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2电流和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228.50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并讲解其换算关系。
(3)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电路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6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7、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8、计算电流的公式:I=Q/t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 A ; 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库仑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s9、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 mA ,合0.14 A 它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0.14C 。
2s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电子数为:1.75×1018个。
10、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三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看清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二、电路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电路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的构成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三、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四、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2、导入: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来,这就构成了电路图.下面我们学习各种元件的作用和对应的电学符号:(1)电源: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都是电源,电学符号是().(2)用电器:灯泡、电风扇、电动机、电阻都是用电器,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学符号有:灯泡()、电动机()、电阻()、电铃().(3)开关:开关的作用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学符号是().(4)导线: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以便开关闭合时形成电流的通路.教师引导思考: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其他电源吗?学生尝试回答:555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发电机等.教师演示并提问:由一节电池和小电动机开关组成的电路中,为什么电动机越转越慢?学生尝试回答:因为电池没电了,干脆扔掉算了.教师总结:对,电池没电了,电动机当然就转得慢了.不过废旧电池对环境是有污染的,不能随便乱扔.教师用多媒体投影电池的表面说明:不能扔到火里或两端短接,否则会引起爆炸!(培养环保意识,再次加强安全教育)教师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除了电动机、小灯泡,你还知道其他用电器吗?学生尝试回答:电视、空调、洗衣机等.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自主生产的很多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享誉国内外,只要同学们继续努力,保证我们科技的领先地位,那么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适时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并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目标导学三:电路图过渡: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
15.2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电流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2。
形成电流的条件:电源、闭合回路。
知识点二:电路1.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2.电路的工作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②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知识点三: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形叫电路图。
重点难点解读本节牢记以下知识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2.形成电流的条件:有电源、构成闭合回路。
3。
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4。
电路的工作状态:①通路;②断路;③短路.5.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形叫电路图。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电流【例题1】(2019四川内江)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答案】A【解析】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 B。
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C。
电荷的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D。
据课本可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错误.知识点二:电路【例题2】(2019湖南邵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住宿宾馆司空见惯。
如图所示为某宾馆房间取电装置,房卡插入槽中后,房间内的电灯、电视、空调等用电器才能工作,房卡的作用相当于房间电路的()A.总开关B.电源C.用电器D.电能表【答案】A【解析】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流(Current)是指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量。
它是衡量电荷运动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电路(Circuit)是指由导体、电源和负载等组成的电子元件连接网络。
通过电路可以实现电流的传输和各种电能转换。
一、电流的概念和特性电流的概念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提出的。
根据该定律,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关系。
当电荷在导体中运动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产生电势差,从而形成电流。
电流的特性包括大小、方向和稳定性等。
1.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
它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欧姆定律表示为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根据电荷的运动方向确定的。
约定流动方向为正方向,当正电荷向正方向运动或负电荷向负方向运动时,电流就是正的。
相反,当负电荷向正方向运动或正电荷向负方向运动时,电流就是负的。
电流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示波器进行测量。
3. 电流的稳定性电流的稳定性是指电流在电路中保持不变的性质。
在稳态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保持恒定。
当电路发生变化或电源电压变化时,电流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常常考虑电流的稳定性,通过合理设计电路来保证电流的稳定。
二、电路的概念和组成电路是指由电子元件、电源和负载等组成的电子元件连接网络。
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根据电流的特性和运行方式不同。
1. 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路。
直流电路中电流从正极(电源的正电极)到负极(电源的负电极)流动。
代表性的直流电路有电池供电的简单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值是恒定的,电源电压可以是恒定的或者不恒定的。
2. 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路。
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正负变化,并且频率很高。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
为降低学习梯度,教材回避了以往教科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电流”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
另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也要求“知道电流,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所以,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而是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从而有效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学习者分析初二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初中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组成和电流的形成”的知识;然后通过让LED灯发光的分组实验获得“电流具有方向性”的结论。
接着通过画电路逐步过渡到画电路图,提出电路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方法。
最后在知识形成的基础上迁移拓展——让学生动手拆装“海宝”小电风扇,认识“海宝”小电风扇的电路和画出“海宝”小电风扇的电路图。
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四、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 15 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汇总————————————————————————————————作者:————————————————————————————————日期:15电流与电路15.1 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1、经摩掠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掠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许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要带上干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一样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观点: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本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 ”号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一样。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拥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验电器的结构以下图(2)作用:查验物体能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4)使用方法:将被查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假如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必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大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 6)验电器查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查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查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查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