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概论第六章生态旅游练习题有答案旅游

旅游概论第六章生态旅游练习题有答案旅游

旅游概论第六章生态旅游练习题有答案旅游
旅游概论第六章生态旅游练习题有答案旅游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

一、填空题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高层次性、参与性

2、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保护原则、原则、原则

3、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 B文化旅游 C参与性旅游 D修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年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四、多项选择题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

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五、判断正误

1、()生态旅游以其对旅游资源无破坏、对环境无影响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关注,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生态旅游要求不准触及的形式保护环境和资源

3、()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方式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4、()生态旅游资源和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完全重合。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统计,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根据本届所学知识分析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

2、严格管理双赢

3、自然人文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和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五、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在短时间内兴起,并迅速成为全世界旅游的热点,并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但归纳起来有三点: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强调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的生态旅游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空前的发展。(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者的动机和目的发生了很大转变,人们更倾向于回归自然之旅。(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的优势得以凸显。

第二节生态旅游的现状和意义

一、填空题

1、对于原生态,认识和利用的原则是

2、次生态是指受到人类活动但又的生态环境

二、名词解释

生态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占全球商品和服务生产的7%,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

A6%-7% B10%-15% C15%-20% D25%-30%

2、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3、世界环境日是在每年的()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四、多项选择题

1、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有()

A原生态 B常生态 C次生态 D泛生态

2、下列关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参与生态旅游的人数,还是生态旅游收入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B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

C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D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多数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3、目前,我国已开发了一些具有典型生态价值的生态旅游区,如()

A四川九寨沟 B湖北神农架 C长江三峡 D甘新丝绸之路

五、判断正误

1、()元生态是指完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

2、()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目前绝大多数旅游者所从事的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旅游

3、()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一国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其数量的多少和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答案

一、填空题

1、少而精

2、较大影响保持好

二、名词解释

生态是指生物有集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

1-3DB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BCD

五、判断正误

1、错

2、对

3、对

第三节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名词解释

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1989年4月()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A法国巴黎 B意大利罗马 C英国伦敦 D荷兰海牙

2、可持续发展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的特征A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B低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C高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D高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3、()是旅游的经济细胞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三、多项选择题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是20多年前的事,它是人类在面临()问题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

A人口 B资源 C科技 D环境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坚持以开发为主,开发、保护、利用三统一的原则

B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

C科学的确定旅游容量

D加强环境管理,增强环境意识

四、判断正误

1、()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小的时期

2、()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保护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为基础,衣服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已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满足当地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威海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和发展道路

二、单项选择题 1-3DC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BCD 四、判断正误 1、

错 2、错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五、填表题 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 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行为性质自然行为 行为意识主动 行为目的非功利 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练习题有答案精编WORD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练习题有答案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五、填表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六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 一、填空题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高层次性、参与性 2、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保护原则、原则、原则 3、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 B文化旅游 C参与性旅游 D修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年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四、多项选择题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 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五、判断正误 1、()生态旅游以其对旅游资源无破坏、对环境无影响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关注,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生态旅游要求不准触及的形式保护环境和资源 3、()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方式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4、()生态旅游资源和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完全重合。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统计,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根据本届所学知识分析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 2、严格管理双赢 3、自然人文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和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五、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六、问答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 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 B. 1959 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2、旅游的本质是 ( )。 A. 游览 B. 旅行 C. 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具有 包容性 3、“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说明( )是一定社会 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管理服务 4, 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 ) 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 B. 去云南做生意 C. 去九寨沟观光 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 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 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 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 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 )。 B. 1931 年的《辞源》 D. 1811 年的英国牛津字典

6,世界上最普遍、最主要的旅游形式是()。 A. 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 旅游 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 A. 度假旅游 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 体旅游 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美国人到北京旅游 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 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你和父母去 罗马旅游 9、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说明旅游 具有()特点。 A.消费性 B.广泛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10, 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巴黎 B.西班牙 C.日内瓦D马德里 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 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 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 B、度假 C、商务 D、专项 12、1998年6月25日一一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 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 属于: A、观光旅游 B、专项旅游 C、新型旅游 D、跨国旅游 1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 跨越国界 D.便利程度 14、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15、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2、国际旅游包括()

旅游概论复习总结试题1

《旅游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40*0.5=20分) 1.旅游的内容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旅游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属性。 3.旅游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和 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5.旅游的参与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6.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大类型。 7.早在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8.19世纪中期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______________,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9.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 10.国际旅游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旅游资源的特点吸引性、______________ 垄断性______________。 13.旅行社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协调职能____________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职能。 1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15.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带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产生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17.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19.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20.旅游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是人类最早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23.公务旅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4.乡村旅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大众性旅游活动。 26.__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27.成为一名旅游者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 / 8

6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具有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高层次性、参与性的特点。 3、发展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有:少而精的原则、保护原则、严格管理原则、双赢原则。5、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6、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决策的基础上。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8、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是近20年的事,它是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 9、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的《全球旅游道德规范》 第三条明确规定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生态旅游提供给旅游者的必须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本上是以大自然为目标的旅游产品,它包括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高质生态旅游产品、和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个部分。 11、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 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14、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保护环境 、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全球性绿色浪潮在旅游业中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生态旅游是在经济 B 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A、发达 B、欠发达 C、特别发达 D、 2、“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B 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的旅游。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3.1980年加拿大学者(B)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A.贺兹特 B.克劳德·莫林 c.菲利普·科特勒 D.塞勃罗斯‘拉斯柯瑞 4、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旅游以每年 B 的发展速度发展。 A、10-20% B、10-30% C、30-40% D、20-30% 5、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 B 的不同。 A、旅游对象 B、旅游方式 C、旅游者 D 旅游结果 6、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是B。 A、次生态 B、原生态 C、泛生态 D、广生态7.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8.世界环境日是在每年的( B )。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9、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从理论上阐述了 B是人类解决环境与发展间矛盾的根本原则。 A、发展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人们素质 D、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10、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 B急剧膨胀、繁荣背后的危机日益暴露的现实下提出来的,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A、经济 B、旅游业 C、交通业 D、饭店业 11、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 A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不仅形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做出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论以及建议措施。 A、1989 B、1990 C、1992 D、1999 12.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C)的特征。 A.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B.低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c.高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D.高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13.(A)是旅游经济的细胞。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4、下列生态旅游产品中,属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的是 B 。 A、乡村旅游 B、冰川探险旅游 C、森林旅游 D、海洋旅游 15、下列属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是B。 A、岩溶景观 B、民族风情 C、古生物化石 D、峡谷地貌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ACD)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3.下列关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无论是参与生态旅游的人数,还是生态旅游收入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B.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 C.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D.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多数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BCD)。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B卷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B)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1964年12月成立的是国家旅游局的前身,一直到1982年才更名为国家旅游局。 2、生态旅游资源划分成型生态旅游资源和型生态旅游资源。 3、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活动。 4、国际性旅游组织PATA是的缩写。 5、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和国内旅游业务。 6、旅游创汇与传统的商品出口创汇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表现在:、、。 7、旅游产品主要由、、和等组成。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国营旅行社于1949年11月诞生。 9、旅游具有调剂生活的现实作用其现实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0、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游客消耗掉的,如参观展览、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阳浴,这是旅游资源 的特点。 11、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市场可分为和。 12、开发生态旅游的意义是:、和。 13、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旅游资源可分为和。 14、造成旅游资源衰败和被破坏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和两个方面。 15、旅游景点按照景点的性质或设置目的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和。 二、选择题(20分) 1.世界旅游日为。 A 9月27日 B 10月5日 C 11月5日D12月27日 2、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主要原因是。 A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B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 C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较高比重D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要求不高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的一首诗中。 A《悲哉行》B《全唐诗》C《周易正义》D《诗经》 4、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阳光海滩B流泉飞瀑C奇洞异石D民族风情 5、旅游零售商主要以为典型代表。 A旅游批发商B旅游经营商C旅行代理商D旅行社 6、古代探险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A麦哲伦B李白C徐霞客D鉴真 7、五台山属于。 A世界文化遗产B世界自然遗产 C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D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8、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B驿站C亭D邮 9、.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是。 A中国旅行总社B中国国际旅行社 C华侨旅行社D中国旅行社 10、CHA是指的简称。 A中国旅游协会B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C中国饭店协会D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三、判断题(20分)

旅游概论第五章测试题

《旅游概论》第五章测试题(共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旅游需求市场是由( )构成的。 A.旅游经营者 B.旅游消费者 C.旅游接待国 D.旅游产品 2.( )既是世界最大的旅游需求市场,又是世界最大的旅游供应市场。 A.欧洲市场 B.美洲市场 C.东亚、太平洋市场 D.南亚市场 3.( )是影响客源的重要因素。 A.旅游动机 B.旅游政策 C.旅游法规 D.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多或减少 4我国最大、最稳定的一个传统市场是( )。 A.日本 B.韩国 C.港、澳、台 D.俄罗斯 5.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居旅游区之首的是( )。 A.欧洲旅游区 B.美洲旅游区 C.东亚太旅游区 D.非洲旅游区 6.根据我国具体的历史状况,凡到港、澳、台旅游的只属于( )。 A.出境旅游 B入境旅游 C.国内旅游 D.跨国旅游 7.( )是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A.英国 B.俄罗斯 C.德国 D.法国 8.国际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一个传统的中转站是( )。 A.新加坡 B.中国香港 C.中国台湾 D.中国澳门 9.( )世界上人次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 10.边境贸易旅游特别活跃的是( )。 A.东南亚市场 B.日、韩市场 C.北美市场 D.俄、蒙市场 11.()的来华旅游人数不到其出国总人数的20%,是我国必须挖掘、富有潜力的入境旅游市场。 A. 韩国 B. 日本 C.新加坡 D.泰国 12.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和主要条件分别是( ) A.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 B.旅游政策经济的发展 C. 旅游资源旅游政策 D.旅游资源经济的发展 13.根据( )细分市场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A.旅游市场规模 B.人口地理分布 C.人口特点 D.旅游心理 1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 )旅游者不断增多,并有形成主流市场的趋势。A.观光 B.娱乐休闲 C.度假保健 D.公务 15.( )旅游者是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观光 B 娱乐休闲 C. 度假保健 D.公务 二、填空题(共13分 ) 1、根据市场营销学的一般原理,可以用()、()、()和

《旅游概论》第一章检测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检测题 (150分钟完卷,总分300分)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旅行源于_______活动;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仪式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就个体而言,旅游者的产生,是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的__________和_______成熟的结果. 3、“艾斯特”定义认为旅游:旅游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而引起的一切关系的总和.但该定义中不足的是把“昼游夜归”和___________排除在外,而且难于把一般的__________和具有消遣性的__________加以区别. 4、现代旅游是以________为主,集食、住、行、购、娱等六个方面。 5、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_______ 、文化属性、__________、________。 6、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化身,是旅游者的参观对象,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7、旅游是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指消费水平和______而言,旅游这种消费形式是将_______消费和_______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 8、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身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代替性。它有______参与和______参与之分. 9、国际旅游,根据旅游地区的国界和旅游者的国籍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旅游. 10、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______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他是以某些______目的和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其中包括______ ______ 、展览旅游和奖励旅游。 11、_________更能够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旅游的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有个性化和主动参与性的旅游需求。它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生态旅游等. 12、我国旅游组织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迁徙和旅行的共同外部特征是_______.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用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2、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皇宫中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其中阐释了产生旅游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 A.人类意识的发展 B.精神需求的提高 C.社会文化的进步 D.经济条件的成熟3、以下属于旅游的有______ A.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街乞讨 C.帝王巡游 D.在自家的田园里闲庭信步 4、古语:“父母在,不远游”,如今旅游作为业余生活的首选,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A.人身自由的体现 B.精神上的解放 C.特定需要的满足感在膨胀 D.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旅游感念发生变化,是旅游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 5.“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段文字都解释了:________ A.旅游的社会属性 B.旅游的文化属性 C.旅游的经济属性 D.旅游的消费属性 6、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和社会活动相比较,有自身的个性特征:_______ A、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 B、社会性文化性经济性消费性 C、广泛性社会性参与性季节性 D、社会性文化性经济性季节性 7、“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整个中东的旅游消费受到重创……”反映出旅游具有 A、广泛性 B、综合性 C、季节性 D、参与性 8、世界旅游的发展史表明,旅游活动是按照________规律发展的 A、由近及远、先国外后国内 B、由远及近、先国内后国外 C、由近及远、先国内后国外 D、又远及近、先国外后国内 9、广东人夏天到北戴河避暑、疗养是属于________类型的旅游。 A、地方性的度假旅游 B、全国性的专项旅游 C、跨国性的公务旅游 D、全国性的度假旅游 10、温家宝总理于2007年4月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富士山,参观了孙中山先生撰文的碑刻石。他的这次活动属于________ A、观光旅游 B、新型旅游 C、专项旅游 D、洲际旅游 11、大陆人到澳门、香港、台湾三地七日游,是属于______ A、地方性旅游 B、全国性旅游 C、洲际旅游 D、国际旅游 12、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什么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称呼,其依据是:_____ A、旅游的临时迁徙性 B、概念的包容性 C、旅游的目的性 D、旅游的非盈利性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旅游概述 一、填空题: 1、旅游是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 4、“迁徙”与“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 “”;后者却是一种“”。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7、英文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古代中国“旅 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中的诗句“”。 8、“艾斯特”定义是指由瑞士的()和()在他们 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 9、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精神上的和特定需要的,即获得身心愉 悦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0、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1、旅游是包含了、、、、、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12、旅游具有、、、属性。 13、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和三个方面;而旅游是人们生活 水平提高、超出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 14、旅游具有、、、的特点。

15、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和两大类。根据旅程的长短,前者又可分为、 和三种具体形式;后者也可分为、和三种具体形式。 16、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和四大类型。其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 的旅游活动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 17、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是;被称为佛教第二故乡的是;有世界“购物天 堂”美誉的是;被称为“袖珍之国”的是。 18、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国际性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它正式成立于年, 总部设在;现有正式会员个;我国于年月日被该组织接纳为第个成员国。 19、我国的旅游组织大体上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0、中国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它的全 称是。 二、判断改错题: 1、旅游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活动,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 () 2、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这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老百姓。 () 3、古代旅游活动之所以局限在少数权贵和富闲人士之中,主要在于古人普 遍 缺少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 ()

《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41分) 1._腓尼基人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游者,其目的是_贸易_。 2.旅游具有_社会__、_文化__、_经济__、__消费__属性。 3.中国古代和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_1840_年,现代旅游开始于_1949_年。 4.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观光___、__度假_、_公务_和__专项_四大类型。其 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观光__;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 是_宗教__。 5.世界旅游组织下设六个地区性委员会,即_美洲_、_欧洲__、__东亚与太平洋__、 _非洲_、_中东_、_南亚__。 6.中国的旅游日是_5.19__。中国旅游标志是__马踏飞燕__。 7.世界旅游日是_9.27__。 8.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旅游者__、__旅游资源_、__旅游业_。 9.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_经济效益__、_生态效益__、_环境效益_相协调统一。 10.旅游交通的特点有_综合性_、__区域性_、_季节性__、__替代性_。 11.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有星级制和级差制。 12.服务质量是旅游饭店成功的基础,饭店的设施设备水平是衡量其服务质 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3.旅游饭店的标准化、国际化的关键是职业微笑和职业用语。 14..旅游饭店的星级标志由长城和五角星图案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6分) 1.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B)。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C社会富裕 D 社会闲暇 2.一个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美国留学生,在节日里到西安、桂林等地旅游,从类别而言属于(A)。 A 国内旅游 B 跨国旅游 C 洲际旅游D公务旅游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 A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C 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 社会闲暇的增多 4.辽宁的小李到深圳去打工属于(A )。 A 旅行 B 游览 C 乔迁 D 旅游 5.同时是三个宗教的圣城的是(C )。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巴格达 6.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A)年。 A 1923 B 1925 C 1924 D 1927 7.旅游者选择旅游的目的地的首要依据是(A)。 A 吸引性 B 价值性 C 变化性D可进入性 8.大连金石滩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C )。 A 遗迹遗址 B 水域风光 C 地文景观D水工建筑 9.一步跨进历史,一天畅游中国是对(B)景区的写照。 A 中国民俗村 B 锦绣中华 C 世界之窗 D 故宫博物院 10.杭州西湖属于(B)类的旅游资源。 A 水域风光 B 建筑与设施 C 天气与气候 D 地文景观 11.我国的兵马俑体现了旅游资源的(C)特点。 A 季节性 B 变化性 C 垄断性 D 吸引性 12.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是(B)。

第六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概论第六章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的旅游活动是、、、。 2、生态旅游是由加拿大学者提出来的。 3、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 4、生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5、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是、、、。 6、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为宗旨。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8、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年月在召开的大会上提出来的。 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三者的统一。 10、可持续发展强调是第一位。 二、选择题(22分)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2、世界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3、旅游经济的细胞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4、下列属于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的是() A、农业生态 B、森林公园 C、风景名胜区 D、历史文化遗产 5、下列属于我国已开发的典型生态价值的生态旅游区是() A、泰山 B、黄山 C、长江三峡 D、庐山 6、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 B、文化旅游 C、参与性旅游 D、休养保健旅游 7、1980年加拿大学者()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A、贺兹特 B、克捞德。莫林 C、菲利普。科特勒 D、塞勃罗斯。拉斯柯瑞 8、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占全球商品和服务生产的7%,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 A、6%-7% B、10%-15% C、15%-20% D、25%-30% 9、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旅游概论》第二章 旅游简史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游者,其目的是_________。 2.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时期。 3.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真是写照。 4.在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中,以____________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的倾向。 5.中国古代旅行和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_______年,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________。 6.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选择首先发展____________作为振兴我国旅游业的头盘棋。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三答市场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的总体战略为:“_____________入境旅游,规范发展_____________,全面提升_____________。” 7.“国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旅行社集团的建立,饭店集团的发展,以及跨行业集团的产生,都标志着市场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使我国旅游业很快实现了从______________型向______________型的重大突破。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时是_______。 A 通商贸易 B 宗教朝圣 C 帝王巡游 D 科学考察 2.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_________因素是方便旅游和客服对远程旅形的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A 经济 B 技术 C 社会 D 价值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________。 A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C 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 社会闲暇的增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欺负兴衰的变化过程,唯独旅游业一花独秀、经久不衰,至今发展方兴未艾,这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具有________。 A 增长的持续性 B 发展的不平衡性 C 游客的大众性 D 地区的广泛性 5._______,近代旅游业开始成为世界一项经济产业。 A 19世纪上半叶 B 19世纪下半叶 C 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6.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定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__。 7.________的旅游活动揭开了中华民族旅游的历史。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8.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_________年。 A 1923 B 1925 C 1924 D 1927 9.国家旅游局的成立时间是________。 A 1983年8月22日 B 1982年8月23日 C 1982年8月22日 A 1983年8月23日 10.中国企业开办旅游业务开始于_______。 A 1923年 B 1823年 C 1927年 D 1949年 三、多项选择题 1.人类的旅游和旅行活动首先在_________等国家中兴起。 A 埃及 B 巴比伦 C 古希腊 D 中国 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 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 B 最早的旅行者目的在于宗教朝圣 C 意大利人马·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 D 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分界线在1841年 3.关于托马斯·库克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他是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 B 1851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旅游 C 他是法国人 D 1872年,他组织了第一次环球旅行 4.新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 A 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B 华侨服务社的成立 C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 D 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5.以下关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旅行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成立于1923年 B 1924年秋组织第一批旅游团赴杭州游览 C 1925年春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旅行杂志》 D 旅行部于1927年6月重新申请营业执照,单独挂牌,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6.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______这几个阶段。 A 萌芽 B 开创 C 改革振兴 D 全面发展 四、判断 () 1、由马可·波罗执笔的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 2、世界古代的旅行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 () 3、世界旅游业一经产生,就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中国的旅游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得到全面发展,生机勃勃。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___》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__和___。 3.1841年7月,__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__编写的_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__、___和___。 二、选择题 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__。 A 消遣性 B 营利性 C 公众性 D 观光性 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__。 A 团体旅游 B 国际包价旅游 C 商务旅游 D 修学旅游 3._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 B 1855 C 1865 D 1872 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 B 近代旅游和旅行 C 现代旅游 D 国际旅游 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 C 中国国际旅行社 D 中国旅游社

三、名词解释 1.迁徙活动 2.现代旅游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4.简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和演进情况。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 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一、填空题 1.按地理范围,旅游活动分为___、___、___、___等。 2.按旅行距离来分,旅游活动分为___、___。 3.按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___、___。 4.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___为特征,涉及___和___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5.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 6.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有___、___、___。 二、选择题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 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 填空题 1. 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 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 和 的古代旅游活动 3. 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4. _________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 单项选择题 1. 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的迁移和集散 A 定居性 B 团体性 C 季节性 D 规律性 2. “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 都是自然行为 B C 都是空间移动 D 3. 采猎生产活动受( 成熟的结果 都是自由行为 都具有非功利性 )的影响最直接 C 经济条件 A 社会生活 B 自然环境 4. 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商业 D 旅游业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C 牧民 D 商人 ) D 人类意识 的产生 5、 ( A 农民 B 手工业者 6、 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 原始社会的初期 B C 世界的文明古国 D 三、 多项选择题 原始社会的末期 原始社会的中期 1. 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的变化 B 自然灾害 C 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 战争 2. 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 古中国 B 四、 判断题 1、( ) 2、( ) 美国 C 英国 D 古印度 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答案 一、 填空题 1、萌芽 产生 3、文化意识 二、 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发展 2 经济条件 4 4C 5D 、旅游意义 、享乐旅行 本质特征 5 、经商 6B

旅游概论练习试题.doc

《旅游概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是具有现代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 _________和 _______成熟的结果。 4.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__________旅行它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6.我国古代最早把“旅”和“游”连城“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 _________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有人”。 7.在诸多学者对旅游的定义中,最具权威性的首推 _________定义。8.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 _________性的有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寻求__________上的愉快感受表明了旅游与旅 行的区别。 9.旅游是以 _________为主,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一体的综合社会活动。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10.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 _________ 功能和 ________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11.旅游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人,说明旅游具有 _________属性。 12.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 _________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_________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________和 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1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