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水滑石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 前言;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综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材料、红外吸收材料、萦外阻隔材料、胆燃抑烟材料、热德定剂、生物医药材料、分离与吸附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水滑石类化合物制备与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水滑石类化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合成与制备应用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Abstract;Water talc is a kind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yl compound metal oxidesis the HT and HTLCs Because of its special crystal chemical properties, it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dsorption and ion exchange sex, widely used in chemical,mater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edicine, etc. There is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yrotalcite-like compounds, then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as catalytic materials, infrared absorptionmaterials, ultraviolet blocking materials, flame retardant and smoke suppressant materials, heat stabilizer, biomedicalmaterials, s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materials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of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简称LDHs),其化学组成[M2+1- xM3+x (OH)2]x+(Ax/nn-). mH2O(M2+,M3+分别代表二价和三价金 属阳离子,下标x 指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An- 代表阴离子),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层状材料,其主体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氢氧化物构成类水镁石层,层板内离子间以共价键连接,层间阴离子以弱化学键与层板相连,起着平衡骨架电荷的作用[1].水滑石类化合物为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层间具有可 交换的阴离子,主要由水滑石(Hydrotalcite, HT)、类水滑石(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 HTLC)和它们的插层化学产物—插层水滑石构成。由于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层板由两种不同价态的金属氢氧化物组成,所以又称层状双金属化合物。1842年Hochstetter首先从片岩矿层中发现了天然水滑石矿;二十世纪初人们由于发现了LDH对氢加成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开始对其结构进行研究;1969年Allmann等人通过测定LDH单晶结构,首次确认了LDH的层状结构;

水滑石类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水滑石类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摘要:水滑石类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又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写为LDHs),是由层间阴离子与带正电荷层板有序组装而形成的化合物,近些年来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有关LDHs 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多相催化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水滑石类阴离子型层状材料;结构;性质;催化 1 引言 阴离子型层状材料以水滑石类化合物为主(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水滑石类化合物包括水滑石(Hydrotalcite)和类水滑石(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 ),其主体一般由两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构成,因此又称为层状双经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简写为LDH)。LDH的插层化合物称为插层水滑石。水滑石、类水滑石和插层水滑石统称为水滑石类插层材料(LDHs)。 LDHs是由带正电荷主体层板与层间阴离子客体有序组装而形成的化合物。LDHs的主体层板金属、主体层板电荷密度及其分布、层间客体种类及数量、层内空间尺寸、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均具有可调变性。这些结构特点使其在诸多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作为新型吸波材料、催化材料、吸附材料等。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发展的LDHs层状和插层结构材料的组装方法以及LDHs材料在多相催化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2 LDHs的基本结构[1] LDHs是由层间阴离子与带正电荷层板有序组装而形成的化合物,其结构类似于水镁石Mg(OH)2,由MO6八面体共用棱边而形成主体层板。LDHs的化学组成具有如下通式:[M(II)1-x M(III)x(OH)2]x+ (A n-) x/n.mH2O,其中M(II)和M(III)分别是二价和三价金属阳离子,位于主体层板上;A n-为层间阴离子;x为M3+/(M2++M3+)摩尔比值;m为层间水分子的个数。这种材料是由相互平行的层板组成,位于层板上的二价金属阳离子M2+可以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被离子半径相近的三价金属

水滑石概述

1.1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概述 层状化合物因其在化学和结构上表现出的特殊性质,在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较多的层状化合物按层间离子种类可分为三类: (1) 阳离子型:如天然蒙脱土、绿土和人工合成的四价金属不溶盐类,如Ti、Zr、Hf 的砷酸盐。 (2) 阴离子型:主要是水滑石类层状材料。 (3) 非离子型:云母、石墨等。 层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层状化合物已有的酸碱催化特性可通过柱撑剂加以改进; (2) 柱撑剂可改变其层间距、孔径和比表面积,充分发挥其择型功能; (3) 可将一些催化活性物种作为柱撑剂引入主体层间; (4) 插入适当柱撑剂,可使层状化合物发展成双功能或多功能催化剂; (5) 通过改性或插入适当柱撑剂,可使层状化合物具有阻燃、耐热、红外吸收、紫外阻隔及杀菌防霉等性能。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是一类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阴离子型粘土,自然界含量很少,是一类由带正电荷的水镁石层结构和层间填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所构成的层柱状化合物,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它具有与蒙脱土类阳离子粘土类似的层状结构,不同的是骨架为阳离子,层间为阴离子,显碱性,层间距可通过填充离子半径不同的阴离子来调变。由于它们的主体成分一般是由两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构成,因此又称其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 比较常见的Mg/Al 组分的LDHs,称为水滑石(Hydrotalcite,简称HT);其它组分的LDHs 也可称为类水滑石(Hydrotalcite like compound,简称HTlc);它们的层插化学产物称为柱撑水滑石(Pillared Hydrotalcite)。水滑石、类水滑石和柱撑水滑石统称为水滑石类材料。可以通过调变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种类、大小等,改变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制得不同性能的材料。 水滑石于1842年在瑞典首次被发现,它是一种碳酸型镁铝双氢氧化物,在自然状态下以叶状和旋转板状或纤维团状形式存在。在发现水滑石的同时,另一种由镁铁组成的碳酸型双氢氧化物也被发现,这种物质和其它含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矿物质一样与水滑石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相似的特征。 佛罗伦萨大学的矿物学教授E.Manasse首先提出水滑石及其它同类型矿物质的化学式,他提出水滑石的精确简式Mg6A12(OH)16CO3·4H2O,并且认为碳酸根离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观点在那时比较流行,并且持续了很多年。直到1941年,弗罗德的一篇题为“Constitution

马亚强镁铝水滑石的合成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组成分析及其晶体结构表征 班级:应化1008 姓名:马亚强 学号:2010016218(1号) 一. 实验目的: 1.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 2.利用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Mg2+和Al3+的含量; 3.热分析法确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的结构水含量; 4.通过红外、X 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 二.实验原理: (一)合成材料 1.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 )是一类阴离子型粘土,又称类水滑石。组成通式为:[M(II)1-x M(III)x (OH)2 ] x+ A x/n n-mH 2 O M (II ):二价金属离子 M(III):三价金属离子 A n-:阴离子 x=M(III)/[M(II)+ M(III)],0.2≤x ≤0.33。 2.典型的类水滑石化合物为镁铝水滑石:Mg 6Al 2(OH)16CO 3?4H 2 O , 图1 水滑石的层状结构 结构特征: (1) 层板组成可调 ; (2)层间阴离子可调。 3.目前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通常采用共沉淀法,其合成路线为: (1)MgCl 2+AlCl 3+NaOH+Na 2CO 3 → Mg 6Al 2(OH)16CO 3·4H 2O+NaCl (2)Mg(NO 3)2+Al(NO)3+NaOH+Na 2CO 3 → Mg 6Al 2(OH)16CO 3·4H 2O+NaNO 3 (3)MgSO 4+Al 2SO 4+NaOH+Na 2CO 3 → Mg 6Al 2(OH)16CO 3·4H 2O+Na 2SO 4 Guest Host Host

Cu_Mg_Al类水滑石的插层改性及摩擦性能

w w w.j c c s o c .c o m 刘光武等:水玻璃为源的超疏水型SiO2气凝胶块体制备与表征· 165 ·第40卷第1期 Cu–Mg–Al类水滑石的插层改性及摩擦性能 付帆,白志民,杨娜,王振宇,张天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用水热法制备了Cu–Mg–Al类水滑石,并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O)为插层剂对所制备的类水滑石样品进行了插层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差热分析法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类水滑石为Cu–Mg–Al–CO3类水滑石和Cu–Mg–Al–SDSO类水滑石。将制备出的类水滑石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基础油中,用MM-10W多功能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有类水滑石粉体的润滑油与基础油相比,摩擦因数低了32%。 关键词:铜–镁–铝类水滑石;插层;摩擦性能 中图分类号:TH1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2)01–0165–05 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9 19:07:42 DOI:CNKI:11-2310/TQ.20111229.1907.02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8c12435145.html,/kcms/detail/11.2310.TQ.20111229.1907.027.html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orties of Intercalated Cu–Mg–Al Hydrotalcite FU Fan,BAI Zhimin,YANG Na,WANG Zhenyu,ZHANG Tiangua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Cu–Mg–Al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LDHs)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The products were modified by anion- exchange intercalation method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O) as the modifier.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intercalated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thesized hydrothermal-like com-pounds are Cu–Mg–Al–CO3 LDHs and Cu–Mg–Al–SDSO LDHs. The intercalated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were dispersed evenly in base oil.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 MM-10W four-ball test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ase oil,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intercalated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is reduced by 32%. Keyword: copper-magnesium-aluminium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intercalati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类水滑石(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LDHs)是一种阴离子型层状材料[1–2],其结构类似于具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层状硅酸盐矿物因其片层之间易于滑动,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作为新型的抗磨减摩材料[3–7]。目前研究已表明,蛇纹石[8–11]、叶蜡石[12]、滑石[13]、坡缕石[14]等层状硅酸盐矿物粉体经表面改性后,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润滑油中,能够明显的降低机件的摩擦因数,并对摩擦副表面具有修饰与改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以类水滑石作为抗磨减摩材料的相关报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Mg–Al类水滑石,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O)为插层改性剂进行插层改性以改善合成产物在油介质中的分散以及悬浮稳定性,采用MM-10W多功能型四球摩擦实验机对合成产物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1 实验 1.1 Cu–Mg–Al–CO3 LDHs的制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u–Mg–Al–CO3 LDHs,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以分析纯的Mg(NO3)2·6H2O、Al(NO3)3·9H2O、Cu(NO3)2·3H2O、尿素、SDSO为原料,按摩尔比n[Mg(NO3)2·6H2O]:n[Al(NO3)3?9H2O]: 收稿日期:2011–03–28。修订日期:2011–0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44011)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付帆(1986—),女,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白志民(1957—),男,博士,教授。Received date:2011–03–28. Revised date: 2011–05–04. First author: FU Fan (1986–), female, Master candidate. E-mail: fufan1986@https://www.doczj.com/doc/8c12435145.html, Correspondent author: BAI Zhimin (1957–), male, doctor, professor. E-mail: zhimibai@https://www.doczj.com/doc/8c12435145.html, 第40卷第1期2012年1月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 40,No. 1 January,2012

水滑石

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水滑石及类水滑石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孔径可调变的择形吸附的催化性能,在吸附、催化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综述了水滑石的结构、合成方法和应用。 自然界存在的水滑石是镁、铝的羟基碳酸化物,后来人们合成了各种类型的类水滑石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简称HTLcs),是水滑石中的Mg2+,Al3+,被其他同价离子同晶取代后的化合物,它在结构上与水滑石相同。由于HTLcs具有离子交换性,又具有孔径可调变的择形吸附的催化性能,近年来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近年来,对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的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水滑石及类水滑石化合物因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在吸附、催化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它研究也越来越多。 1 结构 水滑石分子组成是Mg6Al2(OH)16CO3·4H2O,它是一种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水滑石中的Mg2+、A13+被M2+、M3+同晶取代得到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称为类水滑石,分子通式:M2+1-XM3+X(OH)2(An-)X/n·yH2O,其中M2+=Mg2+、Ni2+、Co2+、Zn2+、Cu2+等;M3+=Al3+、Cr3+、Fe3+、Sc3+等;An-为在碱性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的阴离子,如:C032—、NO3—、Cl—、 OH—、S042—等;x=0.2~0.33,y=0~6。不同的M2+和M3+,不同的填隙阴离子A—,便可形成不同的类水滑石。其结构非常类似于水镁石Mg(OH)2,由MgO6八面体共用棱形成单元层,位于层上Mg2+、Al3+、OH—层带有正电荷。层间有的Mg2+可在一定范围内被A13+同晶取代,使交换的阴离子CO32-与层板上的正电荷平衡,使得这一结构呈电中性。此外,在氢氧化物层中同时存在着一些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可以在不破坏层状结构的条件下去除。下图描述了水滑石的典型结构。 水滑石之所以能在催化领域被广泛应用,是因其特殊的结构赋予其许多特性: (1)特殊的层状结构。晶体场严重不对称,阳离子在层板上的晶格中,阴离子不在晶格中,而在晶格外的层间。 (2)碱性。HTLcs的碱性与层板上阳离子M的性质、MO键的性质都有关系。 (3)酸性。HTLcs的酸性不仅与层板上金属离子的酸性有关,而且还与层间阴离子有关。 (4)稳定性。HTLcs经焙烧所得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仍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和载体。以水滑石为例,其热分解过程包括脱结晶水、层板羟基缩水并脱除 CO2和新相生成等步骤。在低于220℃时,仅失去结晶水,而其层状结构没有被破坏;当加热到250~450℃时,层板羟基缩水并脱除CO2;在450—550℃区间,可形成比较稳定的双金属氧化物,组成是Mg3A1O4(OH),简写为LDO。LDO在一定的湿度(或水)和CO2(或碳酸盐)条件下,可以,恢复形成LDH,即所谓的“记忆功能”。LDO一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约200~300m2/g)、三

20130427—增大比表面积—合成水滑石插层材料文献总结

一. 葡萄糖插层材料 参考文献:雷志轶. 新型高比表面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部分工作:以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MgAl-LDHs,然后将MgAl-LDHs前驱体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交换,制备出了葡萄糖插层的具有高比表面的MgAl-LDHs材料。考察了含碳量,镁铝比,焙烧温度对MgAl-LDHs焙烧产物的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苯酚吸附法表征焙烧产物的总碱量,并测试了其催化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反应的催化性能。 机理:“在LDHs晶化过程中引入糖类分子作为碳源,使LDHs的晶化与糖分子碳化同时发生组装形成整体均一,组成和结构可调变的LDHs/C型杂化复合前体。” 碳化——生物质在缺氧或贫氧条件下,以制备相应的炭材为目的的一种热解技 术.其过程与生物质,木纤维,木质素的分解同步。脱水碳化指的是将有机物去 掉其他元素留下碳(维基百科)。 葡萄糖的熔点: α-D-glucose: 146℃ β-D-glucose: 150℃ 附表: 表1 镁铝比为3,不同含碳量的插层水滑石焙烧产物的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参数

表2 500℃焙烧产物碱性参数 表2总结:可以看到随着葡萄糖的插入量增加,碱性位数量和比表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比表面增加的幅度大于碱量增加的幅度,碱性位密度则逐渐降低。到n C/n金属离子=2.5时,碱量、比表面积分别由不掺葡萄糖时的230 umol phenol/g和61.24 m2/g增加到450 umol phenlo/g 和282.44 m2/g,碱性位密度由原来的3.76 umol phenol/m2降至1.59 umol phenol/m2。 表3不同焙烧温度下得到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参数 二.十二烷基硫酸钠插层材料 例1 参考文献:陶奇,何宏平等. 一种层间距可控型有机硅烷嫁接水滑石的原位共沉淀合成方法[P]. CN,102616750(2012). 主要工作: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插层作用对水滑石层间高度进行调节,在水滑石晶体形成时利用有机硅烷水解产生的Si—OH与黏土矿物表面羟基原位缩合改善矿物表面的亲和性。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合成了有机硅烷嫁接的Mg-Al,Zn-Al,Cu-Al,Ca-Fe,Ni-Cr,Ca-Al水滑石。 实验主要材料:硝酸镁,硝酸铝,十二烷基硫酸钠,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 合成方法: 例:19.2 g硝酸镁和9.4 g硝酸铝溶于90ml去离子水(溶液A); 8 gNaOH和1.4 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50ml 去离子水(溶液B);

水滑石概述

1.1 水滑石概述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是一类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阴离子型粘土,自然界含量很少,是一类由带正电荷的水镁石层结构和层间填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所构成的层柱状化合物,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它具有与蒙脱土类阳离子粘土类似的层状结构,不同的是骨架为阳离子,层间为阴离子,显碱性,层间距可通过填充离子半径不同的阴离子来调变。由于它们的主体成分一般是由两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构成,因此又称其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 比较常见的Mg/Al 组分的LDHs,称为水滑石(Hydrotalcite,简称HT);其它组分的LDHs 也可称为类水滑石(Hydrotalcite like compound,简称HTlc);它们的层插化学产物称为柱撑水滑石(Pillared Hydrotalcite)。水滑石、类水滑石和柱撑水滑石统称为水滑石类材料。可以通过调变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种类、大小等,改变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制得不同性能的材料。 水滑石于1842年在瑞典首次被发现,它是一种碳酸型镁铝双氢氧化物,在自然状态下以叶状和旋转板状或纤维团状形式存在。在发现水滑石的同时,另一种由镁铁组成的碳酸型双氢氧化物也被发现,这种物质和其它含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矿物质一样与水滑石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相似的特征。 佛罗伦萨大学的矿物学教授E.Manasse首先提出水滑石及其它同类型矿物质的化学式,他提出水滑石的精确简式Mg6A12(OH)16CO3·4H2O,并且认为碳酸根离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观点在那时比较流行,并且持续了很多年。直到1941年,弗罗德的一篇题为“Constitution and polymorphism of the Pyroarite and Sjogrenite Groups”的发表,这些矿物质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真正被认清。1970年,当第一个关于水滑石类化合物作为加氢催化剂的最佳引体的专利产生时,人们开始兴起对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研究。 1.2 基本结构 典型的水滑石类化合物是水滑石,其分子式为Mg6A12(OH)16CO3·4H2O,其主体层板结构非常类似于水镁石Mg(OH)2,结构中心为Mg2+,六个顶点为OH-,由相邻的MgO6八面体共用棱形成单元层(层板厚度约0.47nm),层与层间对顶地叠在一起,层间通过氢键缔合。位于层上的Mg2+可在一定范围内被半径相似的Al3+同晶取代,使得主体层板带永久正电荷;中层间具有可交换的阴离子CO32-,它所带的负电荷与层上正电荷平衡,使得这一结构呈电中性。此外在层间其余空间,存在一些结晶水,这些水分子可以在不破坏层状结构的条件下去除。 LDHs中的Mg2+、A13+被其它M2+、M3+同晶取代得到结构相似的水滑石类化合物,它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应用新进展_杨一青

水滑石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层状无机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离子交换、吸附分离、催化、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水滑石类材料主要包括水滑石(Hydrotalcite,简称HT)及水滑石类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compounds,简称HTlc)。其结构既具有层板上阳离子的同晶取代性,又具有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1]。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组成及孔结构的可调变性以及优良的催化性能,在吸附、催化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其在催化、工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水滑石的组成及结构特征 典型的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水滑石与水镁石(Mg(OH)2)的结构类似,水镁石由Mg(OH)2八面体相互共边形成层状化合物[2],层与层之间对顶地叠在一起,层间通过氢键缔合。 当水镁石层状结构[3]中的Mg2+部分被半径相似的阳离子(如Al3+、Fe3+、Cr3+)取代时,会导致层上正电荷的积累,这些正电荷被位于层间的负离子平衡,在层间的其余空间,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当Mg2+和Al3+被半径相似的2价或3价阳离子同晶取代,或CO32-被其他阴离子取代,即形成HTlc。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类层柱状化合物,其理想组成为M(Ⅱ)6M(Ⅲ)2(OH)16CO32-?4H2O,M(Ⅱ)为2价金属阳离子(如Mg2+,Zn2+,Cu2+,Ni2+等),M(Ⅲ)为3价金属阳离子(如Al3+,Fe3+,Cr3+等)。层间阴离子CO32-可被NO3-和Cl-等简单的无机阴离子取代,也可被体积较大的同多和杂多金属含氧酸盐取代,还可以被不同体积的有机阴离子替代,从而 得到另一种水滑石类化合物,称之为柱撑水滑石。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1)层板化学组成的可调控性;(2)层间离子种类及数量的可调控性;(3)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可调控性;(4)低表面能。类水滑石具有和水滑石相同的结构,差别在于层上阳离子和层间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二者统称为水滑石。 2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天然存在的水滑石大都是镁铝水滑石,且其层间阴离子[4]主要局限为CO32-。由于研究与应用需要,有必要获得具有不同层、柱组成的其他HTlc,合成水滑石的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还原法3种。 2.1共沉淀法 水滑石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共沉淀法,用构成水滑石层的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在碱作用下发生共沉淀是制备HTlc最常见的方法。共沉淀的基本条件是造成过饱和条件的形成。在HTlc的合成中,通常采用的是pH值调节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沉淀的pH值必须高于或等于最可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共沉淀法分为低过饱和度法及高过饱和度法。 (1)低过饱和度法是将2种溶液(一种是M(Ⅱ)、M(Ⅲ)的混合溶液,另一种是碱液)通过控制相对滴加速度同时缓慢加入到另一种容器中,pH值由控制相对滴加速度调节。 (2)高过饱和度法是将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快速加入到碱液中。 实验室制备中常采用低过饱和度法,这是因为此时的pH值可得到较严格的控制;而高过饱和度条件下往往由于搅拌速度跟不上沉淀速度,常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应用新进展 杨一青1,2,刘从华1,张莉1,王亚红1 (1.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2.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催化剂或催化 剂载体。文中对不同类型水滑石的组成、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及其催化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 对该类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滑石;合成;催化 中图分类号:064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962(2008)01-0009-02

水滑石在PVC中的应用及合成

一﹑PVC的介绍 1.PVC的合成及合成中的问题 1.1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简称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简称VC)聚合而成的热塑性高聚物,工业生产主要用悬浮法,浮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以及衍生发展的微悬浮法等方法而实现。聚氯乙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聚氯乙烯树脂可以用于各种输水和排水管材、塑料门窗、护墙板、天花板、墙纸、楼梯扶手及各种装饰材料等;生产电子电器用品如电线、电缆、电气组件、家电外壳、插销、插座及接线盒等;聚氯乙烯还应用于医用制品、纤维制品、交通运输、包装、涂料等诸多方面,并不断向新的应用领域渗透。聚氯乙烯的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商业价值极其可观。 聚氯乙烯的发现早在19世纪30年代,但工业化生产则不到70年。由于聚氯乙烯在通用树脂中生产成本最低,应用领域最广,特别是建筑市场对聚氯乙烯产品的需求量巨大,使得聚氯乙烯产品成本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塑料品种,得以迅速发展。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其在塑料产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聚氯乙烯工业起步较晚,仅4、50年的历史,但聚氯乙烯在我国的较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聚氯乙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安全环保、新产品开发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大型聚合釜的国产化、大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干法乙炔发生技术、聚氯乙烯聚母液回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但我们不许看到,在产品种类及质量控制一些关键技术工艺上与国外先进的聚氯乙烯工业相比,差距还较大。 1.2 聚氯乙烯主要原料、产品说明 氯乙烯(vcm)是生产聚氯乙烯(pvc)的主要原料,当今国际氯乙烯(vcm)生产有三大路线。 一、原油路线:原油(乙烯)由乙烯生产二氯乙烷(EDC)→氯乙烯(vcm)→聚氯乙烯(pvc) 二、煤炭路线:煤炭→电石→乙炔→氯乙烯(vcm)→聚氯乙烯(pvc) 三、天燃气乙炔路线:天燃气→乙炔→氯乙烯(vcm)→聚氯乙烯(pvc)

类水滑石制备及应用

类水滑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目录 目录 (1) 1 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质 (2) 2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2] (3) 2.1水热法 (3) 2.2沉淀法 (3) 2.3诱导水解法 (3) 2.4热处理的重新水合法 (4) 2.5离子交换法 (4) 2.6焙烧还原法 (4) 2.7溶胶-凝胶法 (4) 3 水滑石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5) 3.1HTLc的制备、结构解析及合成机理方面 (5) 3.2LDHs 及HTLc 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5) 3.3利用LDHs 及HTLc 制备功能复合材料方面 (5) 3.4LDHs 及HTLc 在催化研究领域方面 (6) 3.5LDHs 及HTLc 的片层剥离研究方面 (6) 3.6LDHs 及HTLc 的生物制剂研究方面 (7) 3.7LDHs 及HTLc 的紫外阻隔研究方面 (7) 4 水滑石研究存在的问题 (7) 参考文献 (9)

1 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质 水滑石类化合物又称层状的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talcides, 简称LDHs或HTLc),天然存在的水滑石只有镁铝水滑石,其他均为类水滑石,是一类阴离子插层的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二维层板状结构。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通式为[M2+(1-x)M3+x(OH)2]x-[A n-]x/n?2H2O,其中M2+为二价金属阳离子(如Mg2+, Zn2+,Cu2+, Ni2+等), M3+为三价金属阳离子(如Al3+, Fe3+, Cr3+,Ga3+等),且占据了水镁石(Mg(OH)2)层板的八面体孔,其中,x=M3+/(M2++M3+),A n-为层间的阴离子或阴离子基团。层间组成:阴离子;保证了LDHs 的电荷守恒。由于LDHs 层板阳离子排列的均匀有序性,通过煅烧后的LDHs 经过还原,可以得到高分散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1]。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 1)层板化学组成的可调控性:层状化合物的片层能够应用于纳米复合材料或者成为无机或有机纳米材料的构件,可以通过重新排列或组装,形成新的纳米复合材料、多分子纳米膜等结构。 2)层间离子种类及数量的可调控性:层间阴离子CO32-可被NO3-和Cl-等简单的无机阴离子取代,也可被体积较大的同多和杂多金属含氧酸盐取代,还可以被不同体积的有机阴离子替代。 3)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可调控性:其结构为六边形的层状结构,金属离子位于层板上,层板的厚度与层间插入的阴离子大小有关。 4)记忆效应: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将合成的镁铝水滑石焙烧一定时间,使镁铝水滑石层间和板层上的—OH或结晶水蒸发、层间的CO32-分解为CO2,形成稳定的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并将此时焙烧的产物投入到含有预期阴离子的溶液或蒸汽中,利用“记忆效应”,新的阴离子会插入到板层之间,水滑石的结构得到重组,形成含有新的阴离子的插层柱撑水滑石。 5)热稳定性:水滑石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组成,受热分解时易吸收大量热,可降低材料表面的温度,使塑料的热分解能力和燃烧率大大降低;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a和水能稀释、阻隔可燃性气体;分解产物是碱性多孔物质,比表面大,能吸附酸性气体,同时其与塑料燃烧时表面的炭化产物结合生成保护膜,因而具有阻燃和抑烟的双重功能[2]。 HTLc具有表面微孔性、离子交换性、层板正电性、记忆恢复性等特征,可以将其他组分( 例如某些特定的无机或有机材料)与其层板进行组装获得。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和表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组成分析及其晶体结构表征、市场应用2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组成分析及其晶体 结构表征、市场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 2.利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Mg2+和Al3+的含量; 3.热分析法确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的结构水含量; 4.并通过红外、X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 二、实验原理 1、合成材料 水滑石是一种层柱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阴离子型粘土因为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如带电性质阴离子可交换性吸附性能催化性能等,其在催化剂催化剂载体污水处理剂医药医药载体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典型的水滑石Mg6Al2(OH)16CO3 4H2O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天然存在的水滑石大都是镁铝水滑石,且其层间阴离子主要局限为CO32-但天然镁铝水滑石在世界范围内很有限,因而人工合成镁铝水滑石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是一类阴离子型粘土,又称类水滑石组成通式为:[M(II)1-xM(III)x(OH)2]x+Ax/nn-mH2O,M(II):二价金属离子,M(III):三价金属离子,An-:阴离子,x=M(III)/[M(II)+ M(III)],0.2≤x≤0.33。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利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Mg2+和Al3+的含量;热分析法确定镁铝水滑石样品中的结构水含量;并通过红外、X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 2、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制备水滑石的基本方法, 即以可溶性铝盐和镁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水滑石。根据投料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滴法和双滴法。根据沉淀方式不同衍生出低过饱和沉淀法和高过饱和沉淀法。共沉淀法合成温度低,过程简单,制得的水滑石具有较高的均匀性、颗粒尺寸分布较窄且具有一定形貌。但由于反应各组分的沉淀速度和沉淀平衡浓度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所以导致产品组成的局部不均匀性,而且沉淀物还需反复洗涤过滤, 才能除去混入的杂质离子。研究发现,共沉淀工艺条件与水滑石晶体的形貌、组成和粒径密切相关。老化温度过低, 晶体的形成速度过慢;温度过高,则晶体生长速度过快,易形成粗晶。在65 ℃-75 ℃时合成的水滑石晶体结构较好, 粒径15 nm-30 nm,BET比表面积100

水滑石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是水滑石(Hydrotalcite,HT)和类水滑石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HTLCs)的统称,由这些化合物插层组装的一系列超分子材料称为水滑石类插层材料(LDHs)。1842年Hochstetter首先从片岩矿层中发现了天然水滑石矿;二十世纪初人们由于发现了LDH对氢加成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开始对其结构进行研究;1969年Allmann 等人通过测定LDH单晶结构,首次确认了LDH的层状结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分析技术和测试手段的广泛应用,人们对LDHs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不断深化。 简介 水滑石材料属于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层状化合物是指具有层状结构、层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的一类化合物,利用层状化合物主体在强极性分子作用下所具有的可插层性和层间离子的可交换性,将一些功能性客体物质引入层间空隙并将层板距离撑开从而形成层柱化合物。水滑石类化合物(LDHs) 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 LDHs的主体层板化学组成与其层板阳离子特性、层板电荷密度或者阴离子交换量、超分子插层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只要金属阳离子具有适宜的离子半径(与Mg2 +的离子半径0.072 nm相差不大)和电荷数,均可形成LDHs层板[1]。其化学组成可以表示为[MⅡ1-xMⅢx (OH)2] x + (An- )x/n·mH2O ,其中MⅡ为Mg2 + , Ni2 + , Co2 + , Zn2 + ,Cu2 + 等二价金属阳离子;MⅢ为Al3 + , Cr3 + , Fe3 + , Sc3 + 等三价金属阳离子;An - 为阴离子,如CO2 -3 , NO3 -, Cl - , OH- ,SO24 -, PO34 - , C6H4 (COO)2 2 -等无机和有机离子以及络合离子,则层间无机阴离子不同, LDHs的层间距不同[2]。当x 值在0.2-0.33 之间,即MⅡ/MⅢ摩尔比介于2~4之间时能得到结构完整的LDHs。在LDHs晶体结构中,由于受晶格能最低效应及其晶格定位效应的影响,使得金属离子在层板上以一定方式均匀分布,即在层板上每一个微小的结构单元中,其化学组成不变。 结构特征 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主体层板和层间阴离子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组装而成化合物,它的结构类似于水镁石Mg(OH)2,由MgO6八面体共用棱形成单元层。有以下几个很突出的特点:(1)主体层板的化学组成可调变;(2)层间客体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可调变;(3)插层组装体的粒径尺寸和分布可调控 典型的LDHs化合物是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Mg6Al2(OH)16·4H2O[4]。LDHs的结构非常类似于水镁石[Mg(OH)2],由MgO6八面体共用棱形成单元层,位于层上的Mg2+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被Al3+同晶取代,使得层板带正电荷,层间有可交换的CO32-与层板上的正电荷平衡,使得LDHs的整体结构呈电中性。由于层板和层间阴离子通过氢键连接,使得LDHs层间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此外,在LDHs中存在层间水这些水分子可以在不破坏层状结构条件下除去。 性质 碱性 LDHs的层板由镁八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组成。所以,具有较强的碱性[5]。不同的LDHs的碱性强弱与组成中二价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基本一致,但由于它一般具有很小的比表面积(约5—20m2/g),表观碱性较小,其较强的碱性往往在其煅烧产物LDO中表现出来。LDO一般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及应用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及应用 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talcites,简称LDH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阴离子粘土。它是由带正电荷的Mg2+和Al3+的复合氢氧化物及层间填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构成的层柱状化合物。 一、水滑石层状化合物的结构与组成 典型的LDHs化合物是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Mg6Al2(OH)16·4H2O[Mg1-xAlx(OH)2]x+(CO32-)x/2·mH2O,其结构非常类似于水镁石(Mg(OH)2),由MgO6八面体共用棱形成单元层,位于层上的Mg2+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被半径相似的Al3+同晶取代,使得Mg、Al、OH离子层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被位于层间的CO32-中和,CO32-与层板以静电引力及通过层间H2O 或层板上的OH,以氢键OH……An……HO的方式结合起来,使LDHs结构保持电中性。 二、LDHs的性质 1.碱性:水滑石类材料的层板由镁氧八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组成,所以具有较强的碱性,不同的LDHs的碱性强弱与组成中的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有关。 2.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水滑石层间阴离子可与各种阴离子,包括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同多离子和杂多离子进行交换[7,8],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材料。 3.热稳定性: 4.组成和结构的可控性:水滑石类化合物其主体层板的元素种类及组成比例、层间阴离子的种类及数量、二维孔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在宽范围调变,从而获得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LDHs组成和结构的可调变性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多功能性,使LDHs成为一类极具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5.记忆效应:在一定温度下将LDHs焙烧一定时间的样品(此时样品的状态通常是LDH中金属离子的复合氧化物)加入到含有某种阴离子的溶液介质中,其结构可以部分恢复到具有有序层状结构的LDHs。 3.阻燃性能:LDHs在受热时,其结构水和层板羟基及层间离子以水和CO2的形式脱出,起到降低燃烧气体浓度,阻隔O2气的阻燃作用。 三、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LDHs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共沉淀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