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77.24 KB
- 文档页数:3
内科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A、白细胞<3.5×109/L或中性粒<2.5×109/LB、白细胞<5×109/L或中性粒<0.5×109/LC、白细胞<3*109/L或中性粒<1.5*109/LD、白细胞<4×109/L或中性粒<1.0×109/LE、白细胞<6×109/L或中性粒<1.0×109/L正确答案:C2.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首选A、心理治疗B、抗生素预防感染C、支持治疗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E、非甾体药物正确答案:D3.下列有关SLE与遗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卵双胞胎者发病率高,40%B、异卵双胞胎者发病率3%C、患者家族中患SLE者,发病率可高达13%D、不同人种患病率差异不大E、易感基因:HLA-DR2,DR3等正确答案:D4.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易累及哪支冠状动脉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右冠状动脉窦房结支C、左冠状动脉回旋支D、左冠状动脉窦房结支E、左冠状动脉主干正确答案:A5.以下心血管疾病中,最易引起咯血的是A、主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瓣狭窄C、急性心包炎D、三尖瓣狭窄E、二尖瓣狭窄正确答案:E6.TSAb是一种具有与A、TS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B、TR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C、T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D、TPO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E、TRAb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正确答案:A7.鉴别右心衰竭与肝硬化的最主要点是A、肝脏肿大B、下肢水肿C、下肢水肿及腹水形成D、静脉压升高E、腹水形成正确答案:D8.男性,35岁,发热,,胸部持续性钝痛二天,胸痛于仰卧时加剧,向左臂放射,用硝酸甘油无效,心音减低,伴舒张期附加音,Bp110/80mmHg下肢水肿,静脉压180mm水柱,ECG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Q波,诊断最可能为A、急性心肌梗死B、缩窄性心包炎C、变异型心绞痛D、稳定型心绞痛E、急性渗出性心包炎正确答案:E9.右心衰患者体循环淤血,体液积聚的顺序最可能是A、肝大→脚肿→腹水B、脚肿→肝大→腹水C、脚肿→腹水→肝大D、肝大→腹水→脚肿E、腹水→肝大→脚肿正确答案:A10.SLE的神经系统表现,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癫痫是狼疮脑病的表现之一B、精神分裂症是狼疮脑病的表现之一C、偏头痛是狼疮脑病的表现之一D、顽固性失眠不是狼疮脑病的表现之一E、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者,预后不良正确答案:D11.在SLE患者中,哪种情况适合首选非甾体消炎药A、内脏受累的狼疮B、狼疮脑病C、蛋白尿D、以肌肉关节症状为主要表现的SLEE、光过敏正确答案:D12.哪项不是CTX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后出现的不良反应A、膀胱出血B、性腺功能受影响C、脱发D、胃肠道反应E、血白细胞增多正确答案:E13.SLE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中与习惯性流产有关的是A、抗RNP抗体B、抗Sm抗体C、抗SSA抗体D、抗ACL抗体E、抗ds-DNA抗体正确答案:D14.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贫血,主要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慢性贫血E、大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15.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A、ST-T呈鱼钩状下降B、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C、窦性心动过缓D、心电图Q-T缩短E、心房颤动正确答案:B16.SLE的特异性抗体,哪项特异性最高A、ANAB、抗dsDNA抗体C、抗rRNP抗体D、抗SSA抗体E、抗Sm抗体正确答案:E17.在风湿性疾病中,下列哪一种肾脏受累较多见A、SLEB、皮肌炎(DM)C、干燥综合征D、结节性多动脉炎(PN)E、血管炎正确答案:A18.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最特异的检查项目是A、狼疮细胞B、抗核抗体C、类风湿因子D、抗Sm抗体E、抗双链DNA抗体正确答案:D19.提示左心功能不全的脉搏是A、奇脉B、迟脉C、重搏脉D、水冲脉E、交替脉正确答案:E20.女,19岁入学体检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无症状,心率82次/分,整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1例久治无效的严重多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其本人与家人已完全绝望,经医务人员鼓舞后重现求生欲望,积极配合。
治疗上医者紧抓住免疫抑制这个关键措施。
中西医结合拮抗药物副作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顺利康复。
疗程中患者没有住院,没有输液,没有输血,没有使用抗生素、没有使用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没有使用生物制剂。
这可能是此类危重症病例救治中很少使用的治疗方案。
也许能给同道们在类似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中西医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院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女,40岁,江苏省灌南县花园乡人,农民,因“乏力、低热消瘦、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2个月余,呼吸困难,皮肤紫癜、解黑色大便10余天”而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于病初即2008年2月份寒冷季节即有全身多关节与肌肉僵硬疼痛症状,进入4月份疼痛症状不明显。
病程中曾有间断发热,为不规则低热。
起病初于当地县乡医院就诊无效,后转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诊为全血细胞减少,SLE。
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未能控制,贫血渐加重,出血明显而于2008年4月8日转省人民医院就诊,转诊后病情继续恶化,皮肤紫癜增加,解黑色大便,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渐加重,需吸氧维持,医务人员告知家人病危;家人失去治疗信心,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后又经他人推荐来我院就诊试试。
来我院就诊时查:T 37℃,P 108次/min,R 30次/min,BP 100/70 mmHg。
患者消瘦、重度贫血貌、恶病质样、半卧位、吸氧,呼吸快、查体配合差、一般情况极差。
全身皮肤湿冷,四肢皮肤散在紫癜,但无红斑、无结节。
颈静脉轻度怒张,气管居中。
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脉速无力,可及奇脉。
两肺呼吸音均明显降低,但无明显啰音。
经典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一例病程全记录(持续更新)红斑狼疮病案——62014-04-17复诊:入睡容易了,但是不踏实,眠浅,梦多,乏力。
大便水样日一次,小便正常,无夜尿。
肠鸣,矢气多。
无胃脘不适,胃口一般,纳少。
早上服用西药后恶心。
前额头痛加重。
手足温,身上无关节不利,无恶风,无汗,口淡不喜饮。
脸上长小粉刺,色浅淡红,小粒,无白脓头。
双上眼皮湿疹,白色皮损,干燥,有硬币大,但是边缘不厚。
常打喷嚏对花粉过敏,流清鼻涕。
白带少许,色清。
少许腰酸,脱发,头皮痒。
舌淡润胖苔薄滑,舌尖稍红。
脉微浮,滑,稍紧。
余无不适。
眼皮湿疹,白色皮损,干燥,有硬币大,但是边缘不厚。
生姜泻心汤生姜3付。
湿疹配合外用方。
红斑狼疮病案——72014-04-21复诊:三付半量生姜泻心汤配合外用药,湿疹好转,大便好转日一次,软。
早上服用西药时依然会恶心。
小便稍多,色正常,无夜尿。
肠鸣和放屁减少,肠鸣还是有。
胃口一般,饭量小,无返酸,饭后胃痛。
无恶风无恶寒无恶热,无汗,头前额痛,花粉过敏会眼睛痒,手足温,肩痛,少许腰酸背痛,无关节不利,头皮痒,脱发。
口不干不苦,饮水少。
白带多,色清,之前块状已消失。
睡眠好转,后半夜半睡半醒,梦多,舌淡胖苔白润稍腻。
脉浮滑稍数。
激素减量后脸上有少许小疙瘩类似小粉刺,色淡,没有明显脓头,红斑减淡几乎看不出。
花粉过敏的症状依天气而变:阴雨天,症状减轻,大晴天,症状加重。
生姜泻心汤,5付。
2014-04-26复诊,刻诊无恶风寒无恶热,无汗,头疼厉害,但是无偏头痛发作,手足温,四肢无关节疼痛麻,少许背痛腰痛,肩痛明显。
耳鸣。
大便日一次到两次,稍溏。
小便正常。
饭后胃痛,胃口一般,无胃酸胀。
肠鸣矢气多。
早上吃西药恶心。
口淡,不饮水。
有时耳鸣。
睡眠差,难入睡易醒,梦多。
乏力。
脱发减少,有新发长出,头皮痒。
脸上豆豆减小。
舌淡苔白腻润边齿痕。
脉同上。
守生姜泻心汤方5付。
2014-05-01五剂药吃完。
手脚温和。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系统性红斑狼疮(S1E)是一种与基因缺陷、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结缔组织受累最为明显,在免疫学上有一系列变化或畸变。
患者血液及组织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如ANA、抗双链DNA及抗SM抗体等。
当抗体滴度高时,常因抗体直接侵袭或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中小血管壁,导致无菌性血管炎及脏器病变。
【诊断提示】1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面颊部皮疹,典型者为蝶形红斑,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额部突出部位。
(2)盘状红斑。
(3)光过敏。
(4)口腔溃疡。
反复出现,进行性加重。
(5)慢性进行性非侵蚀性多关节炎,累及两个或更多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6)浆膜炎、胸膜和(或)心包炎。
(7)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或精神病。
2.辅助检查(I)肾功能异常,见蛋白尿[(>0∙5g∕d)或(十十十)以上],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2)血液系统异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减少。
(3)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6个月这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抗核抗体(ANA)效价增高。
3.鉴别诊断与发热性疾病、急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鉴别。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宜卧床休息,避免日光暴晒。
慢性期或病情稳定期可适当参加各项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生育期妇女病情稳定半年以上,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或其他脏器严重损害、口服泼尼松VIOrng/d、才可考虑妊娠。
4.控制感染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尽量避免使用月井苯达嗪、普鲁卡因、磺胺药、青霉素族及其他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5.退热或止痛有发热及关节疼痛时可选用呻味美辛或双氯芬酸钠(扶他林),或布洛芬(芬必得)。
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治疗策略及要点总结对于SLE患者的治疗,推荐在不存在禁忌证的情况下,使用羟氯喹(HCQ)。
建议的目标剂量是根据实际体重给予5mg/kg/d。
然而,剂量的调整应该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和视网膜毒性进行个体化决策。
糖皮质激素(GC)的剂量应根据患者脏器受累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决策。
一旦病情稳定,建议将剂量逐渐减至每日5mg泼尼松,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停药。
对于中重度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静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剂量范围为125-1000mg/天,持续1-3天。
对于那些对HCQ单药治疗无效或无法将糖皮质激素降至维持剂量以下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免疫调节/免疫抑制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或MMF。
对于狼疮病情危及脏器或生命的患者,应考虑使用静脉环磷酰胺。
对于难治性狼疮肾炎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
对于活动性皮肤病变的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外用药物。
这些外用药物包括GC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抗疟药物如HCQ和氯喹也可以作为治疗选项。
在必要时全身应用GC也是一种选择。
如果上述治疗方案无效或不适用,可以考虑使用二线药物,包括MTX、MMF、anifrolumab 或贝利尤单抗。
对于活动性神经精神狼疮的治疗,可以考虑使用GC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此外,对于与抗磷脂抗体(aPL)相关的动脉粥样化血栓表现,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
重症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急性治疗应考虑大剂量GC、联用或不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或利妥昔单抗、和/或大剂量静脉CTX,继以利妥昔单抗、AZA、MMF或环孢素维持。
对于活动性增殖性狼疮肾炎(LN)患者的治疗,应考虑低剂量静脉CTX或MMF与GC联合使用。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考虑联合使用贝利尤单抗或CNI,特别是voclosporin或他克莫司与MMF联合使用。
在肾脏应答后,治疗应该至少持续3年。
对于最初使用MMF单药或联合使用贝利尤单抗或一种CNI的患者,应继续使用这些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自发性起病、病情反复迁延,并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有交叉重叠现象。
SLE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抗体,导致组织损伤和多个系统和器官损害。
女性患病率高,近年来重庆地区女性发病率约为77%,平均年龄为10.7岁。
我国SLE患病率约为7/1万,儿童SLE患病率约为0.5-0.6/10万。
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ACR 1997),符合以下11项中任何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SLE:蝶型红斑、盘状狼疮、日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肾病变(蛋白尿>0.5g/24h或持续+++)、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症状,除药物或其他原因)、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x109/L至少2次以上、淋巴细胞<1.5x109/L、血小板减少<100x109/L)、免疫异常(抗dsDNA抗体效价增高、抗Sm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
评估SLE病情活动度时,应使用SLEDAI评分,该评分以评估前十天内的症状和检查为准,总分为105分。
评分为5-9分时,为轻度活动,多无明显器官受累;评分为10-14分时,为中度活动,伴有内脏器官的累及但程度相对较轻;评分≥15分时,为重度活动,常有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即为重症狼疮。
总之,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情迁延反复,女性患病率高。
诊断标准为符合11项中任何4项或4项以上。
评估SLE病情活动度时,应使用SLEDAI评分。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SLE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SLE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如絮状渗出、视网膜出血、严重的脉络膜渗出或出血以及视神经炎。
但需要排除高血压、感染和药物等因素。
此外,新发的感觉或运动神经病、严重持续的头痛、脑血管意外、溃疡、坏疽、痛性指端结节、甲周梗死、片状出血或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血管炎等都需要注意。
SLE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炎、肌炎、管型尿、血尿、蛋白尿、脓尿、皮疹、脱发、粘膜溃疡、胸膜炎、心包炎、低补体、抗ds-DNA抗体等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治疗良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
好发于青年女性。
中医无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病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近似于“阳毒发斑”或“鬼脸疮”。
目前临床多参照“温病发斑”、“虚损”、“痹证”、“水肿”、“心悸”、“胁痛”等证辨治。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为多种因素综合引起:①遗传:SLE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近亲发病率高达5%~l2%。
②病毒:不少学者认为SLE可能与慢性病毒(C型RNA病毒)感染有关。
③内分泌: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动物实验已证实雌激素在本病发生中起作用。
④物理因素:日光中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加重原有皮损。
因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后者抗原性较强,易刺激机体产生全身性免疫反应。
⑤药物:服用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肼苯达嗪和异烟肼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血清中出现抗核抗体,停药后症状和自身抗体均可消失。
其他如青霉胺、磺胺类、保泰松、金制剂等可激发狼疮素质发生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⑥其他:精神紧张和创伤等都可诱发或加剧SLE。
2.病理在光镜下有两个较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①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
病损部位主要在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引起血管内膜炎。
②苏木素小体。
在内脏器官可见。
其中皮肤及肾脏的病理损害较多见。
(1)皮肤:急性期可有皮肤基底层液化、变性,基底空泡形成,真皮水肿,类纤维蛋白坏死及血管壁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慢性期可有过度角化和毛囊栓塞。
(2)肾: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或系膜沉积,典型变化为基底膜增厚、纤维蛋白样坏死和“线圈样”损害。
二、中医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因房事失节,以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受损,皮肉筋脉失养,兼因腠理不密,复感外邪,两邪相搏而发。
内科主治医师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专业知识)-试卷4(总分66, 做题时间90分钟)1. X型题1.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SSS_MULTI_SELA 甲强的松龙冲击B 免疫净化C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D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E 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分值: 2答案:A,B,C,D,E解析: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冲击治疗和联合应用、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等。
当患者正规治疗效果不佳,血清中自身抗体滴度很高时可辅以免疫净化治疗,有助于在短期内控制病倩。
2. A1型题1.女性,30岁,蛋白尿及间断血尿12年,2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
血压146/94mmHg,尿蛋白++++(5g/d),尿沉渣满视野变形性RBC/HP,肾功能正5g/L。
可能的诊断是常,血Alb20g/L,Hb70g/L,ANA1:80,C3SSS_SINGLE_SELA IgA肾病B 狼疮性肾炎C 急进性肾炎D 慢性肾炎E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值: 2答案:B解析:女性,主要为肾损害,血清白蛋白减少,ANA 1:80,贫血,所以选B。
2.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SSS_SINGLE_SELA 抗SSA抗体B 类风湿因子C 抗核抗体D 抗dsDNA抗体E 抗Sm抗体分值: 2答案:E解析: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3.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SSS_SINGLE_SELA 细胞性新月体肾炎B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肾小球微小病变D 纤维性新月体肾炎E 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分值: 2答案:A解析: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4.女性,20岁。
持续发热5天,面部出现水肿性皮损,伴膝、踝关节肿痛,下肢浮肿,有散在瘀点。
化验:ESR100mm/h,Hb80g/L,网织红细胞0.10(10%),Coombs试验(+),血小板40×10 9/L,尿检:蛋白(++),RBC5-10/HP。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治疗一线药物、二线药物、辅助药物等治疗药物介绍及药物使用掌握重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患者因存在自身抗体等原因,长期处于免疫紊乱状态,目前的治疗手段无法在短时间内根除这种异常的免疫活动,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调节免疫,达到疾病缓解、并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帮助SLE患者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SLE药物按照药物的主要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将所服用的药物分为三大类: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也就是我们经常口头简称的“激素"),它是急性期、活动期SLE治疗的首选药物。
二线药物:免疫调节剂/传统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主要能协助激素共同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帮助稳定病情和激素减量。
辅助药物:如钙片、护胃药、止痛剂、抗凝剂等,不同患者辅助用药的选择可能差异会比较大,主要取决于患者激素/免疫制剂应用可能存在的药物副作用,以及SLE可能造成的脏器损伤两个方面。
同样是SLE患者、甚至脏器累及相同的SLE患者,服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说同样是初发SLE,年轻女性和老年女性的激素/免疫制剂的药物选择就差异很大;同样是狼疮性肾炎,活动期和稳定期的药物选择也不相同;同样是稳定期SLE,有无妊娠需求的患者,药物选择也会有所差异。
药物使用掌握重点1关于一线药物——激素药物作用:用药的必要性:在SLE发病/活动期,激素是治疗SLE 的首选治疗药物,可解决疾病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缓解诸多症状,减少疾病活动对脏器的损伤。
患者存在顾忌: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也比较多,但是很多副作用是可以通过辅助用药来控制的,还有部分副作用在激素减量后也会逐渐减少,因此不用太多担心,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
剂量的区别:大剂量:重症或重要器官受累的急性期使用剂量。
中等剂量:针对于急性活动期诱导疾病缓解的使用剂量。
小剂量: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期的使用剂量。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研究姜志宇【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ursing effect of immune adsorp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immune adsorp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4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Lupus activity index and health status rating scale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mprovement of detection indexes, hospitalization, and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IgA, IgG, IgM, anti-ds-DNA, anti-nuclear antibody titer, lupus activity index were decreased in two groups. C3, C4,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core, mental health score were increased in two groups. IgA, IgG, IgM, anti-ds-DNA, anti-nuclear antibody titer, lupus activity index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3, C4,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core, mental health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group(P<0.05). Conclusion Immune adsorp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ment of 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