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测绘科技进步奖获奖候选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201.07 KB
- 文档页数:5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填写,大小为大16开本(高297毫米,宽210毫米)。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相关附件大小规格与推荐书一致。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专业类别》,请按照“大地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测绘仪器”和“测绘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等专业填写其中一项。
2.《项目类别》,按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重大工程类三类,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3.《编号》,由北京测绘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4.《推荐等级》,由推荐单位填写且要求与后面第九项“推荐单位意见”一致。
5.《项目名称》,应当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得使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6.《候选人》,所列候选人应为中国公民。
候选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一等奖人数不超过15人、二等奖人数不超过12人、三等奖人数不超过9人。
本栏目所列的候选人应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主课题的验收委员不能作为该项目候选人。
7.《候选单位》,应符合《北京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条件,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并在每一单位前标明顺序号。
候选单位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要求所填单位名称应为单位名称全称,并与单位公章名称完全一致。
不得使用非法人单位名称或单位简称。
一等奖单位数不超过10个、二等奖单位数不得超过7个、三等奖单位数不得超过5个。
8.《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北京测绘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或其他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
132城市勘测2018年4月[10]杨鸿森.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红外图像去噪[J].激光与红外,2008,38(9):961〜964.[11] Van Huffel S,Vandewalle J.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theNongeneric Total Least Squares Problem[J].Siam Jour^nalon Matrix Analysis &Applictions,1988,9(3):360〜372.[12] Lemmerling P,De Moor B,van Huffel S.On the Equivalence of Constrained Total Least Squares and Structured Total Least Squares[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1996,44(11):2908〜2911.[13] Burk h ard Schaffrin,Andreas Wieser.On Weighted totalLeast-squares Adjustment for Linear Regression[J].Journal of Geodesy,2008,82:415〜421.[14] Zhang S L,Tong X H,Zhang K L,et al.A Solution to EIVModel with Inequality Constraints and its Geodetic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Geodesy,2013,87: 89 〜99.[15] Mahboub V.On Weighted Total Least-squares for GeodeticTransformations[J].Journal of Geodesy,2012, 86: 359 〜367.[16]陶叶青,高井祥,姚'一■飞.基于中位数法的抗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J].测绘学报,2016,45(3):297〜301.[17]周江文,黄幼才,杨元喜等.抗差最小二乘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Solution for Control Traverse with Additional Gyro -s ideAdjustment Based on Robust Total Least SquaresSi Yajun,He Yanlanr(Jiansu Geologic Surveying and Institute , Nanjing 211102, China)Abstract :Control network with additional gyro-side is useful for accuracy of underground traverse,traditional method for control traverse with additional gyro-side is to apply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to compute parameters of model taking gyro azimuth and observation data of traverse as variables. However,the method based on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can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both observation vector and coefficient matrix have random error,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may lead that observation data has gross error which has influence on computing parameters of model.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method,solution for control traverse based on total least squar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dition that both observation vector and coefficient matrix of mathematical model have random er- ror,and to get over the influence that gross error existing in observation vector and coefficient matrix have,the iterative algorithm based on Lagrange function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and Huber function is also applied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that gross error has on computing the parameters. At the last of paper,an instance of control traverse with gyro -sid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solution to be feasible,and differences of accuracy among the proposed solution and traditional algorithms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 gyroscopic orientation ; control traverse; robust estimation ; total least squares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项目荣获2017年辽宁省测绘科学技术进步奖根据《辽宁省测绘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办法》规定,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开展了 2017年辽宁省测绘科学技术进 步奖评选工作。
2019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自锚式悬索桥分析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名者:大连理工大学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限1页)针对自锚式悬索桥设计、施工和施工控制中存在的缺乏系统的计算理论、缺少对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构造的系统研究、现有主缆找形理论与有限元理论存在不收敛、不精细、效率低等理论难题,常规加劲梁架设施工方法、体系转换(吊索张拉)等施工技术存在工时长、投入大,甚至有较大安全风险等技术难题,经过系统研究,形成了包括计算理论、新型架设技术与方法、体系转换优化方法等内容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1.推导出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力基础微分方程和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建立了自锚式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基础理论;通过对多种自锚式悬索桥的弹性理论、挠度理论及有限元方法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完善的自锚式悬索桥计算分析理论,填补了理论空白。
2.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缆索解析元分析理论,建立了主缆线形的解析计算方法,解决了计算收敛性问题,提高了自锚式悬索桥求解的效率,为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分析提供了简捷、高效的计算分析方法。
3.对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设计参数开展了系统优化研究,为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结构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结构体系、主梁、主缆、锚固构造等设计关键技术方面给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张拉过程中主缆位移的弱相干原理、吊杆力的相邻影响原理、主缆无应力长度和索鞍偏移量的高精度解析算法、张拉吊杆的交替前进张拉法及索力优化理论,为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5.利用变刚度调平理论设计的临时支撑体系,解决了软弱地质条件下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采用顶推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并实施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的施工方法。
获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论文34篇。
成果在国内首座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大连金湾桥、世界最大跨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庄河建设大街东桥、世界最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郑州桃花峪黄河大桥等30余座自锚式悬索桥的建设中应用,解决了设计、施工和施工控制中关键技术问题,确保了这些具有世界影响且各具特色特大跨桥梁高质量建成,有力促进了由桥梁大国向强国转变。
2016年测绘科学技术奖励公报一、概述自从测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为鼓励和推动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每年都举办一次测绘科学技术奖励评选活动。
2016年度的测绘科学技术奖励评选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评选结果也已经公布。
本公报旨在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名单,以表彰他们的优秀成果,同时也为测绘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2016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名单本次评选共设立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和优秀奖10项。
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高性能大地测量仪和数据处理软件研制与应用》,颁奖单位:我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二等奖:1. 《卫星定位测量新技术及应用研究》,颁奖单位:武汉大学2. 《激光雷达地形测量和三维地形表达方法研究》,颁奖单位:北京大学3. 《高精度遥感影像配准技术及地图更新应用研究》,颁奖单位:我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等奖: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应急管理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颁奖单位:南京大学2. 《无人机测绘系统研制及应用示范》,颁奖单位:我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 《导航地图开发与云评台应用研究》,颁奖单位:我国地图出版社4. 《卫星定轨测量新方法及精度提高技术研究》,颁奖单位:我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5. 《数字测图系统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颁奖单位: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中心优秀奖:1.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新方法及空间大地测量应用研究》,颁奖单位:我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 《区域地图一体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颁奖单位:我国地图学会3. 《移动测绘地图更新技术研究》,颁奖单位: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4. 《测绘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方法研究》,颁奖单位:国防科技大学5. 《高分辨率测绘影像获取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颁奖单位:我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6.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颁奖单位:国家测绘局天津大地测量研究所7.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研究》,颁奖单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8. 《无人机影像拼接及三维建模技术研究》,颁奖单位:我国航空工业集团无人机研究所9. 《测绘仪器标定与检定方法研究》,颁奖单位:北京测绘研究院10. 《导航地图更新与服务技术研究及示范》,颁奖单位:我国地图出版社三、获奖成果的意义与影响本次测绘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成果涵盖了测绘领域的多个重要方向,其中涉及到了大地测量、遥感影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多个领域。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重点指标任务的通知正文:----------------------------------------------------------------------------------------------------------------------------------------------------辽宁省科技厅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重点指标任务的通知辽科发〔2019〕7号各市及沈抚新区管委会科技局,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片区管委会,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为认真贯彻全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2018年总结暨2019年动员部署大会精神,确保“重强抓”科技创新有关任务落实,根据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府绩效办《关于制定2019年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目标任务考核指标细则的通知》要求,省科技厅从《2019年度全省科技工作要点》中遴选了7项科技工作重点指标,经与各市充分沟通协商后进行了指标任务分解。
现将《2019年度全省科技工作重点指标任务分解表》下达给你们,请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3月1日2019年度全省科技工作重点指标任务分解表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个)转化落地科技成果数(个)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引进国外“高精尖”人才数(人)全省2.152050055002000500500沈阳市2.75202002000750280200大连市2.68202001500600172.5240鞍山市1.7020300 90 15.1 10抚顺市1.10 2510 180 60 4.9 20本溪市2.03 186140 6066丹东市1.10 106180 60 5.15锦州市2515 180 80186营口市1.48 2517 180 60 4.31 5阜新市1.10 105100 30 3.22辽阳市1.65 2510 150 40 6.9铁岭市1.001015150401.66朝阳市1.101618150402.62盘锦市2.322520180606.872葫芦岛市1.102561401.473——结束——。
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的填写要求与技巧(一)推荐书涉及的主要技术资料1、项目基本情况2、项目简介3、主要技术创新点4、项目详细内容5、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6、候选人情况表7、候选单位情况表8、推荐单位意见9、主要证明目录10、主要附件(二)填写技巧与要求1、项目基本情况(1)候选人:——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主要研制人员名单一致。
——如果有主要研制人员退出,必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签字。
(2)候选单位:——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一致。
(3)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项):直接支持项目主体技术的发明专利,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其他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过的。
——授权其他知识产权(项):直接支持项目主体技术的除发明专利之外的其他授权的知识产权,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其他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过的。
(4)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
——完成时间:通过验收、鉴定或投产日期。
2、项目简介填写目的与要求:——向国内外公开、宣传推荐项目的基本材料。
——不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不超过800个汉字。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阐述项目是哪个单位(如国家局)的哪类(如重大科技)项目,属于哪个技术领域(如化学工程)。
(2)主要科学技术内容——以技术路线为展开形式,从针对某些过程、问题等方面,宏观上阐述研究形成了哪些技术和方法,实现了什么突破性。
——借鉴项目“技术报告”之“背景及意义”和“结论”内容。
(3)技术经济指标——以排比方式为展开形式,阐述形成和掌控了哪些技术和方法。
——陈述知识产权具体情况,证明创新和水平。
——借鉴项目“技术报告”之“结论”内容。
(4)应用推广情况——推广应用的面和量。
——推广应用的水平。
——经济社会效益。
3、主要技术创新点填写目的与要求:——核心部分,用于审查项目、处理异议。
——归纳与提炼,要简明、扼要。
——不超过800个汉字。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3.07•【字号】辽宁省政府令第123号•【施行日期】2001.03.07•【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业经2001年2月13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XXX2001年3月7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
科学技术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六条省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一)科学技术功勋奖;(二)自然科学奖;(三)技术发明奖;(四)科学技术进步奖;(五)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七条科学技术功勋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八条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阐明;(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九条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11.07•【文号】教技〔2019〕3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教技〔20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我部对2015年2月印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2019年11月7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第二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在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
第三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设立下列奖项:(一)自然科学奖;(二)技术发明奖;(三)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青年科学奖。
第四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实行提名制,每年提名、评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