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基础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习提纲)【课标要求】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的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第1课“冷战”中“热战”一、朝鲜战争(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国际: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2、国内:南北两个政权的对立3、历史: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4、现实:出于争霸的需要,美国插手朝鲜内战(二)朝鲜战争的过程(1950.6---1953.7)1、朝鲜内战的爆发(1)时间:1950.6.25(2)内战初期战况: 对北方有利2、美国干涉朝鲜内战(1)干涉的原因:①视社会主义阵营为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②维护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⑵干涉的表现:(见教材106—107)⑶干涉的影响:A、战争性质变化: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性局部战争B、战场形势变化:①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②威胁到中国的安全3、中国抗美援朝,保家为国⑴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②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朝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③朝鲜向中国提出请求出兵援助④苏联愿意向中朝提供大量援助⑵过程:第一阶段1950.10---1951.7 第二阶段1951.7---1953.7①中国援朝:1950.10.19②五大战役: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③签署停战协定:1953.7(三)战争结果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形成朝鲜南北分裂的局面(四)性质:二战后以东西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五)朝鲜战争的影响1、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③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军队,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一、朝鲜战争的爆发(背景):1、朝鲜半岛的分裂:(1)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分别进军朝鲜,接受日军投降。
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2)1948年8月,在美国扶持下,朝鲜南部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3)1948年9月,在苏联支持下,朝鲜北部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合作探究】朝鲜半岛分裂的缘由(1)历史:美苏造成的(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2)现实: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3)国际: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根本原因)(4)国内:韩朝两个政权的对立。
2、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借机在全球推行自己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在美国看来,朝鲜半岛上的冲突不仅威胁到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更是“苏联发动世界性战争的第一阶段”。
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两极格局的一个缩影,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正如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中所述‚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3、朝鲜内战的爆发与扩大:(1)爆发: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意欲统一朝鲜半岛,进军汉城。
(2)扩大:15国“联合国军”出兵朝鲜(1950年7月);美军仁川登陆(1950年9月)。
第1课朝鲜战争1.背景(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②概况a.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8月,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
b.北部:9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2.爆发(1)时间:1950年6月。
(2)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3.扩大(1)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3)影响: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
3.经过(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役。
(2)第二阶段: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
[深度点拨] 朝鲜战争中美国失败的原因①美国出兵朝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士兵士气低落。
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
④中国对朝鲜的大力支持。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朝鲜战争的影响由于认为朝鲜北方的进攻是共产主义世界征服世界企图的一部分,美国政府扩大了对亚洲非共产主义政府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接受了“多米诺理论”。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1. 1948年8月,美国扶植成立大韩民国
2. 1948年9月,苏联扶植成立朝鲜
3. 朝鲜内战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迅速攻占汉城,并占领南部大部分地区
●美国操纵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1950年10月—1951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互有攻守
2. 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
3.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
3.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考点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课标考点】(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包括第一次中东战争至第五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包括战争的起因、结果和影响,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的背景、进程、结果,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解析考点】1. 简述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
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②朝鲜南北两个政府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经过: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操纵联合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③美国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朝鲜战争演变成国际战争;④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前线,迅速扭转了战局⑤1953年7月,交战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影响: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②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精神,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的产物。
2. 简述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②1954年,越南与法国达成协议,以北纬17度线作为临时军事分界线。
经过:①1955年美国取代法国在南越的地位,扶植傀儡政权。
②1961年—1964年,美军对越实行“特种战争”。
③1964—1973年,美军对越实行“局部战争”。
④1973年,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
1975年,越南最后取得胜利。
影响:是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简述第一次中东战争至第五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
4.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艰难的原因:中东战争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标要求】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的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冷战”中“热战”(一)、朝鲜战争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②朝鲜南北两个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冲突,1950年6月,大规模内战爆发。
③美国出于冷战思维,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干涉朝鲜内战,组成“联合国军”出军朝鲜。
④美国的侵朝战争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国应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邀请派志愿军入朝抗美。
1950.10.志愿军入朝鲜。
2.经过: 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两个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6月,中朝军队五战五捷,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第二阶段,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1953年7月,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3.影响:(1)、对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的影响:①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2。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3。
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军队。
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
④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3)、对美国的影响:①粉碎了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②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二)越南战争1、爆发的原因:①二战结束后,越南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开展了抗法斗争。
1954年,越南和法国达成停战协议,支持法国侵略的美国趁机向南越渗透,1955年扶持南越傀儡政权。
②男方人民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反抗斗争。
美国派兵干涉。
2、经过:1961年,特种战争;1964年,局部战争。
美国战败,1971年停战;越南再争,1975年统一。
3、实质和影响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军事罗量。
影响:①越南人民用生拿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越南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
②战争的失败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在美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比较。
相同点:原因方面二战后都有分裂状况;结果方面都以美国失败而告终;影响方面都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不同点:二、中东战争中东地区(一种说法):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
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1、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2、五次中东战争:(1)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针锋相对;(2)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3)“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难以贯彻执行;(4)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使和平进程面临挑战;(5)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希望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一)、印巴战争1、背景(1)印巴分治埋下祸根:1947年6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线。
(3)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二)两伊战争1、背景:领土问题(最主要):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宗教问题: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萨达姆行地区霸权主义。
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战争过程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战争三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袭船战”、“袭城城”、甚至使用化学武器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3、战争教训和影响:(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3) 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四、海湾战争1、探讨:海湾危机的原因?美国为什么对海湾危机表现最为积极?(1)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主权与边界的争端;伊拉克企图解决出海口、两伊战争的债务,地区称霸(2)美国企图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在中东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3)伊拉克挑起海湾战争:1990.8.入侵科威特。
(4)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联合国等)。
2、经过:①第一阶段是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分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
②第二阶段是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在长达38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通讯枢纽、指挥中心、情报系统、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等进行轰炸,伊军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③第三阶段是1991年2月24日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多国部分分三路进攻伊拉克,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3、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特点:1)现代高科技战争、信息化战争;2)动用多国部队,实行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3)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4)是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
表现在:(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
海湾战争的影响:(1)、海湾战争对伊拉克以沉重打击,损失严重。
(2000亿余美元)(2)、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3)、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如果理解局部战争对世界的威胁通过印巴战争、两伊战争,认识到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二是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未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时爆发而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
★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
有人认为高科技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思路:同意后一种说法。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
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应变能力的军事人才,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海湾战争:重点把握高科技发展对世界战争的影响。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典题类析能力升级】题型一重点难点突破题本专题中,“热战”、“特种战争”、“沙漠风暴”、“高科技战争”、中东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等,都是重要的历史概念。
典例l——美国在越南推行所谓的“特种战争”是指A.排挤法国,插手越南事务B.“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C.直接派“特种部队”进入越南南方D.将战争由南方扩大到北方【解析】“特种战争”就是“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答案:B题型二专题知能综合题本专题中,二战后各次主要局部战争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把历次主要战争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等,都是命题的重要视角。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湾战争是二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
材料二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向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
”材料三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材料一中的三次战争与二战的区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
是否诉诸战争。
海湾战争等三次战争均为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产物,是侵略性的;而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因素,正如材料二中所说的要保持美国牢固的领导地位。
(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趋势如何?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看法。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
【解析】(1)问中“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诉诸战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性质并非完全_致,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