学与药物制剂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41
流变学相关知识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简介1. 流变学(Rheology)定义: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2. 流变学的发展•1676年,胡可定律:弹性固体(形变与受力成正比)•1687年,牛顿定律:粘性液体(流动助力与流动速度成正比)•1905年,爱因斯坦:悬浮液粘度方程•1920年,宾汉(bingham)提出流变学概念•1945年,首台旋转粘度计问世•1951年内,首台旋转流变仪问世3. 流变学中相关概念•粘性(viscosity):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变形(deformation):对某一物体施加压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应力(stress):对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内力而使固体保持原状,此时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内力称为应力;•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塑性(plasticity):当外力消除后不能恢复到原有的形状的性质;•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可逆的形状变化;•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非可逆的形状变化;•屈服值S0(yield value):能引起变形或流动的最小应力称为屈服值;•剪切应变(shearing strain)和剪切应力(shearing stress):固定固体立方体地面,当对顶部A沿切线方向施加压力F时,物体以一定速度v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称为剪切应变(shearing strain)γ。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F/A称为剪切应力(shearing stress)S。
•理想固体中,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之间符合:胡可定律:S=γG,式中,S为剪切应力;γ为剪切应变;G为剪切模量(shearing module:指单位剪切应变所需要的剪切应力)•对液体:受剪切力F作用即流动,是不可逆过程。
对于理想液体,S与D成正比,即牛顿粘性定律。
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研究悬浮液(suspension)是指固体颗粒以微粒形式悬浮于液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
药物制剂中的悬浮液广泛应用于口服液、注射剂、眼药水等药物形式中。
悬浮液的流变性质(rheological properties)对于其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悬浮液的流变学基础1.1 流变学简介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在外部力作用下形变和流动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黏度、弹性、变形和流动等性质。
悬浮液的流变学性质包括黏度、流变指数、剪切应力等。
1.2 悬浮液的复杂性悬浮液由固体颗粒和液体组成,其特殊的物理结构使得其流变性质比较复杂。
固体颗粒对悬浮液的流动产生阻力,而输送介质的运动也会对固体颗粒造成剪切力。
此外,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等因素也会影响悬浮液的流变性。
1.3 流变学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旋转式流变仪、剪切式流变仪和振荡式流变仪等。
通过对悬浮液的流变学性质进行测试,可以获得其流变曲线和流变参数,从而了解悬浮液的流变性。
二、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研究2.1 流变学性质与药物制剂性能的关系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例如,悬浮液的黏度会影响药物的输送性能和口感;流变指数可以反映悬浮液的稠度和流动特性,对于注射剂和眼药水等需要精确剂量的制剂来说尤为重要。
2.2 影响药物制剂中悬浮液流变性的因素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固体颗粒的性质、颗粒浓度、粒径分布、表面电荷和浸润性等。
此外,溶剂性质、药物特性和稳定剂等因素也会对悬浮液的流变性产生影响。
2.3 悬浮液的流变学测试方法针对药物制剂中悬浮液的流变性研究,常用的测试方法是旋转式流变仪。
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和剪切应力来探究悬浮液的流变学行为。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流变学模型对流变曲线的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得更全面的悬浮液流变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