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3.08 KB
- 文档页数:2
药物。
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科学安全地使用药物。
2.3千万不能用假药或者质量不合格的药物市场上的药物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在给动物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选到那些不合格的药物。
必须选择那些经过国家认证了的药。
3结语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一个比例,药物的使用是养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是当前我们国家的用药问题仍然十分不规范,一味滥用只会更加拖累养殖业的整体发展,也会给为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加强安全用药势在必行。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药物残留,对于规定的禁止使用的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守,不可使用假药以及质量不过关的药。
只有把用药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推动养殖业的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徐伟.兽医安全用药的原则[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8):18-19.健康养殖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张学武(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潍坊262200)摘要:仔猪消化道微生物与宿主形成相互依赖的系统。
这些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仔猪正常的生理状态,提高仔猪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对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定植规律及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便为深入研究仔猪肠道微生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肠道微生物;乳酸菌;双歧杆菌;免疫力仔猪胃肠道内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影响体系。
仔猪肠道微生物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当断奶仔猪日粮和环境发生变化时,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状态也随之显著改变,而微生物菌群变化会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
仔猪通过接触母体、周围环境、采食以及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适应与选择,逐渐在肠道内建立菌群平衡系统。
研究发现,微生物对仔猪肠道黏膜的形成及免疫系统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概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特点及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仔猪消化道微生物提供参考。
1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1.1肠道微生物的定植规律仔猪胚胎时期肠道存在大肠杆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原因可能是胚体通过胎盘和母体羊水进行营养交换得到的。
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孙忠信;李淑华;杨秀云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19)004
【摘要】乳酸杆菌对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接种试验证明,试验分离获得的乳酸杆菌饲喂动物安全.在调整仔猪肠道菌群方面:试验各组效果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二组的效果最好,在增加乳酸杆菌方面,比试验一组高18.5%,比对照组高37.5%,在减少大肠杆菌方面,比试验二组高6.25%,在增加肠道细菌总数方面,比试验一组高21.5%,说明乳酸杆菌对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孙忠信;李淑华;杨秀云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农业广播学校,永吉,132100;吉林省永吉县农业广播学校,永吉,132100;吉林省永吉县农业广播学校,永吉,13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
【相关文献】
1.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J], 潘艳;何胜江;杨学东
2.猪源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J], 孙宪文
3.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有机酸及乳酸杆菌菌群的影响
[J], 杭苏琴;时祺;丁立人;朱伟云
4.猪源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J], 张丽萍;王永生
5.复合肠道调节剂对仔猪断奶1周内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J], 李梦云;张清海;赵武;薛西银;常梦雅;郭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猪料中添加灭活乳酸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益生素(或称微生态制剂)是指一类能改善寄主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并对宿主的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一类活性微生物。
目前这类由活的微生物细胞制成的益生素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保健,以及肠道疾病的辅助治疗。
但是,一九九九年我们首次在国内报道了经热灭活的嗜酸乳杆菌细胞作为人口服制剂或动物饲料添加剂,可达到同活菌类制剂同样的使用效果,而且在稳定性方面更胜一筹,因而给予益生素这一概念以新的诠释。
之后不少学者包括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灭活乳酸菌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源生素便是我们十多年科学研究的结晶。
源生素是由经热灭活的嗜乳杆菌BFI(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FI)的菌体细胞及其培育过程所分泌的代谢产物组成。
其有效成份包括完整的乳杆菌失活细胞、细胞壁多糖、细胞内容物,以及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杀灭作用的类细菌素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及辅助治疗禽畜特别是幼龄动物常见的腹泻,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它可以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哺乳仔猪料中添加源生素后,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生长速度、采食量、料肉比等生长性能各方面的影响,验证其在实际生产中的综合使用效果,同时分析源生素应用于仔猪早期断奶管理阶段所带来的各项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择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属下位于台山市的某个3000头基础母猪群的大型商品扩繁场。
1.2试验材料1.2.1试验动物与分组试验选择健康无病、胎次相近(4-5胎)、公母比例一致、出生日龄接近(0-2天内自然分娩)、断奶日龄相近(23-25天)、断奶窝重相近(断奶窝重相差2kg以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系早期断奶仔猪55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8窝,平均每窝10头仔猪。
1.2.2试验产品源生素,添加剂型:粉状,由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提供。
每克含灭活乳杆菌细胞1亿以上。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乳酸菌是一类在动物肠道中普遍存在的益生菌,它们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生长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研究者对乳酸菌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进行了
广泛的研究。
乳酸菌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预防猪肠道疾病
的作用。
乳酸菌通过产生有益物质如乳酸和酸性物质,降低肠道pH值,使病原菌难以生长繁殖。
乳酸菌还能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如益生素、菌溶素和抗菌酶,直接抑制病原菌。
研
究表明,乳酸菌制剂能够显著减少肠道致病菌的数量,降低猪的肠道感染风险。
乳酸菌还能够改善猪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乳酸菌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葡萄糖醛
酸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帮助猪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研究表明,乳酸
菌制剂能够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减少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效益。
乳酸菌还能够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增强猪的免疫力。
乳酸菌通过激活肠道中的免疫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猪肠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
乳酸
菌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猪的炎症症状。
研究表明,乳酸菌制剂能够显著减少猪肠道
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改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对于提高猪的生产
性能、降低病害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乳酸菌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
治中的机制和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乳酸菌是一类能够经过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植物、动物以及人体等环境中。
乳酸菌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和抗菌能力,对人体和动物肠道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猪肠道疾病是指影响猪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胃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肠炎等。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
第一,乳酸菌及其制剂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菌群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对机体的生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乳酸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性。
乳酸菌及其制剂的给予可以改善猪肠道内的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使肠道菌群呈现健康平衡的状态。
第二,乳酸菌及其制剂可以增强免疫力。
猪肠道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70%以上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上皮细胞层。
乳酸菌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增强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乳酸菌还可以刺激黏膜屏障的形成,增强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病原菌侵入机体。
乳酸菌及其制剂可以改善肠道功能。
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可以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有益酶、抗菌物质和多肽等。
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道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改善猪的消化系统功能。
乳酸菌还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消化物质,增加肠道内有益杆菌的生长,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
目前,乳酸菌及其制剂已经成为猪养殖业中常用的预防和治疗猪肠道疾病的手段之一。
但是乳酸菌及其制剂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乳酸菌的存活率和稳定性、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式等问题。
今后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建议。
74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5年32卷第9期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乳酸菌类益生菌对仔猪肠道乳酸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王发明1,侯 璐2(1.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2.兴安盟动物卫生监督所,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加,尽可能地减少食用猪体内的病源微生物,在养猪业中是一种趋势也是目标。
抗生素的滥用给公共卫生安全及养猪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例如多元抗药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抗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抗氟喹诺酮类的弯曲杆菌在猪中已经分离到,而且这种现象有扩大的趋势[1-2]。
乳酸菌类益生菌为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和促进健康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特别是在现在的高密度养殖环境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并有望替代抗生素[3-4]。
笔者认为乳酸菌类益生菌促进仔猪健康与其影响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多样性有关,特别是断乳前后,这种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
现笔者通过对比乳酸菌类益生菌饲喂前后断乳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多样性改变来阐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乳酸菌类益生菌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 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的形成及其变化1.1 初生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的形成及变化仔猪刚出生时胃和肠道内是无菌的,48 h 后在胃内开始出现Lactobacillus、Streptococci 和Coliforms,几天后严格厌氧菌开始出现,并不断地向后段肠道传递[5]。
哺乳摘 要:乳酸菌类益生菌未来可能会成为抗生素替代品,其作用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对比乳酸菌类益生菌饲喂前后,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多样性的变化,进一步阐释乳酸菌类益生菌可能的作用机理,旨在为乳酸菌类益生菌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乳酸菌类益生菌;菌群;变化;机理期仔猪通过采食母乳、环境接触等过程会在肠道内逐渐定殖各种乳酸菌,由于仔猪和母猪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此时仔猪肠道内乳酸菌群的组成和母猪相似,并不断地维持着这种菌群平衡状态。
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及其应用作者:石义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6期石义(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来宾546100)摘要:仔猪饲养是养猪业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仔猪健康与其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仔猪的肠道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对维持仔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影响仔猪肠道健康的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加工饲料、霉菌毒素。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主要从饲养原料无污染、增加益生菌、添加有机酸和相应氨基酸这几方面入手,现着重讨论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并阐述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6-0071-01收稿日期:2016 - 01-13作者简介:石义(1979 -),男,广西来宾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1 影响仔猪肠道健康的因素1.1 病原微生物仔猪的肠道发育未完善,如果肠道内微量的微生物稳态受到破坏,就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从而使得肠道受损,增加了外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1.2加工饲料由于仔猪的肠道自我修复能力薄弱,因此如果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植物酸等)或者粗纤维含量较大,就会很容易使肠道收到伤害。
因此饲料的加工方式,原料的熟化与否,饲料的形状(如颗粒状、粉状、固态、液态等)对于肠道都有不同的影响。
1.3霉菌毒素饲料如果存放方式不恰当,就会使仔猪很容易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
这些霉菌对于仔猪肠道细胞的完整性受损,同时也会抑制肠道上的消化酶的活性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 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技术2.1 饲养原料无污染饲料原料在很多环节上都有可能遭受霉菌的污染,如播种、收获、储藏、加工等环节都会有机会被污染,因此原料选择上一定要做好筛选工作。
2.2尽量使用低抗营养因子的蛋白质原料一般豆类原料都会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都会对仔猪的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尽量使用一些低抗原的原料。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乳酸菌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猪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肠道健康对于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而猪肠道疾病是养殖业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肠道感染等。
寻找有效的防治猪肠道疾病的方法十分重要。
乳酸菌是一类益生菌,其具有抗菌、抗病原微生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肠道健康。
乳酸菌在猪肠道中可以产生乳酸和有机酸等物质,降低肠道内的PH 值,破坏病原菌的生长环境,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乳酸菌还能够产生抗菌物质,如抗菌肽、β-葡聚糖等,对抗肠道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乳酸菌还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并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体内。
乳酸菌制剂是将乳酸菌繁殖和培养后制成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乳酸菌制剂可以给猪添加日常饲料中,通过食物摄入体内,附着在肠道黏膜上,发挥作用。
乳酸菌制剂中的乳酸菌数量较高,能够在猪肠道中迅速定殖,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乳酸菌制剂还可以通过产生乳酸和有机酸等物质,调节肠道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乳酸菌制剂在猪肠道的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抗生素残留,提高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目前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乳酸菌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效果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乳酸菌制剂。
乳酸菌制剂的保存和运输也是一项挑战,制剂中的乳酸菌活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保存方法和运输条件。
乳酸菌制剂的用量和使用时间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以提高其防治猪肠道疾病的效果。
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调节肠道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等方式改善肠道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乳酸菌制剂在猪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望成为替代抗生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耐高温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王允超1张棣信1彭虹旎1占志平1*摘要:选取108头25日龄大白二元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C、T1、T2),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
C组为六和商品仔猪日粮组,T1组和T2组在C组日粮制粒前分别添加5×105CFU/g和106CFU/g的耐高温乳酸菌,研究其对断奶仔猪25-67日龄期间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5×105CFU/g和106CFU/g耐高温乳酸菌,可以显著提高仔猪39d-53d和全期料肉比(P < 0.05);日粮中添加5×105CFU/g和106CFU/g耐高温乳酸菌有提高全期日增重的趋势(P = 0.08)。
与C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耐高温乳酸菌能显著降低仔猪39d-53d和全期腹泻指数(P <0.05)、腹泻猪头数(P < 0.05)和腹泻率(P < 0.05)。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105CFU/g和106CFU/g 耐高温乳酸均能显著降低全期死淘率(P < 0.05)。
相关分析表明全期腹泻指数与全期料肉比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 = 0.75,P < 0.01)。
这些结果说明,耐高温乳酸菌可能通过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发生而改善其生长性能。
关键词:断奶仔猪耐高温乳酸菌腹泻生产性能仔猪肠道微生物平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机体抵抗疾病至关重要。
在应激情况下,如断奶时,微生物平衡会改变,通常的结果是胃肠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有害菌如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的增殖,导致断奶后的腹泻症(Robert M and Spiros K, 2003)。
由于在生产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断奶后的腹泻症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王之英,2005)。
腹泻发生率和发生的严重程度对于猪场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黄其春,2005;王均,2005)。
10-30导读近年来,随着欧盟和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和禁用抗生素,寻找高效安全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微生态制剂和发酵饲料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但在生产中发现,微生态制剂实际应用效果不稳定,且其产品的货架期较短。
发酵饲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饲料,目前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热点。
在众多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发酵饲料因具有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乳酸菌发酵饲料不仅含有大量活性益生菌,还含有大量的益生素等活菌与代谢产物,同时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以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活性肽或游离氨基酸,对饲料起到预消化作用。
此外,乳酸菌还是多种动物消化道的共生菌,乳酸菌进入动物肠道后,可使动物肠道中有益菌数量增加,促进肠道内形成有益优势菌群,从而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保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并对机体免疫起到积极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本研究拟采用本试验室分离获得的1株具有产乳酸能力和抗逆性强的唾液乳杆菌,进行全价饲料固态发酵,研究该乳酸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小肠发育情况的影响,为该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分组试验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基地进行,选取48头28日龄、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周期为29d,试验开始前3d为预饲期。
1.2 饲养管理试验猪饲养于保育舍内,每个保育床为1个重复,每天喂料3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证通风换气,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免疫程序按养殖场内常规进行。
在预饲养期间,每日统计饲料消耗和健康状况,掌握仔猪采食量变化,同时观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预试期结束后,称试验猪质量并进行调整,统计后各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时进入正式试验。
1.3 试验日粮对照组饲喂无抗乳猪全价配合饲料,试验组饲喂添加20%乳酸菌发酵饲料的无抗乳猪全价配合饲料(表1)。
乳酸菌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蔡艳1,叶盛1,韩晓云2,万培伟1(1.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200;2.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文章编号:1004-2342(2018)05-0015-02中图分类号:S852.5+2文献标识码:B摘要:选用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投喂添加了不同浓度乳酸杆菌菌液的日粮(1组:基础日粮+108cfu/mL 浓度的乳酸菌菌液,2组:基础日粮+109cfu/mL 浓度的乳酸菌菌液,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0d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的实验组,生长状况较好,日采食量下降5.2%,料重比下降10.6%,日增重显著增加(<0.05),双歧杆菌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且差异极显著(<0.01),且大肠杆菌和梭菌比对照组降低,(<0.05)。
关键词: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于是,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已成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活菌制剂已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支柱。
乳酸菌是一种安全、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也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可在体内大量定殖,与致病菌相互竞争,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变肠道内环境,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提高畜禽日增重,改善畜产品的质量,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菌液制备。
乳酸菌由实验室保存菌种提供,经37℃、48h 培养,最终得到浓度分别为108cfu/mL 和109cfu/mL 的菌液。
1.1.2实验动物。
试验选用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3组(公母各半),即2个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实验分组:实验1组(基础日粮+108cfu/mL 浓度的乳酸菌菌液)。
实验2组:(基础日粮+109cfu/mL 浓度的乳酸菌菌液),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每组设3次重复,每重复6头。
仔猪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共3篇仔猪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1仔猪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摘要随着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动物肠道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本文研究了一种针对仔猪的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可以维持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肠道免疫力,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
关键词:仔猪、复合益生菌、肠道菌群、免疫力、生长性能一、引言随着家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肠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肠道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内菌群对于动物的消化、营养吸收、免疫系统等具有重要影响。
而在现实生产中,由于环境污染,饲料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常常会导致动物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肠道疾病。
同时,消耗了动物体内的养分和能量,导致生长性能下降,对肉类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益生剂在维护动物肠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益生剂中,益生菌和益生物质是最常用的两种形式。
益生菌是指能够在动物肠道内存活并对宿主有益的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益生物质则是通过菌群发酵制成的物质,如发酵乳、发酵饲料等。
复合益生菌制剂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益生剂,它由多种益生菌组成,具有更强的维护肠道健康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探究其在维护仔猪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机理。
二、材料与方法1.制备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本研究选取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三种益生菌作为复合菌,分别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纯菌培养。
然后将三种菌混合,并加入辅料和搅拌剂,进行制剂的生产。
2.动物试验选取生长健康、体重相似的仔猪,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
实验组喂养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饲料,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
在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对仔猪体重、血液指标、肠道菌群进行检测。
三、结果与分析1.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的制备图1为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的SEM扫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