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定向及距离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61
第三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和GPS测量等四种。
钢尺量距适用于平坦地区的短距离量距,易受地形限制。
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及视距标尺按几何光学原理测距,这种方法能克服地形障碍,适合于200m以内低精度的近距离测量。
电磁波测距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计算出距离,这种方法测距精度高,测程远,一般用于高精度的远距离测量和近距离的细部测量。
GPS测量是利用两台GPS接收机接收空间轨道上4颗以上GPS卫星发射的载波信号,通过一定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求出两台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距离。
当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距离丈量精度要求达到1/10000~1/40000时,在丈量前必须对所用钢尺进行检定,以便在丈量结果中加入尺长改正。
另外还需配备弹簧秤和温度计,以便对钢尺丈量的距离施加温度改正。
若为倾斜距离时,还需加倾斜改正。
在对钢尺量距进行误差分析时,要注意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定线误差、丈量误差的影响。
视距测量主要用于地形测量的碎部测量中,分为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两种。
在观测中需注意用视距丝读取尺间隔的误差、标尺倾斜误差、大气竖直折光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天气作业。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标准方向线有三种: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同理,由于采用的标准方向不同,直线的方位角也有如下三种: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电磁波测距仪与传统测距工具和方法相比,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测程长、作业快、工作强度低、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现在的红外测距仪已经和电子经纬仪及计算机软硬件制造在一起,形成了全站仪,并向着自动化、智能化和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测量数据的无线传输方向飞速发展。
习题与思考题1.量距时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如何进行直线定线?2.测量中的水平距离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相对误差?3.哪些因素会对钢尺量距产生误差?应注意哪些事项?4.何谓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子午线?何谓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正反方位角关系如何?试绘图说明。
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实验报告(一)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直线定向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原理直线定向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出目标物体和测量点之间的方向,以此确定目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距离测量则是通过测量仪器测出目标物体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目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有经纬仪、水平仪、刻度尺等。
通过这些仪器的组合,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观测站位,准确设置观测方向;2.在目标物体上设置目标点,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3.利用经纬仪进行方向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方向;4.利用水平仪进行水平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利用刻度尺等仪器进行垂直距离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垂直距离;6.计算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
通过与实际知识进行比对,我们可以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测量仪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2.需要对不同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3.在测量前要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符合实验要求;4.实验数据需认真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实验扩展本实验可进一步扩展为三角测量、高程测量等相关实验,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在不同场合下的适用性和优劣,拓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