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复习总结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旅游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旅游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娱乐性B. 经济性C. 社会性D. 休闲性答案:D2.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
A. 交通、住宿、餐饮B. 交通、餐饮、娱乐C. 住宿、餐饮、娱乐D. 交通、住宿、娱乐答案:A3. 旅游者是指()。
A. 离开常住地的人B.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时间的人C.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距离的人D.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时间和距离的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旅游的类型包括()。
A. 观光旅游B. 商务旅游C. 休闲旅游D. 教育旅游答案:ABCD2.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
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产C. 社会服务D. 交通便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不涉及社会和文化因素。
()答案:错误2.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正确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就业、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
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住宿、餐饮等,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繁荣。
2. 描述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构成要素。
答案: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构成要素包括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
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论述题1. 论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方面。
正面影响如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等;负面影响则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
应对措施包括实施环境友好型旅游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推广可持续旅游实践等,以实现旅游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一章旅游得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___》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就是后来“观光”一词得由来。
2、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得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得主要原因就是___与___。
3.1841年7月,___利用包租火车得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得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得团体旅游,被瞧作就是近代旅游业得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就是由___编写得_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得___就是当今旅行支票得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得三大公司就是___、___与___。
二、选择题1、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得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得不同之处在_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得旅游开创了_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得应用标志着___得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与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中国人自己设立得最早,规模最大得一家旅行社就是_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2.现代旅游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得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2.人类最初得旅行需要就是如何产生得?3.封建社会得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4.简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得影响。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得变化与演进情况。
五、论述题1、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得先驱?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得原因,认识这些原因得意义何在?第二章旅游得概念、性质与特点一、填空题1.按地理范围,旅游活动分为___、___、___、___等。
旅游概论复习题
1.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请简述旅游的四个基本要素。
2. 旅游活动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3. 简述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
4. 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5.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6. 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7. 什么是可持续旅游?请阐述其重要性。
8. 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9.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 旅游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包括哪些?
11. 旅游产品开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2.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13. 旅游危机管理的步骤包括哪些?
14. 旅游法规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15. 请列举几个国际知名的旅游组织,并简述它们的主要职能。
16.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7. 请简述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
18.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哪些?
19. 旅游业对当地社区的影响有哪些?
20.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旅游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概述一、填空题:1、旅游是人类进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是从_______________中孕育又从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
3、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徙”与“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后者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开创了旅行的先河;_______________孕育着旅游的因子;“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英文T ourism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古代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中的诗句“”。
8、“艾斯特”定义是指由瑞士的()和()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
9、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_______________、精神上的_______________和特定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即获得身心愉悦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0、_______________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_______________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1、旅游是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12、旅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性。
13、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而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1—3章)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名词解释享乐旅行:二、填空题1、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一个从()()()而()的过程。
2、旅游是在()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旅游源于()活动。
4、在农业生产方式发明以前,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们一直过着()生活,依靠()()()等集体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产品而延续生命。
这种生活方式又叫()生活。
5、“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
6、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而旅行时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行为。
7.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
8.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9.旅游在()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0、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逐渐转化成商品,()应运而生,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和(),并促使有自觉目的意识的()的萌芽。
11、()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12、在()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13、()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1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15、旅游的产生源于()、()、()的成熟。
16、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特征的()活动。
17、享乐旅行或旅游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的发展,尤其是()的发展和()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18、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人所想的,和茅屋中人所想是不同”,说明旅游活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中,()条件起决定作用。
19、旅游时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
20、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等的发展。
21、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22、旅游是超出()而具有()性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三、问答题1、辨析“迁徙”和“旅行”。
2、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是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名词解释1、旅游2、旅行3、游览二、填空题1、对异域的()的探索,对异地()的向往,以及获得()的感受、()的欲望,正是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力。
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休闲活动B. 一种经济活动C. 一种文化活动D. 一种社会活动答案:B2. 旅游的三大要素包括哪些?A.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B. 旅游者、交通工具、住宿设施C. 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旅游服务D.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交通工具答案:A3. 旅游的类型有哪些?A.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B. 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C.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自愿性、流动性、消费性5. 旅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地区发展三、简答题6. 简述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答案:旅游规划对于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旅游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案:旅游业的主要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
经济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经济收入;社会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文化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传播和弘扬地方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环境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8. 论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答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经济的合理增长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策略方面,需要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加强旅游教育和培训,以及鼓励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五、案例分析题9. 某著名旅游城市近年来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压力增大和服务质量下降。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原因可能包括游客管理不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等。
《旅游概论》第一章复习测试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单选题] *A.沈约《悲哉行》(正确答案)B.1931年的《辞源》C.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D.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1982年,我国旅游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被称为()。
[单选题] *A.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正确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观光部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3. 现代“旅游”的含义,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单选题] *A. TripB. Tourism(正确答案)C. TourD. Tourist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于美的事物总是会心生美好与追求,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具有。
[单选题] *A.审美性(正确答案)B.综合性C.异地性D.短暂性5. 根据地理范围,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
[单选题] *A.国际旅游(正确答案)B.入境旅游C.出境旅游D.边境旅游6. 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等是根据()来对旅游进行分类的。
[单选题] *A.计价方式B.旅游方式(正确答案)C.费用来源D.组织形式7.()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单选题] *A.农民B.手工业者C.牧民D.商人(正确答案)8.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的(),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之旅。
[单选题] *A.西安B.杭州C.泉州(正确答案)D.广州9. 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单选题] *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正确答案)D.小张到广州打工10.被称为现代旅游业之父的是()。
[单选题] *A.托马斯·库克(正确答案)B.贝尔C.达·芬奇D.徐霞客11.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由()开办的。
旅游概论复习题A一、名词解释:1、国内旅游收入2、旅游资源3、旅游市场细分4、旅游承载力二、多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
①普及性②持续性③地域集中性④季节性⑤时间性2、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中扣除( )之后剩余的收部分。
①社交费用②全部纳税③社会消费④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⑤日常娱乐费用3、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为海外游客,它包括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
①外国人②海外华侨③香港同胞④澳门同胞⑤台湾同胞4、闲暇时间的包括( )。
①每日闲暇②每周闲暇③公共假日④带薪假期⑤法定事假5、旅游者的类型包括( ).①消遣型旅游者②差旅型旅游者③家庭型旅游者④探险型旅游者⑤求学型旅游者6、旅游资源分为()等类型。
①景观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③自然旅游资源④会展旅游资源⑤以社会旅游资源为代表的其他旅游资源7、从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由以下( )部分组成。
①住宿接待部门②游览场所经营部门③交通运输部门④旅行业务组织部门⑤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8、我国的旅行按照经营范围的不同分为().①国际旅行社②国内旅行社③海外旅行社④职工旅行社⑤青年旅行社9、住宿业的演进大体可分为()阶段。
①古代客栈时期②豪华饭店(大饭店)时期③商业饭店时期④现代新型饭店时期⑤汽车饭店时期10、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主要是()。
①创汇②社会发展动机③政治动机④经济动机⑤增加就业岗位三、填空题:1、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并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和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2、发达国家的现代旅游发展路径:先发展,再发展。
3、由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的旅游方式就是所谓的。
4、1991年,在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是明确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位为。
5、出于保护和的考虑,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进行干预.6、目前我国全国性的旅游教育与学术组织有和。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著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2.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18.1954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为什么?不属于。
在于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
虽然当时的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特点,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去交换产品或货物,对外旅行的需要也由此而产生。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A.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b.商贸旅行占主导地位;c.就非经济目的或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属阶层。
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生活环境。
B.改变工作性质。
C.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创造了条件。
D.改变阶级关系。
E.改变运输条件5、铁路运输的出现何以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主要优点:1、费用低。
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500多人的比以往任何类似活动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团体旅游活动(禁酒大会、特点:公共性、规模大、全程陪同);2、1845年,托马斯库克开始尝试商业性质的组团活动业务。
(特点:商业性、长途过夜、路线勘察、编写指南、导游服务)3、1855年,组织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
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成立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首例环球旅游团。
6、总而言之,托马斯库克在组织团体旅游方面的成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已经形成规模足够大的市场。
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___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__和___;3.1841年7月,__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__编写的___;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__、___和___;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__;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__;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__的产生;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__;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 2.现代旅游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4.简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和演进情况;五、论述题1.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填空题1.按地理范围,旅游活动分为___、___、___、___等;2.按旅行距离来分,旅游活动分为___、___;3.按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___、___;4.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___为特征,涉及___和___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5.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6.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有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是旅游活动___;A 三峡大移民B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C 学生异地读书D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2.旅游的本质不是___;A 审美活动B 经济活动C 社会文化活动D 政治活动3.国际上普遍引用和广泛传播的旅游定义是___;A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B 艾斯特定义C 英国旅游局的定义D 美国参议院研究小组的定义4.对旅游活动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___;A 为了分类而分类B 程序上的规定C 使文本更完美D 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为研究目的和需要提供适合的标准5.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___;A 消费程度B 逗留时间C 经济作用D 是否跨越国界6.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常用标准是___;A 旅游收入B 接待人次C 游客平均停留天数D 过夜数三、名词解释1.旅游 2.“艾斯特”定义 3.国际旅游 4.大众旅游 5.奖励旅游 6.社会旅游 7.旅游收入 8.旅游季节性四、简答题1.简述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区别2.简述旅游现象的表现3.简述现代旅游活动普及性的表现4.试析旅游目的地季节性的成因5.简述统计旅游人数的常用方法;五、论述题1.阐述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并分析这一定义的科学性;2.试总结现代旅游的特点;第三章旅游者一、填空题1.罗马会议指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___”;它实际上也就是旅游理论研究中所泛称的___;2.决定旅游者需求的客观条件包括___和___两个;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___和___两类;3.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大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 4.因具体需要而产生的旅游动机可以划分为___、___、___和___四种基本类型;5.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中,根据人们的个性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___、___、___、___和___;6.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可以把旅游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和___;二、不定项选择题1.目前我国的国际旅游客源主要由___构成 ;A 华侨B 外国人C 港澳同胞D 台胞2.决定旅游者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有___;A 收入水平B 余暇时间C 旅游动机D 身体能力状况3.严格地讲,拥有足够的___是一个人实现其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A 收入水平B 家庭收入C 可自由支配收入D 可支配收入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受尊重需要的是___;A 情感B 成功C 自尊D 食物5.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个人方面因素包括___;A 年龄B 个人心理类型C 性别D 种族三、名词解释1. 可支配收入 2.可随意支配收入 3.闲暇时间 4.旅游动机四、简答题1.罗马会议如何界定应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2.目前国际统计意义上的游客标准是什么游客包括哪两种,他们之间有何区别3.我国如何界定海外旅游人员以及国内游客4.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5.旅游动机有哪些基本类型旅游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五、论述题1.分析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说与旅游动机的关系;2. 按照旅游目的划分的不同旅游者类型,各有何不同的需求特点研究他们有什么实际意义3.试述斯坦利·帕洛格Stanly Plog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的要点并分析其认识意义;第四章旅游资源一、填空题1.根据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___、___和___;2.旅游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3.旅游资源根据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___和___;4.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有___、___、___、___等;5.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基本上可划分为___和___两大类;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有___;A 火山区B 奇花异草C 风俗习惯D 藏书馆2.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___具有多样性;A 吸引旅游者的类型B 旅游的方式C 资源开发D 资源的内涵与表现形式;3.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指的是___;A 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B 旅游地内的交通运输C 旅游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的总称D 旅游基础设施4.旅游基础设施包括___;A 旅游商店B 旅游饭店C 娱乐场所D 医院5.旅游资源的保护应做到___;A 以治为主B 以防为主C 限制利用为主D 绝对保护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3.潜在旅游资源4.可进入性 5.旅游基础设施 6.旅游上层设施四、简答题1.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2.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3.简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4.简述旅游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5.试析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五、讨论题有人认为,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你如何评价此观念;第五章旅游业一、填空题1、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___ 、___ 、___ ,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2、旅游业从根本上是一项___ 产业;3、在国外,旅行社按其业务类型分为:___ 和___ ;4、景点产品在旅游目的旅游业整体产品构成中居于___ 地位;5、旅游景点具有如下特点:___ 、长久性、___ ;6、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有___ 、___ 、___ 、旅行偏好和经验;二、选择题1、直至___ _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A 1978年B 1984年C 1954年D 1989年2、1984年9月我国旅游局长会议作出的_________决定,彻底打破了我国三大旅行社独占市场的局面;A 颁布旅行社管理暂行规定B 将旅行社划分为三类 C批准一批一类社成立 D 下放该职权3、下列企业中,_________属于间接旅游企业;A 旅行社B 交通客运企业C 餐馆D 旅馆4、旅游换汇率较高的原因不包括A 无关税壁垒影响B 旅游业出口是一种无形贸易C 旅游业出口无运输费用D 旅游产品成本低5、________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业D 旅行社三、名词解释1、旅游业2、旅行社3、包价旅游4、旅游产品5、旅游服务四、简答题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2、简答旅行社的作用;3、试述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4、简述旅游景区的作用;5、饭店集团有哪些经营优势五、论述题1、影响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有哪些2、浅析旅游产品的特征;第六章旅游组织一、填空题1、国家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有、、 ;2、国家政府介入旅游业发展的手段有、 ;3、我国的旅游组织基本上划分为和两大类;4、我国旅游行政组织包括、、 ;5、国际旅游组织分为和 ;二、选择题1、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与旅游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A.万国邮政联盟 B、世界旅游组织C、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2、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物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是A、世界旅游组织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D、世界卫生组织 D、万国邮政联盟3、我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A、1979年B、1985年C、1992年D、1983年4、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之一是A、世界旅游组织B、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D、欧洲民航会议5、以全世界国际航空公司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行业组织是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B、欧洲民航会议C、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D、世界旅游组织三、名词解释1、国家旅游组织2、国际旅游组织四、简答题1、简述政府介入旅游的经济动机是如何体现的2、简述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3、简述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五、论述题1、阐述国家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2、阐述国家政府介入旅游业发展的手段第七章旅游市场1、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表现的突出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港澳台市场中___________是我国内地旅游业开展海外营销工作的重点;3、从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市场指的是或___________;4、根据我国目前对来访国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组成即外国人,___________,港澳台同胞;5、根据世界各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集中程度,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市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和太平洋市场、___________、中东市场和南亚市场;二、选择题1、前15个国际旅游支出国主要分布在A 欧洲B 美洲C 南亚D 东亚太平洋地区2、我国旅游业第一国际客源国是A 美国B 韩国C 日本D 英国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和保持市场,并确保将自己的产品推向这些市场的全部活动称为_________;A 旅游市场B 旅游营销C 旅游促销D 旅游销售4、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居于第三位的是___________;A 欧洲B 非洲C 美洲D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5、下列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中,属于宏观标准是______________;A 游客的性别B 旅游形式C 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D 市行政区划三、名词解释1.旅游市场2.市场细分四、简答题1、在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中,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2、你认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3、简答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五、论述题论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概况;第八章旅游的影响1、就旅游者方面而言,影响旅游需求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和 ;2、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3、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的概念;二、选择题1、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_______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A 产品定位B 价格制定C 市场营销D 销售渠道2、八十年代,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上升到了探索旅游现象________的本质研究阶段;A 内涵实质B 社会影响C 经济特性D 环境影响3、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A 生态承载力B 社会承载力C 经济承载力D 居民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三、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2、可持续发展;四、简答题1、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2、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3、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4、简答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上世纪 50 年代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B.享乐旅行C.自助旅行D.野外旅行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B.《国家科学词典》C.《现代观光论》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B.宗教朝圣C.经商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5. 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B.吃、穿、住、用、行、游C.住、穿、用、行、游、购D.吃、住、行、游、购、娱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 年B.2020 年C.2018 年D.2022 年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 年B.2015 年C. 2020 年D.2025 年10. 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旅游概论复习题(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 C )的开端A古代客栈时期 B大饭店时期 C商业饭店时期 D现代饭店时期2、采用(A.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成为评价工作的基本方法。
A.美学标准B.社会标准C.历史标准D.市场标准3、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D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4、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B )A.% B.% C.% D.%5、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B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7.按( A )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A.旅游目的地B.游览地域C.组织形式D.旅游活动的内容8.美国学者斯坦里·帕洛格将人类的心理进行分类,其中( A )特征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
A.自我中心型B.多中心型C.中间型D.近自我中心型9. 下列不属于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的是( D )。
A.宣传资料B.营销公关C.销售推广D.旅游线路设计10.旅游产品的( D )是旅游目的地形成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A.形式B.质量C.内容D. 特色11.目前我国第三大入境客源国是( D )。
A.英国B.韩国C.日本D.俄罗斯12. 世界旅游组织将( D )确定为世界旅游日。
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而进行的短期或长期旅行B. 仅指休闲度假C. 仅指商务出差D. 仅指长期定居答案:A2.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短暂性B. 目的性C. 流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旅游的六要素包括哪些?A. 吃、住、行、游、购、娱B. 吃、住、行、游、购、教C. 吃、住、行、游、购、工D. 吃、住、行、游、购、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哪些方面?A. 自然风光B. 文化遗产C. 社会环境D. 交通设施答案:ABCD2.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有哪些?A. 地理因素B. 人口统计因素C. 心理因素D. 行为因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与文化无关。
答案:错误2. 旅游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对环境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只消费不生产。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什么?答案: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包括旅行社业、酒店业和交通运输业。
2. 旅游业对环境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答案:旅游业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文化同质化等。
五、论述题1. 论述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发展中,旅游规划起到了指导和调控的作用,确保旅游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为旅游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概论综合考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不属于主题公园的是( B )。
A.欢乐谷B.鹅岭公园C.世界之窗D.锦绣中华2.世界旅游组织现有正式会员有( D )。
A.106个B.144个C.156个D.158个3.白金五星级饭店要求具有( A )以上五星级饭店资格。
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4.不属于计调业务中业务性工作的是( B )。
A.停车B.调查研究C.组织落实D.协调联络5.可持续发展的三要素不包括( A )。
A.发展B.公平C.人类需要D.资源限制6.厦门组织的“武夷山七日游”属于( B )。
A.地方性旅游B.区域性旅游C.全国性旅游D.购物旅游7.( A )4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A.1989年B.1990年C.1992年D.1994年8.一般不从事旅游产品零售业务的是( D )。
A.旅游零售商B.旅游经营商C.旅游代理商D.旅游批发商9.属于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的是( B )。
A.世界遗产游B.自然生存游C.冰川探险游D.野外生存游10.不属于生态旅游的意义的是( C )。
A.明显的经济效益B.良好的社会效益C.优越的自然环境D.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11.真正有着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旅游活动是从( D )的大旅游时代开始的。
A.中世纪后期B.10世纪到11世纪C.18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D.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广播服务应使用(CD)。
A.藏语B.粤语C.外语D.普通话2.属于大航海时代的代表人物的有(ABC)。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穆罕默德3.属于“世界四大古都”的有(ABC)。
A.埃及开罗B.希腊雅典C.意大利罗马D.中国南京4.不属于新型旅游的有(BC)。
A.自驾游B.购物旅游C.会展旅游D.工业旅游5.旅游的产生源于(ACD)。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 C )的开端A古代客栈时期 B大饭店时期 C商业饭店时期 D现代饭店时期2、采用(A.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成为评价工作的基本方法。
A.美学标准B.社会标准C.历史标准D.市场标准3、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D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4、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B )A.1.1% B.1.5% C.1.9% D.2.1%5、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B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7.按( A )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A.旅游目的地B.游览地域C.组织形式D.旅游活动的内容8.美国学者斯坦里·帕洛格将人类的心理进行分类,其中( A )特征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
A.自我中心型B.多中心型C.中间型D.近自我中心型9. 下列不属于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的是( D )。
A.宣传资料B.营销公关C.销售推广D.旅游线路设计10.旅游产品的( D )是旅游目的地形成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A.形式B.质量C.内容D. 特色11.目前我国第三大入境客源国是( D )。
A.英国B.韩国C.日本D.俄罗斯12. 世界旅游组织将( D )确定为世界旅游日。
A.8月25日B.9月25日C.8月27日D.9月27日13、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14、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 D )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A.旅游设施B.旅游服务C.旅游交通D.旅游景区15、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D )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D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B )。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A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19、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 A )A.循环销售B.综合销售C.连锁销售D.集团销售20、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学概论考研复习试卷1含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下半年期末考试普通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复习题2006年1月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决定了各个时代旅游的__规模_____、_______内容和方式。
2、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_____ 1841___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于_______年开办旅行代理业务;于___1845____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3、“观国之光”一语出自《____易经___》,这便是“观光”一词的由来。
4、旅游资源的价值在量化方面的唯一表现是___吸引来访游客的数量____。
5、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固有的__质量_____及其____座落地点___这两者的结合情况。
6、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要论证其___历史文化___价值、____艺术欣赏__价值和科学考察____7、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__旅游资源_____。
8、与旅游密切联系的社会文化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即精神文化。
规范文化。
智能文化和物质文化。
9、由于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接待国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并对社会文化产生消极的影响,旅游界称之为_______旅游污染_。
10、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发展到_国内__旅游、_入境______旅游和___出境____旅游三者共同发展的阶段。
11、旅游的休闲和其它方式的休闲方式相比,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其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具有相对完整性,要历时较长且比较集中的余暇时间.是否有相对完整的余暇时间决定了.12、审美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3、从本教材对旅游产品的定义来看,最典型最核心的旅游产品形式就是旅游地。
《旅游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40*0.5=20分)1.旅游的内容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旅游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属性。
3.旅游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和 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5.旅游的参与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6.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大类型。
7.早在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8.19世纪中期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______________,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9.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
10.国际旅游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旅游资源的特点吸引性、______________ 垄断性______________。
13.旅行社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协调职能____________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职能。
1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15.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带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40*0.5=20分)1.旅游的内容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旅游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属性。
3.旅游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和 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5.旅游的参与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6.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大类型。
7.早在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8.19世纪中期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______________,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9.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
10.国际旅游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旅游资源的特点吸引性、______________ 垄断性______________。
13.旅行社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协调职能____________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职能。
1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15.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带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产生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17.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19.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20.旅游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是人类最早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23.公务旅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24.乡村旅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大众性旅游活动。
26.__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27.成为一名旅游者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 / 828.中国古代旅行游览大体分为两个时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9.近代旅游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1.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者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2.凡是旅游者可以亲临其境,说明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
33.旅游资源的特点:____________、变化性、____________和季节性。
34.旅行社的业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旅游饭店的类型,根据饭店的规模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单选:(15*1=15分)1、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A农业的产生 B、手工业的产生C、商业的产生D、畜牧业的产生2、旅游诞生的标志是:A、“享乐旅行”的产生B、经商旅行的产生C、商业的产生D、迁徙的产生3、现代旅游的内容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内容,这体现出的旅游特点是:A、综合性B、异地性C、季节性D、审美性4、旅游者在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体现了旅游的:A广泛性 B、综合性 C、参与性 D、季节性5、我国的三大节日(五一节、国庆节、春节)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假日旅游”的高潮,这体现了旅游的: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季节性6、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_________.A、销售业务B、计调业务C、导游业务D、财务业务7、不仅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活动类型是: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公务旅游D、专项旅游8、“世界旅游王国”是指:A美国 B、加拿大 C、英国D、西班牙9.“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2 / 810.旅游的前提是_____。
A.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具有包容性11.世界古代旅行游览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_____。
A.通商贸易B.宗教朝圣C.帝王巡游D.科学考察12.新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_____。
A.中国旅行社的成立B.华侨服务社的成立C.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D.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13.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选择具有垄断型从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来开发。
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_____。
A.特色原则B.经济原则C.市场原则D.保护原则14.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_____。
A.世界之窗B.中华民俗村C.锦绣中华D.迪斯尼乐园15.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宝塔因管理不善而倒塌,属于_____。
A自然破坏.B人文破坏.C人为破坏.D认为通过自然破坏16.旅游的主体是_____A.旅游者 B.旅游服务人员C.旅游产业 D.旅游资源17.中国近代旅游是从那年算起_____A、1990年B、1993年C、1840年D、1949年18旅游的媒介是指_____A、旅游者B、旅游业C、旅游资源D、旅游设施19.对闲暇时间的解释正确的选项为_____A.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 B.必要地附加工作时间 C.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D.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20.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_____A.湖泊B.海滩海岛 C.岩溶地貌年 D.四合木楞房21.旅游也包括吃、注、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这体现了旅游业的什么特点_____A.依靠性 B.综合性 C.带动性 D.涉外性22.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
A.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具有包容性23.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条件,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说明_____。
A.旅游社具有社会特性B.旅游客体的社会性3 / 8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D.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24.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_____因素是方便旅游和客服远程旅行的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A.经济B.技术C.社会D.价值25.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选择具有垄断型从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来开发。
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_____。
B.特色原则B.经济原则C.市场原则D.保护原则26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_____A.世界之窗B.中华民俗村C.锦绣中华D.迪斯尼乐园27._____是旅游资源的生命线。
A.旅游资源B.客源C.服务D交通28.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_____。
A.销售业务B.计调业务 C 导游业务 D 财会业务29预备星级饭店开业_____后,根据星级评定标准,各级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进行正式星级酒店的评定。
A.半年B一年 C 一年半D 二年30..以下不属于观光旅游的有_____A.旧地重游 B 寻根访祖C探亲会友D专项民俗旅游三.判断题(判断对错15*1=15分)(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而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
()4.旅游的广泛性特点只有在现代社会才得以充分的体现。
( )5.随着旅游供给条件的不断发展和改善,旅游的综合性特点就越显著。
()6新型旅游就包括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
( ) 7.有马克·波罗执笔的《马克·波罗游记》第一次系统地像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8.中国的旅游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得到全面发展,生机勃勃。
()9.我国旅行和旅游分为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朝这几时期。
()10.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
()11.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而就就具有垄断性。
4 / 8()12.发展旅游业的成功标志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 13.旅游有助于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4.旅行社保证金是用于保障旅游供应者权益的专用款项。
()15旅游饭店的设施设备水平是衡量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则是饭店对这些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如何。
()16.最早的旅行者是自然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旅游者才逐渐社会化,成为了社会人。
( )17.随着旅游供给条件的不断发展和改善,旅游的综合性特点就越显著。
()18..新型旅游就包括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
()19.按照旅游目地的划分,旅游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公务旅游和购物旅游。
()20.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
()21..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之一。
( )22.旅游资源的特色就是指别地没有。
( )23..旅游的换汇成本明显高于贸易换汇成本。
(24..旅游业的发展嫩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四、名词解释:5*3=15分1、旅游:2、享乐旅行: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饭店:6.观光旅游5 / 87.旅行社五、简答题:20分1、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2、旅游具有哪些基本属性?3、旅游具有哪些特点?4.旅游资源的特点5.旅行社的职能6.简述迁徙、旅行、旅游的前后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