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24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几种类型代表性战争1.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2.世界长期热点:中东战争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国际大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历史二战结束后,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朝鲜半岛形成朝韩两个对立的政权。
现实: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并直接参战,出兵朝鲜。
地理:朝鲜半岛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环太平洋战略链条),美国企图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
朝鲜战争大事记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7月,美国操纵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扩大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至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发动五次战役。
1951年7月,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边谈边打1953年7月27日,签定“朝鲜停战协定”经过1、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2、美国干涉扩大原因朝鲜内战爆发危害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并认为是苏联发动全球性战争的第一阶段目的:既可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又可借机在全球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保卫和封锁。
过程1、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2、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3、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3、抗美援朝原因1、侵略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大门,并派空军轰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2、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和干涉。
3、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苏联的背后支持目的保家卫国(民主革命的延续)援助社会主义朝鲜抵抗外来侵略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夏领导彭德怀经过第一阶段: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
第7课海湾战争[课标要求]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1)领土问题: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省,两国也长期存在边界纠纷。
(2)资源诱惑:伊拉克认为占领科威特就将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其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3)国际局势:随着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被伊拉克领导人看作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2.经过: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伊军很快就占领了科威特王宫,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知识点拨] 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一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经济命脉,决定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
二、“沙漠盾牌"行动1.背景(1)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
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的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
(2)西方国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
2.“沙漠盾牌"计划: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
3.和平努力: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和各国领导人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努力,美国、伊拉克代表也进行了直接会谈,但都未能达成协议。
[误区警示]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提出一系列公正、合理解决海湾问题的建议,探索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可能性。
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1.“沙漠风暴"行动(1)1991年1月,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3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教案㈠朝鲜战争: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
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解放台湾省。
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
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
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
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
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
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
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⑹对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㈢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⒈由来:⑴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⑵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
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⑶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
第1课朝鲜战争1.背景(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②概况a.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8月,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
b.北部:9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2.爆发(1)时间:1950年6月。
(2)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3.扩大(1)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3)影响: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
3.经过(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役。
(2)第二阶段: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
[深度点拨] 朝鲜战争中美国失败的原因①美国出兵朝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士兵士气低落。
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
④中国对朝鲜的大力支持。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朝鲜战争的影响由于认为朝鲜北方的进攻是共产主义世界征服世界企图的一部分,美国政府扩大了对亚洲非共产主义政府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接受了“多米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